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竞争格局

2024-05-25 13:04:23发布    浏览91次    信息编号:7288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竞争格局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的过程。储能贯穿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是能源转换与缓冲、调峰与增效、输送与调度、管理与应用的核心技术,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良好的产业前景。

1.全产业链

储能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子元器件、结构件、辅材、机柜电缆、土建安装、升压装置等;储能产业链中游包括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换器、能量控制系统、储能系统等;储能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风电站、光伏电站、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家庭储能、充电桩等。

2. 正极材料

目前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四大类: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其中磷酸铁锂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商用车及储能电池市场,三元材料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电池市场。

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其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起着主导作用,正极材料的成本也占比较高。

1. 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417.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51.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二)出货量

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由2017年的20.8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51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67万吨。

(三)竞争格局

在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中,厦门钨业占比最大,为9.92%;天津巴莫占比6.44%;德方纳米占比6.31%;容百锂电占比5.82%;长源锂电占比5.70%。

3. 负极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其中碳材料上游为石墨矿,非碳材料上游包括沥青、硅等原料。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下游行业为锂电池行业,具体产品分为动力锂电池、消费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

1. 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82.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0.2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89.4亿元。

(二)出货量

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由2017年的14.8吨增长至2020年的36.5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47.6吨。

(三)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在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中,从出货量来看,巴雷特份额最大,达22%,其次是普泰莱,占比为18%,杉杉股份、凯金新能源、中科兴城的份额分别为17%、14%、7%。

(四)产业结构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自2000年起,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天然石墨负极逐渐开始规模化应用。进入智能时代后,天然石墨膨胀大、倍率性能差、循环寿命短等问题导致其不适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高端应用场景,人造石墨开始得到开发应用。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结构中,人造石墨占比较大,达到83%,天然石墨仅占16%。

4. 电解质

电解液是化学电池、电解电容器等中使用的介质,为其正常运行提供离子。电解液产业链中,上游包括溶剂、溶质和添加剂,中游为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下游为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和电容器。

1. 发货量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着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量等优势的保障。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电解液从2016年的9.8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25.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30.9万吨。

2. 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在我国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中,按出货量计算,天赐材料市场份额最大,为29.3%,其次是新能源电池17.6%,凯赛华荣14.7%。

电解液行业“龙头效应”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2016年至2020年,我国电解液出货量前五大厂商(CR5)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8.6%、68.6%、67.8%、75.2%、74%,整体呈上升趋势,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重点企业分析

5. 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把感受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信息输出的检测装置。传感器的上游是各种原材料,包括芯片、电路、电源、不同类型的元器件等;中游是各类传感器,包括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下游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通讯电子等。

1. 市场规模

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189亿元,同比增长12.7%。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互联网赋能下,传感器行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随着未来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传感器行业市场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增至3150亿元。

2. 区域分布

我国传感器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6.9%;华中和华南地区占23.1%;华北地区占8.4%;西北地区占4.4%。

(三)竞争格局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迅速,从竞争情况来看,我国前五大传感器企业占据国内传感器市场40%以上的份额,行业竞争格局逐步成熟。

华工科技的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出行、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是具有影响力的全球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大立科技是国内少数能够自主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从机芯部件到整机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其传感器业务占比超过90%,主要生产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歌尔股份目前精密部件营收规模较大,歌尔股份的传感器涵盖压力传感器、交互传感器、流体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印刷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简称PCB),又称印刷线路板、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通常,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制成印刷电路、印刷元器件或二者结合而成的导电图形称为印刷电路,在绝缘基材上提供元器件间电气连接的导电图形称为印刷电路。PCB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括铜箔、树脂、玻璃纤维布、木浆、油墨、铜球等,其中铜箔、树脂、玻璃纤维布是三大主要原材料。中游基材主要指覆铜板(CCL),由铜箔、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纱等原材料制成,下游为各类PCB的应用。

