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钢厂:中国特钢的摇篮,300 年历史见证工业传奇

2024-07-18 16:11:31发布    浏览69次    信息编号:7930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大连钢厂:中国特钢的摇篮,300 年历史见证工业传奇

目录

1.大午:大连最早的工业

2.有轨电车:108年来演奏大连晨间交响曲

3.大摩托车——与大连城市同龄

4.周家鲁:东北民族工业的鼻祖

5. 大华——一个时代的传奇

6.大钢——中国特殊钢的摇篮

7.瓦轴轴承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轴承基地

8.大橡塑——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制造行业领军者

9.伟大的崛起——焦裕禄同志工作的地方

10.建设新公司——新中国工业的第一块基石

今天我们推出第六篇《大钢--中国特殊钢的摇篮》。

大连钢铁厂旧址(其前身,现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中部。300多年前,这里只有几户人家,是一个依山傍海的小村落。屋前屋后长满一丛丛花椒树,故名椒房,简称椒房。20世纪30年代,大连钢铁厂前身迁至此地;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成长,成为中国特殊钢的摇篮。

1905年成立的金河商会旧址

历史:

成立于1905年

大连钢厂的前身是金河商会和大华电冶金有限公司。

金和商会成立于1905年,由两名日本人高田友吉和矢田部善介创立,主要经营钢铁、五金制品的销售。1917年8月,在指定工业区大连千代田町33号(现大连市春德街)设立工厂。1935年,金和商会千代田町工厂迁至甘井子教坊屯633号(原西工厂),1936年6月搬迁完毕并对外开放。

大华电冶有限公司始创于1918年4月,由日本人上岛圭人与中国人李直之(李鸿章后裔)共同创办,厂址位于大连荣华坤2号(今大连火车站西侧),主要从事特殊钢的研制和生产。1938年因大连火车站建设,大华电冶有限公司迁至甘井子教房屯(原东厂区)。1939年,改名为大华矿业有限公司。

1945年8月27日,金河商会、大华矿业有限公司被苏联军队接收;1947年7月1日移交给我们,隶属于东北军工部大连建新公司领导。金河商会改名,大华矿业有限公司改名。1948年10月31日合并更名。1953年6月,改名为大连钢厂。大连钢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1947年7月 钢锻造车间

中国收购:

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

我们正式接手时,工厂主体设备大部分受损,器材严重不足,恢复生产十分困难。工厂在大连建新公司的领导下,树立了“千方百计搞好军工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思想,工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尽快恢复生产、生产出军工产品”的战斗。

冶炼车间4号炉工人查看班组经济消耗指标

日本撤退时,把大量煤炭扔进海里,埋在地下。1947年6月,两厂领导发动老工人“想办法”,开展“捞焦炭”活动。下班后,300多名工人来到海边,跳进齐腰深的海水里捞煤,仅2个小时就捞出近3吨煤。一些员工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加油站院内一次挖出20多吨煤,为恢复生产贡献力量。在“捐献工具设备”活动中,员工们从日本厂主藏匿设备的北山洞穴里,捞出了10多台50—100马力的电动机和拉丝机、减速机、连接器等重要生产设备。

从1948年3月开始,工人们克服困难,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仅第二机械车间就生产出一枚炮弹。

1948年大连金属制造厂钉子生产线

1947年3月至1951年1月,大连钢铁厂共冶炼钢28736吨;锻造生产炮弹头的圆坯4128吨;轧制生产炮弹头的圆钢6172吨;直接生产出部分炮弹头和“九二式步兵枪”弹簧等重要军工产品;并首次成功地冶炼了铝铬合金、镍铜合金和硬质合金,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为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支持:

从偏远省份到内陆建设

大连钢厂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50年到1985年,输送了大量的人员、设备和技术资料,支援了大冶钢厂、北满钢厂、西安五十二钢厂、贵阳钢厂等的建设。

1950年11月8日,公司根据中央重工业部命令和东北工业部通知,将电弧炉、锻锤、轧机、机械设备、电石设备、耐火砖设备、拉丝机、理化试验分析仪器等1600吨特钢设备运往河北省黄石市,厂长李振南、副厂长杨森培调至大冶钢厂,职工670人。

1964年11月初,为推动地处偏远的贵州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冶金工业部决定从大连钢厂调两台5吨电炉和172名人员支援贵阳钢厂。这些调集的人员到贵阳钢厂后,白手起家,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为贵州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第三轧钢生产车间

为了加快内陆建设,冶金部于1965年决定,将大连钢厂钢丝车间一分为二,将752车间大部分迁往西安,建成52厂。在人员保障方面,首先满足新厂需要,打出需要多少就给多少、需要谁给谁、什么时候给、什么时候给的口号;在设备保障方面,坚决提供最新、最好的保障;在设备安装方面,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字当头,精益求精;在生产准备方面,从一切有利于内陆建设的事情出发,新厂生产所需的一切工作或材料,都要千方百计地做好,克服困难,满足要求。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支援各类人员1501人,转移安置设备1119台、1607吨。

1958年,工厂决定将第一炼钢车间4号炉命名为“红旗青年炉”。图为青年炉炉长赵耕召开班前会议,安排当天工作计划。

1950 年以后:

创造无数第一

1950年支援河北后,只剩下1409人。1951年,为了恢复工厂,广大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厂内,全身心投入恢复生产工作,有时甚至在车间昼夜奋战。不用设计、不用画图、不用造型,人们的智慧和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1954年4月,大连钢厂在冶炼碳钢时率先采用吹氧熔炼新技术,开创了我国采用氧气炼钢的先河。1959年,大连钢厂形成了我国第一个精密合金技术标准,1961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精密合金基地——752研究所。

1961年,我国第一个精密合金基地——752研究所建成,这是原752车间的自耗炉。

在新中国历史上,大连钢厂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高速工具钢、第一批高温合金、第一批精密合金、第一批高强度钢和第一批超高强度钢等,为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号探月飞船、歼十战斗机等的研制提供了大量关键材料。

一座城市,总是会保留很多珍贵的回忆,每一份关于城市的记忆,最终都会留在每一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心里,而这座城市在一个人的心里留下的辉煌,也许埋藏得很深,但却永远不会消失。

下一期,我们将走进中国最大的轴承基地——瓦轴,敬请期待!

相关内容链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