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深化,深耕刚果(金)市场保障原料供应稳定
2024-06-26 15:03:15发布 浏览148次 信息编号:7668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钴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深化,深耕刚果(金)市场保障原料供应稳定
投资要点
1、产业链布局不断深化的钴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拥有自主国际品牌。公司以钴产品为核心,形成了从原料钴矿的开发、收购,到钴矿加工冶炼,再到钴中间产品、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
2、深耕刚果(金)市场,确保钴原料稳定供应。刚果(金)占全球钴矿供应量的70%左右,原料供应高度集中,原料成本占公司成本的70%以上。拥有稳定、低成本的原料是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公司成立子公司刚果麦特,建立“矿山-冶炼厂”直供模式,充分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目前,刚果麦特在刚果(金)拥有4000吨钴精矿和5000吨粗氢氧化钴生产线。 旗下子公司寒瑞金属5000吨电解钴项目将于2020年中期投产,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大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矿石综合效益。
3、钴粉产能进入释放期,支撑公司业绩增长。2017年公司国内钴粉市场份额约41.32%,2019年公司位于安徽滁州的3000吨钴粉产能投产,公司钴粉产能由1500吨提升至4500吨,钴粉产能翻番,进一步巩固了公司钴粉龙头地位。公司与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下游客户群包括韩国贝泰克-西蒙、德国Betek-Simon、日本东芝、以色列伊斯卡、德国E6、IMC国际金属(大连)、厦门春宝森拉蒂诗、自贡硬质合金、厦门钨业等中外一流企业。
4、进军三元前驱体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2018年3月,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10000吨钴新材料(包括5400吨硫酸钴、1600吨氯化钴及3000吨四氧化三钴)及26000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公司钴粉原料自给率,并将产业链拓展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5、钴价底部持续盘整,新三年周期明确。1)短期原料紧缩带动钴价反弹,下游需求复苏预期持续增强。疫情持续扰动钴矿供给,Q3进入“需求底+供给顶”拐点期,下半年供需错配逻辑或将逐步得到验证;2)从中长期来看,2019年嘉能可关闭矿山为中长期钴供给收缩奠定了基调,国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海外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在供需共振下,钴价或将进入上行周期。
6、投资建议:假设2020-2022年国内电解钴平均销售价格(含税)为26万/30万/32万/吨,则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4.46亿元、8.61亿元、11.46亿元,截至目前市值1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2/17/13X,维持“买入”评级。
7、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钴产能释放超预期风险;相关产业政策变化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8. 近期相关报道请参见:
锂、钴等:黎明前的黑暗
深入!锂、钴等:谈当前“抄底”的考量
锂、钴等:资源丰富国家的产量或大幅减少
华友钴业: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深化 高成长高弹性可期
锂、钴等:利好因素不断积累
深入解读!华友钴业: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的钴业龙头
华友钴业:定向增发布局镍及前驱体项目,进一步深化全产业链布局
深化钴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
从钴粉龙头到产业链领军者
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有色金属钴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并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公司以钴产品为核心,形成了从原料钴矿的开发、采集,到钴矿加工冶炼,再到钴中间产品及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近年来,公司冶炼产能不断提升,目前公司拥有钴精矿产能4000万吨、钴盐产能5800万吨(含氢氧化钴5000吨)、电解铜产能10000吨、硫酸产能12000吨。 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2万吨电解铜、5000吨电解钴产能预计2020年中投产。此外,公司积极布局三元前驱体及废旧电池回收领域,募集资金建设1万吨金属新材料产能和2.6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产业链不断向下游渗透,逐步由钴粉龙头转型为钴产业链龙头。
深耕钴产业链,逐步由钴粉龙头向产业链领头羊转型。1997年5月,公司前身南京寒瑞钴业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12月成立,确保钴矿资源稳定,2011年9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为南京寒瑞钴业有限公司。2017年3月,公司成功在创业板上市,2017年11月,成立南京寒瑞钴业有限公司作为公司主营企业,向产业链下游渗透,2018年4月,成立南京寒瑞钴业有限公司,继续加大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料资源的布局。 2019年11月,公司向赣州寒瑞募资建设1万吨金属钴新材料及2.6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产业链布局不断向下游深化。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梁建坤、梁杰。截至2020年一季度,梁杰、梁建坤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1.89%、18.64%的股份,合计持有40.53%的股份。此外,梁建坤持股42.19%,为公司控股股东。舟山拓驰持有公司1.5%的股份。公司整体股权结构较为稳定。
