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铁路济南站:建筑复原研究与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2024-09-04 13:04:25发布    浏览110次    信息编号:8514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津浦铁路济南站:建筑复原研究与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摘要: 本文梳理了济浦铁路济南站从竣工到拆除的历史发展,突破了以往对济浦铁路车站建筑形态研究的局限,根据历史图像、立面图纸和屋顶拆除时的文献资料,研究了济浦铁路车站初期建造时的结构和结构。在分析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础上,还原了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经济逻辑和材料技术的车站建筑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 金浦铁路济南站;德式结构;真实性;建筑修复研究

现代城市火车站建筑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建筑形态变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1]。近年来,建筑领域对现代火车站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建筑流派、风格、建筑组合、立面比例、细节装饰等方面。但由于拆除、保护不当、技术图纸丢失等原因,对火车站建筑的结构结构的研究很少。如果对拆除了近 30 年的金浦铁路济南站进行原汁原味的数字化修复,则需要对车站的建筑结构和结构进行深入探索。

济南

津浦铁路车站建于 1910 年,1912 年正式投入使用,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几轮改扩建,与拆除时的初期建设有很大不同(表 1)。因此,本文还原的研究对象的历史阶段是济南火车站最初建成和扩建未改建的时期(1912 年左右)(图 1)。一方面,从时间上看,济南老火车站已经建立了100多年,许多图纸和相关技术已经丢失。而拆除已经将近 30 年了,这座即将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建筑所剩无几;另一方面,从空间上看,济南老火车站是山东现代力量的交汇点,建筑风格深受青岛时期德国青年风格派的影响,可以很好地体现现代德国租借区与类似的泛德租借区的强楔形、渐进跨界的整体建筑演变特征 [2]。这使得济南老火车站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存。

表 1 金浦铁路济南站改造的历史阶段

表 1 济南金浦阶段

图 1 1911 年金浦铁路济南站

图 1 1911 年津浦济南

1 济南老火车站的历史背景和建设

1. 1 津浦铁路济南段铺设

金浦铁路的前身是建于 1898 年的金镇铁路(由江苏荣洪提出),北起天津,南至镇江。后来,在 1905 年,由于受收回维权运动和商业铁路运动的影响,袁世开派梁敦燕与英德谈判了五个多月,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清政府向英德借款修建金真铁路的合同。为使南京与北京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合同签订时,金镇铁路终点站改为浦口,金镇铁路更名为金浦铁路。

1908年,金浦铁路南北段轮流动工,经过四年的快速建设,金浦铁路全线于1912年建成通车。津浦铁路建成后,直到 1938 年才与胶济铁路直接相连,才合并为一体并统一管理 [3](图 2)。

图 2 金浦铁路济南段和胶鸡铁路济南段

图 2 济南 金浦

1. 2 建站概述

金浦铁路济南火车站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车站街57号(图3),是金浦铁路济南段与胶济铁路的交汇点。由德国建筑师 设计 ·菲舍尔,该站以典型的德国青年风格建造( ),是当时金浦铁路线上最大、最豪华的车站,曾与周边的济南铁路局、铁路医院、胶济铁路济南站等建筑形成气势恢宏的德式建筑群(图4)。

图 3 金浦铁路济南站原址现状

图 3 津浦河畔济南市遗址现状

图 4 1928 年车站大楼鸟瞰图

图 4 1928 年的鸟瞰图

济浦火车站竣工时,占地面积 947 m2,总站房建筑面积 1 574 m2。1938年,胶鸡铁路济南站与金浦铁路济南站合并后,原胶鸡铁路济南站改为办公场所,金浦铁路济南站的功能保持不变。1958 年,为应对日益增长的铁路客运压力,对车站进行扩建,将售票功能转移到原主入口大厅,在原站房西侧新建三层候车室,并修建三座站台桥,使站房总面积达到 4954 m2[4]。

1972年,为了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到济南,在售票厅和通往车站前广场出口的包间之间建造了一扇新的迎宾门。

