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产量与亚洲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

2024-07-04 23:05:57发布    浏览41次    信息编号:7766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中国钢铁工业产量与亚洲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

前言:

中国钢铁行业产量与其主要亚洲竞争对手的比较。

我一直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很感兴趣,最近查了一下钢铁工业的发展史,大家都知道,建国之初我国是贫穷落后的,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1952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文章,相信大家还记得,可以在这里看:。

这里我们也可以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与亚太地区的四大亚洲大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进行一下对比,可以一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数据来源于各国官方统计数据。

为什么要拿钢铁行业来比较呢?因为观察一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首先看的是能源、原材料的投入,主要是煤炭、石油、钢铁。这里要注意,由于当时欧美、苏联的技术水平比中国高很多,所以即使我们的能源、原材料消耗跟他们一样,也就是消耗同样的能源、原材料,他们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也会比我们高很多。

石油方面,建国初期我国是缺油国家,即便是国民经济已经全面恢复的1952年,石油产量也只有43.5万吨,甘肃玉门油田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油田,国家石油不能自给,必须从国外进口,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石油,庞大的汽车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因为你造出来的汽车没有油可用,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交通运输和物流,因为铁路只能承担一部分货运量。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1年交通运输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21.6亿吨,同比增长12.3%,其中公路占货运量的75%,水运占货运量的15.8%,铁路占货运量的9.2%,航空占0.01%。由此可见公路运输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石油的匮乏还直接导致大规模石油化工工业无法发展起来。作为服装原料的塑料、橡胶、化纤、沥青、润滑油,甚至我们日常的洗衣液、洗发水、化妆品等,都是用石油加工后生产出来的各种衍生物。为什么我国建国初期,塑料、化纤工业的产量很低呢?因为没有宝贵的石油原料。

同样,钢铁行业也被广泛用作军工、建筑、电力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机械、汽车、机车、飞机、船舶、机床、电子产品等的原材料。因此,钢铁消费量低也可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工业附加值一定低。因此,本文着眼于20世纪中国与亚洲主要国家的钢铁产量对比,当然澳大利亚也包含在对比中。

1934年,中国钢产量5万吨,印度81万吨,澳大利亚52.6万吨,日本384.4万吨。我们可以看到,此时中国钢产量和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在亚洲,日本遥遥领先,澳大利亚、印度处于第二梯队,中国产量很低。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采取的是优先发展轻工业的路线。其实在我看来,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优先发展轻工业并没有错。问题是重工业直接关系到国防实力。当时中国因为日本入侵,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民族危机,不发展重工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钢铁是工业的粮食,军事武器要靠钢铁工业提供金属原料。

1935年,中国产钢25.7万吨,印度87.6万吨,澳大利亚70.8万吨,日本470.4万吨。中国当年钢产量大增,主要得益于日本的鞍山昭和制钢所。其实,我国东北地区的主权在九一八事变前就已经被很大一部分夺走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几乎100%的铁矿石都被日本人控制着(我们的教科书上说,当时日本人控制了中国96%的铁矿石产能)。日本早在1918年就建立了鞍山制钢所,将铁矿石加工成铁金属,1933年又建立了昭和制钢所,将昭和制钢所并入其中,开始炼制粗钢。所以,我国1935年钢产量增加了,但这是假象。 并不是因为我国民族钢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是因为日本工厂钢铁产量增加了。

1936年,中国产钢41.4万吨,印度88万吨,澳大利亚83.3万吨,日本522.3万吨;1937年,中国产钢55.8万吨,印度91万吨,澳大利亚110.6万吨,日本580.1万吨;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产钢超过100万吨的国家,1924年首次突破100万吨,澳大利亚产钢则在1937年首次超过100万吨。

