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腾冲地名说(第一辑)》刊登

2024-05-24 22:03:12发布    浏览59次    信息编号:7280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文史资料《腾冲地名说(第一辑)》刊登

编者注

近年来,腾冲政协充分发挥文史资料“留史、劝政、凝聚人心、教育人”作用,注重传承历史文化,创新载体,丰富新的文史成果,2023年编辑出版文史资料《腾冲地名论(第一辑)》。

腾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条路、每一座桥、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寨子,都蕴藏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腾冲地名(上册)》探寻、梳理了众多地名的由来、演变及其所蕴含的景点、古迹、事件、人物、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反映了各个村(社区)、乡(镇、街道)的文化内涵,客观、全面、系统地呈现了腾冲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古老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时代腾冲的新风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关于建设“爱书政协”的工作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在“留史、劝世、团结、教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将市政协编写的文史资料《腾冲地名(第一辑)》连载出来,敬请关注。

本期出版《北海镇传统村落》。

21号

《腾越街道传统村落》

尚家寨村东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尚家寨村隶属于腾越街道东山社区居委会,位于邱王山山麓,距东山社区居委会2公里,由千东库、后东库、尚家寨3个自然村组成,有10个村民小组,居民有尚、张、尹、徐、黄、刘、段、李等姓氏。海拔1637米。东与渥牛岗为邻,东南与玉壁社区东升自然村为邻,南与朝阳社区为邻,西与文兴社区为邻,北与盐湖社区为邻。面积3.10平方公里。土壤类型为育秧水稻土,适宜种植水稻、大麦、蔬菜、茶叶等。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一、三产业。村内建有尚家寨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自然景观有低温温泉——严家塘、东湖等,文物资源有侨香寨、中山寺、张文光墓、刘辅国故居、刘辅国墓等。2013年8月,尚家寨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腾冲县地名·东山公社·尚家寨大队》记载:“尚家寨”,“村中多姓尚”。《腾越府志·山水·曲岩》(注本)记载:“东库塘在袁家庄,泉水颇丰,有堤防,若养之,可灌溉高田。”东库塘即严家塘。袁(严)家庄是原东库自然村的一部分。《新齐志·诸姓》记载:严姓到腾冲的第一代人严虎山,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沐英征战云南各地。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率兵驻守腾越,授千户。 部队驻扎在东库山后的旧营。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随巡抚何福锦剿灭南甸土司道甘猛,屡立战功,授腾冲守将千户。其境内有一天然水塘,水清如镜,终年如泉,水温常年21℃(恒温)。此塘原属严氏,故名“严家塘”。严氏居住的地方叫“严家庄”。严氏六世祖严佑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调任,举家从严家庄迁至拉兴镇镇守关的“天堂关”(甸坛关)。 据有关资料显示,云南移民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因军事定居而来的军户和杂役,一类是官差,一类是经商。腾冲文化学者刘硕勋先生介绍:严氏迁离严家庄后,至明末,从事文学的刘氏第一代先祖、从事商业的黄氏第一代先祖、从事农耕的张氏第一代先祖均在严家庄定居,但没有沿用“严家庄”的名称,而是以“东库”作为村名。千东库,《腾冲县地名·上家寨大队志》记载:“千东库,相传为明代筑腾冲城时东侧的仓库,此村在前,即千东库的演变。” 后洞库与千洞库的区别在于,这个村子在东侧仓库的后面,因此得名。

《腾越镇志·上家寨》记载:上家寨“清朝时期,属腾越厅东联。民国二年(1913年)属东联。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二区东华乡。1949年12月,属东华区。1950年10月,属第一区团结村。1952年3月,属第一区团结乡。1958年11月,属东方红公社。1959年3月,属东山公社。”1960年至1962年,前东库、后东库划归城关公社,属饮马河大队,上家寨村属东山公社。1963年1月,上家寨村划归城关公社。隶属天心区榆壁公社。1964年,上家寨与千东库、猴东库组成上家寨大队,隶属东山公社。1984年11月为东山公社。山区上家寨乡。1988年2月为东山乡上家寨村。2000年10月为上家寨村民委员会。2001年3月为东山镇上家寨村民委员会;12月为腾越镇上家寨村民委员会。2009年12月为上家寨社区村民委员会。2013年,上家寨社区村民委员会辖上家寨、千东库、猴东库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016年4月,上家寨、东升社区合并为东山社区。

中山寺位于尚家寨村头,始建于1475年前后,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由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土主殿等组成。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海灯法师重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海阔法师将寺院改建成五殿三厢。

尚家寨水资源丰富,东山上终年流淌的泉水汇聚尚家寨,绕村而流。村前有东湖、严家塘两个大湖,调节着自然气候,冬暖夏凉。房屋并非整齐排列,而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传统的三进院落和四进院落,青砖灰瓦,两层木结构房屋,土坯、红砖、青砖、火山石墙。古老的两层木屋,夜风清明月,黄昏时分的小桥流水。重脊高檐的深院,方正的木门,做工精致的木窗,雕花的窗玻璃,铜门环,无不彰显着威严与厚重。

