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电解沉积的原理、历史与应用

2024-07-10 07:05:59发布    浏览48次    信息编号:7829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镍电解沉积的原理、历史与应用

镍电解沉积(简称镍电沉积)是指采用不溶性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将硫酸镍或氯化镍溶液中的镍离子以金属镍形式沉积在电解池阴极上的镍电解方法。此法于1960年在Outok-umpu Oy公司实现工业化,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此法用于工业生产。

以铅锑合金为不溶性阳极,镍片为阴极,以净化后的硫酸镍溶液为电解液,在隔膜电解槽中进行电沉积。当电流通过电解槽时,在阴极上发生金属镍沉积的反应。在新的铅锑合金阳极表面,铅能生成PbO2作为保护层,使阳极变为不溶性阳极。

净化后的电解液用泵抽出,经热交换器进入电解液,电解液温度约336K,pH为3.2,镍离子浓度75g/L,含有硫酸钠和硼酸。电解液进入阴极室后,pH升至4.0。电解沉积过程平均电流密度为183A/m2,电流效率为94%。阴、阳极室保持一定的液位差,使阴极液经隔膜流入阳极室,成为阳极液的一部分。氧气在阳极上析出,导致阳极液的H+增高。阳极液一般含40g/L游离酸,需将一部分排出,送至浸出车间,用于浸出粗镍或镍锍。阳极上盖有聚乙烯薄膜盖,以收集析出的氧气。 阴极镍产品可达到1号镍标准。

热门搜索:锗价格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