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被指万元奢侈品下单一年不发货不退款,消费者怒斥其为诈骗平台

2024-11-05 12:07:16发布    浏览255次    信息编号:9700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寺库被指万元奢侈品下单一年不发货不退款,消费者怒斥其为诈骗平台

寺库创始人李日学曾公开表示,要把寺库打造成为一家拥有109年历史的企业。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将很难实现了。

蓝鲸讯7月3日讯(记者 卢鹏鹏)价值1000元、1万元的奢侈品下单一年后不发货、不退款。消费者集体抗议,电商平台寺库再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如果您下单购买10000元奢侈品,一年内未发货,将不予退款。

消费者愤怒谴责寺库为“欺诈平台”

今天,消费者何先生向蓝鲸新闻记者爆料,他去年8月在寺库购买了一双某奢侈品牌的鞋子,价值3000多元。然而,快一年过去了,货还没有发货,他也无法申请退款。 。

据何先生对图片的描述,下单前,平台显示有货,但两三个月后,还没有发货。然后他申请退款,但每次申请,平台都显示正在处理中,直到今天。所有事件均未得到合理回应。

何先生说:“这起事件最可恨的是我花钱买了东西,平台却不发货、不退款,还要求消费者强行把货换成没人要的东西。”这种行为完全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向监管机构投诉是没有意义的。”

记者查询发现,这起事件并非孤例。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曝光了自己的受害经历,且受害时间较长、涉案金额较大。

多位消费者向蓝鲸新闻透露,这种情况三年前就已经发生过,损失金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有人因此起诉平台,但即使法院判决下达后,平台仍拒绝退款。

“黑猫投诉”平台上上的投诉超过2万条,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下单后不发货、不退款”的问题。从反馈来看,大多数人对退款不抱希望。

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寺库深陷拖欠工资、退市等负面争议。

作为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近年来饱受负面新闻困扰。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法定代表人李日学,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主要业务涉及奢侈品线上销售、实体奢侈品体验会所、奢侈品鉴定、维修服务等。

2017年,被誉为“行业第一的寺库”。 “中国第一奢侈品电商”登陆纳斯达克,迎来高光时刻。然而,登陆二级市场的寺库并没有一路高歌,反而日渐下滑。股价从15美元高位跌至0.5美元以下,逐渐走到退市边缘。

2021年12月,寺库宣布,因股票连续30个工作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公司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 2023年11月,寺库再次发布公告称,已于2023年11月14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并计划请求举行听证会。

不仅如此,寺库近两年不止一次申请破产重组。申请人向寺库申请破产清算的理由是寺库“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申请随后均被撤回。

寺库最新财报仍是2022年上半年,公司上半年总营收11.64亿元,同比下降23.69%;净亏损扩大至8.16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3980万元。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日学已被列为“老赖”。近年来,寺库已卷入数百起诉讼案件。案件大部分为销售合同纠纷、网购合同纠纷,另外还有400多件限制消费令,累计执行金额高达3757.6万元。

可见,曾经的“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如今陷入了经营危机。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员工曝光了公司拖欠工资、暂停缴纳社保的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寺库前员工向蓝鲸记者透露,寺库已经拖欠他七八个月的工资,金额约为10万元。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期间他一直通过仲裁维权。没有回应。

该员工表示:“寺库拖欠了很多员工的工资,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不指望能拿回他们的工资了。”

该APP仍在吸引新用户并促进促销

消费者:现在购买就意味着免费赚钱

大量用户被投诉、被申请破产、濒临下架、被拖欠工资。近年来,寺库陷入各种负面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寺库APP仍正常运行,箱包、美妆、鞋服等商品仍可正常购买,商品页面也标注有“现成商品”、“即时发货”等字样。 。

与此同时,寺库在重大节日活动中也没有落下。 618大促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寺库APP上还挂着相关字样。

进入7月,寺库推出了“707周年庆典”活动。海报上写着“满2000返300,满3000返600”等,折扣力度惊人。

对此,不止一位消费者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为什么寺库还没有关停?这么多年了,那么多受害案例摆在面前,但这个APP还能正常运行,而且不知情的消费用户仍然会在平台上购物,这意味着每天都会增加新的受害者,这简直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骗局。”

寺库创始人李日学曾公开表示,要把寺库打造成为一家拥有109年历史的企业。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将很难实现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