京东女包正品 京东再遭北京市发改委处罚 50 万,虚假价格手段引关注
2025-10-04 03:02:20发布 浏览6次 信息编号:11888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京东女包正品 京东再遭北京市发改委处罚 50 万,虚假价格手段引关注
网易财经6月23日发布消息,京东平台此前涉“刷单”问题尚未平息,近期再次遭遇处罚,北京市发改委对其下达了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指出,京东因“使用不实或误导性价格方式,引诱消费者或商家进行交易”等违规行为,在多次被举报后,被北京市发改委处以警告及50万元罚款。
根据网易财经掌握的信息,这标志着京东在2012年底因价格不实问题接受北京市发改委五十万元行政处罚后,再次因同类问题被该机构施以行政处分。另外,网易财经在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到,自2012年底起,京东因虚假宣传、价格不实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累计遭受北京市工商局277项处罚,罚金总额高达约三十万元。
北京发改委再罚京东50万
针对京东近期被北京市发改委处罚的情况,网易财经当天联系了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告知网易财经,作出这一处罚决定的原因是,自去年起,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陆续接到多份关于京东的投诉,核查后发现,京东确实存在采用虚假或误导性价格方式,引诱消费者或其他商家与其交易的不当行为,由于投诉数量众多,因此决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处以罚款。
根据网易财经披露的信息,向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反映京东公司存在价格不实问题的投诉者中,部分属于职业打假群体,被称作“中国打假第一人”的个体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网易财经当天联系了王海,他提供了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出具的一份《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举报处理结果告知书》(京发改价举处【2015】118号)文件,该文件表明王海在去年八月八日向该中心投诉京东售卖的巴宝莉品牌包袋涉嫌价格违规,举报中心经过核查,认定京东公司存在采用虚假或误导性价格方式欺骗消费者或其他商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规行为,在整合其他投诉事项后,对京东公司实施了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罚款的处罚决定
针对王海的投诉以及北京发改委价格监管部门的处理决定,京东方面负责人今日午后向网易财经透露,王海反映的问题被认定为“标价存在瑕疵”:2014年6月26日,“京东商城”售卖巴宝莉男士黑色PVC邮差包、女士巧克力色PVC手提包,网页显示“ 男款黑色PVC斜挎邮差包 专柜五折最高……京东售价5200元 建议零售价11400元”以及“ 女士巧克力色PVC迷你手提包 专柜五折最高……京东售价1980元 建议零售价4560元”。而举报人则针对五折的宣传提出质疑。
那位负责人透露,依据国家发改委的调研,京东在相关商品页面的“参考价”标识不符合国家发改委对原价的规定(“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这两个案例对降价前价格的标示方式违背了国家发改委的准则,所以实施了处罚。
京东公司再次面临北京市发改委五十万元罚款一事,公司相关人士今日下午对网易财经透露,京东年处理订单达六点八九亿笔,其日常运作包含管理、运营、技术诸多环节,京东正竭力降低价格、商品说明方面违规现象的出现
3年京东遭北京工商处罚277次罚款约300万
根据网易财经掌握的信息,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的数据表明,自2012年底起,北京市工商局针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共对相关企业实施了277项处罚措施,单次罚款额度介于3000元至5万元之间,累计罚没金额已超过300万元。
网易财经披露,京东共计领到277次处罚,其中2012年12月那次,是北京市工商局依据虚假宣传对其作出5万元惩戒,其余276次均发生在2013年5月底至今的两年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下半年起,京东遭受北京市工商局处罚的次数已接近200次。
根据掌握的信息,这277项惩处并非全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门针对京东企业实施的,仅限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决定。据我所知,京东在许多省份都设有分支机构,系统记录表明,这些京东分支机构曾因夸大宣传、操纵价格、恶性竞争、侵害版权等行为,受到地方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不同程度的惩处,另外,药品食品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也能对其职责内京东的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新闻报道也印证了相关人员的说法,2014年12月9日,湖北武汉的帅先生在京东商城购入了芮特精氨酸营养片、斯旺森核桃提取物营养胶囊等四种商品,每样各买了一瓶或一盒,合计金额885元。买回之后,他发现这四种商品都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规范。帅先生发现收到的发票印章是“武汉京东”,于是向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举报。今年6月,他收到了东西湖食药局发来的书面答复。答复中说明,经过调查,“武汉京东”售卖的四种食品都存在非法添加的情况。相关部门因此对“武汉京东”处以了罚款,罚没款总额为若干元。
京东时常受到工商、食药监等机构处罚,公司高层对媒体透露,自2014年起,其平台上的自主经营者数量激增,现已突破6万家,这些店铺贡献了京东整体销售收入的四成左右,尽管京东持续强化对平台商家的监管,但面对千万级商品和庞大的商家群体,其管控工作仍存在局限。北京工商开出的277张“罚单”,其中涉及京东自营和京东平台商户的部分,相关人士说明,现阶段还无法计算具体占比。
本月16日,美国某投资机构J发布了关于京东的报告,称其为批发商,报告中指出的京东六大问题首条即为京东有30%至50%的销售额源自线下批发商渠道。报道发布之后,京东迅速作出表态,指出J的这份报告完全无视京东先前公布的财务信息和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大量运用了不准确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合逻辑的推断,得出了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的判断,从而极大地迷惑了投资人和社会大众。(陈俊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