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悄然生变,价格下杀影响行业发展

2024-07-14 22:03:53发布    浏览104次    信息编号:7885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悄然生变,价格下杀影响行业发展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春节回来不到两个月,就发现这个行业不好做,去年行情好的时候,我平均一个月能挣2万元,可上个月就只挣了四五千元。”电池回收“个体工商户”郭伟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图片来源:网络

至于原因,他认为,一是当前采购厂家不愿意买,二是有货的不愿意卖。

郭伟原本是一家外卖平台的骑手,2021年他开始从骑手手中收购未装车的电池,然后卖给收购旧电池的小作坊。

朱德雷是郭伟的上游买家,他在东莞经营着一家废旧电池小作坊,在广州设有收购站。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解释,由于锂电池产业链中电池级碳酸锂(以下简称“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有资质的废旧电池回收厂家不敢轻易接货,而有废旧电池货源的商家又因为现在收购价太低而不愿意出售,结果出现了几乎“无买无卖”的景象。

上海钢联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30日,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出现下跌,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下跌7500元/吨,均价为25.65万元/吨,较去年11月最高价近60万元/吨下跌逾一半,跌幅超过多数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碳酸锂产能趋于过剩以及相关储能电池厂商不断生产新电池,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需求。

在此情况下,业内人士分析,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利润空间缩水,尤其是前期高价收购的废旧电池囤积,将直接导致相关厂家亏损,一批小作坊、中小企业或将在这场洗牌中被淘汰。

市场动荡

起初,郭伟把回收废旧电池当成一份兼职,“一个月能挣几千元”。

2022年年初,他发现废旧电池收购价格不断上涨。“以废旧三元锂电池为例,2021年卖到废品收购站的电芯价格不到一元,但2022年,价格涨到一元多,随后又涨到三元多。”

看到回收废旧电池的利润可观,他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收购范围也从车友扩大到车商等各个领域,渐渐地,他收购废旧电池的收入从每月几千元增加到每月2万元左右,是车手月收入的两倍。

2022年是废旧电池回收行业史上最火爆的一年,这一年,郭伟发现不少骑手也加入了废旧电池收购大军,有的骑手甚至辞掉工作,全职做收购。

朱德雷说:“去年我们平均每个月收购废旧电池30吨,当天收购就能卖出去。”

像郭伟这样的“散户”收购旧电池收入大幅增加,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但今年,他们的生意却突然变得艰难起来。

郭伟发现,有货的不愿意卖,收货的不愿意买。这些天,收不到货,卖不出去货,他只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送餐上。他注意到,身边一些以前兼职回收废旧电池的骑手,已经回归主业,一些之前辞去骑手工作的骑手,也重新做起了老本行。

这种波动与市场的剧烈波动有关。

目前锂电池是新能源动力的主流,动力锂电池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其原材料主要为碳酸锂。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碳酸锂持续上涨,碳酸锂占动力电池总成本的20%~30%,碳酸锂价格上涨直接带动动力电池生产成本上涨。2020年至2022年四季度,碳酸锂最高涨价区间涨幅高达12倍,目前价格相比最高价已缩水一半。

如今,废旧电池回收行业流行一句话:“三元锂电池,三元变一元。”朱德雷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2022年一颗废旧三元锂电池电芯的价格是3元,但现在却完全反转,变成了1元。

据他介绍,去年他从郭伟等多位散户、车商手中以每吨5.8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吨废旧三元锂电池,最后以每吨6万多元的价格卖给有资质的化工厂或回收厂,平均每吨至少获利2000元。

以此计算,去年他每个月收购30吨这样的废旧电池,每月至少能赚6万元。但现在,废旧三元锂电池一吨的价格已跌至2万多元,已“无利可图”。

“这个月我们只接了1吨货,这个市场,你按现价接货,人家会认为你骗人,肯定不卖给你。”朱德雷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同时我们也不敢接货,市场价格天天变,天天跌,今天跌了500元(每吨),你今天接了,明天再卖,可能就亏本了。像我们这样的小作坊,很多都停业了。”

他补充道:“如果按现在的价格再买回来,最后可能就卖不出去,因为很多大型废旧电池厂都不再收购了。去年行情好的时候,哪怕每吨利润波动2000元我也敢买,现在哪怕每吨利润波动5000元我也不敢买。”

目前,朱德雷位于东莞的“小作坊”已停工半个多月,他戏称这是“躺平”“休假”,“我们周围很多‘小作坊’都是这样”。

另一家“小作坊”老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的公司因为前期收购大量废旧电池,最后不得不以超低价卖给有资质的大型废旧电池回收公司,结果破产了,“损失了一些钱”,于是他上个月就不再做这门生意了。

广东一家大型废旧电池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朱德雷的说法。该负责人称:“(市场)价格天天跌,现在(公司)已经停止报价了,除了老客户,其他客户我们都不会再收购废旧电池了。”