公司目前拥有8家全资子公司,形成了原料采购、贸易、钴产品深加工三大板块。刚果麦特为公司原料采购中心,采购刚果金铜钴矿,加工成钴精矿、氢氧化钴和电解铜,一部分由香港寒瑞销售,一部分运回国内作为钴深加工产品原料;寒瑞金属5000吨电解钴、2万吨电解铜项目将于2020年中投产,进一步提高公司原料自给率;安徽寒瑞及其母公司南京寒瑞为钴产品深加工基地,主要产品为钴粉。 赣州寒瑞是公司新能源板块核心,在建有1万金属吨钴新材料及2.6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
铜钴贡献公司主营利润,业绩有望改善
公司主要产品为钴粉、钴精矿、钴盐、电解铜。钴粉是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防腐材料、磁性材料等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制造、汽车、陶瓷等领域;钴精矿、氢氧化钴是生产钴盐、钴粉的原料,也是含钴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基础原料;公司旗下刚果迈特子公司继续扩建电解铜生产线,电解铜也是公司主要盈利产品之一。电解铜是生产其他铜管、铜线、铜铸件等的原料。
铜钴产品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从收入结构来看,2019年公司钴产品营业收入占比约76.64%,其中钴粉占比30.02%,钴盐占比43%,钴精矿占比3.6%,电解铜收入占比23.27%;从毛利结构来看,2015年至2018年钴产品毛利占比均在70%以上。2019年受钴价大幅下跌影响,钴产品毛利下滑至33.23%,其中钴粉占比9.52%,钴盐占比23.33%,钴精矿占比0.48%,电解铜毛利占比66.67%。
2019年是公司“业绩触底”,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受钴价大幅下跌影响,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同比下降36.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98.04%。展望未来,疫情不会导致需求消失,只会延缓需求,供给端继续受到疫情的干扰,供需共振下,钴价重心或将上移。此外,公司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5000吨电解钴项目预计2020年中投产,量价齐升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改善。
产业布局不断深化,产能即将进入释放期
公司产能即将进入释放期,截至目前,公司拥有钴粉产能4500吨、钴盐产能5800吨(含粗氢氧化钴5000吨)、钴精矿产能4000吨、电解铜产能10000吨。刚果(金)寒锐金属5000吨电解钴、20000吨电解铜项目计划于2020年6月投产。赣州寒锐募集资金建设10000吨金属新材料(含硫酸钴5400吨、氯化钴1600吨、四氧化三钴3000吨)及26000吨三元前驱体项目。
深耕刚果(金)市场,保障低成本原料供应
深耕刚果(金)市场,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刚果(金)占全球钴矿供应量的60%以上,原料供应高度集中,原料成本占公司成本的70%以上,因此拥有稳定、低成本的原料是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公司成立子公司刚果(金)麦特,充分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
1)刚果马特自有矿山尚未开发,刚果马特持有10942号矿权,该矿权无道路及电力供应,公司需自行建设道路及发电设施,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公司尚未开发10942号矿山;
2)公司通过租赁矿山、向个人采购矿石,建立了“矿山-冶炼厂”直供模式,充分保障了原料供应渠道的稳定性。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直接向个人采购矿石,钴矿品位一般在3-12%(矿山企业的钴矿品位一般在1-3%),铜矿品位在6-20%,矿石品位较高。根据我们的测算,公司采购当地民营矿的折现系数在2.1-3.6%之间。公司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加强矿产开采和贸易环节的追溯、规范和管控,建立了“矿山-冶炼厂”直供模式,充分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3)建设配套冶炼项目,提高矿石综合效益。目前,公司旗下子公司刚果麦特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拥有4000吨钴精矿和5000吨粗氢氧化钴生产线,将收购的钴矿加工成钴精矿或粗氢氧化钴后运回国内委托加工。通过对铜钴矿的综合利用,降低原料成本。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寒瑞金属5000吨电解钴项目将于2020年中投产,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大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将进一步提高矿石的综合效益。
钴粉产能进入释放期,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钴粉产能实现倍增。钴粉产品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磁性材料等领域,附加值高。公司钴粉产品质量性能优异,产品线丰富,形成了粒状钴粉、FcoH系列钴粉、EFS系列钴粉三大系列11个规格,生产费氏强度0.50μm-4.5μm的产品,满足下游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根据公司可转债招股说明书,2017年公司国内钴粉市场占有率约41.32%。2019年,公司位于安徽滁州的3000吨钴粉产能投产,公司钴粉产能由1500吨提升至4500吨。 钴粉产能实现翻倍增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钴粉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优质客户基础,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公司与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下游客户群包括韩国、德国贝泰克-西蒙、日本东芝、以色列伊斯卡、德国E6、大连万邦国际金属、厦门春宝森拉蒂兹、自贡硬质合金、厦门钨业等国内外一流企业。