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涌入二手市场,性价比与新鲜感并存,财富密码等你来

2024-10-31 11:04:05发布    浏览155次    信息编号:9618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00 后涌入二手市场,性价比与新鲜感并存,财富密码等你来

图片/IC

在反复查看卖家发来的开机视频、外观图片等详细信息后,2000年出生的廖华最终以8000元的价格从卖家那里购买了一台闲置的游戏笔记本电脑。 “如果是全新的,就要一万多块钱,而且对方还承诺送键盘,所以很划算。”

原价800元以上的耳机,500元即可入手; 1000元的音箱在家就能以不到一半的价格买到,还有议价空间;市场上稀有的二手奢侈品也能低价获得……如今,二手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涌入。

对于Z世代来说,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二手产品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拾遗失物品”的新奇感。他们不在乎物品的最后拥有者是谁,享受“花少量的钱体验更多物品”的乐趣。

二手市场的爆发也让人们找到了财富的密码。但“零门槛”和“C2C模式”导致卖家不需要像在传统电商平台开店一样缴纳押金。这不仅让市场鱼龙混杂,也给二手交易带来监管。带来潜在风险。如何建立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任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手货半价“很好吃”

从快递员手中接过包裹后,夏雪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查看。里面是一张原木色的单人咖啡桌。虽然成色只有九十成新,底部也有一些破损,但她并不在意,“能用不到一半的价格买到它,已经很不错了。”

下班回家,夏雪习惯性的躺在沙发上钓鱼。

最近,她打算在刚租的房子里加一个可移动的零食架,这样她在看电视、看书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往嘴里塞点好吃的。在网上对比了百多元的售价,考虑到以后搬家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太重而被丢弃,她最终打算买一件二手的。

看了一圈,夏雪找到了她最喜欢的产品。 “80%新左右,无论是款式还是颜色我都比较满意,最重要的是价格才30块钱,和全新的相比,很划算了。”

自从两年前搬到现在工作的城市后,夏雪已经记不清自己买了多少二手货了。 “以前我不管买什么都只会选择新品,但现在我更多地考虑二手货。”薛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第一次接触二手产品是因为“租房时可以随时更换住所,不需要花钱购买新产品”。几次购买后,她发现自己渐渐迷上了这种购物选择——她通过二手平台购买过空气炸锅、电磁炉等生活用品,还“抢购”了自己喜欢的挂饰、汉服和喜欢的歌手。门票。

夏雪越来越喜欢在二手平台上购物。在她看来,能够花很少的钱买到自己喜欢的产品,就是一种“淘宝”的乐趣。 “虽然我是租房子,但生活中还是需要仪式感的,我愿意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不需要付出太多。”夏雪说。

从大学起就热衷于二手交易的廖华,用这种方式用最少的钱体验了市场上最流行的数码产品。

当时资金有限的廖华在购买数码产品时只能选择二手产品。没想到一尝试就彻底“卡住”了。那段时间,廖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论坛上,与商家讨价还价,然后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然后“回购”自己以前购买过的东西。 “这样,你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玩到所有你喜欢的数字产品。”

现在二手经济正在蓬勃发展。随着年轻人消费思维转变,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循环经济理念,Z世代对二手消费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2021年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我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约3000亿元增至2020年超万亿元。 闲置物品交易范围涵盖几乎所有消费品品类,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万亿。

此外,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线上交易是二手物品的主要交易渠道。 2020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从2019年的2596.6亿元增长至3745.5亿元,约占闲置市场总量的36%。

“过去六个月里,选择购买二手物品的人数大幅增加。”经营一家二手手机网店的老陈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几乎任何时候,都会有人询问、下单。每当一些质量好、上市时间短的二手手机上架时,很快就会被顾客购买。

年轻人消费特征的变化,不仅造成二手平台玩家数量快速爆发,也让二手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小到一根数据线、一张唱片、一本书,大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套80%到90%全新的家具,甚至一辆汽车,一切皆有可能。

Z世代成市场主力,闲置物品也“倒卖”

“有人买二手货,自然也有人卖二手货。Z世代变现手中利用率低的商品已经成为常态。平台聚集了很多渴望出售二手货的卖家。” “回归”和等待“捡漏”的买家,供需的增长正在推动市场变得越来越大。”夏雪说。

廖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不仅数码产品玩家热衷于在二手平台上挂闲置物品,他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定期清理家里的物品。 “一些闲置物品如果留在家里就会占用空间。我心疼,自然会选择二手转卖换钱,何乐而不为呢?”