不仅仅是价格变化

朱德雷原来收购的电池,有一部分卖给了废旧电池回收厂家,后者经过挑选等加工之后,将这些电池卖给相关储能公司,用作储能电站和相关储能产品的电池。

一般来说,当动力电池性能下降到70%~80%时,已不足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此时便进入回收利用阶段。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有梯次利用和拆解两种。其中梯次利用是将剩余容量较高、总体满足使用需求的废旧电池进行适当修复、统一标准,用于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电动叉车等能量需求较低的领域;拆解是将电池中的锂、镍、钴、锰等金属通过工艺技术回收利用作为生产原料,既可缓解资源压力,又可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2022年,储能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电池需求大幅增加。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2022年1月至今,新增储能相关企业4.2万家。

从新登记企业地域分布看,广东以4630多家企业位居第一;江苏、北京分列第二、第三位,新登记企业数分别为3570多家、3240多家。

同样在2022年,涉及储能的数十亿级投资项目也层出不穷。其中,鑫万达(.SZ)计划在义乌投资213亿元建设5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能项目。类似的数十亿级项目投资者还有宁德时代(.SZ)、亿纬锂能(.SZ)、海辰储能、力神电池、宝丰集团等。

不过,废旧电池在储能领域的二次利用也在发生着变化。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储能领域,开始生产新电池作为储能电站的电池以及相关储能产品的使用,废旧电池的二次利用已经减少。

“(我们的储能系统)采用的是新电池。”(以下简称“BAC电池”)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对于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这涉及到环保问题。

作为国内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比克电池正加速布局新能源储能,去年初总投资24亿元的比克电池福州生产基地竣工投产,为客户提供电池模组、储能系统、集装箱储能系统等各层次解决方案的一体化交付。

除了环保问题,二次电池还存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广东一家储能系统厂商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储能系统曾使用过二次电池,但由于电池品质参差不齐,导致系统后续维护成本大幅上升,直接影响了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后来客户告诉我们,他们只想要全新电池的储能系统。”该负责人以储能电站为例向记者解释,使用全新电池的储能电站成本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储能电站的投资回收期较长,使用全新电池比使用二手电池更划算。“从今年开始,我们就不再从使用旧电池的厂家采购电池,而是从新能源储能电池厂家采购。”

此外,二手电池使用也存在安全风险。为此,3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防范电力生产事故二十五条重点要求(2023年版)》的通知,其中指出:“发电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场址不得与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相邻或者位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大型储能电站应使用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的电池,慎重使用二手动力电池。”

地方层面,3月1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十四五”中后期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拟建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不得使用二手动力电池”。

“未来大部分储能电站都将采用新型电池。”广东储能系统厂家相关负责人表示。

僧人太多,粥太少

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为5至8年,以此推算,国家正迎来首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

朱德雷的小作坊成立于2022年初,包括他自己在内,目前有七八名员工。“我是老板,也是员工”,他笑着说。

近一年来,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天眼查显示,目前全国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回收”的企业超过7.3万家,其中2022年成立的企业约3.6万家。而2018年之前,相关企业仅有约6000家。这和去年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盈利颇丰有关,也和未来一批动力电池将退役有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退役数量超过32万吨,2025年将增至78万吨。

东亚前海证券在研报中分析,到2030年,需要回收处理的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万吨,其中三元锂电池84万吨,磷酸铁锂电池153万吨。届时,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过1000亿元。

然而,目前涉及“电池回收”的企业多达7.3万家,市场供给量相当有限,最终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以废旧回收行业巨头之一格林美(.SZ)为例,其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加工总产能设计为21.5万吨/年,但格林美称,2022年全国动力电池退役量约为20万吨,也就是说,去年全国所有退役动力电池,还不够公司生产线消化。

据格林美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已回收动力电池超过1.2万吨,预计全年回收退役动力电池组(不含废旧)超过2万吨。

与此同时,废旧电池回收行业头部效应持续凸显。例如,2022年5月,华友钴业(.SH)旗下华友回收与宝马集团合作,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及梯级利用项目;2023年1月30日,宁德时代公告拟投资238亿元,建设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及相应正负极材料生产基地;2023年2月8日,天齐股份(.SZ)公告将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新型湿法冶金项目。

2018年以来,工信部已公布四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标准》,俗称行业“白名单”,共有80多家企业入选。“骨干企业、大型企业都在上面。”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想要被列入“白名单”,至少需要满足50项评估标准,同时还要保证环保、安全设施齐全,甚至在仓储、运输等环节也有严格的规定。

“特别是小作坊,未来肯定会被淘汰。”王敬忠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首先从政策上讲,国家对废旧电池回收行业越来越重视,未来会进一步规范和限制,竞争会非常激烈,达不到标准的就会被淘汰;其次从经济效益上讲,随着废旧电池回收价格不断下滑,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很多中小企业会主动选择退出。

技术方面,王敬忠表示,大型企业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于废旧电池的处理,完全可以做到90%的锂回收率。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据他介绍,目前,全国“白名单”企业有80多家,遍布全国“东西南北”。至于至少一半的废旧电池流入中小企业,导致市场“小、散、乱”,原因在于整个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完全封闭的回收渠道。

当产业链闭合后,废旧电池回收量将加速向“白名单”上面的“正规军”靠拢,中小企业将很难再接收废旧电池。在他看来,这个时间点将在“三到五年内”到来。

作为一名兼职回收废旧电池的“小散户”,郭伟对此并不知情。但在他看来,那些靠收购废旧电池就能月入2万元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