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 1.2 亿元股权被冻结,员工被拖欠工资,消费者质疑买到假货

2024-10-05 11:09:26发布    浏览69次    信息编号:9245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寺库 1.2 亿元股权被冻结,员工被拖欠工资,消费者质疑买到假货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部分寺库员工表示,公司拖欠了他们的工资。

有消费者在小红书上表示怀疑购买了寺库的假货。

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天眼查App发现,另有1.2亿元股权被冻结。此外,几个月来,寺库多次被曝出不发货、不退款、拖欠工资等问题。 “No.1”寺库是如何做到的?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都到这一步了?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的情况与寺库业务板块不清晰有一定关系。将本质上矛盾的二手奢侈品和新品交易合并到一个平台,对其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寺库二手奢侈品作为库存中难以抛弃的重要细分领域,因真假难辨而频频受到消费者质疑。寺库的困境折射出整个二手奢侈品行业的痛点,比如供应链碎片化、鉴定标准不一致等。

1.2亿元股权再次被冻结

近日,据天眼查信息显示,11月16日新增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股权的公司为,冻结股权金额为1.2亿元,执行法院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 11月份以来,已出现3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总额达1.6亿元。

寺库不仅股权被冻结,还多次被曝不发货、不退款。据消费者小木介绍,他今年9月份从寺库购买了三件T恤,但其中两件已经一个半月没有发货,他的退款申请一个半月也没有得到批准。 “客服人员说是因为系统升级,所有人工退款都很慢。”目前,小木的退款显示正在操作中,但他仍然没有收到退款。甚至有消费者表示,寺库拖欠货款高达17万元,寄售商品已全部售出,但始终没有收到货款。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北京商报记者看到,截至11月23日,与寺库相关的投诉多达5997条。与11月21日的5896起投诉相比,短短两天内新增了100起投诉。于跳抱怨道。

投诉人不仅是消费者,还有表示公司拖欠工资的寺库员工。北京商报记者在脉脉App中看到,多名寺库员工身份的用户投诉拖欠工资。其中,一位获得“寺库集团JAVA开发工程师”认证的员工表示:“8月份的工资至今尚未发放,也没有任何公告或声明。这已经是寺库今年以来第四次推迟发放工资了。”年。”

对于拖欠工资问题,寺库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拖欠的工资已全部支付。但对于股权冻结等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回复。

香颂资本董事沉萌分析称,“股权被冻结,结合近期暴露的其他问题,不排除寺库资金链存在风险,导致整个业务遭遇周转障碍,无法正常运营,已被相关当事人告上法庭。冻结相关股权并进行资产保全。”

业务板块不清晰

与寺库同时兴起的奢侈品交易平台尚品网也在2019年被曝拖欠工资、不发货、退款困难等问题。随后,尚品网发布公告称,经过九年的经营,因融资重组不顺利,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两年后的今天,历史是否会重演还不得而知,但成立于2008年的寺库确实面临着难以忽视的挑战。 “2008年成立的寺库,经历了中国电商发展的黄金十年,能够脱颖而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但这只是短暂的。”奢侈品牌专家梅玉华认为,目前的情况与寺库业务板块不清晰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寺库不仅与菲拉格慕、普拉达、托德斯等1000多个高端品牌授权官方合作开展奢侈品交易业务,还回收、寄售二手奢侈品。 “但二奢和新品本身是对立的,将两种相反的产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销售,需要很高的运营能力。这对于二奢和寺库的新品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梅玉华说道。

此外,与寺库合作的各个品牌也拥有自己的品牌官网、微信小程序和实体店。与此同时,国内电商巨头天猫、京东等近年来也纷纷进入市场抢夺蛋糕。寺库面临着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最早起步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已经逐渐失势。加之业务细分不明确、实际运营流程不规范,导致寺库逐渐陷入‘公域流量’,获客困难,‘私域流量’变现困难,而其随后进军社交电商领域,也让外界对寺库品牌定位的认知更加模糊。”梅玉华说。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寺库推出新业务酷店,成为又一个进军社交电商领域的电商平台。与寺库商城主打奢侈品交易不同,库店的品类主打生鲜。 、百货、家居、美容护肤。其业务范围内还涉及食品配送、日用品、卫浴洁具等。

第二奢侈品行业痛点难以克服

疫情之下,奢侈品目标群体需求萎缩,但二手奢侈品行业却呈现快速发展。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闲置高端消费品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闲置高端消费品库存仍有增长空间,预计将达到2025年将接近4万亿元。2020年闲置的高端消费品零售市场将在500亿元左右,到2025年这个市场将超过2000亿元。

然而,二手奢侈品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供应链碎片化、正品认证标准执行不一致、市场监管有待完善、高端人才不足”等痛点。飞宇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世昌表示。

行业之痛,也是寺库的难处。二手奢侈品是寺库无法放弃的重要细分领域,但因真假难辨而频频受到消费者质疑。北京商报记者在小红书看到,有不少消费者怀疑自己在寺库买到了假货。

消费者小王表示,他在寺库购买了一副迪奥眼镜,但在另一个平台被鉴定为假货,并提供了鉴定结果截图。然而,当小王投诉维权时,却发现需要有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报告和鉴定证书才能真正证明所购买的产品是假货。但现实情况是,个人消费者往往无法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因为奢侈品牌基本不提供鉴定服务,而市场上知名鉴定平台给出的结论实际上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得到国家的认可。评估机构。

经济学家宋庆辉也表示,二手奢侈品市场仍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一是市场流通速度相对缓慢。二是评估鉴定困难重重。从业者或者电商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短期内并不容易。

国内闲置奢侈品行业面临着假货泛滥、从业者鱼龙混杂的困境。这也使得消费者缺乏购买信心,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对此,CCIC奢侈品鉴定中心主任曹锐指出,CCIC中国奢侈品中心推出了奢侈品鉴定、溯源和防伪系统。同时,CCIC中国奢侈品中心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CCIC中国奢侈品中心标识溯源示范基地。针对二手奢侈品行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鉴定人才紧缺的问题,CCIC向社会推出专业奢侈品鉴定培训课程,为奢侈品鉴定行业选拔优秀鉴定师人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