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改变世界格局

2024-09-16 13:05:03发布    浏览29次    信息编号:8689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改变世界格局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全球哪个国家经济复苏最快?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何关系?云合城市研究院利用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各城市的数据,图文并茂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

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改变世界格局

全球经济在经历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的大幅下滑后,2021年强劲反弹,实际GDP增长6%。

图1 2021年世界各国及地区GDP排名前30位

如图1所示,2021年名义GDP排名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韩国。随着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二年经济出现反弹,经济规模排名前10位的国家平均名义GDP增速达5.7%,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增速均超过8%。

2021年全球经历了三波新冠疫情。年初,延续自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趋于收敛,但2月份受变异毒株“Delta”影响,感染在全球再次扩大,4月达到第一个高峰,8月达到第二个高峰。虽然此后疫情呈现收敛趋势,但11月9日南非确诊新型变异毒株“”后,感染人数出现爆发式增长。导致2021年全球累计新冠感染人数达2.1亿,累计新冠死亡人数达356万,死亡率为1.7%,略低于2020年的2.2%。

今年中国坚持动态零新增总方针,成功控制疫情,2021年中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控制在1.5万,死亡人数仅为2人,同年中国新冠肺炎死亡率降至0.01%。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规划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原公使衔参赞明晓东认为,“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起伏,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经济保持持续恢复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实现了预期发展目标”。

云和城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认为,2021年的疫情和经济数据验证了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成功,继2020年之后,在新冠疫情下仍保持增长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图2 1990年至2021年全球名义GDP及中国份额变化

如图2所示,1990年至2021年,全球名义GDP增长了3.1倍,在此期间,美国名义GDP增长了2.9倍,过去30年,美国一直保持接近全球的经济增长率,2021年依然保持着23.7%的全球份额。

相比于维持世界经济原有份额的美国,中国实现了“大跃进”,2021年中国名义GDP达到1990年的43.7倍,中国占全球经济的份额也从1990年的1.7%飙升至2021年的18.3%。

周牧之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两国已经形成了全球经济的两大巨头,2021年中美两国经济规模合计占全球的42%,相当于从排名第三的日本到排名第25的瑞典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2.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前10城市排名保持不变

2021年中国GDP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这五个城市的经济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排名第6至第1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明晓东认为,“纵观GDP排名前10位的城市,虽然2021年与上一年相比城市排名没有变化,但城市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区域协调、比重提升等特点。从增速来看,这10个城市经济一改去年受疫情影响在4%以下低位徘徊的态势,增速明显回升。除深圳、南京经济增速在7%左右外,其余8个城市经济均实现了8%以上的增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武汉,面对上一年经济萎缩4.7%的严峻形势,统筹发展、保障保障,全力以赴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取得了经济增长12.2%的好成绩。”

3. 中国城市经济实力已达到“富可敌国”的水平

虽然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在人口规模、行政区划、中心功能等资源配置上有着独特优势,但时至今日,深圳、广州两市的经济规模已超越重庆、天津,与北京、上海比肩,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

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实力究竟如何?周牧之教授指出,“2021年,上海的经济规模超过了GDP排名全球第24位的瑞典,北京超过了排名第25位的比利时,深圳超过了排名第32位的尼日利亚,广州超过了排名第33位的埃及。四个一线城市已经跻身全球经济前30名,可以说富可敌国。”

明晓东强调,“GDP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对内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使命,对外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这10个城市将带动更多中国城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4.中心城市和制造业超级城市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在覆盖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GDP排名中,由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5个自治区首府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组成的36个“中心城市”脱颖而出,GDP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有9个是中心城市,前30位城市中有19个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优势凸显。

图3 2021年中国GDP排名前30的城市

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制造业超级城市”,进入GDP排名前30位的11个非中心城市,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常州、烟台、唐山、徐州、温州,均为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超级城市。

周牧之教授指出,“正是这些制造业超级城市,使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

五、集中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统一

中心城市和制造业超级城市的重要性可以从GDP的集中度看出。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10位的城市占全国GDP总量的23.2%,前30位的城市占42.8%。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前10%的城市占全国财富总量的40%以上。

在经济向大城市集中的同时,从区域发展看,东部地区的集中度在下降。明晓东解释道,“从区域协调性看,GDP前10位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体现了东部地区率先、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东部地区上海等7个城市经济回暖较快,其中上海、北京、广州3个代表城市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5个百分点以上。位于中部的武汉经济回暖较快,增速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以上。位于西部的重庆、成都经济回暖平稳,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以上。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对我国东西部差距继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2021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将分别由2012年的1.69和1.87下降到1.53和1.68。”

六、三大城市群地位突出

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地理分布的另一个特点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份额突出,三大城市群共有18个城市进入GDP排名前30名,存在感极强。

周牧之教授认为,“这是三大城市群制造业超级城市集聚的结果,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成为全球最强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集群。”

明晓东进一步解释道,“从全国占比来看,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广州五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万亿元、4.3万亿元、2.3万亿元、1.8万亿元、1.6万亿元、3.1万亿元、2.8万亿元,这五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17.4%,在高质量发展第一梯队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明晓东同时指出,“地处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武汉,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8万亿元、2万亿元、1.8万亿元,占全国的5.7%。这几个城市的发展,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对区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云鹤城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原司长徐林评价称,“周牧之教授及其团队所做的全球及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研究,展现出中国经济在成功防控新冠疫情后,在2021年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基本格局。不仅经济表现十分亮眼,结合疫情防控中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来看,无疑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特别期待在防范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过程中,延续这种优异表现,让科学化、专业化的防疫更好地支撑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