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手袋厂:点燃中国制造星星之火——访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
2025-09-28 16:06:45发布 浏览7次 信息编号:11848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太平手袋厂:点燃中国制造星星之火——访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
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接受采访
编辑注解:二零一八年,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历程中,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把握时机,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从农业区域迅速转变为世界瞩目的工业中心,缔造了一个个“东莞奇迹”。为全面回顾东莞四十年来的经济进步与社会变迁的辉煌足迹和卓越成果,本站自今日起开设专题报道《波澜壮阔的东方浪潮 奋发图强的崭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篇推出《太平手袋厂:点燃中国制造“星星之火”》。
东莞阳光网讯,全媒体记者余子刚、何振成报道,国内首个来料加工类型工厂——太平手袋厂,揭开了东莞实施改革开放的序幕。记者最近独家采访了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他担任该厂领导职务。
港商300万投资 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东莞诞生
1978年,中央政府发布《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允许广东、福建进行来料加工试点。香港商人张子弥深思熟虑后,决定把握这一时机,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当时的东莞地区。
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提及,张子弥于1978年7月29日夜间联系他,征询是否愿意联手开展手袋制造业务,同时呈上了一份样品供众人审视。两方意见趋于一致之后,立即通宵完成了手袋的制作,并将资金投向定在了虎门,由此促成300万港币的投资项目。
引进全新管理模式 工人工资大幅提升
太平手袋厂的开办,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机制、运营方式以及工资发放办法,改变了当时的平均主义做法,并且首先运用了按件计酬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劳动热情。
唐志平谈到,按照国家政策,学徒工需要工作三年,工资从每月十八元、二十二元、二十八元逐年增加,当年六级技工的月薪大约是六十元左右,但太平手袋厂的工人第一个月的计件工资就超过了百元,这说明改革开放确实让普通民众享受到了实际利益。
建厂初期,太平手袋厂没有自有的生产场地,临时借用了一处破旧的二层建筑作为作业场所。凭借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高效率的生产流程,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几年时间后,厂区规模大幅扩张,工作人员数量接近一千人。
星火燎原 从300万港币到764.08亿美元
唐志平指出,太平手袋厂的成功经验促进了东莞乃至全国工业的进步。东莞能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得益于太平手袋厂的卓越成就和示范效应。
太平手袋厂的出色表现引发了一系列后续影响。仅仅十多年之后,东莞地区“三来一补”性质的工厂迅速增多,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遍布各个乡镇村落。1979年那一年,东莞签署了140项来料加工合作,但实际吸引的外资金额仅有173万美元。到2017年,东莞实际吸引外资达17.20亿美元,累计完成外资项目11959个,累计实际吸引外资总额764.08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31.6%。
资料图片:上世纪80年代末,太平手袋厂的生产如火如荼。
资料图片:当年的生产场景
资料图片:当年太平手袋厂生产出来的手袋
资料图片:当年太平手袋厂生产出来的手袋款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