不过这里不得不提国民政府1936年开始兴建的中央钢厂,从德国订购了能产十万吨钢的设备。蒋介石对这一工程十分重视,认为如果建成,将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钢厂。但由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不得不停工。不过,为建厂而派往德国培训的人才,日后大多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资深专家。下图是国民政府派往德国留学的人员合影。其中,金树良、王志熙、邵祥华三人于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后改称院士),后来毛鹤年也于198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中国产钢87.5万吨,印度95.2万吨,澳大利亚119.9万吨,日本647.2万吨;

中国今年的数据好像有点问题,87.5万吨的产量比前一年多了很多,但到了1939年,已经超过50万吨了。不过,这确实是书上写的数字,我猜是印刷错误,中国应该是67.5万吨。

1939年,中国产钢52.2万吨,印度106.7万吨,澳大利亚120.2万吨,日本669.6万吨;

这一年(1939年),印度钢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吨,日本1924年、澳大利亚1937年、印度1939年钢产量均突破100万吨,而我国建国前,钢产量从未超过100万吨。

1940年,中国产钢53.4万吨,印度131.2万吨,澳大利亚132.6万吨,日本685.6万吨;

1941年,中国产钢57.6万吨,印度143万吨,澳大利亚170万吨,日本684.4万吨;

1942年,中国产钢76.5万吨,印度136.4万吨,澳大利亚179.3万吨,日本704.4万吨;

1943年,中国钢产量92.3万吨,印度142.5万吨,澳大利亚172万吨,日本782万吨。这一年,中国钢产量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大部分来自日本控制的辽宁鞍山市,但也没有超过100万吨。日本钢产量在这一年达到了惊人的782万吨,在二战期间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印度和澳大利亚都是100万吨以上的水平。

1944年,中国钢产量为49.1万吨,印度为139万吨,澳大利亚为161.3万吨,日本为591.4万吨。可见,1944年,当美国对日本本土发动全面空袭时,日本的战争潜力已经急剧下降。不仅如此,日本的海外工厂也遭到袭击。1944年7月29日,美军72架B-29首次轰炸了鞍山昭和钢厂,此后又进行了多次轰炸,给日本的钢产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鞍山昭和钢厂钢产量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中国全国钢产量比上一年下降了46.8%。

1945年,中国钢产量26万吨,印度138.8万吨,澳大利亚141.3万吨,日本208.2万吨。当年8月,日本战败,美军实施大规模轰炸,设备和厂房被毁,日本钢产量急剧下降到200万吨。同年8月,苏军进军东北,鞍山昭和制钢厂被苏军占领,停止生产,7万余吨设备被拆除,日方技术和管理人员也撤离,工厂陷入瘫痪。

1946年,中国产钢1.6万吨,印度产钢131.4万吨,澳大利亚产钢110.4万吨,日本产钢56.4万吨。可见,如果说1945年1-8月日本在遭受大规模空袭的情况下还能组织生产的话,那么到了1946年,日本的钢产量就跌入低谷,跌至不足100万吨。中国钢产量也露出了本来面目。随着日本技术、管理人员撤出鞍山,加之苏联对厂房、设备的破坏和拆除,不仅鞍山,华北地区日本控制下的天津、山西等地的钢厂也停产,就连国民党控制下的西南地区钢厂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中国钢产量急剧下降,仅剩1.6万吨。 这一数字甚至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

1947年,中国产钢6.3万吨,印度127.7万吨,澳大利亚136万吨,日本94.1万吨;

1948年,中国产钢4.4万吨,印度127.7万吨,澳大利亚140.1万吨,日本171.5万吨;

1949年,中国钢产量15.8万吨,印度137.4万吨,澳大利亚122.7万吨,日本311.1万吨。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8年11月鞍山解放,鞍钢经过组织恢复生产,终于在1949年恢复生产。1949年4月25日,炼钢能力100吨的2号平炉恢复生产,产出了鞍钢解放后的第一批钢。1949年7月9日举行的鞍钢奠基仪式,标志着鞍钢以奇迹般的速度进入全面恢复时期。 随着鞍钢生产开始恢复,辽宁省年钢产量达到11.4万吨,1949年中国钢产量恢复到15.8万吨,但此时还远远落后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

