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文昌祠:晋北明清文化遗存中的精神灯塔

2024-07-12 17:09:06发布    浏览167次    信息编号:7858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代县文昌祠:晋北明清文化遗存中的精神灯塔

北依阴山三千里,紫关南第一州。古代代州历经民族融合、多种文化碰撞,建筑风格兼收并蓄,使代县成为名副其实的晋北明清文物古迹宝库。

代县老百姓有这样一句话:长城上关圣帝君忠心守卫边疆,古城里文昌帝君掌控国家命运。总的说来,古代雁门县的代州老百姓最敬重的就是关圣帝君和文昌帝君。这两位皇帝在老百姓心中被称为“老爷”,称他们为关老爷和文昌爷,足见老百姓对两位皇帝的热爱和尊敬。

文昌庙位于代县东大街北侧原广播电视局(原县广播电视中心)院内。文昌庙供奉文昌帝君。古人认为文昌帝君是一颗星辰,是中国民间和道教所尊崇的掌管文人功名利禄的神。文昌庙是代州人民的精神灯塔,是雁门文化的资源支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对接。文昌庙是代州人民心中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精神高地,1986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新州有人专程到代县,参观了代县文昌庙和檀市街口的四座牌楼,当时他带来了一幅用洋白布画成的代州古城图。 他发现原来的文昌庙已经面目全非,失望而去。2011年,县人民政府为文昌庙设立了文物保护纪念碑。

过往皆为序章,回首初心难忘。原文昌庙在州城南。明洪武二年建学宫(今文庙),东文昌庙与西濠社相距甚远。正德五年,督学陈凤武,十四年,知州马锡龙对已废的文昌庙继续修葺。正面为射击园。嘉靖初,射击园又废,建启圣祠。后来,在东南角又恢复射击园。万历十三年,军事提督张惟成废射击园,在其中建文昌庙。正德年间,马铭等县人在州城东门城内重建文昌庙,后废。 万历辛巳年,隆庆辛未年进士、顺天永庆人张毓武见庙貌,思虑再三,准备在北门外重修文昌庙。三年后,应县内文学弟子之请,在文庙左射园的荒地上重建文昌庙,当时外面匾额上刻有“文昌”二字。古时州人认为,文昌庙应建在学宫左右,以神道为本,以励民。仿古制赞人文,可育士人。文学兴则善事日增,节制则恶事日消。善事增,恶事消,士人清正廉洁。 读书人心诚则国才有真才实学,乡土才有清风清气,而不只是文学作品,这也是文人弟子呼吁修建文昌庙的初衷。

现存的文昌庙原为明旗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文庙文昌庙被毁,明成化年间改明旗庙为文昌庙。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清乾隆四十四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地方资料记载:文昌庙坐北向南,东西长58米,南北宽25米。经笔者亲临并反复考察,与实际情况不符。按面积236平方米的“三将”所称,文昌庙应坐北向南,整体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庙宇与东城墙间有1米左右的空隙,当时城墙上有马道坡。 寺内有正殿五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山势整齐,顶部为明代建筑,为清代遗物。前有廊,垂椽,前后双坡自然弯曲。方椽覆椽,飞椽皆有大小瓦当、木料,外檐柱饰以斗拱,整体结构巧妙衔接,浑然一体,毫无缝隙,远观气势磅礴,开阔豁达。整个建筑规整,不逾矩,按清式建筑规矩,为单檐庑殿顶。驻足观望,正脊饰清式龙吻,镶灰筒瓦,边缘用绿琉璃瓦修边,这是明末清中期典型的包檐结构。 看上去古朴却不失典雅,东西山墙上开窗通风,为南方园林风格。纵观全貌,无斗拱,在艺术上与将军庙正殿相近。檐深大梁,檐高,大、小角梁挑起,前坡屋顶有弧形卷边之美。过去殿前有月台、雕花栏杆,今已不复存在。从庙后地基不难发现,整个院落逐渐加高,既符合古建筑等级要求,又利于采光、排水,可想而知脚下土地之厚重,风水之灵应。解放前仍有人打理,虽不如附近的元国寺早,规模也不大,但比之晚年的元国寺,还是有得一拼的。 碑石犹在,再无兵匪骚扰。原为石台,台基宽17.2米,进深15.4米,高0.6米,后期维修时改变了形制,主要变化在门窗、天花板、墙面、台阶等处。原院内铺青砖,建广电大楼时埋了许多旧石块。1970年全县准备拆除牌坊运木,修建范峙讲堂,但突然叫停,后来因故拆除。

