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
2024-09-05 15:04:14发布 浏览78次 信息编号:8526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探析
李伟华
南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江苏南通
关于作者
李卫华,硕士,助理研究员,副科长。
本文目录结构
概括
高校招标采购工作存在事项繁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效率低下、信息服务单一、共享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不够等问题。在信息时代加快教育改革的政策引导下,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结合南通大学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分析招标采购信息化的特点与优势、现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从加强信息公开、推进廉政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标准、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创新发展等方面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高校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政府采购活动也愈加活跃。高校招标采购工作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设备采购任务,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日益成为衡量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1]。以南通大学招标采购工作为例,2022年签订各类经济合同2185份,比2021年增长6.17%,其中签订10万元以下项目经济合同比2021年同比增长26%。高校在重视招标采购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招标采购模式和管理方式,使招标采购工作在不断创新变革中日臻完善。
为加快推进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建设智慧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其中,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新时代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作为高校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招标采购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尤为重要和紧迫。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采购效率,是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采购的保障,也是落实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如建立招标采购门户网站、电子招标采购平台、电子评标系统等。但与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相比,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针对对象或流程进行规划建设,各部门信息相对孤立,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2]。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管理现状
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难度较大,体现在信息来源单一、预算不确定、执行紧迫、进货手续复杂等特点,因此对招标采购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高校招标采购相关政策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采购金额不断上升,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实施《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规范电子招标投标活动,促进电子招标投标健康发展。2015年5月,国家首次提出“放管服”改革理念(即“放权、放监管、优服务”)。 2017年2月《“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计划(2017-2019年)》印发实施,提出大力发展电子招标投标,推动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用信息、交易大数据的作用。2017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为高校减负、精简办事,赋予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2017年10月,《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规范政府采购当事人的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政府采购招标活动涉及各方利益。2018年8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即“科改30条”),各高校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完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目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招标采购工作迎来了深刻变革[3-4]。
1.2高校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招标采购工作涉及采购前的部门预算分配、采购后的财务支出和资产管理,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高校招标采购工作在探索中推进,尚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项目过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高校招标采购任务涉及面广,采购项目复杂,采购类型主要有货物、工程、服务等,其中货物项目尤其是仪器设备(特别是为科研服务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占比最大。以南通大学为例,2020年采购资金占比为:货物占80%,服务占17%,工程占3%。高校货物采购项目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更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主要需求方为学院、直属单位、科研团体等,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学科专项资金、各类科研经费等,涉及管理的职能部门也复杂多样。近年来,各高校在招标采购管理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专门成立了独立的招标采购管理部门,对全校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监管,但管理思维还停留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层面,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有的高校不能准确把握“放权、放管服”的改革方针,片面认为“放权”与防控腐败风险的要求相悖,或者仍然坚持“一切采购都必须招标”,采购效率难以提高;或者“放任不管”,带来不必要的腐败风险。有的高校虽然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启动了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实行纸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总之,各高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盲目投入、重复建设等问题层出不穷,所建设的采购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碎片化、独立性强,资源共享程度低[5]。
二是效率低下,信息服务单一。高校招标采购活动流程严格,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时间节点,有时不能满足科研的时效性要求,经常出现采购周期长、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招标采购项目临时改变采购方式时,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导致后续审批延误,难以满足科研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很多高校高度重视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并进行了积极尝试。如建设电子开标评标系统,实现远程开标评标;向申请人推荐小型招标系统,提供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快捷的采购渠道等。信息化手段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初步取得成效,但由于大多数采购管理系统以管理需求为主,服务模式比较单一,数据采集交互性不强,只有部分审批功能实现了在线交互,缺乏部门间数据联动。这种模式在数据衔接、数据准确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高校对招标采购质量和效率的需求,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应用也难以跟上[6]。
三是共享机制不完善,人员培训不到位。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专家共享机制,招标采购评审专家组必须自行组建。对一些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仪器设备进行招标采购论证时,可能存在评审专家组不能满足项目评审要求的问题。供应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也可能给高校招标采购活动带来困难和隐患[7]。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在减少工作人员繁琐工作的同时,也对其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有些高校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及时、不充分,导致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理解不透彻,操作不规范,执行不顺畅,影响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供应链,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调控;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网上招标平台、电子招标平台等完成招标采购活动中涉及的采购计划编制与评审、信息管理与发布、供应商注册与合格供应商筛选、专家选择与评审、合同管理与履行等工作。
2.1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与优势
一是采购管理更加规范透明。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完善和落实采购标准与制度,规范采购管理全流程,使信息泄露、暗箱操作、串标舞弊、捏造诬告陷害等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对采购过程中腐败风险的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采购流程更加便捷高效。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采购申请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使采购申请人能够及时了解采购进度、沟通采购需求。采购全过程实现无纸化管理,不仅提高了采购服务水平和效率,还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三是采购决策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立,为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认定、采购项目咨询等提供了便利。智能识别、智能评审、评审专家跨区域共享等,使得采购决策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也为后续的财务支出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8]。
