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新车扎堆发布,宝马标志性设计元素的历史演进

2024-10-22 20:08:46发布    浏览8次    信息编号:9494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4 年新车扎堆发布,宝马标志性设计元素的历史演进

2024年已经过去一个季度了,国内也发布了不少新车。我们在讨论这些车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会听到诸如“哪款车像其他品牌”之类的词语,但是像宝马这样的词语却很少甚至没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宝马的辨识度很高。我们始终记得宝马的核心标志性设计元素,但它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将如何演变?让我们回顾一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双肾格栅+霍氏角

不朽的标志,由 20 世纪 60 年代的新一代车型定型

双肾型格栅是BMW最具标志性的设计元素,让每一辆BMW都具有辨识度。它带来的品牌认知度在业内首屈一指,堪称宝马设计的核心基因之一。追根溯源,双肾型格栅在宝马汽车制造初期就已形成并传承下来:1933年的宝马303轿车首先采用了双肾型格栅,随后双肾型格栅在328上进一步确立跑车,进一步确立了人们对宝马的第一印象。它构成了车头的视觉中心,也象征着与每辆 BMW 脉动发动机的直接联系。

从功能上讲,双肾型格栅允许空气流入发动机舱,以冷却散热器、冷凝器、中冷器和前制动器,而大型垂直板条则提供最大气流,以保持发动机最佳运行。工作温度。时任宝马首席设计师弗里茨也将格栅向后倾斜,以改善空气动力学。

20世纪50年代,宝马开始降低双肾型格栅的高度。 1956 年推出的标志性 507 敞篷跑车是第一款采用动态倾斜车头的 BMW 车型,也被称为“鲨鱼鼻”,它以更宽、更低的双肾型格栅在视觉上延伸了引擎盖,越来越注重运动优雅。这暗示着强劲的前驱力,而如此大的进气口实际上是V8发动机散热器的唯一新鲜空气来源。性能越强,“鼻孔”越大?这个操作并不完全是看起来的样子。

可见,双肾格栅与宝马独特的工程和美学价值观相得益彰,其演变也服务于实际功能需求的发展。但事实上,历史上并不是每辆宝马都有双肾型格栅。 1959年宝马推出的广受欢迎的700轿车将进气格栅分离出来,放置在两侧大灯下方,而车头则采用了大型封闭式设计。

事实上,双肾型格栅真正成为每辆宝马的标志性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Neue汽车系列概念的第一款车型(“新一代”概念首次亮相于1962年)。宝马历史)——BMW 1500的诞生。这也是分体式双肾型格栅首次连接在一起。自此,双肾型进气格栅成为每辆新款BMW汽车的标准配置,并完全铭刻在BMW的DNA中。

1500车型所确立的设计风格影响了宝马20多年。革命性的一面不仅是双肾格栅上的一锤定音,还有以下,这也是宝马-山楂角最典型的设计元素。

从1961年推出的新一代车型BMW 1500开始,每辆BMW的C柱都有一个标志性的设计,称为Kink(霍夫迈斯特角)——它以车型的主角命名。设计师威廉·霍夫迈斯特 ( )。

这种设计的功能优势在于,它允许车门上有更大的侧窗面积,而无需在 C 柱前面集成额外的窗户。在设计方面,曲线增加了线和表面张力,以获得更动态的侧视图,并且还使车辆具有更坚固的外观,而不增加实际的多余体积。

这种巧妙而动感的细节赋予车窗轮廓以向前的推力,并强调了宝马的另一个标志:后轮驱动。这也让我们的汽车视角从车窗、车顶、C柱到车身下半身自然过渡,没有任何的突兀、流畅和流畅。可以说,霍家角突破了当时呆板保守的行业固有的设计模板限制,给了宝马另一种前沿的印象。后来它和双肾格栅一样,在不同的车型上演变成多种风格,从此盛极一时,名声大噪。

