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山格维新楼历史沿革,深具旧式民居风格的土楼

2024-08-06 13:04:40发布    浏览86次    信息编号:8151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平和山格维新楼历史沿革,深具旧式民居风格的土楼

昨天,我的老同学吴万源,平和山海关人,在山杭工作,看了《大溪土城志》一文,给我发了一篇他父亲吴振中写的《山海关维新楼的历史沿革》(维新楼是万源告诉我的,他的父亲在家务农,花了20年时间编纂了山阁吴氏的族谱,现在已经准备出版了。我觉得这篇文章有助于外界了解平和山阁镇和“后世楼”,所以就把它出版了。——林洪东

维新楼,俗称“后石楼”,为平和县山阁镇山阁行政村下辖的一个村落,为一栋土楼,具有浓郁的传统民居风格。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设平和县,分24县。当时山阁被称为“山阁”,隶属山阁县。(据黄绪贵编《萧山平和县志》《山阁县志》载)

明洪武四年(1371年),胡思吴氏始祖文应公携带小麦、大麦种子迁至大溪镇大峰山杨胡思村,定居于此。其子孙经过600多年的传承发展,如今已繁衍生息,种姓繁衍。文应公第十三代孙吴由、第十四代孙吴飞于清乾隆初年迁居山阁,至今已二百余年,家族已传十三代(据乾隆二十年胡思吴氏记载)。1995年,威信楼“联宗殿”庙宇重建时,重新将男性纳入族谱。 后来,原县人大主任吴秉儒建议,应将男女平等纳入族谱。文英公支系山阁侯世楼(即魏新楼)人口2700余人,其中男性1400余人,女性1300余人,分布在县内山阁村、白楼村、平寨村、岩板村、小溪镇、南靖汤坑村等地。

吴忧和吴飞刚到上阁的时候,看到这里土地辽阔,河流纵横,到处都是芦苇和沼泽,几乎没有人居住,一派荒凉景象!他们先在沙滩上搭起茅草屋,开垦土地,在沙滩上种植红薯。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实践,发现上阁四面都是河流,北部的高栏溪从西向东流,华山溪从西向南流,在麻车岩下汇合,流入九龙江。这里是冲积地,水系发达,雨量充沛,人口稀少,土地肥沃,是人类居住的好地方。 虽然年年有水灾,但此山是典型的“顶盖”宝地,犹如“水涨船高”,洪水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因此许多族人纷纷迁居于此,筑堤垦荒,就地建房,发展农耕,繁衍生息。

由于地处九龙江众多支流的交汇处,水运十分发达。当时,几乎没有陆路交通,人们只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肩挑背运,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勤劳和发展,他们从最初的几间茅草房,逐渐建起了一排排土木结构的楼房和平房。在温饱有余后,便将剩余的大米、红薯、蔬菜等留在自家门前,方便客人经常从水路过来。久而久之,人口不断增多,这里便逐渐形成了商街的雏形,被称为“后街子”。

清末,社会动乱,匪患横行,族人商议修建土楼以护亲避盗。土楼落成之时,康、梁二人正进行“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楼名尚未定,后经有识之士提议,以应时势,命名为“维新楼”。因此,此楼后期由吴氏所建,上阁人亦习惯称之为“后世楼”。

楼房建好之后,族人立即组织了一支狩猎队,配备了枪、刀、猎犬,队员个个年轻力壮,枪法精准,远近闻名,以补充家族收入。

至民国年间,上阁人口已近千人,十余个姓氏杂居,有的只有一户一姓,后石楼吴姓居民占八成以上。1515年至1517年,军阀卫戍司令洪哲明下令扩建米市街和新兴街,将米市街和新兴街分别修建为长72米、宽6.7米和长224米、宽6米的水泥街道。从关西通往山城南京的23公里长、9米宽的公路于民国19年通车,历时6年建成。

维新楼始建于120多年前,坐北朝南,位于金牛座,位于上阁中央(改河前)。楼呈椭圆形,中间有三开间的祠堂,是胡氏出身的吴氏迁居上阁的地方,各支族人共同修建,取其寓意,命名为“联宗堂”。祠堂正中神龛上方悬挂“联宗堂”匾额。堂内六根立柱上有三联:

亲族真山格泰伯托让的美德犹存;族谱成虎司延龄,研习农耕,并将他的思想传授给百姓。

千万个连姓之人,不论亲疏,无不敬仰祖先;所有宗族,不论远近,无不共有一个吴姓血统。

团结各民族,振兴中华;团结四海同心,光耀祖业。

祠堂内有三座神龛,供奉迁入山阁的先祖,时时祭拜。正月初四,在祠堂举行结婚大典。正月十五,新婚夫妇、新婚夫妇在祠堂祭拜祖先、点灯、放电影,燃放烟花。每年都举行此活动以示庆祝。

楼内有18间二层楼房,墙厚3尺。楼内有一口井,井水甘甜可口,泉水丰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楼门在中间,两边有围墙。楼前有水池,中间有一块石匾,上书“维新楼”三个字,是现任市人大副主任吴景辉1995年重修门楼时所题。

维信楼是平和县著名的侨乡建筑。旅居泰国的华侨吴伯萃有兄弟六人:长兄吴青松,二兄吴森彦,三兄吴伯奇,四兄吴八茂,五兄吴伯贤,六兄吴伯萃,均为清末民国时期出生。起初他们到泰国经商,现居住在泰国的男女约有200人,旅居台湾的有20余人,还有的旅居美国。吴伯萃1889年南下泰国,在北大年府老窖经营橡胶、锡矿;1903年,吴伯萃、吴八茂前往协助;1912年,吴森彦、吴伯贤前往协助。兄弟俩往返多次;1923年,吴伯萃的儿子吴旺洋到泰国继承父业。 也跟他一起去了。

吴伯奇响应孙中山推翻清朝的号召,回到香港参加反清活动,在泰国北大年府的历史上有记载,并在泰国慕沙创办了忠民女小。日本侵华时,吴伯奇发动泰国华侨捐款支援祖国抗日,名声远播,深恐泰国被日本侵略。1941年,他带着三个儿子回国,先回到祖籍无锡下河云霄,对其兄长投资兴建的平和县(原在无锡)私立桥南小学(原属平和县管辖,1957年并入云霄)进行整修、修缮和补充。一切安顿好后,他便来到尚格居住。

尚阁旧仓是吴伯翠在尚阁的住所,为砖木拱券结构,两进两天井,前两间,后三间。此宅为吴伯翠以华侨资本亲自购置。典型的建筑风格,如今在民间已难见。吴伯翠在尚阁生活了七年,抗战胜利后,携三子回泰国。

吴伯粹在尚格期间,广泛接触归侨,商议重要事宜。当时,九仓成为平和归侨的联络点。1946年,吴伯粹在时任族长吴文深的主持下,发起并组织了吴字本(1948年)的编印。后期吴氏族谱在泰国刊印,经费由胡氏著名侨领吴雪莲捐资,此谱在泰国刊印。尚格现存仅一册,是胡氏吴氏家族的一份珍贵文化瑰宝。

尚阁的“维信楼”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这里及周边村落的族人,在尚阁这块风水宝地上生活了200多年。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大部分建筑已被拆除,唯有“维信楼”完整地保存下来,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朝代的兴衰,是记载尚阁人先辈们攻坚克难、开拓尚阁、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实物史。它的存在具有巨大的文化历史价值,必将成为一道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景观!

作者简介:吴振中,平和山葛人,家庭出身,农民出身。

路加会守护我们共同的家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