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墙体改梁 直播长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长城精神,探寻古老遗迹的雄姿与精神

2024-08-07 04:12:42发布    浏览129次    信息编号:8158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榆林墙体改梁 直播长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长城精神,探寻古老遗迹的雄姿与精神

△视频:《长城直播》

01

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长城精神

© 罗哲文

长城屹立于中华大地和江河之上,历经千百年来依然雄伟不倒。它不仅是一项令世界惊叹的庞大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凝聚国家历史记忆的古老遗迹,更是彰显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雄伟与精神。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建筑长城,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山越岭,绵延一万二千多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御外敌,就修筑了长城。秦朝统一中国后,把分段防御墙连成一片,筑成了雄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代都对其进行了加固扩建。明朝(公元1368—1644年)在旧基基础上,逐渐改建为现今的面貌。长城雄伟壮观,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城历经两千多年的不断修筑,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团结奋进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象征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现存最古老的长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修建的。这些城墙和壕沟,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非是单单的一道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炮台、营城、哨所、镇烽火台等各种防御工事组成的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指挥和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长城防线上设立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辖区,分段防守和修缮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长达7000多公里,被称为“九边重镇”。

每镇设一名将领,担任该段长城的军事统帅,受兵部指挥,负责所辖军区的防卫或受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卫。明代守卫长城的士兵约有100万人。将领通常驻扎在镇内,其他各级官员则驻扎在城墙上的卫所、营房、关城和敌楼、炮台等处。

据史料记载,榆林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地区之一,战国、秦、汉、隋、明等朝代均有在榆林修筑长城的记载。榆林明长城也是万里长城中最早真正以墙作为防御体系的城墙,在中国长城史上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02

穿越历史

探寻镇北台的前世今生

©郭宏伟

© 窦万存

如果把万里长城比喻为一条雄踞华夏北方的巨龙,那么位于榆林北部红山顶的镇北台,就位于巨龙的腰腹部,北控大漠,南护关中,西接河套,东眺雁门,方圆百里内有数十座城堡镇守,其气势之雄伟、布局之严谨,在万里长城上实属罕见,故有“天下第一台”之称。

镇北台总高近30米,为四层台基叠砌、逐渐收拢的方形结构,在夏日清朗的天空下,犹如一座光芒四射的巨塔。从下方仰望镇北台顶,万砖万石犹如列阵的部队,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正如明代刘敏宽诗中所写的“百仞台侵碧汉江边,镇势雄壮如玄武居延”。

© 常波

真北台外表用砖石砌成,内部用夯土垒砌,每层均设有瞭望台,东南内侧有砖石砌成的马道。第一层为台基,周长320米,面积5056平方米,台顶面积255平方米。

顺着古甬道层层拾级而上,城楼每层四周均设护墙和垛口,垛口巍然矗立,犹如时空之眼。明万历年间,江西人涂宗俊任延绥巡抚(延绥镇又名榆林镇,为明代九镇之一)。他到任后即打了三场大战:九安边塞战霍罗池、保宁堡战白烟台、高家堡战沙机,三场大战均大获全胜。经过洪山激战,迫使南方漠部纷纷投降,边疆逐渐安定。

此后,涂宗钧上书明廷,请求修建镇北台,以监视通商,保卫边民,震慑北方。工程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动工,次年七月竣工,成为明代长城上规模最大的军事瞭望台。

站在镇北台之巅,放眼望去“万山连天,一河从漠北流”,南面便是榆林古城。“榆林古城中轴线最北端为镇北台,最南端为凌霄楼,从而形成‘南楼、北台、中古城、六层街名扬天下’的城市格局。”榆林古城形似古刀币,明正统年间因军事需要而扩建,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

明成化年间以后,明朝重镇延绥镇治所由今绥德县迁至今榆林市。《明会典》记载,明代“延绥为九塞之一,地处险要,为战略要地,时有官兵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九人,马驼三万三千一百匹”。《榆林府志》记载:“榆林,九塞之最险,绵延千里,为延绥五路咽喉,三秦要地,孤于漠中,统制诸边。”