2.2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积极推进招标采购电子化、智能化进程,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招标程序。规范管理制度、简化程序、提高招标效率、降低招标成本、有效防范腐败风险是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驱动力。南通大学在遵守和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南通大学采购招标管理办法》、《南通大学供应商管理办法》、《南通大学招标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南通大学网上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南通大学网上商城采购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参与招标采购活动的人员有法可依[9]。同时,规范、合理、透明的招标采购程序也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多系统、多平台、多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大部分高校通过建立招标采购门户网站、电子招标采购平台等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招标材料审查、信息发布、供应商报名投标、资格审查、专家遴选等全流程在线完成。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目前已实现货物和服务招标采购项目网上委托、受理、标书编制、投标、开标、评标全流程,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采购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发布门户、项目管理模块、招标业务模块、基础管理数据系统、辅助评标系统等各类模块,涉及采购需求管理、采购任务分配、招标管理、经费管理、合同管理、验收管理、付款管理等,可有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采购效率。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实现了采购人员投标、供应商投标、专家组评标等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使高校专家库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共享,有效解决了跨区域招标活动的问题,提高了招标采购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招标采购平台整合了众多优质网上供应商,以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为原则,申请人在线填写采购需求,由三家或三家以上供应商公开投标,高效便捷地实现采购目标。通过采购招标方式,引入主流厂商和知名电商,打造高校专属采购电子商城,实现部分小额物资的采购,满足用户个性化采购需求,提高采购效率、质量和满意度,降低采购管理成本[11-12]。
三是南通大学开展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南通大学采取“互联网+招标采购”模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管理深度融合。自2015年起,学校先后建立了试剂采购平台、网上招标平台等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2019年,学校建设采购招标管理系统,并与智慧校园对接,实现招标采购全业务、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覆盖货物、工程、服务等各类采购项目,实行学校统一采购、部门自行采购。同时,将采购预算的编制、国有资产入库核算、验收、保管、报废等与招标采购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招标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 2020年,学校优化采购招标管理系统,新增电子招标文件制作、供应商电子招标文件制作、CA数据加密上传招标、专家在线评审等模块,建立统一、全面、全流程一体化电子招标系统。为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风险和成本,学校推行电子招标、评标,实现招标采购全流程标准化、信息化、公开化、无纸化管理的管理目标[13]。
南通大学采购招标管理系统分两期建设,在第一期立项立项的基础上,启动以电子招标为主的第二期建设。目前,学校采购招标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采购申请统一填报审批、招标采购流程管理、辅助评标、评标专家管理、供应商管理、全程电子化招标、保证金管理、信息大屏展示、短信平台提醒、年度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的建设和使用,规范了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使业务操作更加人性化、简单化、自动化,提高了招标采购过程的内控管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统一、共享和利用,加强了采购招标管理中心各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自2020年6月采购招标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已完成600余个网上招标采购项目。采用网上一站式采购管理,减少了采购群体的工作聚集,为采购人、招标单位等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操作[14]。
2.3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全面推进,高校不断加强对招标采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关注和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改革。但由于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相对滞后,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仍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招标采购参与方对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优势认识不够,不能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有的高校虽然采用了一些信息化手段,但流于表面,只是将原来的纸质文件进行简单的数字化,缺乏长远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不能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正是由于各个高校、院系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同、高校隶属关系不同,导致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一致、发展不平衡,导致招标采购的效率、透明度、腐败风险等存在很大差异[15]。
二是信息化建设制度和规章制度仍需完善。规章制度是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的基础和保障,部分高校没有结合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导致既定制度与信息化建设要求不一致或可执行性不强。另外,国家出台的文件对电子招标投标的诸多内容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对具体的操作流程、权限、职责、相关主体的认定、信息安全保密、数据归档等则缺乏明确的规定。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开发尚无统一的标准,多家厂商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大。由于信息技术手段匮乏、制度规范滞后,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面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困境,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难免不能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因此,相关制度和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16]。
三是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财务、资产、审计、人事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特别是招标采购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法律政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思维。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熟悉、理解、宣传和落实情况对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但有些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重视不够或培训不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3.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前景与展望
在高校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校招标采购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信息化建设前景值得期待。
3.1 加强信息公开,促进廉政建设
高校招标采购管理应以公开透明为首要原则,招标采购信息的公开透明可以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行为,保证招标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促进招标采购廉政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标采购建设应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全程在线留痕,有利于内控监督,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有效遏制和防范腐败风险。对于申请人而言,采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了解所申请的仪器设备采购进程,同时也对采购活动起到监督作用[17]。
3.2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标准
目前高校采购管理系统“信息孤岛”问题比较普遍,高校在实现自身招标采购信息化的同时,应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区域内高校间电子招标平台互联互通,以及专家、信息、技术等资源的互助共享,最终逐步建立全国高校间广泛互联的智能采购平台。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同时,建立完善包括电子招标系统、电子评标室、远程开标评标、信息共享等信息化标准,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实现最大程度互联互通共享提供有力保障。
3.3 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创新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正在随着每一天而发生变化,大学竞标和采购的信息构建也应与时代的趋势保持一致尿液和整个大学,并帮助大学的高质量发展。
4 结论
大学基础架构,教学和科学研究设备的建设是通过竞标和采购完成的,这可以确保大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平稳进步,竞标和采购工作,大学面临许多问题,例如众多竞标和采购项目“互联网 +”是使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来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法规,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尿液过程更加方便,更有效,采购决策更加聪明和准确。
参考
[1] Yang Yanqi,Cao Pei。
[2] Zhu Bao,Jia Pei,Sun Ning。
[3] Jia ,Hu ,Li 。
[4] ,Li Gang,Yang 。
[5] Zhi Qin,Wang ,Huang 等。
[6]在“委派权力,负责和服务”的背景下,在大学中进行政府采购的信息。
[7] Zhang ,Wang 。
[8] Zuo 。
[9] Li 。
[10] Wu ,Ou Ping,Dai 等人的设计和实施。
[11] Chen Jing,Dong DA,Jia 等人。
[12] Liu 。
[13] Niu 。
[14]张温里(Zhang Wenli),hu 。
[15] Zhao Ting,Dai 。
[16] Yang Hui,Li Hui。
[17] Li Man,Zhang ,Wu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