据已公布的报告显示,闲置交易的主要群体集中在90后,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活跃比例更为突出。易观发布的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从用户年龄来看,35岁以下人群是二手电商的主要用户。此外,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Z世代也是二手电商的潜在用户群体。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大多居住不稳定、收入有限。性价比高的二手货自然成为他们购物时的主要选择。年轻人对新鲜的追求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闲置经济,通过定期更换商品让自己随时体验“新鲜”。

“以前买二手被认为是‘穷’、‘没钱’,现在买二手不仅是一种精打细算的生活,更是一种环保态度。”同样热衷二手交易的2000后小雪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作为忠实的汉服迷,家里有几十套汉服,其中有一些是二手的。 “包括汉服、洛丽塔服装爱好者圈子,买卖二手衣服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东西多了,夏雪也开始尝试把家里存放的闲置物品挂到二手平台上进行转售。

有一次,她在整理衣柜换季时,发现自己买的几件衣服只穿过一两次就束之高阁。 “我觉得这种风格不适合我现在的年龄和状况。如果我保留它们,我可能不会穿它们,”她说。最好还是卖掉吧。”

夏雪把这些衣服整理起来,拍照片、录视频,然后挂在二手平台上。一天之内,就有客户私信询问。简单沟通了一下衣服的尺码、细节、状况、状况后,对方爽快地下了单。

几天后,当收到“钱到了”的短信时,夏雪彻底有了“回血”的念头。她计划通过二手交易将家里所有闲置的物品兑换成现金,然后转售购买她选择的产品。

“很多玩家在‘买家’和‘卖家’的身份之间来回切换,也许自己手里没用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是宝贝。”小雪说:“这样,他们就更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产品,不会有太多‘愧疚’,毕竟不用花太多额外的钱,就能‘换’到好东西。”

财富密码:年轻人理财新方式?

二手市场的爆发,吸引了很多年轻玩家进入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二手平台寻找财富的密码。

1995年出生的陈先生,此前是一名“玩手机”的老手。他不仅在大学四年里通过二手方式交换了近30部手机,毕业后他还选择了做二手生意。

“手机是更新换代很快的电子消费产品,虽然有些机型是两三年前推出的,但仍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自然,很多钱包不够的玩家会选择二手手机”。老陈分析道。

为了获得更多的二手资源,老陈不仅经常在数码论坛回收合适的数码产品,还多次前往深圳华强北寻找货源稳定的合作伙伴。

然而,获得更多客户需要一定的技能。数字产品已经在很多二手平台上盛行,在类似赛道上盈利难度极大。相对而言,论坛、微信朋友圈门槛较低,也是老陈看重的销售场所。

平时,老陈除了不断在论坛上发布二手交易信息外,还在很多大学论坛上注册账号进行推广。每当客户询问时,他们也会被介绍到微信。 “不仅更方便在朋友圈展示图片、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留住客户。无法保证客户会成为回头客或带来更多潜力。客户。”

老陈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的客户主要是年轻人。除了习惯频繁换手机、追求新奇的“消费游戏玩家”之外,还有很多嘉宾其实并不了解二手手机,也不是数码爱好者。 “这些人大多是冲着型号​​和价格来的。只要价格合适、手机是新的,我通常都会下订单。”

《2021年“循环经济”研究报告》显示,35岁以下用户消费占二手手机销量的74%。其中,学生对手机性能、款式要求较高,但由于资金实力有限,质量有保证的二手手机是他们的首选。

“现在运气好的话,一个月能赚2万到3万元,运气不好的话,也能赚几千元。”二手市场逐年爆发,这也让老陈决心继续做这项工作。他甚至搬到深圳的想法是,“毕竟那里货源多,而且现场可以看到质量,保证质量。”

90后的琳琳和老陈有着同样的想法。不同的是,她专注于“二手奢侈品”。

“只要成色好、质量好,根本看不出来是二手的,而且性价比也很高,买奢侈品也不用吃土。”就算你不喜欢,卖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琳琳告诉记者,对于二手货,以手表为例。只要好好保养,穿一次和穿十次没有太大区别。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二手奢侈品在国内市场早已存在,但真正爆发要到2020年。当时疫情导致奢侈品价格上涨,其中包括LV、香奈儿等品牌,接连涨价,让普通玩家望而却步。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让很多人卖掉了之前购买的奢侈品,以缓解收入危机。