© 张兴华

© 窦万存

战国时期,魏惠王修筑长城,封锁固阳于此,西抗强秦,北防义渠。秦惠文王元年,秦相张仪率兵取陕西,修筑上郡关。上郡即今陕北一带。秦统一六国后,始皇派长子扶苏督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攻匈奴,收复河南,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蒙恬遂在上郡驻扎多年,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同时修筑“秦直道”,奔赴前线。至今榆林绥德县仍有蒙恬、扶苏二人的墓葬。

杨广在诗中写道:“万里何处去,我已筑长城,过漠北。”隋朝采取“严管关隘,敌不敢南望”的政策。长城曾八次修筑,多次涉及陕北境内。明代修筑长城称为筑“边墙”。明代陕北长城分“大边”和“两边”,全长1700多公里。沿线有1300多座墩台,其中“大边”墙高三丈,宽二丈,顶宽五马并列。

© 赵鹏飞

长城就像是陕北史书的书脊,串联起这个农牧交织、多民族杂居地区的三军历史、一页又一页战火纷飞的历史。

清康熙皇帝也曾率军经过沙漠中的骆驼城(今榆林),并在诗中表达了平定叛乱的决心:“万骑过骆驼城,沙堵风清道路平坦。冰边长河是马儿饮水的好地方,移营时月光照大漠。驿标示着离驿站还有十余天,羽缰行边关六日。天下一家人,没有里外,烽火熄灭兵马不议。”

© 孟光耀

长城犹如一条横跨时空的巨龙,以其坚固的防御体系守护着辽阔的土地。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雪雨,昔日雄伟的关隘已不复当年雄姿,仅存的断壁残垣、青苔瓦砾散落在沿途的营垒中。

据史料记载,“成化二年三月,宪宗命余子俊为延绥副都督。九年,延绥镇移驻榆林。成化十年六月,子俊筹筑延绥边墙,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共筑营堡三十六座”。延绥镇经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吴起、定边等七县市,全长1170公里。长城由“大边”和“二边”两条基本平行的防线组成,共有42座大型军营堡堡(史称“三十六营堡”)。

每座堡垒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座堡垒都是历史的真实印记。

03

保护长城

传承历史背景

© 李胜成

长城犹如古道的守护者,榆林长城史上,规模宏大、绵延万里的秦长城、隋长城、明长城最为辉煌壮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秦朝明月犹在,千年战火硝烟已散。无论是榆林最古老的战国秦长城,还是令人神往的隋长城,还是雄伟独特的明长城,岁月流逝,在历史的硝烟中,已难觅昔日的繁华。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塞外的苍凉和风,还有千百年前隐藏的辉煌,记录着沧桑,见证着苍凉,藏着史书里的传奇。

© 张金国

青砖之间的缝隙记载着那场震动世界的惨烈事件,烽火台上写满了勇气、鲜血、泪水和智慧。也许青砖在炮火中化为粉末;也许山顶的城墙在呐喊与杀戮中化为废墟。然而,透过斑驳的断壁残垣,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段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

讲好长城故事,守护精神家园,守护古老文明,筑牢时代长城。长城是历史上中国各民族追求发展、构建文明秩序的保障,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枢纽,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

© 赵鹏飞

站在长城古烽火台上,远处是秀丽的山河,长城巍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叙述着千百年的文明。岁月流逝,长城也许最初是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的,但经过千百年的屹立,千百年的沧桑,它用执着的守望见证了新时代的和谐与辉煌,汇聚了辽阔大地上一条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

榆林长城跨越时光长河留下了珍贵的记忆,虽然当年将士驰骋疆场的悲壮历程早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但长城精神孕育出的独特文化形态,却为长城文化的丰富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展望新世纪,我们将逐渐走向另一个光辉的时代,一个我们向往的未来。那时,长城精神依然闪耀,传承与保护将成为常态。榆林长城的辽阔画卷、金刀铁马的风采,将渐渐消逝,在梦里,将是下一道风景。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传承先辈遗志,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为子孙后代保留先辈的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期待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长城资源,继续为培养勤劳勇敢的榆林儿女贡献力量!

追溯榆林历史文化,探寻长城源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榆林故事,弘扬长城精神,宣传长城文化,爱上榆林,从长城开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