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墙体改梁 古圣故乡电城镇:冼夫人与古城古寺的传奇故事

2024-09-01 16:03:33发布    浏览34次    信息编号:8479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360墙体改梁 古圣故乡电城镇:冼夫人与古城古寺的传奇故事

古代圣人

我的家乡点城镇位于南海之滨,依山傍海,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事迹,而“古圣人”、“古城”、“古寺”正是家乡人谈论最多的三大“古”事。

这位“古圣”就是岭南圣母冼夫人,她是岭南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被誉为“巾帼第一女英雄”。

我出于对冼夫人的敬仰,特地写了两首诗来赞美她。

岭南圣母颂诗(一)

沿袭杜甫《蜀相》韵

圣母宫在哪儿?在丁村,一个树木繁茂的福地。

恩施百越春色满园,德润南国妙音满城。

她屡次挥鞭,为国为家谋大计;她屡次挥剑,历经三朝,尽显英雄气概。

他的丰功伟绩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我每次想起他的英雄形象就会泪流满面。

岭南圣母颂诗(二)

梁、陈、隋的风雨,月亮,始终陪伴着美丽的姑娘离开城市。

以兵法谋略、文智明达,推行仁政,治理国家,传扬美名。

国家统一了,他受到了尊崇和赏赐,他从灵彪地区回来时也受到了表彰。

他的辉煌功绩将载入史册,他的庙宇将千百年来供奉于民。

伟大的冼夫人完全配得上这首诗的赞美之词。

冼夫人约公元512年出生于岭南高凉县山斗丁村,公元602年正月十八日卒。隋朝追谥为“成静夫人”,按当时黎族习俗葬于家乡山斗。冼夫人墓至今仍保存在斗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冼夫人生活在古代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可想而知,女性想要成为统治者是何等的困难。《隋书列女传》(卷八十)记载她为“谯国夫人”。冼夫人世代为黎族首领,居于洞府,部下十余万。冼夫人自幼聪慧机智,在母家时,便能管束部下,调兵遣将,平定百越。梁朝大同(公元535年)高祖初年(公元518-545年),洛州刺史冯荣听说其妻有志气,便将她娶给自己的儿子高凉太守冯保平。

婚后,为了帮助丈夫一家“游历异乡”,命令无法在当地执行,她“嘱咐族人”要听从命令,还经常协助丈夫判案,秉公办案,大公无私,做到“政令有条,无人敢违抗”。

冼夫人(520—602年)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是汉文明的黑暗时代,她主要活动在现今的岭南地区。纵观史料,冼夫人的功绩主要有:担任黎族首领,治理黎族内政;辅佐冯宝治理高凉;在改朝换代的混乱中,维护高凉地区的稳定;辅佐陈霸先北伐;率领高凉州郡归顺朝廷,平定岭南;平定广州之乱;辅佐隋朝新成立的朝廷平定粤西;平定崖州,止住崖州的动乱,确保崖州不脱离朝廷。

冼夫人被尊为“岭南圣母”,并非现代人的追捧,而是历史的定论。《隋书》、《北史》、《资治通鉴》等史籍均有记载。“陈国灭亡后,岭南无可吞并,数郡奉冼夫人,尊称圣母,以保国土,保民。”

千百年来,冼夫人的社会形象不断被深化、神化。在广大民众的心目中,冼夫人就是神!她慈悲仁爱,惩恶扬善,捉鬼除魔,无所不能。驱魔镇邪之神!她是阳光、正义、力量的化身!供奉冼夫人的庙宇遍布岭南及东南亚,香火鼎盛。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对冼夫人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她是“中华民族第一位巾帼英雄”;2000年2月,时任国家领导人视察高州时,认为冼夫人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建议创建以冼夫人历史形象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许多历史名人一样,冼夫人的出生地在电白、高州、阳江等地也成为争议话题。据史料记载,陈灭冼帝封冼夫人为松康郡夫人,松康为其封地。白山豆丁村位于松康县西部,行政区划虽有变迁,但脉络清晰。研究冼夫人的专家对冼夫人的出生地有如下结论。

