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家庭农场:科技赋能降本增效,解密农业发展新引擎

2024-06-24 09:20:07发布    浏览58次    信息编号:7640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武进家庭农场:科技赋能降本增效,解密农业发展新引擎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一定规模的土地,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生产组织。多年来,这一模式在常州武进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全区共有家庭农场268个。

这些家庭农场究竟有何特色?如何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近日,记者走访武进各家家庭农场,解读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科技赋能降本增效

五月是小麦收割、水稻育苗的月份,也是两大粮食作物轮作的时期。

在前黄镇李陈家庭农场,水稻育苗生产线上,经过铺基质、播种、浇水、覆盖营养土等工序,育苗盘渐渐饱满。

“今年小麦成熟较早,水稻育秧也开始得比较早。从本月初开始,我们预计育秧3.7万余盘,覆盖1500亩。”李陈家庭农场负责人黄雅辉告诉记者,农场已实现水稻育秧全程机械化,每小时可育秧600盘,相比人工,效益提高了一倍,而且秧苗比较整齐,为下一步机械化插秧提供便利。

屋内,一摞摞水稻育苗盘正在晒黑;屋外,200亩小麦已泛起金黄色,进入成熟期,月底即可收割。“从开沟、施肥、喷洒农药,到秸秆收割、回收利用,我们都引进了机械化设备。”黄亚辉介绍,2022年,全市首台秸秆打捆机将在这里试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武进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已达96.77%,通过农田改造、集中流转,区内大部分家庭农场已实现由“人牛下地干活”到“农机下地干活”的巨大转变,并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加速了机械化普及。

采摘在农村很流行

每到周末,原黄江建家庭农场就人头攒动,停车场的队伍长达数十米。

姜建2006年开始经营农场。“最开始我们靠种葡萄赚钱,后来葡萄采摘游流行起来,我们就把围栏拆了,搭起景物,发展葡萄采摘经济。”姜建一边介绍,一边在手机上处理一个新订单——30筐桑葚。目前,农场有桑葚、葡萄、枇杷、哈密瓜等几十种水果,光是小品种的桃子就有近10个。除了果蔬种植,还安排了烧烤、钓龙虾、养羊等项目。

“今年五一假期,农场每天来客都上百人,中午有十几桌顾客同时烧烤。”翻看付款记录,姜建说,将农场打造成集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为一体的家庭农场后,年收入已达100万元,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武进这样的家庭农场还有很多,雪堰镇凤翔果园家庭农场亦是如此,不仅常年提供丰富多彩的采摘项目,还被列为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武进推广示范核心基地。农场专家经常传授知识和经验,举办农业管理培训活动,帮助果农在花果飘香中“种出好果”,培养“地方能手”“田间学者”,助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政府搭建创新平台

家庭农场采摘游虽然深受人们欢迎,但也面临发展困境——同质化严重、服务相对单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长期来看,采摘经济并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家庭农场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为此,武进区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项目扶持,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发挥自身优势,开辟农业旅游新轨道。“通过项目,引导家庭农场在生产的基础上美化农场环境,设置互动体验区、农业科普区。”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化发展科科长陈璐说。

郭飞家庭农场开展调研学习活动

以粮食智能化生产为重点的前黄国飞家庭农场,开展了研学项目。“学生们来到农场参观、体验、学习,了解现代农业生产。”郭楠主任介绍,农场每年接待近十批学生,参观内容涵盖垦殖、化控、收获等各个环节。

同时,对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家庭农场,政府搭建平台,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化开发,为农场量身定制农业旅游设施、体验项目、研学计划,有效利用土地和种植资源,积极发展周末经济,提高农业附加值。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差异化、多层次、体验化、品牌化,力争试点一批、建设一批,把每个家庭农场都打造成热门打卡点。”陈璐说,这样能吸引更多游客来乡村游、体验农业,助力农场增收、农民致富。

(记者 宋一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