琳琳也有类似的经历。多年前她就一直是奢侈品的爱好者。每次她喜欢一个包,即使她是穷人,她也会攒钱买。但由于这两年工作的变动,我只好卖奢侈品贴补收入。而且她意外地发现,市场上很多二手产品的价格实际上比她购买时还要高。

“2014年,我花了近8万元买了一块劳力士潜航者,随着产品产量的减少和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这款手表,价格也涨到了10万元以上。 ”琳琳解释一下。

有些奢侈品保值能力很强,其他商品不会出现“二手降价”的情况。一些经典奢侈品只要保养得当,不仅具有流通价值,而且还有升值空间。

奢侈品的保值和溢价让琳琳看到了商机。很快,她开始联系日本、法国的朋友帮忙寻找合适的二手产品,寄回国内,维修保养后再转售。

那段时间,琳琳发现很多年轻人都会私信询问购买事宜。尽管年轻人的消费意识升级,但他们对奢侈品的追求与自身经济能力之间存在不平衡,导致他们倾向于购买二手奢侈品。 “比如,使用COACH等平价奢侈品的玩家可能会想买LV;而携带LV的人也希望使用Hermès。”

有玩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大多数年轻人对于奢侈品都有“喜新厌旧”的特点。即使几天不能带新包,他们也想换。如果花高价买新品,总感觉有点浪费,但买二手奢侈品就不太可能出现这个问题。 “只要包的状况和质量好,多少手都没关系。如果你一时不喜欢它,卖掉它,然后再买一个二手的,这样你就可以了。”随时携带奢侈品包。”

龙蛇混杂成为投诉重灾区,市场交易亟待规范。

虽然二手交易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但交易背后仍然存在很多隐患。货不对、货不合格、平台监管缺失等情况时有发生。

“我之前购买过一款号称‘950%全新’的iPad,但收到货后发现明显与卖家描述不符,屏幕和后壳很多细微处都有损坏。更重要的是烦人的是,据说是256G,但拿到手后却发现只有128G。”这次经历让廖华印象深刻,特意向卖家反映,但卖家坚称没有任何问题。 它。经过近半个月的相互举证,卖家终于愤怒地说“发错了”。

这种遭遇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贝壳财经记者通过“黑猫投诉”进行搜索,发现有关二手产品和平台的投诉超过5万条,主要集中在货品不对、恶意降价、退换货困难等问题。

《2021年中国二手电商消费投诉数据及典型案例报告》显示,根据国内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点穗宝”2021年全年受理的413起互联网消费平台纠纷案件,退款、产品质量、网络假货销售、网上欺诈、订单不符等成为二手电商较为突出的问题。

事实上,二手市场虽然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很久没有真正爆发出来。 “零门槛”、“C2C模式”等行业现状也让市场褒贬不一。另一方面,由于二手平台用户大多是普通玩家,交易多为彼此之间的低频交易,卖家不需要像在传统电商平台上开店那样缴纳保证金。这无疑也给二手交易的监管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很多时候,当我把个人二手物品放在货架上时,我实际上并不知道价格。他们随机定价。”廖华坦言,由于市场缺乏合理的估价体系,价格往往是按照个人意愿来设定的。同样的,在选择二手货的时候,我也会因为之前的经历而对对方的描述产生怀疑。 “我不知道那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否和对方描述的完全一样。”

如何让消费者在二手平台安心交易,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提出“要抓住资源利用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指出,要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全部收集。这意味着二手交易制度逐渐受到重视,未来将会有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

事实上,为了维护买卖双方的权益,各平台都在不断尝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早在2016年,闲鱼就成立了“小法庭”,邀请平台用户担任“小法官”,根据买卖双方提交的图片等交易证据进行投票,解决买卖双方的纠纷。与此同时,经常推出“专项行动”,整顿二手电商平台乱象交易。转转还推出了“二手商品价格指导体系”以及质检、销售和回收服务,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从而增强消费者交易闲置物品的信任度。

“未来,困扰二手市场的监管问题必然会随着政策、交易平台要求和方式的不断完善得到解决,届时行业必然会出现更大的爆发。”老陈说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秦彻、编辑王金宇采访春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