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与底气所在

2024-09-15 08:51:43发布    浏览34次    信息编号:8646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城市化: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底气所在

【光明论坛】

作者:张清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释放的力量,近4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可以看出,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重要的驱动力。城镇化进程会带来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技术溢出效应和更加多样化的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大的本地市场带来的贸易优势。这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有效抵御外部风险、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础。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数量从1978年的1.7亿增长至2018年的8亿。虽然我国城镇化路径与世界趋势大致一致,城镇人口绝对规模大幅扩张,但不可忽视的是,城镇化率落后于同收入水平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78年至2018年,我国年均城镇化增长率不足4%,低于同收入水平国家5%至6%的增速;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7%,也低于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

中国城镇化进程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农村流动人口还没有能够完全融入城市,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差距大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城镇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完善,中国城镇化进程将明显加快。我们根据联合国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历史数据,测算出未来的城镇化率:到202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6%,到2035年预计将达到75%至80%。这意味着,在现有基础上,未来十年左右,将有近3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净增加)。

应该说,上述变化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城镇化将促使劳动力就业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城镇化意味着经济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转移,分散的农业生产将被集中的高生产率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所取代。预计到2035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低端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将分别达到6%、26%、34%和34%。这意味着现在占总就业人口27%的农业就业人口将大量涌向第二、三产业进行重新配置。转移将带来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可以最大程度发挥“集聚效应”,大幅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中国目前的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规模普遍偏低,大城市数量不足。根据城市经济学理论,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最优人口规模,在这个最优人口规模下,正向集聚效应最大化,城市的人均福利也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城市人口规模适宜性指数”(即实际人口/最优人口)来考察当前中国城市人口规模是过大还是过小,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约88%的地级市人口规模不足最优规模的40%。此外,在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等5个城市规模明显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呈现向规模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发展的趋势。

理论分析中,多数城市人口不足,少数城市人口过多,都会造成较大的福利损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51元,如果城市能够达到最优规模,粗略估计半数以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提高1.2万元以上。这说明未来通过城市规模结构的调整,将显著提高人均收入,促进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城市规模的调整受益于我国加快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此外,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市场改革的推进,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业人口更加顺畅地流入城市。未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也可以通过发展多个中心和卫星城市、更加合理的布局规划、集约的土地开发等方式实现城市本身的最优规模。

城镇化将拉动消费,通过本土市场效应带来贸易优势,内需拉动作用将日趋强劲。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随着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将带来巨大的本土消费市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将成为城镇化最重要的力量。2017年新生代农民工占比首次超过半数,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50.5%。正在逐渐成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十分强烈,当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大大提高时,将促进消费支出,到时候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就会显现出来。再者,城镇化将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提高消费率。城市的“集聚效应”会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进而促进消费,按照贸易理论,本地消费市场潜力的提升会带来贸易优势,促进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通过深化改革,可以预期中国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过去30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房地产存量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为城镇化提供了硬件支撑。未来需要引导城市人口规模合理化,发展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拉动内需市场,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光明日报(2019年6月10日第03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