1. 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印刷电路板产值快速增长,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印刷电路板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印刷电路板产值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印刷电路板产值从2017年的297.1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52.4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高于全球平均增速。随着我国印刷电路板国产品牌的崛起,预计2022年我国印刷电路板产值将达到389.36亿美元。

(二)产品结构细分化

目前,我国印刷电路板细分产品主要包括多层板、柔性板、HDI(高密度互连板)、双面板、单面板、封装基板六大类型。数据显示,在我国印刷电路板细分产品中,多层板占比最大,达到45.97%,远超其他产品;其次是柔性板,占比为16.68%;HDI占比为16.59%。此外,双面板、单面板、封装基板占比分别为11.34%、6.13%、3.29%。

3. 行业区域分布

中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且拥有广阔的内需市场和劳动力成本、投资政策等制造业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将生产重心转移至中国大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因下游产业集中、区位条件良好,已成为我国PCB生产的核心区域。

但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部分PCB企业开始将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经济产业带,PCB产能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江西省作为沿海城市向中部延伸的重要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加之当地政府大力推进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招商引资,已逐渐成为沿海城市PCB企业的主要转移基地。预计未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仍将保持其在PCB行业的领先地位,并继续向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由于PCB企业内迁,中西部地区已逐渐成为我国PCB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四)竞争格局

国内印刷电路板行业与全球市场一致,市场相对分散,竞争充分,一方面,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台资、日资企业大多在国内设有子公司,另一方面,国内本土企业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

7. 储能电池

储能电池主要是指应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及可再生能源储能的电池。储能电池(多为锂离子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分。储能电池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结构件等;上游集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涂布机、搅拌机等。储能电池主要有8大类型,分别是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锂硫电池。储能电池中游的储能系统及集成包括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逆变器等软硬件系统。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发电、电网、用电等。此外,下游的后市场还有电池回收。

1.储能电池

1. 市场规模

2017年至2020年,我国储能电池产值逐年提升,2020年突破180亿元,同比增长约6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储能电池产值将突破350亿元。

2.新增装机容量

受益于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政府政策的刺激,2021年中国储能电池装机量在2017年新增装机0.3GWh的基础上,新增5.8GWh。在国家能源转型与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储能电池是电力体制改革和新能源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2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6.5GWh。

3、储能电池竞争格局

我国动力储能电池行业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头部效应比较明显。其中,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市场份额近60%,其次是比亚迪,市场份额为16.0%。中航锂电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4.3%。

(二)储能锂离子电池

1. 输出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稳步增长,由2017年的111.13亿只增长至2021年的232.64亿只。2022年1-2月,锂离子电池产量35.85亿只,同比增长13.6%。

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实现全行业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06%。

2. 发货量

在电动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创新不断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类新型电池技术相继问世。近年来,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从2017年的4GWh增长至2020年的16.2GWh。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2.9GWh。

3. 市场结构

锂电行业以动力锂电池为主,2021年动力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65%,市场占有率67.9%,消费锂电池、储能锂电池产量分别为72GWh、32GWh,同比增长18%、146%,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2%、9.9%。

8. 储能转换器

储能逆变器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在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载)之间,实现电能双向变换的逆变器。储能逆变器上游主要由IGBT、印刷电路板、电线电缆等组成,储能逆变器中游为工频升压型储能逆变器和高压直装式储能逆变器。储能逆变器下游为风光电站、光伏电站、电网系统、变电站等。

1. 市场规模

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波动性较大,加之限电政策影响、企业调峰调频需求、国内可再生能源储能政策推动等,未来储能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据IHS预计,2020年全球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将达12.7GW,同比增长30%,其中并网型储能逆变器规模将增至7GW。2021年全球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将达24GW。

2. 按装机容量排序

2020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的储能逆变器供应商依次为:阳光电源、科华恒盛、索伦电气、上能电气、国电南瑞继保、盛虹电源、科陆电子、许继电气、英博电气、智光储能。

2020年,在海外电化学储能市场(不含户用储能),中国储能逆变器供应商海外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阳光电源、比亚迪、科华恒盛、坤岚新能源、盛虹控股。

