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昆明赛歌会精彩开唱
2025-10-03 03:02:22发布 浏览6次 信息编号:11880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月7日下午!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昆明赛歌会精彩开唱
2月7日午后,名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的昆明赛歌会主场活动在南屏步行广场盛大启动。首先是《城门城门几丈高》,接着是《小乖乖来我们说给你们猜》,随后又唱了《小小荷包,双丝双带飘》。这些深入人心的昆明歌曲,引得全场观众掌声不断,大家纷纷感叹,意犹未尽。
活动现场
这个活动宣传称,其中心思想是“云南民歌大家唱 中华民族一家亲”,选用云南民歌作为表现方式,依靠民众作为核心力量,围绕新时代背景展开,目的在于弘扬核心精神,增强正面影响,将发言机会提供给普通人,把表演空间留给普通人,使普通人成为中心人物。活动将以民众齐唱云南民歌的形式,彰显中华文化的独有风采,发掘并栽培一批“民间歌者、草根明星、网络红人”,借由万村千乡对歌赛事丰富基层民众的精神生活,实现为民宗旨,并尝试发掘“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产品、新形式、新途径。
云南的民间歌谣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昆明地处众多民族聚居区,因而传承着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情以及浓厚生活氛围的民歌曲目。这些民歌如《耍山调》《猜调》《绣荷包》《十大姐》《游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马铃儿响来玉鸟唱》,依靠民众代代相传,传递着爱恋之情,点燃着生活激情,抒发着幸福感受,寄托着美好祝愿,堪称昆明极具声望和影响力的文化象征,同时也是各民族抒发心声、反映日常、展现风俗习惯和艺术才华的重要途径。
活动现场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此次昆明赛歌会的中心环节主要选用昆明本地的传统歌曲以及云南省内普遍流行的民间小调作为表演曲目,通过大家共同歌唱、比赛歌喉、互相拉歌和应和歌谣等多种方式,将鲜花、海鸥等昆明特有的符号融入其中,把那些精彩动听并且深受民众喜爱的云南民歌用现代的语言重新演绎,传递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理念,讲述好“中华民族各民族紧密团结”的篇章,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昆明赛歌会主场活动包含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名为“有一种叫云南的浪漫”,通过领唱者配合合唱团以及现场观众的共同参与,在主舞台和观众席之间展开“大家唱”的场面,以此营造赛歌、对歌、拉歌所需的氛围。第二板块名为“有一种叫云南的赛歌”,由合唱团和现场观众组合成五个方阵,运用传统风格与创新演绎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轮番竞技、相互呼应、即兴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第三板块题为“有一种叫云南的腔调”,通过情景剧、儿歌翻新、歌舞结合的表演,展现昆明海纳百川的品格和别具一格的文化底蕴。结尾通过大伙儿齐声唱响《远方的来客欢迎你常来做客》《我们爱中华》这两首歌,来宣扬“各民族同唱云南歌谣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中心思想,同时发出“欢迎各位到春城昆明做客”的真挚问候。
春城活动期间,昆明各处合唱团体汇聚此地,载歌载舞。春之声教师合唱团、云岭之声合唱团、LD舞蹈教育机构少儿合唱团、滇池之声合唱团、昆明市文化馆女子合唱团、云南记者合唱团以及摩登舞团等,不同年龄段的团体成员轮番上阵,精彩表现引得观众掌声不断。高亢嘹亮的歌声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他们纷纷参与互动,合唱比拼,尽情抒发对云南民歌的喜爱之情。
活动现场
云南存在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名为“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的昆明赛歌会将持续一整年,在此之后,昆明市下辖的各个县区将依据地方特色,围绕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及文化特色,逐步开展以茶歌、酒歌、情歌为核心主题的民歌竞赛活动,旨在发掘民歌文化与乡村旅游、节庆旅游、文创旅游相结合的新产品、新服务、新途径:诸如“宝峰调子会”、“耍西山”民歌庆典、“阿诗玛”民歌保护推广、“火把节”山歌酒歌竞技等“云南民歌大家唱”系列活动将接连不断,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昆明当地所有的民歌迷们,能够通过“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这个网络平台抖音,报名参加“线上赛歌”活动,也能够参与“网络评选”环节,还可以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以及“云南民歌大家唱”这两个主题,制作并提交短视频作品。
民间歌曲是民众的创作,源自民众、服务民众,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脉中的关键部分,彰显着民众的品格和风骨,也寄托着社会发展里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民间歌曲来自日常,借助声音表达,发自内心感激。经过历代的文艺流传,昆明汇聚了许多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经典民歌。人们借助歌喉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民众心声,继承优良传统。昆明主会场的活动举办,会招徕众多民众循着旋律,领会昆明的风韵,提升对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各个角度领会“云南式的生活”的真谛。在时代的暖流中,于欢快的曲调里,大家一块儿传颂民族的风骨,抒发百姓的心意,继承卓越的传统,巩固中华民族的团结,书写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云南篇章。
此次活动主办单位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昆明市人民政府,承办方包括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委网信办、昆明市政府新闻办和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执行层面则由昆明市文化馆、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再加上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经开区以及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社会事务局共同负责。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 赵岗 摄影报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