1960 年至 1969 年间,宝马的汽车产量和员工人数增加了两倍,营业额猛增了六倍。用当时的宝马掌门人赫伯特·匡特的话说,从新一代概念下的1500车型开始,宝马就成为了那些“阶级上升者”(德语,指社会地位在20世纪逐渐上升的人)的宠儿。那个时候)。辨识度极高的外观设计,自然值得标榜为凸显品味和个性的亮点。

天使眼车头灯

层次感之下,有强大的功能扩展空间。

除了双肾型格栅和霍斯角之外,圆形大灯也是宝马标志性的大灯设计:从最早的单眼大灯到1968年首次亮相的2800 CS上的双圆形大灯。然后随着第四个的诞生2001年第5代系列(E39)的天使眼头灯(Rings)进一步进化。

天使眼大灯加入炽白环形灯,既增添了独特的现代造型,又保持了原有的古典韵味。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担任宝马集团设计总监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班戈(Chris)。宝马的天使眼大灯已经持续发展了很多年,也在一代又一代地进化。除了外观的改进之外,它们的进化过程本身也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第一代天使眼伴随着氙气大灯的发展而成长,随后随着时代的进步迭代为LED大灯。它们还具有自适应、随动转向、远光灯控制等功能,这一切都与天使眼密不可分。该设计对分区照明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后期兼容的激光头灯还可以缩小灯组尺寸,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强的照明。天使眼设计的高级层次感本身就意味着强大的功能拓展空间。

短前悬+长轴距

黄金比例让宝马好看、开起来更好

以上我们回顾了宝马标志性的设计元素。当我们不仅关注重点,而且由点到面,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宝马经典设计的美妙之处还在于它的车身比例。短前悬和长轴距是宝马的标志性比例。

短前悬是指车辆前轮中心到车辆前方距离较短的设计,可以让视觉重心前移。与之搭配的是一个长引擎盖,它可以让发动机纵向放置,这对于实现50/50的重量分配至关重要,也是宝马精确控制的核心之一。

前后轮轴间距较大的长轴距增强了车身的稳定性,为汽车提供了动感优雅的视觉基础,并进一步扩大了车内的实用空间。这样的车身比例让BMW不仅好看,而且更容易驾驶——纯粹的驾驶乐趣和视觉美感的完美结合。

以驾驶员为中心

宝马内饰布局理念已流传

第一代全新一代BMW 1500奠定了BMW标志性外观设计元素不可动摇的地位,而以驾驶者为中心的内饰布局理念则源于第一代BMW 3系(E21)更小的尺寸和对驾驶操控性更深层次的追求。这样的布局符合人体工程学,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的需求。

在仪表板和非对称设计的中控台上,重要的操作和控制元件明显向驾驶员座椅倾斜,因此它们位于驾驶员触手可及的范围内,以获得最佳视野。宝马非常重视驾驶者的首要需求和价值观,这一点从这个地方的“偏心”就已经可见一斑。

后来,在1982年问世的第二代宝马3系(E30)上,经过宝马首席设计师克劳斯·路德团队的改进,其内饰设计不仅以驾驶员为中心,还从仪表板扇形向外延伸。中控台一体式偏置造型得到增强。这是宝马在汽车领域的又一突破性设计,也影响了很多其他品牌运动型车型的内饰风格,以至于后来很多超级跑车纷纷效仿。

从那时起,几乎所有 BMW 车型的内饰中心都以与驾驶员成直角的方式偏移。时至今日,当前宝马车型中最“原创”的设计自然是宝马8系——2019年复兴时,中控区域向驾驶员侧倾斜的设计源自第一代E31 8系以来,致敬的用心程度有目共睹。

如今,宝马在内饰的豪华水平上不断取得飞跃。环绕式互动灯带为新宝马5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座舱氛围和精致观感。而且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以驾驶者为中心的内饰理念依然得到了传承。虽然受到了克制,但却与新奢华完美融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