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废弃物变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绿色未来

2024-07-17 16:06:55发布    浏览60次    信息编号:7918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江苏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废弃物变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绿色未来

废塑料、厨余垃圾、废旧新能源电池、秸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迅速增加。固体废物不是“一文不值”,而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去年1月,《江苏省“零废物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出台,提出到2025年完成“零废物城市”建设,为“零废物城市”建设吹响了号角。目前,已有9个区划城市被列入全国“零废物城市”名单。工厂、公园、学校、医院、村庄等社会生活组成部分,都是建设“零废弃城市”的重要“细胞”。第65个环境日前夕,记者跟随省生态环境厅走访我省多地,见证“无废细胞”如何生根发芽。

回收

“吃掉并挤压废物”。

记者来到苏州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只见道路两旁,有垃圾转运站、有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厂等,在这样的垃圾“集散中心”里,环境非常优美,空气中没有异味。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是一种废物处理产品,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热值为3,300大卡的循环燃料,与褐煤相当。展厅内,技术部副经理闫祖喜向记者展示了干污泥样样的小树枝,每根长约3-4厘米,是污泥处理的“产品”。

中法环境95%的“原料”是市政污泥。在这里,污泥像煎饼一样“撒”在薄层蒸发器上,经过各种工序,将污泥制成“面粉球”,然后切成“面条”,用热风干燥,一部分干污泥回收燃料就准备好了。“干后的污泥在火力发电厂用于发电,产生的蒸汽冷凝水在回收电厂作为锅炉补给水回收利用,焚烧后的灰烬也可作为建筑辅助材料,将污泥利用到极致。”“阎祖溪说。

有机废物处理厂处理的垃圾可转化为生物天然气,从原油中提取的油可用作生物柴油,营养土可用于公园绿化......这种废物的协同回收在公园里一直在发生。如今,循环产业园已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丰收,年产原油约3500吨、天然气约1300万立方米,探索资源回收再利用新途径,创造数千万元经济价值,每年减少碳排放1.7万吨。

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工业园区成为建设“零废弃城市”的“主力军”。同样的协同循环也在海安天鹰脉工业园“上演”。

在南通海安天鹰脉工业园的海安垃圾焚烧发电厂,记者看到陈列台上摆放着两个小瓶子,分别装着“粉煤灰凝固”和“水淬玻璃渣”。总经理罗桂华告诉记者,这是在利用等离子熔化工艺处理粉煤灰后得到的。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粉煤灰产量大,风险高,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但填埋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存在环境风险。“我们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粉煤灰通过全封闭管道输送到大型粉煤灰熔炼厂房,然后通过等离子高温技术,将粉煤灰'转化'成稳定的玻璃渣,可直接制成地砖等建材。这样,粉煤灰就变成了一种资源。罗桂华告诉记者,该设备是全球首款采用高温等离子熔融技术研发的粉煤灰处理装置,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已成功打通。

先开路

建设“零废弃乡镇”。

在太仓市东林村,记者跟随东林村党委书记苏启芳的脚步,来到了东林村秸秆饲料厂。像一样的白色包装卷堆在工厂里。苏启芳告诉记者,这是一根吸管,里面装满了发酵的生物菌,发酵后,就成了生态饲料。

“还没收割,收割后,我们会回收发酵秸秆,做成这样的生态饲料。”苏启芳说,秸秆做成饲料,饲料喂好吃的湖羊,羊粪做成生态肥料,肥料还田使土地肥沃,土地不断滋养这个“鱼米水乡”。“经过多年的生态循环,东林村不仅解决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为农民降低了饲料和肥料成本,让'无废村'建设看得见、摸得住。”

生态变好了,钱包也鼓了起来。目前,东林村打造了“金仓湖富硒米”等特色品牌,引进特色餐饮、体验养殖等乡村旅游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大幅升级,配套特色驿站、绥月广场、水下森林等景观。东林村通过多年的实践,构建了以秸秆饲料增值化利用为核心的“优质稻麦种植、秸秆饲料生产、肉羊生态育种、羊粪回田”的循环链条,走上了建设资源型“无废村”的“东林之路”。

《苏州市“零废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建设模式。张家港市高新区塘桥镇率先建设了综合性固废处置中心,探索“乡内主要固废整体化”,整体管理有效协调,集中收集分类回收利用。

早上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中午再一个小时,垃圾都“过时了”。在张家港塘桥镇秦园新村,按规定投放垃圾可获得奖励。下车点旁边放置了一台智能回收机,工作人员在控制台上进行人脸识别后,将两个矿泉水瓶扔进去,屏幕立即显示收入为0.1元。

在张家港塘桥镇综合处置中心,项目负责人陈亚兴用小推车推出一袋土,记者用手摸了摸,似乎和普通的土没什么区别。“这并不容易。”陈亚兴说,土是用厨余垃圾处理后的废渣制成的,“从各村、各小区集中投放点收集的厨余垃圾,经过无害处理,渣渣做成有机土,可用于园林绿化。”

在综合处置中心,搭建了“零废弃新城”综合指挥平台,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智慧环卫管理、再生资源智能管理、智能视频监控管理等系统资源有机整合。围绕“生产源头、转移过程、处置端”三个关键环节,通过新技术的支撑,实现固废产生、运输、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未雨绸缪

让新能源产业更加“绿色”。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面对未来大规模的“报废潮”,如何更好地处置新能源产业的废弃物,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电动汽车中最昂贵的部件之一是电池,约占车辆成本的 40%。此外,常务副总经理戴旭民拿出一盘“报废”,这是新能源汽车的废电池。

“这是特斯拉汽车的电芯,这些粉末是这个电池的原材料,也是我们的产品。”戴旭民拿出一根5号电池大小的“棍子”,指着桌上的硫酸钴晶体、硫酸镍晶体、硫酸锰晶体等粉末说道:“我们把报废的电池收集起来后,再拆解,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粉碎,再经过浸出、除杂、提取、结晶等工序, 废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钴、锰、锂等主要金属元素经过高效浸出,通过先进的除杂技术制备成高纯度电池级原料,然后由厂家制成新型电池。废旧电池“重生”。”

从组合电池的逻辑拆解,到电池单元的精细破碎和分选,再到湿法工艺的全部件回收......北新能源实现了“取用电池,用于电池”的闭环循环。在废电池的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水,公司通过对废水进行回收,得到硫酸钠等工业副产品,同时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回收利用。

“目前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报废还没有达到顶峰,巅峰期在2025年和2026年左右,这基本上是我们行业的共识。”戴旭民表示,北京新能源新工厂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将更好地满足报废电池高峰期。

随着新能源行业固废逐年增长,预计2025年我省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叶片报废或报废分别达到7.6万吨/年、2.8万吨/年、37万吨/年。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新能源行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我省提前规划新兴产业固废回收体系,试点探索南通废旧光伏组件、风电叶片、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固废综合利用路径,推动低碳拆解、高值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和技术分离与分析,积极探索建设“零废弃城市”的新路径。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垃圾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固废种类多、领域广泛、体积大。未来,我省将继续推动各地加强创新引领,充分发挥“无废细胞”的裂变聚合效应,探索循环生态固废处理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建设“零废弃城市”激活“无废细胞”让家更美好》;作者:姚正宇、徐海燕;资料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