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线路板废水处理难题及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工艺的应用前景

2024-06-22 03:09:57发布    浏览182次    信息编号:7617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印刷线路板废水处理难题及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工艺的应用前景

印刷电路板生产废水由于量大、水质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是制约电子工业元器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印刷电路板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系统高效的有机物去除能力以及特定微生物对铜离子的耐受能力和吸附固定能力。通过文献及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基于水质分类的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工艺的应用在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促进水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参考

[1]

王树柏. PCB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J]. 电子电路与贴装,2007(03):132.

[2]

游振中,魏江洲,丁扣林.印刷电路板废水处理工艺浅析[J].印制电路信息,2003(03):52-54.

[3]

B.金属-金属键的对接[J].2001(2/3):203-216。

[4]

陆金辉, 游振中. 线路板废水处理工程简介[J]. 给水排水, 2002(04):29-31.

[5]

吴文, 龚本涛, 李茂康, 范宇, 唐吉禄, 袁浩. 电镀废水的综合化学处理[J]. 电镀与涂饰, 2001(03):43-45.

[6]

叶恒鹏, 陆少明, 毛伟兵, 范毅林, 廖志民. 线路板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J]. 工业水处理, 2004(06):52-54.

[7]

郭崇武, 李建强. 石灰处理电镀酸性废水的方法[J]. 电镀与涂饰, 2007(03):48-51.

[8]

彭长生, 陆寿慈, 徐玉琴, 宋存义.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J]. 电镀与涂饰, 2002(02):40-43.

[9]

葛丽英,刘定富,曾祥琴,李少明.酸性含铜电镀废水的处理[J].电镀与环保,2007(02):36-37.

[10]

李建, 石凤林, 尔丽珠, 张慧媛. 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电镀废水及其发展趋势[J]. 电镀与涂饰, 2003(06):28-31,34.

[11]

张建波, 王伟菁, 朱乐. 离子交换树脂对有机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J]. 水处理技术, 2001(01):29-32.

[12]

尔丽珠, 秦晓丹, 张慧媛. 离子交换法移动式处理重金属废水[J]. 电镀与涂饰, 2007(02):48-51.

[13]

何志毅,陶大军,王波.电解法处理线路板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J].水资源保护,2006(05):60-62.

[14]

郭永富,邵启军.印刷电路板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及回用[J].工业水处理,2007(08):70-73.

[15]

陆照庆, 荀志磊. 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J]. 电镀与涂饰, 2002(05):42-44.

[16]

F;.著:[J].1997,44:301-316。

[17]

K;Kato S;T等人的自述[J].水与环境,2001,44:453-459。

[18]

李福德. 电镀废水的微生物处理[J]. 电镀与涂饰, 2002(02):35-37.

[19]

潘祥良, 王建龙, 张道勇. 混合硫酸盐还原菌胞外聚合物对Cu2+的吸附及机理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05(09):25-28.

[20]

王国谦. 硫酸盐还原菌吸附去除印刷电路板废水中铜的研究[D]. 四川大学, 2004.

[21]

山毛榉IB;水煤浆.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J].土壤与作物,1995,35(01):59-72。

[22]

J;E. of and[J].,2005,31:227-232。

[23]

吴倩静, 李欣, 李福德, 等. 电镀废水的微生物处理研究[J]. 环境科学, 1997, 18(05): 47-50.

[24]

赵小红, 张敏, 李福德. SRV细菌去除电镀废水中铜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04): 288-292.

[25]

G.;R.Perez;JM Gomez;A.;D..重金属及其衍生物的毒性[J].植物药理学报,2006(1/3):40-46。

[26]

AH;JJ Plumb;WJ.金属-床层及-废水的分析[J].,2006(1/4):204-213.

[27]

盛晓霞;丁永平;苏志强.离子、pH对pH的影响[J].有机化学与应用,2008(2):256-264.

[28]

董新教,陈文海.抗铜细菌的筛选及吸附条件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05):6-7,19.

[29]

李庆斌, 褚松茂, 徐福, 王翔. 芽孢杆菌生物吸附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05):89-91.

[30]

;ladan;等.命运之谜[J].北京:化学杂志,2007,73:1-7.

[31]

E;B.藻类对重金属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A部分,1997(3):215-226。

[32]

王进, 张青青, 唐斌. 一株高抗铜菌株的分离及富集特性研究[J]. 安徽工程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19-22.

[33]

王占勇, 张静, 苏婷婷. 啤酒废酵母对铜离子吸附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1):62-65.

[34]

涂宁宇. 磁场对高效吸附菌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J]. 广东化工, 2006(04):83-85.

[35]

黄德兵,赵永红,岳铁荣.电化学-接触氧化法处理多层电路板废水工程实例[J].环境工程,2005(02):13-15.

[36]

闫永红,陈国辉,连文彪.PCB废水处理工程[J].水处理技术,2006(01):83-86.

[37]

王涛。电微生物技术处理重金属离子及难降解有机废水[D]。天津:天津大学,2005。

[38]

贾宝琼,陈晓峰.印刷电路板废水处理及回用[J].电镀与涂饰,2007(05):55-58.

[39]

侯伟忠,黄伟,唐要武.印刷生产废水的处理[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04):80-82.

[40]

丁春生,袁东升.线路板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09):686-688.

[41]

鲍旭平,李宜久.印刷电路板开发废水处理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5(11):22-24.

[42]

陆玲玲,梁艳芳,曾明刚.MBR工艺深度处理线路板废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8(04):35-38.

[43]

姚美凤, 方江民, 周星球, 张林苏, 赵勇. AF+BAF深度处理PCB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07):96-97,105.

[44]

姜博乐,吴胜金,何永强.利用酵母铜抗性基因CUP1改良荧光假单胞菌铜抗性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7(09):96-99.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