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贴吧、知乎用户心理分析:探索社区产品背后的共性特点

2024-07-02 04:06:44发布    浏览43次    信息编号:7733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豆瓣、贴吧、知乎用户心理分析:探索社区产品背后的共性特点

笔者对豆瓣、贴吧、知乎三个社区的用户进行了相应的心理分析,总结出了用户心理的共同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社区产品有很多,这里我们选取豆瓣、知乎、贴吧进行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三款产品,是因为除了有代表性之外,它们的玩法和模式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背后的心理特征是否具有一些共性,值得研究。

1. 豆瓣、贴吧、知乎用户群体心理及表现 1.1 豆瓣

豆瓣:豆瓣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相应东西的服务,包括书籍、电影、音乐、本地人等。豆瓣里的用户群体集中在18到35岁之间,通常学历较高,收入较高。对用户的理解不只是播报,还有一系列个人身份符号,比如电影、书籍、音乐、相册、关注的群组等。这里经常群聊的用户和经常玩播报的用户会有些不同。

根据我多年对豆瓣的观察,大部分豆瓣用户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炫耀的需要(虚荣心、荣誉感)

使用豆瓣的人很容易被贴上“小众文艺”、“小清新”的标签,仿佛使用豆瓣能在某种程度上彰显自己的独特性。虽然真正的文艺青年,更可能是那些有一定写作功底,对生活极其敏感的人,比如邓安庆。

2)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

豆瓣上有很多炫耀自己身份的群,比如“总觉得自己是个傻子”群,还有按兴趣、话题等划分的群。现在的豆瓣人,通常都自诩为一群靠养猫度日的抑郁者。

3)习惯养成

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别人的监督才能坚持做某件事,比如“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早睡一起读书”之类的互助小组。

4)学习经验并分享经验

如xxx考研经验帖、xx语言学习方法、xxx旅游攻略等经验帖。

5)好奇、空虚、窥探他人隐私

比如,一些发布自己同性恋爱情经历的帖子,就会受到极高的关注。

6)商业目的

现在群里很多帖子都含有小广告。

7)作为日常社交的补充(隐私)

豆瓣空间相对自由,可以一个人玩得尽兴,所以很多使用豆瓣的人对强关系链的需求并不大,他们更愿意把它作为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补充,发布更多私密的东西。

8)晒日光浴和炫耀

相册、日记、广播等

9)获取信息

通常大家找书或者找电影的时候都会直接上豆瓣看书评、影评,相比较而言,豆瓣的评分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

1.2 贴吧

贴吧:贴吧是基于某个兴趣点,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贴吧是基于某个事物名词,相对更细分更纯粹,分类更全,用户基数也大。贴吧用户普遍比较年轻,目前集中在90后、95后。这类用户追求个性,兴趣广泛,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度较高。加之这部分人正处于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形成阶段,还不是很成熟,受群体效应影响,容易出现从众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贴吧的年轻化、亚文化、明星崇拜等特点。

以下是贴吧中观察到的一些常见用户状态(行为和心理)和表现:

1)获得成就感

2)情绪更容易被激发,语言更加肆无忌惮

贴吧上的一些内容毫无底线,包括各种黄色笑话;也容易看到人们站队、互相喷的情况。

3)找到归属感

贴吧里有各种各样的主题,这些主题以某些事物命名,细分得比较纯粹,用户可以在这里轻松找到有归属感的群体。

4)展现你的存在

相比于知乎、豆瓣,贴吧门槛较低,用户量大,发表任何帖子都能引来围观,引来评论和点赞。

5)明星崇拜(从众心理)

比如EXO鹿晗、Shit Boy等酒吧的用户群体就非常庞大。

6)获取资源和教程

你可以在论坛里看到很多的资源帖和教程帖,比如xxx游戏的通关教程,xxx视频的下载链接等。

7)当然,也有一些帖子主要是以商业目的的。

3. 知乎

知乎:类似Quora,按照主题进行提问和回答。相比百度的知道,问答质量要高很多。这里的用户(早期)都是一些相对专业的人,所以社区里的问答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在知乎上闲逛的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炫耀的需要(虚荣心、荣誉感)

相比于很多问答社区,知乎还是能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地位的(虽然现在玩知乎的人越来越多了),比如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说自己不用知乎都不好意思。

2)满足虚荣心

这从“醒来发现好多赞”“感谢xxx的邀请”“xxx赞后发的照片”等评论中就可以看出。

3)获得认可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知乎用户在获得点赞或认可后,会主动优化改进自己的回答,提供更多的观点和论据,就像遇到了一个理解自己、表达更多想法的知己。

4)知识共享/交流的需要

虽然现在知乎有些杂乱,但还是包含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很多用户还是愿意在知乎上向一些“专业人士”请教,毕竟获取这种知识的成本比较低。

5)晒日光浴和炫耀

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偶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道理,展现一点优越感,传播一些正能量。

6)情绪将变得更加激烈,人们会站队

2. 用户常见心理特征总结

从以上热门、典型社区总结的用户心理,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3.满足用户共同心理需求的东西

针对用户的以上心理特征,也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社区,各个社区都开发了一些相应的功能(操作)来刺激和维护用户。

3.1 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强调规则的建立,任何社区都会强调遵守规则和制度,这个制度除了可以约束用户的行为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保障,可以满足用户对安全感的需求。

社区治理不能无为而治,但规则的约束程度也不能过强,不断提醒不该做什么,难免会挫伤用户的积极性。另外,当社区运行到一定程度,可以适当放权,把这个管理权交给用户,这样可以促进用户的参与。

3.2 满足用户的归属感和社交需求

1)按群组和主题进行分类;这种分类设计可以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加入的群组,并且由于群组具有共同的特征,用户可以快速融入其中。此外,用户对所加入的群组会更加认同,并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群组建设中。

2)标签:不同于身份等级、权限,标签是对用户特征更具体的刻画,从弱关系链到强关系链的转变过程往往需要用户对他人有更直观的了解。

3)私信和关注;这也是为了满足用户从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的需求。

在社交领域,一方面需要为用户创造一个寻找、融入自己圈子的环境和平台,另一方面在走向强关系链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护用户隐私,防止骚扰,因此“黑名单”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

3.3 自尊的需要

1)荣誉勋章和身份等级标识:这些标识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和权威,用户喜欢被别人尊重和仰慕,这些身份标识可以给其他用户一个“这个人好像很厉害”的初步印象,也可以激励用户更加努力,获得更高的身份等级。

2)知乎个人主页的点赞数和感谢数;知乎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展示个人主页上的点赞数、感谢数、问题回复数,这些指标体现了一个用户的专业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