我国没有1950年和1951年的统计数字,1952年,中国产钢134.9万吨,印度产钢160.3万吨,澳大利亚产钢157.7万吨,日本产钢483.9万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决定集中全部力量恢复重建鞍钢。1950年3月,中苏签订《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鞍钢恢复重建的技术援助协定》,大批苏联专家、技术人员开始进入鞍钢指导技术改造、产能升级。这个时间比一五计划开始还早,不仅鞍钢恢复生产、扩大规模,全国的钢铁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下图是1950年鞍钢工人在工作。

1952年辽宁省钢产量已达94.1万吨,而全国其他地区钢产量已达43.9万吨,合计134.9万吨,超过了建国前1943年92.3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我看了1952年全国钢铁工业的分布,辽宁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达到94.1万吨,占全国的69.7%。辽宁92%的产量来自鞍钢集团。此外,鞍钢集团(后更名)还生产了2.1万吨特殊钢。

山西省钢产量9.22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6.83%。

山西省的钢铁主要来自太原钢铁厂,也就是今天的太原钢铁集团。1952年,太原钢铁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不锈钢。该厂由山西军阀阎锡山创办,1934年8月动工,当时叫西北钢厂,1937年10月投产,是一个联合生产钢铁企业。但后来遇到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被日本占领。抗战胜利后,又回到了中国手中。

解放前,该厂最高年产钢1.6万吨,铁4.3万吨。后来我国邀请苏联专家来厂指导,1949年10月,马尔塞夫等8位苏联专家抵达太原,帮助山西进行工业建设,其中3人被派往太钢工作。后来,越来越多的苏联专家来到山西帮助扩大生产,太原钢铁厂也被列为156个重大项目之一。

1952年上海钢产量达7.14万吨,占全国的5.3%,居全国第三位。上海有两座钢厂。

一厂前身是1938年11月日亚钢铁公司创办的吴淞钢厂。1949年上海解放后,该厂定名为一厂。下图为1948年的上海一钢厂。

三厂,公司前身为合兴化学铁厂,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3月,1919年投产,初期仅产铁,1922年改名为合兴钢铁厂,为解放前全国最大的私营钢厂。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铁水过剩,美国进口竹钢降价冲击,以及第三次江浙战争军阀混战的影响,加上国民政府得不到资金支持,经营几经坎坷、股权变更,终于在1935年恢复生产,至1937年抗战爆发,两年已产钢2万吨,年产量达1万吨,逐渐步入正轨。 但抗战爆发后,虽然其曾与英、德总领事馆联络,缓和关系,悬挂国旗,并张贴德、英领事署名的告示,试图伪装成外资企业,但最终还是被日本人发现,并最终被占领。抗战胜利后,其又回归中国。

既然有一厂、三厂,那有没有二厂呢?当然有。二厂的前身是亚细亚钢铁公司黄兴路轧钢厂,建于1942年2月,这是中国第一家钢丝厂,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日本人建的。不过这个工厂不是炼钢的,而是生产钢丝(如钢丝绳)。

另外,上海解放前,曾有一家国民工业钢厂,名为上海钢厂,是清朝时期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家钢厂,也有人认为是中国第一家钢厂(有争议),最初是江南制造局下属的一个钢厂,后来独立成立为上海钢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先迁至汉阳,后迁至重庆,成为今天的一部分。

1952年天津钢产量达6.98万吨,占全国的5.2%,居全国第四位。天津的钢产量主要来自天津钢铁厂,也就是今天的天津钢铁集团。它的前身是1935年日本在天津创办的中山钢铁工业。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了包括中山钢铁工业在内的几家日资经营的钢厂,并成立了天津钢厂。