毫无疑问,冼夫人的故里应该在她的封地松康县,也就是现在的电白县电城镇山斗顶村。这里东北背靠云雾山残垣,北面环山,西南为滨海平原,东南紧邻电城镇,地处南海博贺湾边缘,是山海交汇的风水宝地,扼守粤西咽喉,自古人文繁盛之地。

其次,史料记载,冼夫人死于山都原,这是一方面;历史专家学者大多认为,死后葬于故乡是黎族的习俗,这是另一方面;太姥山发现的文物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第三点;第四点,阳江以西(古宋康县境内)一带至今未发现冼夫人墓葬。

因此从隋朝宋康郡夫人这一称谓来看,冼夫人的故里无疑在电白,从行政隶属历史来看,电城丁村曾分别隶属于松康郡和高州府,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冼夫人的出生地也有其他说法,但内涵和外延不变。

可喜的是,家乡已经开始重视仙夫人故里地的保护和发展,前往仙夫人故里参观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我们应加大对冼夫人的挖掘和宣传力度,无愧于这位来自我们家乡的古代圣贤。

古城

这座古城就是神殿卫城。神殿卫城有着辉煌的历史。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在永乐年间奉命督办华州钱粮时,写下了一首七言诗,描述了神殿卫城的美景。“石龙河上水腥臭,巨洪汇东南四海。神殿卫城在何处?半山绿水。”

沈店围城位于店城镇,作为明代广东防御海盗、倭寇的二十四座海防要塞之一,沈店围城当时成为高州、宁州、双屿、信宜、阳春五千户的防御要塞和军事指挥中心。据县志记载,沈店围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原为泥城,永乐七年(1409年)改建为砖石城,城面呈长方形,周长3300米,城墙总高5.2米(墙高3.6米,垛高1.6米)。另外还修建了敌楼40座、避难所42座。万历三年(1575年),在城外增建敌楼12座。十年(1582年),将城外墙加高1米,并在护城河边修建敌楼。明成化四年(1468年),电白县治由高州长坡故城迁至沈店卫城,实行卫县合治,沈店卫成为当时粤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军事中心。(1725年)撤销国卫所,沈店卫官兵调往附近州县。1950年12月,电白县治迁至水东镇。沈店卫城作为海防要塞和县治,长达556年。

典城之所以成为明代重要城池之一,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利于防御。它背山面海,东西两面地势平坦,易守难攻。据说,沈典卫修建时间比天津卫早,修建时间用了两年。

明代军事组织实行“卫所制”,为两级垂直管理体制,所以有“一州一所,数州一卫”的说法。一个卫有一个统帅,统领士兵五千六百人,下辖卫数千人,护所统领士兵一千一百二十人。也就是说,明代的卫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在地方有绝对的军事地位。

县志中的这些资料,将永远留住这座古城的印记。

从明初到清初的几百年间,粤西沿海地区屡遭外敌入侵,神殿卫城也时常遭到海盗和倭寇的侵扰。当地倭寇和倭寇数百年来不断的守卫和厮杀,死伤无数,尸横遍地。刀光剑影、哀鸿遍野的神殿卫城,留下了一段血泪的长河,古城的废墟里,埋葬着多少勇士的尸体和冤魂!

当我们走过古城老街的时候,虽然感受不到那片土地的火热与血腥,但是透过与这座古城相关的历史记载,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内心的寒意与悲伤,那份沧桑与无奈。

如今的典城,除了四条街道和钟楼,几乎找不到古城的痕迹。古城毁于战火,毁于人祸。有时我到其他古城保存较好的地方,总会想起家乡的神典围城。曾感叹,并作诗一首以表感慨:

神殿围古城之死

铁锁铜门、神雷守卫,曾钟鼓震响边疆。

撞山青峰如龙凤盘旋,南海波涛汹涌,犹如跃动的桨樯。

城内河道纵横,巷道密布,密集的城墙给居民带来安宁。

清明佳景何处寻?断壁残垣,尽是失落的叹息。

家乡人永远不会忘记古城的过去。这座600年古镇的前世今生,它未断的文化脉络,它的根叶,它的魂影,至今仍被家乡人口口相传。四门、城墙、护城河……都曾存在过。神店围城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古书,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段永远不会消失的历史。