从大殿后面原畜牧所拆迁现场,院内还能找到拆下城墙50公分的砖块。据东南街张姓老居民介绍,广武古城的砖块被拆下来运到古上关城修城门,最外面的砖是白石灰抹的,抹了灰泥,是明代修建的新砖,里面是广武老城砖,抹了灰泥,内芯是夯土墙。上世纪50年代左右,我也曾随父母参加过拆城砖,当时就是赶着驴车搬砖,依稀记得当时文昌庙的东西配殿、南殿还在,都是双面坡屋顶结构,院内的水流入马路南侧的元宝河。 说起元宝河,就让人想起代县的元宝头。上世纪五十年代,代县妇女过了四五十岁以后,发型就改成了元宝头。元宝头,头后扎一个扁平的发髻,上面盖着黑丝网,形似馒头,一直到老年也不改变。这也是雁门文化中独特的元素。戏台为倒置体,石基座,位于东大街南侧饮食公司店铺中间,当时叫过街戏台。现在的工会大楼楼下曾经是一家饭馆,以前是饮食公司开的第二人民食堂,原是一排板门铺,建筑风格全是硬山。过去的东门城墙位于现在的供销大楼、城建局、财政局、卫计委处,并不是新南大街所在地。 南城墙一角,大致就是现在的媒体(原地方税务局)所在的地方,原本正殿后面几乎没有居民,后来随着干族人的家属涌入城中,人口才增加不少。

据工程公司退休职工李二旦介绍,县里从1972年开始拆除东门城墙,当时只剩下正殿,内有塑像,后墙及两边山墙绘有壁画,当时东墙遗址几乎已经到了现在的新南街前。每逢庙会,文昌庙里人头攒动。1958年以前,正殿后面几乎没有房屋,四旧被毁后才逐渐出现居民。

昔日大殿东西两侧有配殿十一间,石砌基座,均为进深二椽,单檐歇山顶。南殿九间,单檐歇山顶。无钟鼓楼。戏台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主殿面阔,次、侧殿稍窄,进深三椽,单檐歇山顶,青灰瓦顶,悬鱼风板。殿东侧有两块重修碑,一块为清雍正元年十二月十六日,一块为清嘉庆二十三年菊月初一。 据重修碑文记载:“所有建筑,大小皆已改造,金碧辉煌,尽显紫禁城之秀美,彩绘之绚丽,月宫之辉煌。不但建筑吉祥彩绘,寺庙也显其繁华,雕梁画栋,文章显其辉煌。”寺门外有四柱三层歇山式牌楼,脊饰规整华丽,斗拱七级,通体真高。骑马板镂空。寺门外有石狮两只,上置鼓石。原山门位于西南角,单檐挂山式,进深两椽,上覆风板,铆钉覆盖。

祠址在今东西大街北侧,基本位于今广电局院内及店面外路基内。清城拓宽时部分被占用。有王氏家族收藏的照片为证,摄于1949年。1946年代县解放时,城墙尚存,主要毁于高洪基之手。