(三)竞争格局

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储能逆变器厂家有ABB、Nidec、NR、 等。我国储能逆变器厂家也很多,最常见的有阳光电源、固德威、索文电气、国电继保等。2020年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市场份额达到25%,科华继保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9%,索文电气、上能电气市场份额分别超过10%、15%、11%,国电继保、盛虹电气、科隆电子、许继电气市场份额分别为8%、7%、5%、4%。我​​国储能逆变器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空间还未完全释放,因此未来储能逆变器领域还有很大发展机会。

9. 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简称ESS)是一种能够储存和供应电能的系统,具有平滑过渡、削峰、调频调压等功能。储能系统的上游由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能量管理系统(EMS)组成。储能系统的下游是储能系统的安装和运行。储能系统的下游是风电站、光伏电站、电网系统、充电桩等。

1.装机容量

储能系统按类型可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包括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主要应用于几分钟到几小时的工作场景。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化学储能系统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我国已运行电化学储能规模达1.87GW,累计装机规模达5.51GW,同比增长68.5%。预计2022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7.25GW。

2. 销量排行

2020年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CR5仅为26%,其中阳光电源销量最高,为299.8GW,海博希克销量排名第二,为242GW,平高以127.5GW的销量排名第三。

(三)竞争格局

储能系统竞争格局不明朗,电池厂商、逆变器厂商、电站厂商纷纷加入储能系统竞争,国内装机规模排名靠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中,除阳光电源、海博创外,大部分来自电力行业。

10.光伏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是原材料,主要包括硅片、银浆、纯碱、石英砂等;中游分为光伏板和光伏组件两大部分;下游是光伏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发电,也可以代替燃料用于取暖。

1. 装机容量

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1581万千瓦,同比增长20.9%。

(二)新增装机容量

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4.88GW,为历史上最大年度投产,其中光伏电站25.60GW,分布式光伏29.28GW。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06.56GW。CPIA预测2030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05GW,2030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28GW。随着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势必带动光伏组件行业的发展。

(三)发电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不断增长,光伏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光伏发电量183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2022年1-2月光伏发电量2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

11.风力发电

风电是指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在风电产业链中,上游主要包括叶片、塔筒、齿轮箱、主轴轴承、机舱、发电机、主控系统等。其中,叶片是捕获风能的基本部件,也是产业链中最紧张的供应环节;中游分为海上风电场和陆上风电场;下游为风电运行维护和用电环节。

1. 装机容量

近年来,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019年突破2万亿千瓦,2021年突破3亿千瓦,较2016年底增长一倍。目前,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1-2月,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34.42万亿千瓦,同比增长17.5%。

(二)新增装机容量

2021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757万千瓦,创“十三五”以来投产第二高年。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中东部及南方地区约占61%,“三北”地区占39%。风电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2022年1-2月,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573万千瓦。

(三)发电

近年来,我国风电发电量持续增长,2020年突破4000亿千瓦时。2021年全国风电发电量5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8%。2022年1-2月,全国风电发电量94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6%。

12. 充电桩

充电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它们的功能与加油站的气泵相似。

在充电桩产业链中,充电桩可以分为DC充电桩,AC充电桩,无线充电桩等。所涉及的实体和组件包括充电模块,电动机,电动机,芯片,芯片,接触器,断路器,壳,壳,插件,插件,插件,插件,插件,插件,材料等。

1.充电数量

随着新能源车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12月,我所在国家的收费数量稳步增长。从上个月开始增加44.9%的人,有496,000个DC充电桩,717,000 AC充电堆和589 AC/DC的综合充电堆。

2.竞争格局

我国家充电行业的主要企业具有很高的优势,该数据表明,到2021年底,全国的公共充电堆运营商的CR10占89%,其中充电,和State Grid的市场股票分别为22.4%,22%,和17.1%的市场份额,占地17.1%。 EWI ,Hui充电,Any Any Eny,Wanma AI的收费和深圳汽车电力网络的市场份额不到5%。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