2016年至2019年,公司钴粉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公司钴粉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地位。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公司产品壁垒。公司共拥有专利21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此外,公司建立了客户需求研发机制,掌握了超细钴粉、超粗颗粒钴粉、液相还原生产钴粉技术、钴粉造粒技术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进军三元前驱体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公司计划在三元前驱体领域进行投资,提高原材料自给率。2018年3月,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10000吨钴新材料(包括5400吨硫酸钴、1600吨氯化钴、3000吨四氧化三钴)及26000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1.33亿元,总投资收益率15.89%,资本净利率11.92%,项目整体经济效益良好。
项目一期建设7000金属吨钴新材料(2400吨硫酸钴、1600吨氯化钴、3000吨四氧化三钴),项目计划于2021年11月投产。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获取钴粉所需的钴盐原料,项目投产后将提高公司钴盐自给率。
二期项目将建设3000吨金属钴硫酸盐及2.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计划于2023年11月正式投产,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公司产品线由钴粉向动力电池市场延伸,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钴价底部持续盘整,新三年周期明确
三季度供需格局为“需求底+供给顶”,供需错配概率持续增大
原料紧缩带动钴价反弹。3月下旬至5月中旬,南非封锁德班港,限制钴原料运输,预计原料要到6月下旬才能运抵国内,原料主要集中在大厂。5月冶炼厂开始下调开工率,冶炼厂维价意愿较强,钴价开始反弹,硫酸钴、氧化钴、金属钴价格较低点分别上涨6.67%、3.66%、8.00%。预计随着原料短缺形势缓解,钴价短期或将出现松动。
三季度供需结构为“供给高峰+需求低谷”,下半年供需错配风险加大。
需求端,欧洲车企5月开始陆续复工,多国加大新能源车市场投入,在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欧洲新能源车市或强势反弹。1)德国:6月3日,德国政府审议通过总额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将德国增值税一般税率19%降至16%;拨款500亿欧元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设立更多充电站;对BEV补贴再增加1500欧元(最高至6000+1500),对PHEV补贴增加750欧元(最高至4500+750);2)法国:计划未来5年每年生产100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为实现这一目标,法国将推出超过80亿欧元的汽车产业刺激计划,包括将电动汽车购买补贴从6000欧元提高到7000欧元,扩大“旧车换现金”补贴适用家庭数量等。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迎来政策强化期,欧盟致力于“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在多国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下,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强劲复苏。
供给端,疫情持续扰乱钴矿供应。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疫情愈发严峻,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创新高。疫情对原料端影响尚未消除,在目前价格水平下,矿商几乎没有利润空间。预计下半年钴矿供给仍将持续萎缩。
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5G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升
问: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平稳增长。
1)原定于2020年底到期的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比上年降低10%、20%和30%。与2019年相比,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比2018年平均降低50%。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公交车、道路客运、出租人(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用车等,2020年补偿标准不降低,补贴降幅相对平稳。
2)双积分政策推进:作为政策衔接,2019年7月9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意见。9月11日,工信部提出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决定,要求CAFC积分和NEV积分须同时达标,2021-2023年NEV积分比例分别为14%、16%、18%。 受疫情影响,假设2020年乘用车销量下滑2%,各地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预计2021年将恢复增长。在双积分要求下,2021-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达标”销量将达到217万辆/269万辆/311万辆。
3)此外,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以2018年汽车销量(约2800万辆)计算,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对应2018-2025年CAGR为28%;并专门列明“保障措施”一章,其中地方政府将加大公用车辆运营力度,2021年重点区域公用车辆新增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
随着欧洲实施碳排放法规,汽车制造商面临巨额罚款,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有力的补贴政策。