据72岁个体工商户老张回忆,州城东门曾有一座瓮城,瓮城有南小门,代县人进城先从小南门进,再从东门进。瓮城南面是物资局占用,我当时在物资局当门卫兼炊事员。大殿后面有炒鸡蛋铺和兽医站,兽医站紧靠城墙。庙内有6棵梧桐树,最北面的庙前临时搭了厕所和澡堂。东、西配房据记载已不复存在,“文革”期间基本被毁。东街与新南街交叉口马路向南拐的地方,曾是一处水坑,过去叫元宝河。 再往南就是玉带河,以前芦苇茂密,无人居住。后来城墙被毁,水坑被填平,建起了饮食公司。过去饮食业在路北边设厨房,设食堂,在临街的板房店面卖饭。我当红卫兵时,曾去过雁门关、高尔沟长城,批斗过尹、张、刘等五个干部。就是在那时,文昌庙被毁了。过去庙里表演的只有百来人,城里居民也不多。我住在西北街。现在的新华书店过去是白衣堂,供奉着白蛇仙子和黑蛇仙子。后来改建成电影院。站在电影院二楼,就能看到文昌庙。那时候,十毛钱一张电影票,可以看好几场电影。 没有演出的时候,必然会去文昌庙看看。文昌庙的大殿过去是砖木结构,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被政府占用和保护,最早是被广电中心的机房占用。

代县其他文昌庙,如峨口镇正下社文昌庙、楼街文昌庙等,始建于清代,晚于县城东大街文昌庙,从年代、演变、规模、艺术等方面看,均不如县城文昌庙。原东西配殿为僧人寝室、诊疗室、禅堂。

据老人介绍,在代县老人心目中,文昌帝君不仅是忠君爱民的化身,更是慈善孝道的典范。他性情刚毅,观察敏锐,心地善良,爱民如己,受到各地文人学士的广泛敬仰。尤其在明清两代,文昌帝君尤受尊崇,代州学官皆到文昌庙祭祀,并带领读书人祭祀。据资料显示,14世纪以后,我国许多学校都祭祀文昌帝君,如县内的枣林段村、小墩苏等,都祭祀文昌帝君以求人才辈出。相传,文昌帝君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三,清代皇帝还会派人来为皇帝祝寿。可见,文昌帝君虽然是道教神祇,但也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每当学生即将高考时,怀揣传统文化信仰的家长们都会前往拜祭文昌神。过去文昌庙贾老爷剧团的戏经常上演,其所在地就是现在的水公司大院。贾老爷的小女儿贾桂林,名小殿灯,是代县东南街人,演青衣、小丹,聪明伶俐,长得漂亮,歌喉优美。民国十二年,她正式拜师学艺,加入五台县金凤池剧团,很快轰动了晋北,代县老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于她。贾桂林曾两次到首都北京演出,在中南海演出。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山西分会副主席、北路梆子剧院名誉院长等职。 她出生在文昌庙脚下,受文昌帝君庇佑,曾以《小牛放牧》、《金水桥》、《王宝钏》等剧目在戏曲文化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淳朴的代县人民刮目相看。

春至百花齐放,节至万物皆新。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今天,代县为了乡村振兴,倾力发展文化旅游,这是新时代县委、县政府决策层的见识,更是全县人民的福祉。代县人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等待、不依靠、不求助。但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有序实现县城文昌庙修复,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注重系统性保护、真实性保护、动态性保护,巩固原有景区成果,拓展现有景区效应,实现全域协调联动发展才是上策,文化兴则国家兴。 文昌庙重建,聚魂聚灵,展现区域人文魅力,是全县父老乡亲的心愿。笔者相信,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正确部署、张胜明书记的指挥、文旅局的亲自落实下,“我为民办实事”活动一定会从始至终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全县人民一定能享受到智慧旅游,代县旅游模式一定会驶入乡村文化振兴的快车道。经文物检测分析和健康状况评估,现存文昌庙主殿保存完好,为典型的清代建筑结构。门楣上悬挂着三个金色大字“文昌庙”,是新州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建国先生亲笔题写的。

责任编辑:张嘉燕

编辑▍李志刚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