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业中六价铬污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2024-08-24 15:03:19发布 浏览79次 信息编号:8389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六价铬是电镀行业主要严重而又难处理的污染源之一。铬在水中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其中六价铬毒性很大,约为三价铬的100倍。水中六价铬含量若超过0.1mg/L,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含六价铬的废水、废弃物不能自然降解,在生物体和人体内蓄积,可造成长期危害,是一种剧毒、强致癌物和严重的腐蚀介质。电镀行业铬离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镀层铬的流失,只有不到15%的铬离子镀在工件上,85%以上的铬离子被冲入污水处理池。含铬废水的处理及回用以及镀铬过程中带出的铬酸的回收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对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化学还原法、电解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离子交换法等。
化学还原法是利用还原剂将废水中剧毒的Cr(VI)还原为毒性低、溶解度小的Cr(III),再用氢氧化铬沉淀去除。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但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沉淀污泥,会造成二次污染。
电解法是通过电极间的电化学反应消除废水中Cr(VI)毒性的方法,此法耗费大量电能和电极金属,且分离出的沉淀不易处理利用,且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物。
膜分离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加之膜的成本较高,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再生或更换,用于大规模废水处理生产时,运行成本较高。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较大的比表面积,将废水中的Cr(VI)吸附去除;该法可以较快速地处理废水中的铬离子,且处理效果较好、运行费用较低,但吸附剂消耗较大,所需设备较大;实际生产中,吸附剂的运输、装卸困难,解吸仍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生物法主要依靠人工培养的功能菌,利用微生物的静电吸附、酶催化转化、络合、絮凝、共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的Cr(VI),实际工程中较少采用。
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废水,出水水质好,能回收有用物质,易于实现自动化。此法的缺点是树脂易氧化、污染,对预处理要求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