欧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超严碳排放法规:1)2021年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95g/km,轻型商用车降至147g/km;2)2020年,汽车厂商排放最低的新车中95%被要求达到2021年的标准;3)2025/2030年分别较2021年降低15%/37.5%;2030年轻型商用车较2021年降低31%。在WLTP测试标准下,达标难度加大:平均比NEDC难度高20%,超标罚款更严,2019年起按此前最高标准罚款95欧元/g。 为全面满足欧洲碳排放法规,2020/2021年欧洲主要车厂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97万辆/143万辆,同比增长130%/49%。
特斯拉引领全球电动化浪潮,传统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1)特斯拉2020年第一季度生产近1万辆电动车,交付约8.84万辆。此外,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每周产能超过3000辆,年产能达15万辆。3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达12709辆,创造了极为亮眼的成绩。2)欧洲传统车企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出纯电动平台,着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且有加速之势。 根据大众新战略规划,未来5年大众电动汽车销量CAGR将为+97%,其中2020年交付40万辆,2025年交付300万辆,2029年前将交付2600万辆纯电动汽车(百万+百万辆)和6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MQB&MLB)。
5G智能手机将边际提升钴消耗。数据显示,4G手机平均电池容量为4000-,截至目前,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众多5G手机电池容量也大多为4000-。考虑到后续技术革新,虽然苹果手机电量可能下滑,但整体电量提升15-20%或许并不夸张,而“高钴耗”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在5G手机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意味着对上游材料的拉动也将是其自身消耗量的15-20%。
5G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随着5G建设加速、应用推广加速、消费者期待值高,加之5G手机向下兼容4G、3G标准,未来5G增长将取代非5G手机,成为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4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达4172.8万部,同比增长14.2%。其中,当月5G手机国内市场出货量为1638.2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39.3%。5G手机渗透率提升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嘉能可关闭矿场巩固中长期底部
嘉能()的矿山已经关闭,为长期收缩而言,嘉科尔()在2019年12月举行了一次投资者会议,确认该矿山已经进入了关闭和维护阶段,并将其降低为2021年,并降低了2021年的封面,并降低了其生产指南。矿石的矿山可能会在中期的16%中;
增量项目是有限的,并以有序的方式发布,整体供应量在未来三年内都将重点放在项目,矿山项目,欧亚资源的RTR项目和CNMC项目上,此外,还没有大规模的矿山。
钴的供求可能不可避免。
1)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同比增长18%,达到2.6-270万辆,智能手机的销售同比下降了10%,对高温合金和胶结碳纤维的需求同比下降了10%;
2)同时,预计钴矿的产量将降低约10%,预计精制钴生产的增长率将从7%下降到1%;
3)总体而言,钴有望在2020年保持紧密的平衡。随着流行病的降低,嘉能可矿的悬架为新的钴周期奠定了基础,需求方面将恢复,并且钴的短缺将不可避免。
投资建议:高性能弹性,保持“买入”评级
行业水平:1)短期内的原材料导致了钴价格的反弹,并且对下游需求的恢复的期望继续增加,而流行病继续破坏了钴矿石的供应,而Q3的供应点已经在供应底部的范围内逐渐验证。 2019年的矿山在钴供应中的中型和长期收缩提高了对新能量车的支持,海外汽车制造商在供应和需求的共鸣中加速了他们的布局。
公司级别:该公司是少数拥有有色金属钴产业的国内公司之一。还有26,000吨三元前体项目,以填补钴盐生产能力的空白,继续穿透下游,并进一步改善工业链的布局。
利润预测:假设2020-2022年国内电解钴的平均销售价格为260,000/300,000/320,000/吨,该公司的净利润可归因于2020- 2022年的母公司,将是4.46亿卢比,约4.46亿rmb,8.6亿rmb and Iss and and 146亿美元。 PE分别为32/17/13x。
风险警示
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波动是钴粉,氢氧化钴,钴浓缩铜和电解铜的风险,所有这些都具有强大的周期性特征。
根据公司的开发计划,正在建设的项目的进展慢,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中,有5,000吨电解钴和20,000吨电解铜在2020年中将投入生产,并将使用筹集的资金来建立10,000吨的成长型公司的成果。
新能量车的生产和销售意外下降的风险是钴金属的主要消费者区域,如果新能量车的生产和销售急剧下降,它将直接抑制钴金属的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
特殊声明:“证券和期货投资者的适用性管理措施”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而产生的信息仅适用于中国证券客户的专业投资者,该信息应基于 of of of of of of 。此订阅帐户中的信息。
由于很难为您带来的任何不便,因此很难为您带来的任何不便!
该订阅是由中国证券非有产性金属团队建立的。请注意,此信息仅代表报告的判决,而相关的研究视图可能会根据随后的研究报告,而无需通知,该订阅账户随后释放。
该订阅帐户中包含的数据,意见,信息和推测仅构成有关投资,法律,核算或税收的最终操作建议,其相关研究团队及其相关研究团队对基于该订阅的所有投资均可订阅的订单,并不应对最终的运营建议进行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中国证券及其相关的研究团队都不对任何人使用该订阅帐户的信息造成的任何损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