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精仿小程序泛滥,张小龙称希望其成长却面临假货困扰
2024-09-10 06:04:45发布 浏览488次 信息编号:8582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高仿、精仿小程序泛滥,张小龙称希望其成长却面临假货困扰
据《法制晚报》和《阅文新闻》报道,1月15日,腾讯披露了张小龙2018年微信公开课的内容,张小龙在演讲中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提到小程序,称“希望小程序一步步做大”。
但不幸的是,伴随着小程序的壮大,不良风气也层出不穷。记者在小程序中搜索“高仿”和“精仿”,共找到185条结果。这些小程序的站长大多是卖假货的,主要销售假手表、假包、假鞋、仿名牌服饰等。
一位IT工程师告诉记者,这类小程序只需要一个模板,几个小时就可以上线,制作成本几百块钱就可以。
小程序店主们表示,从发朋友圈到开通小程序,他们大多只做微信业务,不开淘宝店。其中一位店主称:“我开通淘宝一天被封4个号,因为涉嫌侵权,但我在微信上做了5年。”
小程序搜索“高仿”和“精仿”,共找到185家公司
近日,看法新闻记者发现,在小程序搜索中输入“高仿”“精仿”,会弹出“高X仿鞋”“高N访表”“原创奢侈时尚典藏”等一系列与高仿相关的商家、店铺,点击后会推广“精仿”“高仿”手表、包包等单品。
据记者统计,在微信小程序中输入“高仿”二字,弹出104家带“高仿”字样的店铺;输入“精仿”,弹出81家带“精仿”字样的店铺。
记者发现,在185家标有“高仿”“精仿”字样的小程序店铺中,销售高仿手表的店铺最多,有85家;销售“高仿”包包的店铺有60家,还有一些高仿鞋店、高仿品牌服装店。
还有不少店铺宣称拥有高端仿制奢侈品包、手表、鞋子。
您无法在小程序中直接下单,但您已留下微信号
记者发现,大部分自称“高仿”或“精仿”的小程序,都没有交易功能,有的能加入购物车,但下单后页面会弹出提示,要求添加某个微信账号。
不过,在小程序的页面上,各类商品都会展示各类文字介绍,如“某欧美品牌,明星同款名包、手表,请加微信”、“大牌男女装、首饰、皮带,请加微信”等,页面下方还会有客服微信号。
记者发现,此类小程序的页面制作普遍精美,各类“高仿”“精仿”产品多在华丽的欧式建筑等高档场所拍摄,品牌标识十分明显,给人视觉上高端有质感的感觉。而且,在很多页面上,店主大气磅礴地写着:“欧美大牌,实物拍摄。”
页面的文案也一般般,很吸引眼球。比如一款LV皮带的文案是:“海外原装货,精钢扣正品,完美手工缝制工艺,高端客户买”;一款劳力士迪通拿系列腕表的文案是:“超薄表壳正品尺寸,市面上超燃最高版本”;一款普拉达0366细纹包的文案是:这款是最新款,208代工码,配单肩带,高富帅必备……
有个人和企业开通了小程序
记者在小程序上点击一家名为“原创奢侈时尚精选”的店铺看到,页面展示了LOEWE、FENDI、LV、JF、等品牌,店铺页面底部有电话咨询和微信聊天咨询功能。
记者注意到,该店名片显示其主要信息为,并附上相关公众号“高端一对一箱包名品”和客服微信,介绍称“本店经营各类品牌箱包、手表、服饰等”。
记者又点击了另一款名为“高仿奢侈品箱包、手表、鞋子、女装、男装、珠宝”的小程序,其名片上介绍了其个人主要信息,介绍中写道“已通过企业认证,广场高仿奢侈品批发请加客服”。
记者点击了一款名为“高新仿鞋”的小程序,其头像为品牌头像,主要信息为,服务类别为服饰、鞋子、箱包。
记者致电一家名为“原创奢侈时尚精选”的小程序店老板,发现其所在地显示为广州。
电话中,店主表示,自己售卖的商品均为原装“超A货”,品质非常好,并且每天都会更新朋友圈,提供更多商品可供选择,并让记者添加其微信。
记者询问了这款普拉达0366细纹包的售价,“2400元,不贵,这个是原装货,原装超A货,是市场上质量最好的。”店主说。
记者随后在天猫上搜索发现,这款包的正品售价在万元以上。
记者向店主询问是怎么回事,店主称天猫上的货都是专柜正品。店主还通过贬低代购来吹嘘自己:“所谓的代购,都是低质量,高价卖的。我们的货都是工厂最优质的原单,除了正品,原单才是最好的。”
见记者对商品质量仍有疑虑,店主发来多张商品真实详细照片,并保证仓库发货前会检查货物,没有问题才会发货,质量可以保证,并告诉记者货物发货时带有全套包装。
记者发现,一些店铺以更低的价格出售“高仿”和“精仿”。店主称,“一摸就能看出好与坏的区别,几百块的都是坏的,皮质和五金差得离谱。以前有顾客特意让我去拿,拿回去之后再也不想要坏的了。”
店主还表示:“我们和工厂合作,采用进口皮料、进口五金,材料几乎和原装一模一样,所以货品的皮质、五金、缝线都很好,不粗糙,基本可以和原装媲美。我们想做长期客户,不只是一两次。”
在另一家名为“高新仿鞋”的小程序店,记者根据提示添加了店主微信,询问店里展示的一双鞋多少钱,店主说价格是260元。
按照市场价格计算,这双鞋的正品价格在千元以上。
该店客服告诉记者,他们售卖的鞋子都是1:1的仿品,并声称他们是福建的一家生产厂家,很多批发商都从他们这里进货。
店主:我只做微信,淘宝一天被封4个账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店主大多只做微商,主要每天在微信朋友圈更新图片售卖商品,并没有开设淘宝店。
“我在微信上做生意有5年了,但是没有淘宝店。之前开过淘宝店,但是一天内四个账号被封,所以就换微信了。淘宝会封我们的账号,因为有别人的品牌商标,这算是侵权,会全部封掉。”一位店主告诉记者。
此外,用同样的方法,记者联系了多家高端仿品店的店主发现,他们的交易模式多为先付款,通过微信转账或支付宝,然后根据运单号发货。部分相关店主还表示,付款后若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只能换货,不能退货退款。
目前已有58万个小程序上线
2017年1月9日,小程序正式上线。
据百度词条介绍,微信小程序,简称Mini ,英文缩写XCX,Mini,是一款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程序,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通过扫一扫或者搜索即可打开应用。
申请全面开放后,主要以企业、政府、媒体、其他组织或个人为类型的开发者均可申请注册小程序,小程序与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为平行体系。
