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到的有关电池记忆效应的详细解析
2024-08-28 08:10:20发布 浏览202次 信息编号:8427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网上找到的有关电池记忆效应的详细解析
充电电池基础知识!
充电电池基础知识!在网上找到的,很多新手都有疑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讨论。
1.记忆效应
电池记忆效应是指电池的可逆失效,即电池失效后可以恢复的性能。记忆效应是指电池在特定的工作循环下,经过较长时间后,会自动保持这种特定趋势的趋势。这一现象最早是在镍镉电池中定义的。镍镉软包电池没有记忆效应,而烧结电池有。目前的镍氢(俗称镍氢)电池不受这种记忆效应定义的影响。
由于现代镍镉电池技术的提高,上述记忆效应已大大减弱,而另一种现象取代了这一定义,那就是镍基电池的“结晶化”。通常,镍镉电池受这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影响,而镍氢电池只受“结晶化”记忆效应影响,影响比镍镉电池小。
在实际应用中,消除记忆效应有严格的规范和操作流程,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对于镍镉电池,正常的保养就是定期深度放电:平均每个月(或30次循环)使用一次深度放电(放电到1.0V/cell,老外这么叫)。在正常使用中,最好是轻放电池或关机,以缓解记忆效应的形成,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仪器(如手机)不会在关机前使用到1.0V/cell。必须使用专门的设备或电路来完成这个任务。幸好,很多镍氢电池充电器都有这个功能。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镍镉电池,由于记忆效应的积累,容量无法恢复,这时就需要进行更深的放电(外国人叫“深度放电”)。这是一个用很小的电流将电池长时间放电到每格0.4V的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
对于镍氢电池,大约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此测试可以有效缓解记忆效应。由于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远低于镍镉电池,因此这种方法很少使用。
▲建议1:每次充电前对电池进行放电是没有必要且有害的,因为这会不必要地缩短电池寿命。
▲建议2:不建议用电阻连接电池正负极进行放电,电流无法控制,容易过放至0V,甚至造成串联电池组中电池极性接反。
2.电池需要激活吗?
答案是电池需要激活,但这不是用户必须做的事情。我参观过发现,锂离子电池在出厂前要经过以下流程:
锂离子电池外壳内充满电解液、密封、化成,即恒压充电,然后放电,此过程反复数次循环,使电极充分浸润电解液,充分活化,直至容量达到要求,这就是活化过程。容量划分就是对电池的容量进行检测,选择不同性能(容量)的电池进行分类,划分电池等级,进行容量匹配。这样生产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到用户手里就已经是活化的了。镍镉电池和镍镉电池则不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