1985年,为应对快速增长的旅客压力,车站大楼总面积为8528平方米,站前广场占地面积约9450平方米,车站大楼由西向东与候车楼、钟楼、售票处、 迎宾门、包间、签证处、火车站公安站和车站出口。候车楼的上层是高速巴士候车区,下层是慢速列车候车区。为方便旅客,候机楼内设有军人和母婴候车室、问讯处、小行李寄存处、销售部、医疗亭、邮递亭等服务设施。

由于客流的增加,老火车站无法满足其客运功能,乘客只能在车站前的广场上等候,由于当时缺乏建筑遗产保护意识,济南老站于 1992 年 7 月被拆除,永久退出历史舞台(图 5)。

图 5 金浦铁路济南站建筑形态演变

图 5 济南在金浦的形态

1. 3 济南老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及细节特点

金浦铁路济南站是一座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德国青年风格建筑,正面为拱形屋顶,上部为门萨斜屋顶。自动入口进入拱顶高度约为 13 m 的车站大楼。内部的南北墙有宽大的拱形窗户,玻璃镶嵌物可以让光线充足[5]。在正门附近东侧有一个突出的绿色半圆形球形圆顶,是当时的售票室,车站大楼西侧是一排 3 层高(包括屋顶楼层)的辅助室,后来改为候车室,其窗户相对封闭, 为了防止夏季眩光,窗外种植了树木,屋顶配备了天窗。

车站建筑构图的中心是主入口与辅室之间的 32 米高的钟楼,以螺旋形自动扶梯分为 7 层,立面设有顺应楼梯趋势的螺旋垂直窗,充满动感,塔顶为罗马式圆顶, 塔的四个侧面都有刻度盘。建筑物外墙的地基为蘑菇石,地板和楼梯为木头。

2 韧性策略和韧性研究

2. 1 弹性策略

由于历史问题,旧火车站的技术图纸中仅保留了 2 张立面蓝图。济南的老火车站已经拆除了 30 多年,在这个年代已经比较古老了,关于实际建设的文献和物品也很少。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济南老火车站屋顶的历史照片为基础,辅以济南老火车站钟楼的表盘,同时结合传统的德式屋顶实践和德国相同的车站结构进行修复(图 6)。

图 6 恢复步骤

图 6 R 步骤

2 结构修复研究

2. 2.1 同期中国主流建筑结构形态

金浦铁路济南站的建设发生在 20 世纪初,在此期间,中国开始使用砖石、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这种结构的墙体以厚砌体为承重墙,内部楼板结构以工字钢肋为辅,辅以混凝土、砖小拱,或以工字钢外混凝土为梁,在梁之间建造工字钢。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当时的重要项目,如上华俄道生银行、哈尔滨东部铁路局办公楼、20 世纪初建造的青岛海军上将府等。金浦铁路济南站的钟楼非常精细坚固,里面很多地方不是钢筋而是钢轨。可以推断,钟楼和车站建筑的其他部分是由砖石、钢材和混凝土制成的。

2. 2. 2 同期、同地区重要建筑的主流结构形态

济南老火车站的设计与建设完成于济南商贸港管理局(1904-1929)的初中期,当时济南受到外资扩张的极大影响,期间外国人陆续在商港区建造了各种重要建筑,如领事馆、公司、外商、 工厂、医疗中心、学校、教堂等。因此,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新的建筑类型和结构,建筑风格多属于西方古典主义的范畴。

通过对青岛德租借时期及同期济南市建筑结构的研究,发现当时新建建筑采用的坡屋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框架,新建建筑采用的三角形钢木屋架具有三角形的稳定原理, 并且应力优于传统的木框架,坚固耐用,如胶济铁路济南站(图 7 和图 8)。同时,大型钢结构在城市工业中也得到了巧妙的应用[6],如修缮车间是国内最早的全钢结构单层厂房案例,它采用了工字钢柱承重工字钢和原钢钢混凝土楼板的形式,与同时代的主流结构形式相一致, 而青岛海军部和俾斯麦军营也是这种形式的例子。

