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吴起境内明长城:失落的边塞文化基因
2024-06-04 20:04:44发布 浏览145次 信息编号:7410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探寻吴起境内明长城:失落的边塞文化基因
吴起明长城
吴起县自古为战略要地,自秦汉以来便是汉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边防线,县内分布着多处古城、古堡遗址,其中南北绵延的秦明长城遗址,见证了两大农耕民族千百年来为了生存繁衍而进行的无数场长城之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吴起县境内明长城的研究,探寻迷失在深山老林、沼泽中的独特的吴起边塞文化基因。
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
早在元代,“蒙古贵族大肆霸占民田,不耕不种,称之为草原,只饲养牲畜”(见石念海《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变迁》)。农耕汉族人民因此不断南迁。曹应僧在《延绥览胜》一书中写道:“今陕北沿边诸郡县,皆为游牧之地,城邑皆成废墟,荒芜不堪。”
1368年,明军逼近元大都(北京),元顺帝率领残部北逃漠北(黄河以北)。朱元璋建立明太祖,称元顺帝及其继位者自称大元帝,与明朝争夺东山再起,重振昔日辉煌。
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为抗击蒙古、元朝残余势力,扩大疆土,戍守边疆。一是在尊王攘夷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分封为九个边王,即诸侯王,委以重任,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力。九个边王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古王、代王、金王、秦王、青王、肃王。二是五次派兵主动进攻,占领了大兴安岭以西、黄河以南(部分)、贺兰山、河西走廊的大片地区。 三是设置卫所、修筑关隘,在历代旧长城的基础上开始修筑长城;四是初步设立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大重镇,在卫所、关隘、要塞等重要城镇驻军,加强防御。
1403年,经“荆南之战”,朱棣登基,定都北平,是为永乐皇帝。永乐年间(1403-1424),他五次讨伐蒙古,不断加强边防。
明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以后的三十余年间,注重内部治理,放松边防,降低军队战斗力,蒙古各部落由分散走向统一,其中以卫拉特、塔塔尔、乌哈兰三个部落最为强大。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卫拉特部落从东、中、西三面进攻明边境。其中大将蔑(mie)首先率部进攻明朝首都(今北京)。明英宗朱瞻基率领五十万大军亲自率军出征。在河北怀来,因内部叛徒的背叛,双方对峙,一触即溃,官兵四处逃窜。 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为人质,七年后才被释放继位,土木堡之耻给明朝敲响了警钟。
景泰至嘉靖一百余年间(1450—1566年),在加强防御的基础上,共设置了辽东镇、蓟镇、宣府镇(河北宣化)、大同镇、太原镇(偏关)、延绥镇(榆林)、宁夏镇(银川)、固原镇、甘肃镇(张掖)九镇,九镇间哨所城堡星罗棋布。长城就建在镇与镇之间的空白地段,并不断扩建修葺。重要关隘处均修筑关隘,其中著名的有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关、嘉峪关、阳关、玉门关十三关,九镇驻军达60余万。 防御分为城镇,管理分为各个部分。
明长城沿线设置的关、营、堡、戍、哨,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以点控线,以线控地,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长城是明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包括明中叶兴起的女真人和满族)入侵而进行的一项庞大的军事工程,历时200多年才修筑完成。工程艰巨,规模宏大,蜿蜒曲折,气势磅礴,横跨明朝的北部边境。据2008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测绘,长城从辽宁鸭绿江到甘肃嘉峪关全长8851.8公里,堪称世界军事防御工程奇迹之一。