1952年河北钢产量达6.61万吨,占全国的4.9%,居全国第五位。河北产量主要来自唐山钢铁厂,也就是现在的唐山钢铁。唐山钢铁始建于1943年,也是日本人修建的,当时叫“唐山钢厂”。到1945年3月,炼钢车间、轧机厂、机电车间相继建成,主要设备也逐步安装完毕。

1950年改名为“唐山钢厂”。1952年,唐钢在全国率先试验成功“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方法具有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能耗低等特点,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荣获“国家发明奖”。唐山钢铁厂因此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转炉之乡”。

1952年重庆钢产量已达4.8万吨,占全国的3.6%,居全国第六位。

重庆的钢厂主要来自抗战时期的汉阳铁厂,另外还有迁至重庆合并的上海钢厂(1911年建),抗战时期曾生产了大后方90%以上的钢铁,后来发展成为生产钢铁的大型工厂。

1952年初,重庆钢铁承担了渝渝铁路505公里线路所需全部钢轨的轧制任务,并于同年5月完成生产任务。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派代表来厂颁发一等奖证书,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部颁发的第一张证书。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还不得不提建国初期北京的钢铁工业,1952年生铁产量达34.2万余吨,比解放前30年总产量还多5.6万吨,仅次于鞍钢,居全国第二位。

不过请注意,这个钢厂当时不能生产钢,只能冶铁,所以没有纳入全国钢产量统计。不过从规模上看,这个钢厂规模不小,到1952年底,职工总数已由1949年的5067人增加到12297人。

1919年,北洋政府正式成立,开始动工兴建石景山炼铁厂。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钢价暴跌,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工程一度停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占领了石景山炼铁厂,开始炼铁。

后来发展成了今天的样子。

那么总体来看,建国初期集中资源恢复鞍钢生产时,到1952年,辽宁省钢产量占全国的69.7%;

华北地区天津、山西、河北三省区钢产量占全国的16.93%,华北地区是继东北地区之后全国第二大钢铁基地。

上海和重庆也是工业城市,钢产量分别达到7.14万吨和4.8万吨,两市钢产量占全国的8.9%。

不过这里要强调一点,虽然辽宁、山西、上海、天津、河北、重庆都在产钢,虽然日本也建了那么多钢厂(唐山、辽宁、天津、北京、上海等),但是建国初期国内各大钢厂的中国技术专家,还是在国家钢厂,特别是1936年就计划兴建的中央钢厂(1937年抗战爆发,中央钢厂的建设被迫中止)培养出来的,被派往德国受训,回国后在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各钢厂成长起来,后来抗战胜利后,又负责接管沦陷区各钢厂,这批人员也是接收、学习苏联钢铁技术的主力军。 我们国家的钢铁冶金院士也都是从这些民族钢铁工业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说,我们的抗战艰苦奋斗,为民族工业保留了希望。

我们继续看,1953年,我国钢产量177.4万吨,印度153.1万吨,澳大利亚185.9万吨,日本650.2万吨,这一年,我国钢产量超过了印度,同时,1954年,我国钢产量以222.5万吨超过了澳大利亚的217.9万吨,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

1957年,中国钢产量535万吨,印度174.2万吨,澳大利亚284.9万吨,日本1257万吨。这一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钢产量突破500万吨,超过了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1957年,中国钢产量由1952年的世界第18位上升到世界第9位,仅辽宁省就达到338.2万吨,是建国前全国钢产量最高水平(92.3万吨)的3倍多。全国其他省份钢产量也达到197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即使不算辽宁省,其他省份钢产量也是建国前最高水平的2倍多。由此可见一五计划下中国工业化的规模。

但那一年,中国钢产量还不到日本的50%,相当于日本1936年的钢产量水平,但比起建国前1934-1949年钢产量占日本12.5%的高峰,也是有大幅提升的。不过1957年之后,中国走了一些弯路,直到1990年代,钢产量才终于赶上日本,前后足足40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