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的艺术与创新

2024-07-22 01:08:35发布    浏览152次    信息编号:7966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的艺术与创新

新安里大师工作室(南京日报社旧址改造)

▲ 历史街区内的大师工作室(摄影:邱文建)

设计单位/ /

建筑师/ 张雷、雷晓华、齐伟

地点/江苏南京

设计 / 2020 / 竣工 / 2022

所有者/

设计团队

王亮、洪思瑶、王赛石、李浩(建筑); 马海怡、蒲思睿、黄蓉、罗甜甜、曹毅(室内); 赵敏、常程、连浩(风景); 方勇、朱旭荣、陆远、李军、黄凯、姚永胜、刘彩琴、顾家磊、姜雨馨、胡岩、邱悦(施工图)

概念设计/张磊设计研究(南京)有限公司

施工设计/

占地面积/ 1764㎡

建筑面积/ 3515㎡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 东立面(摄影:邱文健)

▲ 院内的艺术画廊(摄影:邱文建)

▲ 红色台阶下的美术馆内部(摄影:邱文建)

▲ 容庄街外景(摄影:邱文健)

▲ 设计工作室及设计共享空间(摄影:邱文建)

▲ 设计共享空间(摄影:邱文建)

▲ 设计工作室大厅(摄影:邱文建)

▲内外链接(摄影:邱文建)

▲北楼一楼咖啡厅(摄影:邱文建)

▲ 总体规划

▲ 一楼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1-1 部分

▲2-2 部分

▲3-3 部分

▲ 细节图

历史街区“古建筑”更新

——西南里大师工作室(南京日报社原址)转型策略研究

戚薇¹ 洪思瑶² 张雷² ³

1 (南京)

2(南京)

3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南京)

▲ 荣庄街的生活气息及大师工作室北立面(摄影:邱文建)

一、语境的延续:“老建筑”的时间性

评石街历史街区位于南京古城南历史街区北部,东起中山南路、西至鼎新路、南至盛州路、北至尼玛巷,占地面积约14.46公顷。评石街地区有着1000多年的空间演变历史,是明清时期南京繁华的商业闹市,晚清至民国因战乱逐渐衰落,形成了以居住功能为主的格局。解放后,这一区域仍然以传统民居院落为主。多年来,盛州路、大板巷、评石街、鼎新路等沿线一些地块逐渐更新,商业、工业、教育科研、集体住宅功能混杂其中,但南京古城南的街道肌理基本保持(图1)。

▲1 坪石街历史街区街道肌理

坪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始于2001年甘熙故居的保护与维修,2006年,该街区的整体保护更新规划逐步启动。2018年南京市规划局批准的《坪石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设计》旨在打造以历史街巷为载体,依托市井生活,传承传统文化,面向未来多元需求的历史街区。该街区在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和建筑空间的基础上,打造集戏曲表演、大师工作室、非遗展示、老字号、特色餐饮、文创零售、设计师零售、创新产业、文化展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国学等为一体的休闲街区。街区风格定位为明清建筑风格,各历史时期建筑并存。

南京日报旧址位于已基本建成的坪石街历史街区西南里—大板巷街区北侧,荣庄街与前掌巷交汇处西南侧。此次整修的建筑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为砖混结构多层建筑,占地面积约3515平方米,其中南、西两栋4层,北栋5层(图2)。该建筑原为南京工艺铝制品厂生产厂房,20世纪90年代初改建为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宿舍多年前已搬迁,建筑空置(图3、图4)。

▲ 2 街区及改造后的建筑

▲3 改造前(荣庄街南侧视角)

▲4 改造前(荣庄街北侧视角)

历史风情区的整修更新通常需要遵从保护规划确定的风貌,文物保护建筑周边及主要历史街区的建筑往往按照与风貌风格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设计,延续街区的历史风貌。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等建筑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较为简陋,存在一定的结构安全隐患,在历史风情区的保护规划中很容易被认定为没有价值的“老建筑”,而被忽视甚至拆除。今天之前的一切都是历史。作为城市空间和社区印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建筑”是体现历史街区深层文脉的“时间脉络”。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城市空间形成的一个建设性因素就是时间。在城市里,时间是一个自足的替代品。”令人愉悦的地方往往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 时间具有修复功能,可以有效弥合冲突要素的空间伤痕,体现城市自然生长的温度与活力;时间还具有衔接功能,通过衔接过去与未来,表达场所的文化属性。“城市的真实生活也是时空变迁的自然结果,过程中的参与性、过程性、多样性,创造了人们的情感与感知体验。”像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这样看似不起眼、简陋朴素的老建筑,在风格过于统一的历史街区的空间韵律与尺度中,往往是突兀的异类,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真实地记录了街区的历史,成为历史街区中宝贵的时间因素,经过整治后,往往成为激活历史街区独特性的空间催化剂。