吴起时期,属延绥镇管辖。本文将引用《明史》、《延绥山水》等史料,叙述延绥镇设立及陕北明长城修筑的历史背景。
陕北明长城的修筑
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延安、绥德卫,明代陕北两卫的军事册制即在此实行。九年四月,元将巴彦帖木儿侵入边境,傅友德击退,投降。是年,山西汾、平、泽、潞四县人民奉命到河西屯田,以种地为家业。并设绥德卫都督,将长江南部及上游的军队移至此地,设立军屯制,驻守此地。
明正统年间,镇守使王振开始修筑榆林城,并每年从延安、绥德、庆阳等地调兵驻守。
明顺元年(1457年),伯莱、茂利海攻打延绥,延绥都督张钦率兵大破之。
明成化元年(1465年)九月,阿罗初与切加斯兰、波罗虎、猫里海入侵榆林寨,巡抚项忠、宁远伯仁礼、总督兼巡抚吕祥率兵抵御。三年七月,阿罗初攻入榆林寨,守将唐云吉奋战,死在城中。四年十一月,猫里海入侵延绥,副都督徐宁将其赶走。十二月,切加斯兰攻榆林。五年冬,猫里海再次入侵,副都督沈英在镇羌堡大败猫里海。六年正月,杨欣在虎柴沟大败猫里海。五月,王越在延绥东部大败阿罗初。
明成化八年(1472年)三月,余子俊(今四川青神人)出任右副都御史、延绥巡抚。子俊在上奏中说:“三边,唯延庆地势平坦易进,利于急进。匪寇屡次入侵,以边民为向导,直入河套地区放牧。从此匪寇内守,我等外驻。边境筑墙筑堡,势在必行。况旧界石多为高山峭壁,依山势、地形,铲凿、筑垒,或凿壕,连成界墙,以利于谋划。” “我先前请求筑墙筑堡,皇上下令照办。我请求明年春夏,等贼马疲乏,就强迫陕西五万百姓运粮、供粮、动工,两个月便可完工。”皇上同意子俊的话,下令速速动工(见《明史·虞子俊传》第六十六篇)。九年,虞子俊将延绥镇从绥德迁至榆林,增设卫兵,扩城设戍,制造兵器,榆林遂成为重镇。
是年,俞子俊督修长城,东连山西偏头关,西至宁夏盐池,史称“两边长城”。嘉靖年间对两边长城进行了修缮。
成化十年(1474年)六月,经朝廷拨款,由余子俊督修长城,东起陕北府谷皇甫川,西至宁夏花马池(盐池)英界牌,史称“边长城”。全长885公里,沿边境修筑营垒45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城楼对峙,过洮口。烽砚楼连成串,如串珠,北防洮口匪患,南供粮草,兵马如风卷云涌。”
子君筑边墙时,有人担心沙土容易崩塌,敌军来袭时无依无靠。成化十八年,敌军入侵,徐宁等驱赶,敌军被困在墙壕里,出不来,结果大败。边民更加怀念子君的功绩。
据《明会典》记载,延绥地处天下九界之一,土地处于守备状态。当时有官兵55379人,马骆驼33105匹,沿边的营垒、堡寨均有卫兵、骑兵、步兵等,每营士兵人数少则二三千,多则七八百。因此,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全部是从山西、山东、河南、兖州等地的防卫戍区抽调而来。今天沿边各郡县的田税百户户名,都是当时统领军队的军官。每百户户名下设若干军头,负责一定数量的粮食,并负责征收税金,这都是明朝军事制度的遗留。后来,绿营军事制度消失,散兵也变为平民。
余子俊管理延绥二十年,每年都淘汰老弱士兵,选拔精干士兵,轮流训练。“每逢京城有警,他便选拔精兵,派他们前去救援,充当先锋,强攻强守,立下大功。京城人都称赞他们是无敌的精兵……榆林镇地处边陲,紧邻内疆,士兵骁勇善战,不穿铠甲作战,敌人十分畏惧。每逢打仗,总称他们为‘驼城之兵’。延绥镇由此名扬全国。”
陕北明长城的军事通讯设施包括城墙上的关隘和敌楼,其中主要的是烽火台,又称信烽,一般建在长城内外的山顶上,楼与楼之间的直线距离约10里,相互可瞭望。建筑为夯土堆,下部分两层,第一层用砖或石砌成穹顶,供人居住,外饲养牲畜,第二层为仓库,储存牲畜粪便、柴草、硫磺等易燃物,并存放兵器。从下至上都有台阶,顶层平台为升烟火之用。每座烽火台设烽火头一名,率领四五至数十名烽火兵,定有职责,常年驻守。 一旦有敌情,“白天硝烟四起,夜晚火光冲天”,消息依次传递,千里防线很快就传开了,所以有“边陲烽火,人人争先”的说法。
据清光绪《靖边县志》载,按旧制,延绥镇遇到警报,白天升空烟,夜间放火,鸣炮一次,沿边境传至榆林镇。敌军骑兵若不退,则每隔整点按先前的程序,一旦出境,白天升空烟,夜间鸣空炮,但不鸣炮。敌军骑兵若有三五十至一百人,白天挂黄旗,夜间挂灯笼;敌军骑兵若有二百、三百至五百人,白天挂蓝衫,夜间挂两盏灯笼;敌军骑兵若有六百、七百至一千余人,白天挂裘皮大衣,夜间挂三盏灯笼; 如果敌军骑兵有五百、七百至一万多人,白天就挂蓝腰带、吸烟,晚上就挂四盏灯笼。
