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近 18 亿!跨国制售假冒奢侈品犯罪网络被摧毁

2024-11-22 11:10:10发布    浏览214次    信息编号:9968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涉案近 18 亿!跨国制售假冒奢侈品犯罪网络被摧毁

200多平米的房子里堆满了货物,窗户紧闭,屋内气味刺鼻。十几名工人熟练掌握裁剪、缝纫、压花、涂胶、贴标和包装。广东某城中村,大量生产假冒奢华服装包,运往5800公里外的迪拜,装在精致的容器中当做正品打折促销,价格翻了数十倍。

中国警方与阿联酋警方同步开展封网行动,最终彻底摧毁了这个涉案金额近18亿元的制售假冒奢侈品服装、箱包的跨国犯罪网络。

国内造假、假报关——假冒奢侈品非法运往迪拜

今年5月,据举报,上海市公安局破获一个生产、销售假冒品牌服装、箱包的犯罪团伙。涉案侵权货物全部运往境外,主犯为多名外国人。在统一指挥下,上海、广东两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在阿里打假专案组的协助下,迅速瞄准广东生产基地,查明国内犯罪网络。

为彻底摧毁这个跨国犯罪网络,公安部决定向阿联酋警方通报相关线索。经过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合调查,该团伙的内部结构逐渐清晰。这些外国人在迪拜招揽经销商获取订单,以广东广州设立贸易公司为幌子,聘请林某华等人在我国经营业务,并委托国内工厂老板詹某周等人根据广州等地客户开展业务。订单加工生产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服装包袋,包括Louis 、Hermès、等,交给物流公司通过“虚假报关单”通过空运和海运渠道运往迪拜”和“真假混装”。

阿联酋的幕后老板收到货后组织经销商,以正品促销的名义在迪拜当地或通过网络销售。一些假货被转口到欧洲和美国。一些假冒限量版奢侈品包包的单独售价甚至高达数万元。

截至目前,我国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缴获各类国际知名品牌服装、箱包7000余件。阿联酋迪拜警方在境内捣毁制假窝点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获侵权产品21000余件,涉案金额约17.89亿元。海外查获的部分侵权商品源自国内制假窝点。

手工制作,真伪难辨——分销链辐射中东

警方查明,从去年年底开始,制假窝点老板詹某周专门为涉案公司定制生产假冒路易威登包包。为此,他聘请了“领班”王某甲和2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人。

“为了逼真,制假窝点的定位完全是手工制作的。每个工人负责不同的部分,有的是粘胶的,有的是压花的。”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巡视员戴力说:“他们只雇用技术工人,而且为了避免受到打击,所有工人的工资都是现金。”

现场查获的假冒名牌包包涉及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大量的假皮革中甚至还有鳄鱼皮。为了实现奢侈品“限量”的特点,这个小作坊每种类型只生产十几件仿冒品。所有证书、发票、POS机均可。 “他们要求所有东西都必须包装在礼品盒中。” 。

警方介绍,该犯罪团伙主要立足海外,隐蔽性极强。海外经销商超过200家,辐射中东地区。商品生产、供应均在境内,通过在境内设立合法公司对外经营,不接受“不明客户”的业务。

针对这些特点,在侦查过程中,中阿警方深入合作,充分交换情报线索和证据信息,共同商定联合行动方案。 2019年7月30日,中阿警方同步展开抓捕行动,捣毁了所有涉案窝点,彻底摧毁了跨国犯罪网络。

迪拜警察总部反商业欺诈和盗版科科长萨利姆表示,为了摧毁这个制造和销售假冒品牌的大规模跨国犯罪网络,中阿警方成立了联合行动小组,并查获了大量假冒品牌服装包袋,查获不少物品。一名制售假货人员在中国和阿富汗捣毁了多个窝点,“充分体现了中国警方打击制售假货、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

需求旺盛、保密性强——跨国打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7月25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重点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昆仑行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犯罪是“昆仑三号”行动之一。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犯罪活动。三个月时间,“昆仑三号”行动破获案件2668起,捣毁制假窝点204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197名,涉案价值约69.8亿元人民币。

路易威登大中华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执行总监谭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假冒奢侈品仍然存在很大的市场,品牌跨国生产和销售假货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中国境外。 “随着仿制品技术的进步,A级产品(高仿)看起来以假乱真的,越来越难辨别。有些假货连行业专家都很难辨别。”

谭女士认为,要解决此类问题,各方无法单独行动。 “从终端来看,建议消费者通过品牌正规渠道购买。目前假冒伪劣产品生产销售的趋势是跨国性的,这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权利人也必须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桥梁作用。”

杜岩副局长告诉记者:“从案件本身来看,根据我们掌握的证据,足以支持我国对犯罪团伙的打击。如果封网时间一拖再拖,将会带来新的工作量和影响。”但为了对这个跨国犯罪集团展开全链条打击,我们推迟了截案时间,并主动向阿联酋警方举报线索。”

“在本案调查过程中,我们与中国警方建立了直接的合作渠道,通过信息和情报的交流,共同打击制售假冒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期待与中国警方建立更加灵活的合作机制,共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未来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杜绝此类造假、假冒行为。”(新华社记者 熊峰 兰天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