图 7 在建的胶济铁路济南站

图 7 济南下

图 8 胶鸡铁路济南站屋顶结构

图 8 济南屋顶

2. 3 济南老火车站结构可能性研究

从建筑形式上看,主入口票厅屋顶采用双坡蒙萨式吊瓦屋顶,票厅内部采用格槽状拱门。售票厅西侧候车厅的上部为三角德式屋顶,辅以木基瓦形式,钟楼为砖石及钢轨。

简化历史照片中的屋顶结构信息,产生了候车厅屋顶结构和主入口屋顶的基本原型(图 9)。候车厅和主入口屋顶由以锐角搭接的木构件制成,辅以椽子形成三角形屋顶桁架,屋顶桁架包括深度和开间方向的杆和钢材。根据金浦铁路济南站的历史照片和结构研究,推断该建筑主体为砖石结构,墙面较厚。与传统的德式钢木混合屋面相比,可以看出屋面主体结构为传统的德式屋面结构,辅以其他结构形式。

图 9 拆除时裸露的屋顶结构

图 9 屋顶

参考 20 世纪初具有相似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的传统德式屋顶,并根据屋顶的历史照片,分别推测了候车厅和主入口两个屋顶结构的可能性(图 10)。

图 10 结构恢复过程

图 10

3 还原结果

3. 1 立面修复结果

立面图的修复尽量与现有蓝图(西立面和南立面)保持一致,表盘直径约为 1.3 m(图 11),这是在焦济铁道博物馆实地调查期间,用钟楼剩余表盘测量的。结合立面图纸的转换比例,推断出原始立面尺寸(图 12)。北立面的修复首先根据南立面的蓝图确定了总体轮廓,然后根据德国建筑的细节特点和历史照片中北立面的组成部分,如门萨屋顶、花岗岩墙地基、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天窗、 烟囱状的小灯塔等(图 13)。

图 11 金浦铁路济南站立面修复构件

图 11 金浦济南东部

图 12 钟楼表盘遗迹和立面图

图 12 钟楼表盘的 R 和

图 13 高程恢复

图 13

3. 2 平面恢复结果

平面图的修复是在综合估算立面蓝图、建筑面积(建造时)和历史照片的基础上,济南老火车站的平面轮廓由 4 个大小不一的矩形组成。从东到西,功能分别为售票厅、车站主入口、候车厅、管理室和辅助室(图 14)。

图 14 平面图恢复

图 14 平面图

3.3 配置文件恢复结果

根据对屋面结构系统的现有推测,结合图 15 所示的内部空间真实照片和德国传统做法,选择了估算结果中最合理的屋面结构,并绘制了剖面图。同时,在推断出的屋面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对详细结构进行分析,尝试恢复真实的施工关系(图 16、图 17)。

图 15 建工初期的售票厅内部

图 15 舞台上的大厅空间

图 16 1-1 配置文件恢复

图 16 1-1 十字-

图 17 2-2 部分

图 17 2-2 十字-

3. 4 还原效果图

以水平剖面图为基础,对济南老火车站进行了三维数字化修复。通过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比较来检验恢复结果的准确性(图 18)。

图 18 还原效果图

图 18 R

4 总结被

拆除的现代建筑遗产由于缺乏图纸、缺乏历史图像和拆除时间长,成为不可移动文物中经常被忽视的类别。本文以真实性为原则,结合立面图和历史影像,以济南火车站竣工时的车站建筑为研究对象,突破建筑形态的局限,从结构结构的角度对车站建筑进行了全面还原。

首先,通过梳理济浦铁路济南段的历史背景、车站建设概况、建筑风格和详细特点,明确了车站建筑的基本信息。然后,针对车站图纸丢失、史料缺失等现实因素,从德式结构和同时期屋顶结构照片的角度制定了修复策略,研究了结构结构的可能性,并绘制了水平剖面和效果图并进行了比较。总结:建筑形式为德国青年风格,外立面线条简洁,较少有雕塑和装饰。外部形态与建筑的功能相呼应,车站各部分的功能都与所处的空间相适应,体现出一些现代主义的特点。站房主体为砖石结构,受当时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部分采用钢轨混凝土结构。站房屋顶结构采用钢木混合系统,以传统的德式木框架为主,以钢构件为辅,主入口大空间采用拱形结构。

(参考文献省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