延绥镇长城分东、中、西三路,西路东起龙州堡(今靖边县龙州乡龙州村),西至花马池营。明代正德、嘉靖、隆庆年间均有扩建修葺,吴起明长城即属西路一段。
吴起明长城
吴起“两面长城”大致走向,西接定边县黄火场乡,经周湾镇须台子村、紫大滩村、通河村等地,进入五古城镇古浪沟黄壕地台,再进入该镇马丘沟村脚泥古坨,再进入靖边县红柳沟乡。为凿山填谷筑成,又称夹道。今已毁,但遗址尚存。(见《中国文物志·陕西卷》《吴起县文物分布图》)
吴起大边长城位于周湾镇、长城镇境内。 长18.5公里,现存烽火台3座,敌楼38座,马面3座,炮台3座。 长城由定边县蒿滩镇刘树尖村高家湾进入吴起县,经周湾镇罗涧村的罗涧沟、东湾、青羊山、罗涧孔县、王树湾等地,从羊群脑盘山下坡,经石拐子沟进入长城镇。 在长城境内,经双湾涧、李家湾、增生涧、孙孔仙、二道坝、边墙渠、英茂、外首等地,在黄涧村马土涧进入靖边县中山涧镇马家洼村边墙郝庄。
明长城墙体为夯土砌成,残存墙高3-7米,基宽4-7米。全线共有城墩24座,石基,夯筑方正,外覆青砖。底边长10-12米,残存高4-10米。有的城墩已成圆形小丘,砖已拆去。(见《吴起县文物志》)
现存长城镇、周湾镇、五古城镇等地烽火台29座。
1989年,吴起县人民政府公布吴起明长城段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起明长城重要军事城堡有宁赛(营)堡、八渡河堡、永吉堡等。
宁塞(营)堡位于长城镇黄尖村,明代吴起长城由宁塞营负责防御管理。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宁塞营,撤三岔堡守卫,城依山而建,居最险要处中部,周长四里三分。城内有楼房、店铺18间,隆庆六年(1572年)加筑。万历六年(1578年)筑砖墙、筑城垛。边墙长54里280步,有墩台54座。有粮仓9座,可储粮21800余石。《延绥镇志·三》:驻防1人,节度使1人,都尉1人,外侍1人,兵卒、卫士2445人,马骡1571匹。
延绥镇历来军情自西向东传递共七次,宁赛营承袭了第四次火种(见清光绪年间《靖边县志》)。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吾儿坦汗军数万人袭扰宁塞营,巡抚副使张衡派兵御敌。援军到达后,吾儿坦汗军北上。明朝遂任命兵部侍郎曾新为三边总督。次年,吾儿坦汗军十余万骑兵闯入宁塞营,大肆劫掠延安、庆阳,死伤人畜数万。曾新亲自率千余人镇守赛门(在安塞),派中将李振在马梁山阴下剿灭敌巢,大获全胜,吾儿坦汗率军逃回河套。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吾勒坦汗军侵入宁赛营等地,大将军张承胤率兵击退。
明崇祯三年(1630年),改宁赛营为宁赛堡,有兵983人,马570匹,置营长一人。同年,清涧农民起义军苗吾登先后攻打安定、宁赛堡、九安边,延绥将军杜文焕率部击退。十二月,宁赛堡人沈义元率农民起义军破宁赛堡并占领该堡,杀中将陈三怀,继而包围靖边,攻占六树尖堡、保安县城。四年正月,沈义元占领宝安,副将军张应昌出击,沈义元兵败身亡,其兄沈义奎率起义军继位。 二月,总兵何虎臣、杜文焕合兵围攻保安,沈一奎突然出逃,纠集一万余人,攻打宁夏,攻占合水,占据庆阳。四月,巡抚杨和进入宁州(今宁县),沈一奎请和投降。九月,沈一奎再次叛乱,占领宁赛堡,绑架宁赛卫戍将吴洪启、范蠡。张应昌攻打沈一奎,沈一奎被副将黄有才杀死,首级献给官军。
清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回民兵马三元率部攻打宁赛堡,杀死守备总兵杨胜泰、副提督乔万友、营秘书刘布、书记员张九实、学生杨登弟等。光绪年间,有总兵1人,副提督1人,守备兵22人。
据吴起学者高宝钧所著《吴起古堡初探》载,宁赛堡遗址坐北朝西北、东南,北临沟渠;南面沿山脊筑有城墙,外有深沟;东面坡下有城门,两边有箭楼把守。城南、西、北三面四面筑有城堡,南、北两面城墙分别沿坡面攀爬上梁顶。梁东西走向,梁顶西北墙与南、北两面墙相连,形成角墙。北墙上等距筑有三座箭楼,中间箭楼下方顶部至地面有空隙,长约7米。 断口处夯层清晰,共68层,厚12-15厘米,墙高约9-10米,底部宽约7米,顶部宽约2米。断口处有两色土层,墙体已修补。城中有一幢两层建筑,底部为高大的窑洞式,顶部为房屋。下层窑洞东、南、西、北四面开洞,呈“十字”字形。据说是城中心的钟楼,与城内四条大街相交。城内房屋已坍塌。城四周建有角楼和18座瞭望塔。山顶有一条通往城外的密道。西墙旁出土了8门大铁炮,内有炮弹、黑色火药和数十颗铁球。 还出土了铁座、铁钟、八角纪念柱等。
