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人陈某代购奢侈品真假混卖获刑,潮人需警惕朋友杀熟

2024-11-11 15:05:51发布    浏览185次    信息编号:9800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瑞安人陈某代购奢侈品真假混卖获刑,潮人需警惕朋友杀熟

喜欢在微圈里购买奢侈品的潮人要警惕与朋友“熟人”。瑞安人陈某利用了微信好友对他的信任。他从一开始进货正品,后来逐渐掺假,卖名牌包包、衣服、鞋子,真假混搭。近日,陈某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3名受害人从陈某处购买了9件疑似假货。送去检查后,发现只有一件是真品。

老友推荐+专柜评价建立信任

吴瑞安先生是一位事业成功、收入丰厚的成功人士。他也是奢侈品爱好者。他经常买一些名牌包包、大牌衣服、限量版潮鞋。 2018年3月,他认识了自己做微商代购的陈某。陈也是瑞安人。他在一家私营公司担任经理。他拥有房子和汽车。他属于典型的白领阶层。代购只是为了好玩而做的副业。起初,吴先生只是在陈先生建立的微信代购群里观望,并没有采取行动。但没过多久,吴先生就有些兴奋了。因为,为了打消顾客的顾虑,陈先生承诺,下单后的所有产品都能经过专柜鉴定真伪,假一赔十。结果,两人的第一笔交易就“愉快”地发生了,并做出了反评价。

次年,吴先生向陈某购买LV、GUCCI等名牌包包、衣服、鞋子等20余次。每笔交易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总消费超过20万元。期间,除了吴先生本人要求外,陈先生还多次主动陪吴先生到柜台验货,这让吴先生对他感到“安心”。再加上两人经常见面喝茶,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渐渐失去了当初的“防备”,后来挑选的很多产品都没有用于专柜鉴定。

购物时,被店员发现“LV”包是“A”货。

直到2019年初,吴先生在杭州逛专柜时,一位眼尖的销售人员指出,他的挎包感觉“怪怪的”,很可能不是正品。果然,经过验证,确实是一款“超A”产品。心情不好的吴先生回家,将自己购买的所有商品都拿去“鉴定”。结果显示,20余件商品中,有5件为A级产品,价值约3万元。

有了“铁证”后,吴先生找到陈先生要求解释。不过,陈某却显得很平静,表示自己也被自己的“尚甲”欺骗了,并表示会给吴先生一个满意的解释。吴先生见陈先生有打算,态度诚恳,就同意先等他的消息。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某表示,他与以前的家失去了联系,他已报警,正在等待警方调查结果。他还表示,因为这件事,他的妻子想和他离婚,他希望吴先生为了朋友而放过他……最后,他干脆不再回复微信,关机了。他的电话。

陈因后果严重被判入狱六个月

愤怒的吴先生选择了报警。陈某自知无法逃避法律责任,赶紧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事实。他说,像吴先生这样的“熟客”,因为互相信任,开始尝试在网上找一些“A”货混搭卖,赚点“快钱”。即使被发现,他们也可以为自己辩解,这增加了他的运气。他还坦言,自己一向“谨小慎微”,不敢“假冒”与自己有普通关系的人,所以自己“熟悉”了几个熟客,销售额共计6.54万元。

因陈某明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鉴于被告人陈某有自首、认罪认罚、调解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等事实,法院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