2 结构改造:室内空间彻底改造

20世纪80年代末,5层的南京铝制品厂生产厂房被改造为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原生产厂房被隔成两个开间,成为3.3m小开间住宅。3.9m层高被巧妙利用,设计为局部二层,以容纳更多的住宅单元(图5)。原厂房内部框架结构经此次改造后,改为砖混结构,由砖墙、砖柱及局部混凝土梁柱承担荷载。根据业主的设计要求,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将改造为西南里大师工作室。职工宿舍3.3m开间密集分布的承重墙显然无法满足设计工作室及公共文化展厅的大空间需求。结构加固、拆除住宅单元隔墙形成开放空间成为改造方案面临的第一个技术难题。

▲5 员工宿舍平面图

改造方案在原有砖柱或砖墙转角处保留砖芯,通过周边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加固(图6);在部分承重砖墙两侧增加混凝土梁,形成双夹层梁。加固后的砖柱与双夹层梁共同支撑楼板及隔墙,组合柱与双夹层梁与原有混凝土梁共同构成整体框架。将小跨度砖混结构巧妙改造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原有混凝土梁承载力不足之处,通过在梁底部及侧面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部分新增隔墙下方增加钢梁,承担荷载。双夹层梁中间松散的砖块,通过加固修复后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结构加固完成、整体框架稳定后,拆除原承重隔墙,呈现一个满足设计工作室办公、展示需求的开放空间(图7)。

▲6 砖柱钢筋加固

▲7开大空间呈现

原建筑为整体筏板基础,上部结构改造后,独立柱基础局部承载力不足。改造方案在独立柱间设置双梁地梁,组成梁板筏板基础实现整体受力,满足基础及底板承载力要求(图8)。局部墙体较多区域的个别柱基础采用钢管锚静压桩局部加固。红色混凝土台阶为新建剪力墙结构,采用直径300mm的树根桩加固土层,形成复合基础。混凝土墙下设置条形基础,大台阶与既有结构主体间设置伸​​缩缝,避免沉降。

原建筑楼面及屋面均为120mm厚预制空心板,改造方案保留大部分空心板,拆除面层后整体浇筑50mm厚带6@150双向钢筋网的细石混凝土面层,空心板面层拆除后个别位置厚度不一致,将差异较大的空心板拆除,重新浇筑混凝土板,保持楼面标高一致。由于设计保留大部分空心板,安装设备管线时无法预埋托架吊架,方案通过在结构梁跨间增设承重槽钢解决消防、给排水管道、强弱电桥架、暖通空调等设备吊挂问题。

▲8 双夹梁地梁加固

建筑功能由居住变为大空间办公及展厅,使用荷载增加,改造方案通过碳纤维布加固预制空心楼板底部,满足增加承重的要求。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旧楼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改造成满足结构荷载和使用要求的设计工作室。从最初的内部框架到小跨度砖混,再到整体框架大空间,整个建筑通过结构改造和加固,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象都得到了蜕变和更新。

3 个开放场所:红色台阶低碳战略

本次改造拆除了原建筑东侧面向荣庄街的围墙和门楼,将内向的院落改造为直接面向街区的开放公共空间。南京日报社地块的开放,使西南里—大板巷商业干线经凌庄巷向北延伸至荣庄街,成为大板巷两侧公共文化空间的有益补充和新的美学、活力场所。

庭院中增设的红色台阶,其实是设计工作室的小型艺术展厅。台阶隐匿于庭院之中,仅在面向庭院的一小段荣庄街上可见,成为以餐饮为主的大板巷主商业动线中的一处小惊喜(图9)。台阶通向二楼及以上的设计工作室,在动线方面将底层面向街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区分开来。台阶下部复杂的建造与结构关系,不加任何点缀,直接表达在小展厅的上方,使小型艺术展厅在空间上独树一帜(图10)。

▲9荣庄街的红色台阶让人惊喜

▲10 博物馆屋顶施工与结构关系

小型艺术馆采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东南大学近期研制的LC3低碳水泥建造。LC3水泥通过在原有硅酸盐水泥体系中添加石灰石和煅烧粘土,替代约20%的传统硅酸盐水泥熟料,从而减少传统水泥生产过程中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15%~20%的能耗。同时,煅烧粘土和石灰石可显著优化混凝土材料的孔结构,降低孔隙率,其力学性能和抗渗性仍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体系,氯离子扩散系数比普通硅酸盐水泥降低80%。低碳水泥在不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水泥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具有一定的低碳可持续示范意义。红色混凝土台阶是在淡红色LC3水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红色颜料浇铸而成。 色调上呼应西南里-大板巷街区灰白环境中的木色元素,红台阶美术馆室内空间也将结构与材料色彩直接呈现,成为激发场所活力的活跃元素。