据《靖边县志》记载,城内原有庙宇群,有娘娘庙三座、药王庙一座、延光庙一座、大佛庙五座、小洞窟庙一座、观音庙三座、龙王庙三座、玉皇庙两座、天公庙三座、火神庙两座、二郎庙一座、祖师庙一座,共计36间(洞)。另有石碑数块,均在“文革”期间被毁。庙址内挖出铁钟、铁塔、铁鼎、香炉、石碑等数十件文物。
据《靖边县志》和《吴起县文物志》载,在宁赛堡以北三里的何家湾(旧称卧虎湾)有明末将军杜文焕墓,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原墓碑、石马、祭坛等现已佚失。杜文焕是明末延安卫人,祖籍昆山,是明代大将军杜同之子,杜松之侄。历任延绥将军、中将军、副将军。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升任副都督、宁夏将军。次年驻扎延绥,屡击蒙古部入侵,延绥从此少有涉足。 天启元年(1621年),他再次驻守延绥,因蒙古部劫掠固原、庆阳,围攻延安,被革职。七年(1627年),复立驻守宁夏,奔赴辽东援救,分兵镇压延绥,升任右提督。后调守关中,因病辞职。崇祯三年(1630年),他督抚陕、陕军镇压农民起义。沈义元攻下宁赛堡后,文焕家破人亡,便将文昭留下,命文焕西归。次年,他被弹劾下狱。十五年(1642年),他重新受命镇压农民起义,后病逝。 宁赛佛寺铁炉内铸有文焕生平铭文。
八渡河堡,即今九城子堡址,位于周湾镇九城子东南400米处,城池依山坡而建。
《都市方语集要》卷六十一载:“八渡河堡在永济堡东四十里,又名笔架梁。再东二十里,有宁赛营。” (见延绥真泉变图)
《陕西通史》记载:“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建八渡河堡,城周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十五丈,有城楼、铺位十一座。有兵六百二十二人,战马三百二十五匹,驻军一处。隆庆六年(1572年)始筑,万历六年(1578年)筑砖墙、筑堞。同年,并入宁赛营。”
据《吴起古城堡初步研究》载:遗址平面略呈椭圆形,自低向高筑有三道城墙,四周有四座墩台。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城墙残高1—5米,底部残宽6—8米,顶部残宽2—3米。墩台高约6—8米。墩台边长8—10米。遗址内有青砖、瓦片、琉璃构件等建筑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四门铁炮筒、数枚铁球等。
东南侧的城子山岭曾是骑兵营盘,称为营盘,占地面积约15亩。
中共在延绥镇各堡之间传递了七次军情火种,这座堡继承了第三次火种。(见《靖边县志》)
清朝官员郭云生《八都河堡行》诗:“塞外暮云飞,萧秋风声雁群。守牧问路常有,李将军是谁?夕阳平沙接漠,枯草盖焚黄。今守江城在何处?此地必为古战场。”(注:唐代守江城分东、中、西三部分,均在河套河北岸。)
1989年5月20日,吴起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范围从外城墙向外延伸30米。
永济堡,即今华山城址,位于乌仓堡镇张方台村华山城南城台子梁。堡址西距新安边堡三十里,东距八渡河堡四十里,北距长城三十里。其建造年代不详。成化九年(1473年),柳树尖堡驻军1082人迁至永济堡,骡马骆驼380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永济堡驻军迁回柳树尖堡。堡址南北走向,平面略呈三角形,北靠桃花山(今称桃树梁),华山沟从北向东绕过,西与黑水沟为邻。 从北到西部的大约260米,大约有50米的区域,大约有13,000平方米的大门,只有北壁,剩余的50米长,剩余的宽度约为3-5米o曾经有一个粮仓,因此被命名为仓库。
编辑:李·埃利(Li Erli)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作者:
林·吉恩(Lin ),来自少年(Wuqi)的男性,曾担任长春中学的校长,伍肯巴()中学和鲍尚·伍奇( Wuqi)中学,后来曾担任教学部主任,教学和研究部门主任,党历史办公室主任,县级委员会副局长,县长,县长,主任,均由县级工作人员和院长。作为“漫长的游行”。
关于作者:
李·卢恩(Li ),男性,来自的Wuqi,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目前在Wuqi县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已经工作了十年,并且特别喜欢阅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