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任县银行农金股股长期间的扶贫工作及高塘村的美丽风光
2024-08-24 01:08:32发布 浏览77次 信息编号:8382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父亲任县银行农金股股长期间的扶贫工作及高塘村的美丽风光
我父亲1960年3月至1963年6月任县银行农资科科长,1960年3月至1961年3月还兼任驻高唐大队的扶贫队。当时县委对扶贫队作出了安排,按照“自力更生、国家扶持”的原则,拨款扶持贫困队购置牛、猪、种子、化肥等,鼓励群众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国家扶持,充分发挥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只有树立脱贫攻坚的志向,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贫困面貌。
高塘村位于浦美镇北部,东与东霞镇洲头村相望,南与阳霞村、香北村为邻,西与云岭镇为邻,北与下坂村隔河相望。高塘村自西向东绕村而流,在岛尾又分成南北两溪,故名“双溪”。河水缓缓流淌,清澈透明,晶莹如镜。俯视水面,可见鱼儿在水中游动,岸边树木吹来凉风,水面上云雾缭绕。这里河面宽阔,水流缓慢,是开展龙舟赛事得天独厚的优势。高塘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由高塘、下尾、松树脚、道鸥、西边岱5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约3700人。
高塘村管辖范围几经变更。清朝时属漳浦县管辖;民国时为高塘村;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3年与中竹村合并,称中竹乡,属二市管辖。1954年从中竹乡撤县,设立高塘大队(又称大队人民公社);1958年改称高塘大队,隶属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划归莆田公社,名为莆田公社高塘大队;1984年11月,莆田公社改为莆田乡,名为莆田乡高塘村。1993年,莆田乡撤乡设镇,名为莆田镇高塘村。
1958年冬,集体化强调“一大两公”,大“共产风”,“一级两调整”,要求全社办食堂,实行免费就餐、免费理发、免费看病、免费入学。到1961年4月,中共中央纠正了这个错误,开展整风运动,食堂被解散。
高塘村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5℃,无霜,地理条件得天独厚。1966年南北江水闸修建前,村里受涨落潮(涨潮时为咸水,退潮时为淡水)影响,特别是早晚,庄稼常受咸水潮影响,作物产量常常较低。1960年以前,高塘村基本以种地为生,农民很难摆脱贫困。从1961年开始,扶贫队对一些不宜种地的作物进行帮扶,鼓励贫困队因地制宜办起砖瓦厂。由于高塘村烧出来的红砖质量好,又红又专,成为热销产品,很快销往全县乃至更远地区。更多的工厂陆续兴建,最盛时曾达14家之多。同时,高塘村地处沿海,水运便利,用牡蛎、蚶、蛤等的壳为原料烧制石灰(称“壳灰”),用作建筑和工业原料。当时,有6家壳灰工厂,壳灰销往当地及广东省。这些建材企业成为当时村集体经济的支柱,社员也从中获益。公司纷纷让社员接手经营。
高塘村烧出的砖瓦坚固耐用,关键是砖瓦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很快就成为城镇乡村的主要建筑材料。燃料多,污染环境,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制造砖瓦所需的大量黏土必须从耕地、良田中开采,破坏耕地,国家不允许。这种做法逐渐消失,同样的原因,贝壳灰厂也逐渐被淘汰。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
1966年,随着南北江水闸工程的建成,淡水得以截流利用,高塘村的耕作条件大大改善,但仍受洪水灾害的侵袭。1996年至1997年修筑防洪堤后,田地变为无论旱涝都能稳产的良田。同时,高塘、下尾村村民仍继续从事传统的渔业,两村购置了大小渔船50余艘,到厦门、金门等地捕鱼捕捞石斑鱼,收入颇丰。全村一直兼营农业、渔业、副业和商业、工业,除少数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外,剩余劳动力部分开始从事小规模经营活动,部分外出打工,经济繁荣,村民生活幸福。
高塘村位于古龙湖畔,是郑氏家族聚居之地。漳江流经高塘,流入大海。宋代时,高塘称“河口”,当时原有居民有陈、蔡等姓氏。这里长期淤泥堆积,古代形成了许多高出地面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塘,最大的湖泊在对面的龙头山脚下(龙头山古村,以陈姓为主,另有多姓杂居,现已掩埋,但遗迹犹存)(此湖原称丁龙湖,至清初因“摇晃”而崩塌而消失),后“河口”改称“高塘”,一直沿用至今。
高塘村主要姓氏有方、郑、陈、李、林、孙等,以方姓最多,其次是郑姓。下圩村位于高塘东南部,除方、郑两族外,还有陈、李、孙等。元朝时期(1341-1345年),郑氏家族从南安县石井镇郭前村迁到这里居住繁衍,现有1100余人。松树脚、道鸥、西边岱自然村(俗称小三村)是方氏家族在云阳的聚居地,加上下圩自然村33户方氏家族,高塘村方氏人口达2200余人。
