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发货 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涉嫌违法违规及损害消费者权益被立案调查
2024-11-05 13:04:14发布 浏览177次 信息编号:9701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寺库发货 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涉嫌违法违规及损害消费者权益被立案调查
奢侈品电商平台濒临困境!日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双十一提醒称,相关部门已对寺库涉嫌违法违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立案调查。
据央视报道,因发货延迟、退款延迟,寺库公司(以下简称“寺库公司”)2022年1月至10月底共收到投诉3343起。目前,大部分投诉尚未解决,相关部门已寺库涉嫌违法违规、侵犯消费者权益,立案调查。
寺库被列为“老赖”,北京总部已腾空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其成立于2009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日雪,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经营范围包括代销服装鞋帽、珠宝首饰、日用品等。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寺库公司名下有多条执行信息。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对该公司的执法总金额超过766万元,并被列为“老赖”,多次被限制高消费。此外,该公司还曾两次申请破产重整。
据北京商报报道,11月8日,寺库北京总部全部腾空。目前,寺库大厦已经出租。据相关人士透露,新租户正在洽谈中。
据悉,寺库于2017年赴美上市,巅峰时期市值达7.7亿美元。 2021年5月,排名第一的奢侈品电商寺库因“未能及时提交2020年财务报告”而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警告。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凌晨美股收盘,寺库股价为0.26美元,最新市值仅为2000万美元。
投诉平台上针对寺库的投诉多达1.9万条
北京市消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仅96315热线登记相关维权投诉就有3343起。
据北京商报报道,小李(化名)是维权消费者之一。据了解,小李一年前花了4万多元在寺库购买了一块手表,但至今既没有发货,也没有退款。目前,与小李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已经成立了维权群。
据群主小王(化名)介绍,群里之前也有人收到过退款,但有的只是少数订单的部分退款,很少有人能全额退款。群里最多人数是219人,现在已经有185人了。只有约20-30人成功退款或换货。
▲黑猫投诉上针对寺库的投诉多达1.9万条。
除了消费者的投诉,寺库还被供应商追债。
去年以来,不少商家的货款一直没有收到,欠款金额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沟通过程中,寺库的含糊不清、推诿以及资金链断裂的传闻,加剧了供应商的焦虑。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寺库近期更换了多家供应商,主要是那些可以接受长付款条件的供应商。不过,奢侈品供应商的圈子并不大。如今寺库拖欠货款已是众所周知,声誉受损,不太可能再找到供应商合作。
即使货物无法发货,寺库在今年“双11”期间依然活跃。在其应用程序中,它提供“购物满10000立减1000”和“购物满1000立减100”等折扣,以及购物满2000元返300元。超值积分等活动,但大部分热门产品的发货周期显示为30天。
寺库仍努力保持资本端吸引力
据媒体报道,寺库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已达成深度合作,济南山在城公司预计将投资约5亿用于未来奢侈品供应链的合作。
据公开媒体报道,近三个月来,寺库还获得了HCYK等私募股权公司400万美元的股份认购,以及阿拉丁科技数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沉萌认为,上述融资只是公众人物,实际营收情况不得而知。 “阿拉丁科技与寺库的合作中,除认购股票的2亿元会反映在账面上外,其余11亿元难以核实。目前,寺库仍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美国股市,即使寺库不‘复活’,阿拉丁科技也可以上市或者套现等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和林表示,即使阿拉丁科技的投资能够暂时给寺库回血,但寺库很难重建消费者信任。 “奢侈品的受众群体较小,有限的客户群遇到服务体验差的问题后,未来拓展客户会更加困难。同时,阿拉丁科技的投资能否带动其他投资者支持寺库是关键,但目前来看,阿拉丁科技的影响力还非常有限。”
对于寺库未来的发展,潘和林表示,国内奢侈品电商的前景并不好。电商强调性价比,但奢侈品是一个需要强调体验的领域。传统电商也需要寻求销售模式的转型。
在因拖欠消费者退款而被调查的同时,它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一戏剧性的发展让人们对寺库的前景感到好奇。
上游新闻综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