据悉,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人杰表示,小程序于2017年1月9日开放,目前拥有1.7亿用户,上线小程序58万个,第三方小程序平台数量已超过2300个。
据媒体报道,从地域分布来看,小程序不仅受到一线城市的欢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覆盖率也达到50%,小程序后端开发工具(开发者:企业+个人)的用户规模目前已超过100万。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微信小程序是微信“发现”功能下的一个子功能选项,其实就是APP的简化版,企业和个人通过该功能可以快速了解商户信息,是腾讯近几年大力推广的产品,可以替代一些复杂的APP,直接在小程序上实现这些功能。
目前,95%的电商企业都已经接入小程序,不少电商从业者也将小程序视为阿里、京东体系之外的又一创业机会。
一个售假小程序几百块到几千块钱就可以做出来。
一位IT工程师在接受《纵横纵》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小程序可以理解为手机上的网页小程序,使用h5生成。用户无需安装APP,在微信里就能快速访问所需的应用。”
该IT工程师告诉记者,这类售卖“高仿”、“精仿”产品的小程序其实只是一个静态页面,不包含太多数据,占用空间也不大,服务器也不需要很大配置,只具备最简单的功能,网上有相关模板,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并上线,制作一个成本几百元,功能更丰富的,也只需要三四千元。
记者向腾讯反映,发现没有小程序选项
记者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客服人员询问了小程序店家名称和地址后进行投诉,并表示工商部门不接受个人投诉,只接受商家和企业的投诉,如果购买的商品是个人购买的,不在监管范围内,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记者随后致电腾讯客服热线,反映记者调查发现的问题,但语音提示称,由于来电人数较多,通话将在微信客服公众号上进行。
记者根据客服语音提示进行相关操作,随即收到微信客服公众号的消息:尊敬的用户,关于您的举报,请点击左下角第一个按钮—>进入【服务大厅】—>点击【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并按提示操作。
记者随即发现,举报方式只能输入微信号、QQ号、公众号,没有小程序选项,记者只好举报造假者的微信号。
举报页面底部有提示:提交即表示同意《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协议》。《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协议》表明,在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的范围内,对可能产生的纠纷由腾讯与第三方承担责任。腾讯不保证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和内容的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及其他不确定的风险。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损失与腾讯无关,腾讯不承担任何责任。
造假者王海向国家网信办举报,微信允许小程序销售假冒商品
记者从知名打假专家王海处获悉,其已向国家网信办举报微信平台放纵售假小程序运行的情况,要求依法查处微信平台违法违规行为,整改相关业务和搜索功能,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王海认为,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
律师观点:“高仿”本质是抄袭,构成侵权
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研究中心律师刘越在接受勘法新闻采访时表示,“高仿”的本质基本就是抄袭、模仿,而且模仿的程度越高,越接近原产品,因此通常构成侵权。如果情节较轻,模仿他人产品的人要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刘律师表示,高仿产品通常会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在模仿外观的同时,通常会抄袭被仿产品的商标,而该商标通常已经注册。因此,“高仿产品”通常会侵犯被仿产品的商标,侵犯其注册商标权。
此外,高仿产品还会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甚至力图使仿冒产品看起来与正品一模一样,以最终吸引消费者。如果他人产品的外观设计已经获得外观设计专利,那么高仿产品可能构成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高仿产品还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比如有些美术作品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因此对这类美术作品进行高仿无疑会涉及侵权,因为在我国,具有实用性或者功能性的美术作品是受著作权保护的。”刘律师说。
相关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有欺诈行为的,根据消费者的要求,经营者应当增加赔偿消费者所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数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数额不足五百元的,按照五百元计算。
根据经营者的违法情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对其予以行政处罚,并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刑法规定,销售假冒注册商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销售金额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