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回收行业现状分析:从暴利到利润倒挂,热潮是否褪去?

2024-07-08 17:04:53发布    浏览41次    信息编号:7811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锂电回收行业现状分析:从暴利到利润倒挂,热潮是否褪去?

短短两三年时间,锂电池回收行业从最初无人问津,到暴利,再到如今的利润倒挂,历经波折,锂电池回收热潮是否正在慢慢退去?

接下来我们来从波特五力模型的角度看一下当前锂电池回收市场面临的竞争形势。

1. 同行之间的竞争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有13.7万家,但其中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的不足50%,国家认定的白名单企业仅有156家。由于前期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政策及监管不完善,导致大量退役电池流向非白名单企业。据福宝锂电网测算,2024年理论退役量+工厂废料量将达到62.42万吨,而白名单企业的回收产能将达到22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湿法企业的产能需求。因此,动力电池回收目前呈现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

2. 买家的定价能力

动力电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贵金属,随着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该类金属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建成的生产线需要维持正常的运行生产,加之上述同业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作为买方的湿法工艺企业在价格战中处于弱势,议价能力较低。

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除了专业的第三方回收公司,近年来也有很多新公司加入进来,比如汽车厂、电池厂,甚至一些钛白粉公司。其中汽车和电池公司凭借渠道优势和资金支持,在行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些第三方回收公司虽然专业性强,回收积极性高,但在渠道和资源上略显不足,如果能与汽车公司、电池公司合作,就能提高在回收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就会面临威胁。

4.替代品的威胁

锂电池湿法回收企业主营产品以镍钴锂盐为主,部分企业会“整合”生产前驱体。对于此类企业,其竞争对手是经营多年、主要使用矿石料的盐厂和前驱体厂家。原料的替代品包括镍钴中间体、锂辉石、卤水等。从目前的废料市场情况来看,使用矿石料的经济效益优于废料,因此不少回收湿法在原料选择上开始使用矿石料。如果这一现象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或将对目前的废料市场造成一定的威胁,也能让“疯狂”的废料市场回归一定的理性。另一方面,回收企业面临的替代困境在成品上仍然存在。据富宝锂电网了解,下游厂家在采购盐产品时,更信任矿石料。从梯队来看,梯队电池与A、B品电池之间的价格差距有所缩小。 在价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更适合终端应用厂商使用新型电池。

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锂电池回收供应分为社会料和工厂废料。社会料方面,市场参与者众多,大大小小的贸易商鱼龙混杂,导致废旧电池流向不明,市场供应量较少,因此供应商在价格上占有主动权。工厂废料方面,来自电池制造商的电池废料是一个高度集中和影响力大的市场,议价能力很大。

对于未来,福宝锂电网认为锂电池回收行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

1.加强政策支持,修订各项行业标准

此前,我国出台的关于锂电池回收的政策大多为综合性法律,缺乏独立性。2023年12月15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开征求意见,但尚未定稿。此外,黑火药缺乏国家标准化标准,因此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标准,并与现有政策做好衔接。此外,我国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容易造成重点矿产资源外流,废旧物资入境标准法规也应尽快提上日程。

2. 推动回收技术研发

在预处理阶段,需掌握关键技术,提高拆解破碎效率,向自动化拆解、智能化拆解转变,推进带电破碎装备研发。在再生方面,需提高金属回收率,进行高效净化,优化能耗、污染、工艺等回收利用技术。

三、科学合理规划产能,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目前,我国回收产能不断扩大,供需失衡局面已然显现,只有科学合理调控产能建设,才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其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向外发展,扩大海外资源获取,延长产业链。

4. 逐步利用,突破技术壁垒,找到终端应用领域

在二次利用领域,上下游企业应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综合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完善电池性能评估体系,使电池健康评估快速、准确。其次,二次利用产业化应用尚未大规模普及,终端应用场景有待探索。

5.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完善回收网络

只有通过上下游产业、原材料、材料、电池、汽车、锂电池回收企业的协同,产业生态的闭环才能完成并高效运转,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战略协议等方式,构建回收渠道,提高废旧锂电池的利用效率。

6、互联网融合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上下游产业信息共享,形成互联网+回收的商业模式。其次,要利用小程序、APP等互联网媒体,汇聚废品回收渠道,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促进交易效率提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