明代古粮仓位于高塘村,为夯土墙两层建筑,中间无隔墙,形成“口”字形镂空楼阁。前院内有前卫房,左右各有一排厢房,主楼后有大门,门房一排,共三间。粮仓坐南朝北,面积约32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原貌。旧时因粮食产量丰富,经济发达,有“金高塘渔港内”之称。
高塘渡地理位置独特,曾是繁华的商埠。明初至清中叶,高塘先民利用渡口,发展了20多艘大型青头船,用于长途运输,联通南北,是闽南航运业发展的最早例证之一。民国以前,东霞镇以北各村落及漳浦县沿海地区群众到云霄城关集市,都要经过高塘渡。1月1日通车的高塘桥,不仅是当时前线的战备桥,也是连接高塘(霞尾)古渡两岸的交通要道,长175米,宽6米,高10米,曾被洪水冲毁,后多次重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是桥的使用者,凭记忆,具体时间也记不清楚了),又被洪水冲毁,荒废至今,桥两边的石墩尚在。
高唐古城始建于明代,历代均加固修葺,基座宽1.3米,高4米,土石结构。南门至今保存完好,门顶石匾“义营门”仍保留原貌。
村民大多信仰佛教或民间神祇,村内有多座庙宇,每逢神祇诞辰,都会举行庆典活动。
南门寺又名南门城庙,始建于明代,位于南门城外。寺门面向城门、城外。民国时期,寺迁城内,寺门面向城门、城外。南门寺总面积约60平方米。中央殿内供奉南海佛,左右供奉伯公、迦兰叶公。每年正月十五夜,有“伯桂”、“伯华”、“跳火”等习俗。寺内有对联:“西边竹叶千秋万绿;南海荷花九品香。”
西门印钱寺又名宋子教寺,始建于宋代,坐北朝南,西北向,后经三次修葺,1986年按原水泥墙面重建。寺面阔4.6米,进深4.2米,阁宽与寺殿等深等高。寺面朝漳江、巫山笔架峰,隔江与陈正山相望,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中央殿堂供奉西方观世音菩萨,左右供奉伯公、五谷王。每逢农历十五、十五,香客络绎不绝,若是圣诞日,朝拜场面更是盛大。寺内有对联:“印钱造漳水灵;钱财化瀛洲威辰山。”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唐郑氏宗祠“景福堂”,始建于明景泰年间(1451-1455年),崇祯三年(1630年)首次修葺,清同治年间再次修葺,1997年按原基址、朝向、规模重建。现存两进、两厅一院,前有灰院,有照壁,总面积428平方米。宗祠墙体采用0.25m×0.3m石条砌成,屋顶为挑梁斗拱的土木结构,为“三山式”连接。宗祠左右两壁雕有24块刻有“二十四孝”浮雕的壁石。每个浮雕都标有名字和故事,造型优美,壮观。
殿内柱上楹联:“固始本为富贵之地;高唐本为富贵之地。”走廊柱上楹联:“祖德五百年九枝固如初;子孙十余代继往开来,一脉相承。”
景福堂每年正月十五有祭祖的旧俗,负责人会从村委会拿公款买祭品,请厨师为每座准备艺术感十足的“高低碗”,村里每户人家都会加一碗祭品,祭祖。凡是郑家有新宝宝的,都会点上灯笼,摆上筵席祭祖。如果有新婚家庭,正月十五晚上,新婚夫妇会举行婚礼,手牵手到祖庙做灯笼,祈求生子。这一天,村民们做灯笼、赏灯笼,热闹非凡。(资料)
提西祖师寺原为郑家学堂,由郑恺祖父所建。2004年按原三合土墙、原方位重建,土木结构,一殿两厢,一进院落,面阔10.45米,进深14.45米,总面积154平方米。寺院坐西南,坐东北,山门正对部长山峰。正殿内供奉开山祖师提西塑像。开山祖师原名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1年)八月初九日生于高唐,出家为僧,法号“提西”。1761年7月26日创立天地会,1768年3月14日组织反清复辟起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起义影响巨大,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资料图)
西边岱大元帅庙,供奉大元帅,庙内有对联:“炮声万里传捷报。攻擒必胜;德恩四海。恭敬恭敬者福,诚心诚意者昌。”
下尾村自古以来就是以捕鱼为生,为祈求平安,他们在渡口修建了“天后宫”,供奉妈祖神像,人气颇旺。如今,天后宫左右两侧及门前的空地,被下尾村打造成休闲活动场所,成为漳江两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围村关帝庙,供奉关帝及其同伴
高塘村包公庙
高塘古村,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因为江口(高塘)紧紧依偎在川流不息的漳江之上,是500年来高塘渡口繁华商业的所在地,流传着许多海上交通的轶闻和传说。近些年,我曾多次陪朋友、热心人去古村古道游玩,每当走在坎坷的临江古村,看着那奄奄一息、深沉无比的古巷、斑驳的古城墙,以及伤痕累累的民居、寺庙、祠堂等古建筑,心里总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繁华已尽,商贾散尽”、“风华总被雨水冲刷一空”的惆怅与苍凉之感。确实,漳江还在流淌,但漳江渡口的古村落已不复光彩,只剩下一片“寂静”的荒凉景象。记得2012年,我被奸人害到浙江苍南,郑某向我询问漳州高唐的情况。说实话,那时候,如果你问我对高唐有多少了解,我只知道那是个小地方,一不了解二不了解,或者只知道一半,知道的很少。这几年,我虽然去过高唐很多次,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每次我静静地坐着,回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走过的高唐大桥,走过的高唐、下尾渡口。我一个与这个地方有如此深厚渊源的云霄人,竟然不知道高唐,不懂得它的情怀,我深感遗憾和惭愧。 (图文/方思邵)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