4 文化密码:陶砖幕墙沟通内外

坪石街风情区保留建筑包括甘熙居等2栋文物建筑,以及65栋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大板巷、荣庄巷西侧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项目,基本按照老城南传统民居的街道格局、形式和风格建设,街区整体色调为灰白色,材料为青砖、小青瓦、白粉墙、栗木构件。改造后的西南里大师工作室采用浅灰色调融入环境,成为荣庄街东侧白墙黑瓦、马头墙的传统民居社区合适的背景,与街道两侧相得益彰。大师工作室的浅灰色来自于混凝土与陶砖两种立面材料相互作用,经过结构改造加固后形成的厚重素混凝土外框,奠定了灰色调; 陶瓷砖刻意选择与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图11)。陶瓷砖采用240mm×120mm×60mm的标准砖尺寸,开洞后通过两根12mm直径拉杆固定,垂直绑在钢板龙骨上,拉杆上下端采用螺母张紧,达到预张拉效果。钢筋与砖之间的缝隙采用环氧树脂胶灌注,以框架洞口为单元,组成整体砖幕墙体系(图12)。素色混凝土与浅灰色陶瓷砖幕墙,低调朴素,大师工作室以和谐又不一样的方式融入坪石街道风情区的建筑文脉。

▲11 裸露混凝土与瓷砖的完整性

▲12陶土砖幕墙贯通内外

立面陶砖幕墙造型灵感来源于活字印刷(图13),以此来解锁南京日报旧址这栋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密码。围绕环境、场地、使用性质、文脉等基本空间属性的研究分析,文化密码通过陶砖幕墙独特的视觉元素表达自然建构、自由空间、自由场所,串联起历史街区的过去与未来。砖块最能代表坪石街风情区悠久的建造文脉,是凝结工匠建造传统与时间的材料。面对甘熙大师工作室东侧住所,布置了上下两层的设计共享交流空间。东立面采用陶砖幕墙与大玻璃窗,虚实对比,与体块互动,不同位置的窗户面对东侧民居院落,形成生动的景观。 陶砖幕墙格窗连接内外,其功能与基地东南方向甘熙居所墙上的格窗类似。透过陶砖,可以感受到历史街区的人文质感,体验街区中传统肌理与当代空间的诗意叠加。陶砖幕墙丰富了历史街区的空间通透性和层次感。室内外的场景随着视线的移动和视角的变化而出现和消失。近看成“观景”,远看成“风景”(图14-16)。

▲13 活字印刷

▲14 甘熙府邸墙上的格子窗

▲ 15 面向小巷的窗户

▲16 东立面陶土砖幕墙与窗户对比

5 结论:复杂空间更新

作为南京城市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评市街历史片区保护再生规划提出了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消费功能,以及文化旅游示范、旧城更新样板的发展目标。大板巷荣庄街以西的新建和未来规划建筑,基本都是符合历史风貌的传统民居院落。传统民居建筑一般空间尺度,特别是内部使用空间较小,业态的植入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历史街区也是商业街区,从单一的商业消费到复合型的文化消费,从必需型消费到社交型消费,复合型业态与美学空间助力街区消费升级,激发多元活力。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实践尊重“老建筑”与历史街区的空间差异,挖掘其复合型消费潜力,整合不同功能构建复合型业态,创造新的美学兴奋点。大师工作室南北两栋楼上部为两家建筑事务所及设计共享交流空间,两家建筑事务所分别名为设计研究和空间实验室,特色鲜明。南楼二层为设计展厅及图书馆,底层为建筑师经营的美学餐厅及咖啡;西、北楼底层设有美学餐厅及小型艺术馆。已对外开放的“向南京学习”设计展,丰富了街区的公共文化生活(图17、18)。 大师工作室向社区开放,通过设计美学与场所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有助于消除建筑与历史街区的边界感,促进建筑内外公共文化空间的联系与转化。

▲17“向南京学习”作品展

▲18号北楼美术馆展厅

“老建筑”与传统历史风貌的鲜明差异,让历史街区更加真实、更具感染力。一千多年来,坪石街历史风情区的场馆不断变迁,在城市文脉的演进中始终以最贴切的方式呈现。

(原文发表于《建筑学报》2022年第10期第647期,更多内容请参见纸质版。扫描二维码可立即购买本期。)

《中国建筑精品》现已发售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购买

3 卷套装,价格更优惠

《2013-2017中国建筑设计作品选》

共441页,包括204幅建筑作品

《2017-2019中国建筑设计作品选》

共261页,包含119件建筑作品

《2018-2021中国建筑设计精品作品》

共253页,包含110幅建筑作品

购买纸质版请前往《中国建筑学报》官方淘宝网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官方微信店,请点击《建筑学报》杂志微信店链接。

要向《建筑杂志》提交文章,请点击《建筑杂志》提交系统的链接。

建筑学杂志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