说到古城,家乡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钟鼓楼。钟鼓楼为砖木混合结构的三层塔式建筑,高13.1米,占地面积340平方米。洞高4.1米,宽4.25米,深15.2米。洞口上方嵌有“云门”四字石匾,书法苍劲有力。城台上的两层楼阁巍峨耸立,悬山顶,灰雕脊,重檐斗拱,彩绘楼廊,红墙绿瓦,典雅古朴,气势磅礴。

钟鼓楼不仅有报时作用,而且还有报警作用,每当海盗、倭寇侵入城内,便会鸣钟敲鼓,警示城内军民预防灾祸、抵御外敌。

钟鼓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全国的钟楼很多,鼓楼就更多了,但保存完整的明代钟鼓楼只有十座,实在是少之又少。

神店围古城留下的唯一遗迹,让当地人感到自豪,因为有了这个明代的古建筑,他们就有了过去的世界,有了一个过去的梦想,有一段先辈们经历过的历史。钟鼓楼是小镇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我曾多次登上钟鼓楼,留下诗句吟诵。

登上殿城钟鼓楼,追忆往昔

经历明清两代的风雨,清澈的河水已干涸。

敲钟击鼓,抵御倭寇,保卫国家、人民和海防。

画栋朝霞飞向远岸,云门晚霞照耀着箭楼。

卫城的亭台楼阁如今在哪儿?只剩下红色的回廊,让人惋惜不已。

古庙

这座古刹就是庄山寺。庄山寺位于镇北一公里的庄山山麓。庄山寺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净土寺,清代改称庄山寺,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寺内有“庄山寺”碑。1994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庄山寺正式恢复宗教活动。2001年初,新建了寺墙和庄山寺大殿,最近一次整修应该是2012年。寺内清静祥和,佛像众多,寺内二层四大天王塑像栩栩如生,工艺精湛。

庄山寺位于老电白八景之首的“庄山翠樟”景区内,背靠庄山秀峰,南临大海,古树参天。360百科记载的以下文字,对古寺周围的景观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描述:

寺院左侧,便是著名的撞山涧。撞山涧内岩石嶙峋,大的如房,小的如屏,小的如球。中间横卧着巨石,古树曲折生长,藤蔓垂挂。溪水从山顶流下,顺着石头而下,有的显露,有的隐匿,发出潺潺的声响,到树边,奔出石峡,声响更大。泉水回树,汇成谷地,清澈如镜,因泉水清澈,夏季游客常有流连忘返。

泉水左侧,先民建有洗心亭一座。登亭举目望去,青山绿水淋漓,泉水声终日回荡在廊下,水影倒映,衣袖摇曳,令人心头烦忧尽被洗去。登亭远眺,一处山泉,清澈、静谧、祥和。春夏花木争艳,秋冬山岩谷峭,千姿百态,令人心生感动,心旷神怡。

我也喜爱庄山寺的风景和与风景融为一体的群山,曾多次登山,并赋诗赞之:

撞衫盘盛

城内的钟楼、鼓楼坐落在险峻的山坡上,山丘上凤凰、孔雀飞翔,景色秀丽。

云开三千古刹,海立万株莲屏。

半壁飞玉,绿树雾霭被夕阳染红。

我随意地问了问余泡茶的事,他就进山去享受了。

我去过很多名山名寺,发现大多数风景优美的地方的寺庙对当地的教育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我的家乡,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对佛教了解甚少,但对佛和佛法却十分敬重。我对家乡的这座山寺有些怀疑。这座寺院自明代建寺以来几百年来,没有山寺的圣物,也没有高僧的传说。看来周围地区很少有人信佛。是与佛无缘,还是山寺的僧人修行悟禅不够坚定,不能度人度己,不能度众生呢?我最近写了一首诗问山僧,表达了这种怀疑。

去庄山寺问和尚

庄山风景区内有一座著名的寺庙,黄瓦飞檐,半隐于悬崖峭壁之中。

晚鼓晨钟使人入定,梵音经声证悲悯。

陡峰怪石间可见天空,莲池明月照耀禅思。

悟贝多和尚得真言,何时能西天得救?

一个小镇有三处古遗址,这是小镇的三大瑰宝,如何保护好、发掘好、开发好,是一个大课题。

文:杨金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