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液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水和主盐的重要性

2024-07-14 03:03:46发布    浏览59次    信息编号:7875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电镀液的主要组分及其作用:水和主盐的重要性

镀液主要成分

镀液主成分是指镀液中不可缺少的、大量存在的成分。

1.1 水

水是电镀液中最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成分,是溶解电镀液中其他可溶成分(溶质)的溶剂。水的电离特性、电解反应及水质是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

1.2 主盐

1.2.1 主盐的作用

主盐是指构成镀层组分的金属盐,是镀层必不可少的组分,它们大多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几乎100%电离成金属离子和酸根。单元金属电镀只需一种主盐,二元合金电镀需两种主盐(如镀青铜需铜盐和锡盐),三元合金需三种主盐(如三元仿金电镀需铜盐、锌盐、锡盐)。

在可溶性阳极电镀中,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消耗后,可通过阳极溶解来补充;而在不溶性阳极电镀(如用镀铂的钛网作阳极的镀铬、无氰镀金)中,应及时补充含有镀层金属的化合物,以补充消耗。

1.2.2 主盐影响

主盐浓度越高,扩散和传质速度越快,浓差极化越小,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就越高,镀层越不容易烧焦。这是任何电镀的共同规律。对于光亮电镀,主盐浓度越高,光亮、整平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向高电流密度区移动,而低电流密度区的光亮、整平可能变坏。主盐浓度的提高受到某些因素(如主盐溶解度、络合电镀络合比等)的限制,并不是想达到多高就达到多高。 对于氯化物镀锌、光亮酸铜等单纯盐电镀,主盐浓度过高是有害的,因为单纯依靠添加剂产生电化学极化是不够的(添加剂加入过多有害无益),必须保持适度的浓度极化(见第4讲),否则镀液的分散性和深镀能力就会下降,低电流密度区光亮度不足,对滚镀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不能为追求大的允许电流密度而把主盐浓度控制得太高。对于锌酸盐镀锌,只有当烧碱与氧化锌的质量比(称锌碱比,用α表示)大于或等于10时,镀液才是稳定的。氧化锌每增加5g/L,烧碱要增加50~60g/L,但溶液过浓也是有害的。

主盐浓度不能太低。对于光亮镀镍,当Ni2+浓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无论怎样添加光亮剂,镀层都不会光亮。电镀液浓度低可以减少投资和结转损失,但很难做到。对于六价铬电镀,即使采用稀土添加剂,铬酐的质量浓度也不能低于100g/L;否则镀液导电性差,温升快,杂质容忍度太低,无法控制。

1.3 导电盐

1.3.1导电盐的作用

惰性强电解质在镀液中几乎100%电离成正、负离子。之所以称之为“惰性”,是因为电离产生的阳离子的沉淀电位很负,在阴极不会被还原,而生成的阴离子在阳极的氧化电位很正,在阳极不会被氧化,只会造成损耗。金属是通过其中的电子来导电,称为“第一类导体”;而电解质溶液则是通过正、负离子来导电,称为“第二类导体”。镀液中正、负离子越多,导电性就越好。加入导电盐提高镀液导电性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镀液的导电性越高,其分散能力越好,工件上的镀层厚度分布就越均匀(详见第8讲); 第二,当总电流(电流强度)相同时,镀液的导电性越好,槽电压就越低,越省电。

对于氯化物镀锌,所加入的氯化物主要是作为导电盐(Cl–对Zn 2+只有很弱的配位作用)。由于钾盐的导电性远强于钠盐,因此最好采用氯化钾。如果为了省钱而采用氯化钠,那就得不偿失了。酸性镀铜液本身的导电性就很好,没必要加入导电盐。但在镀镍液中加入硫酸钠、硫酸镁作为导电盐,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硫酸镁并不完全是惰性的,镁离子会参与阴极还原,生成微镁镍合金,使暗镍层结晶细化,显得“白嫩”。在复杂(复合)电镀中,由于主盐浓度的提高有限,常加入导电盐。如HEDP镀铜、金、银等,常加入适量的碳酸钾作为导电盐。

1.3.2 使用导电盐注意事项

导电盐不是越多越好。其含量有一个最佳值,一旦超过最佳含量,镀液的电导率就会下降。这就好比路上车少,交通不便,车多则拥挤,交通不畅。导电盐过多还有其他副作用。例如氯化钾镀锌液中KCl过多,会引起“盐析现象”,降低表面活性剂在添加剂中的溶解度,降低浊点,添加剂会以油的形式浮出水面。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测定镀液的电导率来确定最佳的补加量。用赫尔槽检测时,可用精密数字电压表和电流表。在液位和电流相同的条件下,将导电盐加到电压最低处。

1.3.3 导电盐类型的选择原则

(1)提高导电性的作用。一般来说,钾盐的导电性比钠盐好。铵盐不宜在碱性条件下使用,否则NH+会以氨(NH3)的形式挥发。

(2)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对镀液无副作用。

1.4 络合剂

产生阴极电化学极化现象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入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其吸附在阴极表面,形成金属离子放电的阻挡层;二是加入配体,将简单的金属离子转化为“带负担的”复合离子(络合离子),增加放电难度。

所形成的络合离子的稳定性要适中。络合离子太稳定,金属离子放电太困难,镀液中的H+就会趁机放电放出氢气,使镀层易烧损,使阴极电流密度下降;络合离子太不稳定,会使阴极电化学极化不充分,在碱性条件下甚至会产生氢氧化物沉淀。络合离子的稳定性受络合物种类、络合剂数目(单配位、双配位、多配位)、配位比、镀液pH值、液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

1.5 pH 缓冲液

加入pH缓冲剂是为了使电镀液或阴极界面液层中的pH值相对稳定,不至于变化太快,超出工艺允许的范围。

1.6 阳极去极化剂(阳极活化剂)

阳极在镀层时容易发生阳极极化过度,导致导电性变差,影响电流分布的均匀性;如果是可溶性阳极,也会溶解性差,造成镀液中主盐金属离子浓度不断降低,电镀效果变差。加入阳极去极剂(或阳极活化剂)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阳极钝化。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