千洞库、后洞库、上家寨三个自然村落围绕牛岗而建,东西、南北纵贯,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和交通要道。相传明朝总兵李胜率领腾越军民修筑腾冲石头城时,这里便是东侧的仓库,筑城时的“手递灰”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受“耕读”文化的熏陶,上家寨人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明清时期,曾出现过黄忠泰、刘殿国、刘振国、张汉兴、张文云等贡生、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腾越发生饥荒,民不聊生,灾民众多。 村民刘开新慷慨捐献大量粮食救济灾民;民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包括辛亥革命第一次起义领袖张文光、刘富国等;此外还有医学博士刘耀勋、社会学博士黄胜雄等,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张文广(1882—1914),字少三。自幼志向远大,慷慨慈善,性格倔强刚直。曾因触怒义西巡抚石鸿绍而被捕入狱,后获救释放。后与在干崖(今盈江)经商的刘富国密谋发动革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经杨振宏介绍加入同盟会。经刘富国介绍,张文广结识了黄毓英等革命者。 随后,张文光与刘富国变卖家产,联络革命同僚冯启基、葛子忠、陈定洲等人成立“青年自治会”,联合清军中的陈云龙、钱泰峰、彭英、李光斗、何超宣、方汉、寸建忠等人,按照《革命方略》准备起义。1911年3月29日,张文光正准备起义,但消息泄露,腾越节度使耿宝奎、将军张家裕下令逮捕张文光等人。后在腾越堂同知温良逸的斡旋下,张文光避难甘崖,得以逃脱。7月,张文光与道安仁、刘富国在甘崖策划起义,秘密返回腾越。 九月初一,张文广在窝牛岗召集陈云龙、钱泰峰、李光斗、宋学士、周惟楣等人,密约初六开始起义;初三,张文广到甘雅从道安仁处取得《革命方略》和南阳总署印章;初六回到腾越,在五皇殿召集起义骨干,部署行动计划,举行宣誓仪式,当晚发动起义;起义军杀死了第七十六军第三营和西防第四营营长,攻占了军械局和腾越镇、道、厅办事处,并派兵保护街道、税务局、领事馆等。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滇西督抚署,他被推选为督抚。 八日,起义军分三路,攻占永昌、顺宁、云龙、永平,震惊全云南。腾越起义遭到大理以赵藩为首的“义西自治总督府”的诬蔑,云南省督抚署对张文光产生怀疑,下令大理军阻击起义军。李根元到腾冲后,张文光为顾大局,撤销了滇西督抚署,省府任命他为云南省督佐、大理提督。民国二年(1913),张文光因妒忌愤而辞职,回到腾越,准备留学日本。 唐继尧、谢如意等人恐张文光日后构成威胁,便诬告张文光与大理杨惠武叛乱有关,袁世凯秘密下令“处决”。1914年12月12日(1914年1月7日),大理巡抚谢如意派李青龙等人在腾冲留皇塘将张文光杀害,时年32岁。1923年4月,张文光的冤案得以平反。

《腾冲文物·名人墓·张文光墓》记载:张文光墓位于城东郊卧牛山麓,坐北朝南。墓为屏风式,立四柱三碑。墓前宽2.16米,后宽2米,前高1.9米,后高1.2米,长3.7米。墓首用火山石镶嵌。正中主碑镌刻“滇西总督、大理提督张俊之墓”,为大理石砌成,碑文由李根元、于右任撰文。墓上“葬骨此丘真吉土;举旗思英雄气概”的对联为张文德所书。 附两侧碑碣为1984年腾冲县人民政府增设,一为《张文光事迹简介》,一为《重修墓志》。1984年5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富国(1880—1938年),字璧臣,东库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父到甘雅(今盈江)经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革命先驱秦立山介绍,刘富国加入同盟会,是腾越地区第一位同盟会会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富国结识杨振洪,杨振洪遭清政府追捕逃到弄章时,他冒险护送杨振洪到缅甸八莫。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川李霞章、江苏王耀民、云南东川黄毓英、永昌何忠杰等同盟会成员相继到弄章看望刘富国。李霞章带来杨振宏从新加坡寄来的密信,要大家准备起义,因消息走漏,只好躲了起来。这一年,居正与黄毓英从仰光来到弄章,在刘富国住处一住就是数月,商讨革命方略。居正委托刘富国去腾冲调查军械局实际存放武器的数量,他如期完成了任务。刘富国与张文光志同道合,刘富国让张文光联络军方,组织公司,并变卖自己在弄章的房子和土地作为革命资金。 刘富国还带着张文光来到甘雅,会见了甘雅土司和中国同盟会会员道安仁,商定道安仁将号召十位土司支援起义,这更加坚定了张文光的革命决心。在刘富国的奔走之下,中国境内昆明、腾越、甘雅和缅甸之间的革命党人也都联系上了,互通革命消息。

清宣统二年(1910年),刘富国到腾冲董库家中,召集同志们商议起义策略。清宣统三年(1911年),张文光从孟贡回到弄章,刘富国力劝张文光发动起义。7月,他带信到甘雅,与道安仁商议起义日期。这时,腾越自治会来信到弄章,报告腾越自治会已被揭发,清政府要逮捕自治会会员,要他们迅速逃走。张文光与刘富国商议对策。张文光听从刘富国的建议,乔装改扮,绕道回到腾越,秘密准备起义。 张文光再次到甘雅向道安仁请示《革命方略》时,刘辅国已通知满云、西马、胡腊萨等地驻军准备响应起义。9月6日晚,张文光在腾越发动起义后,刘辅国调集弄章各边防营响应。由于粮食和军饷不足,刘辅国按《革命方略》向弄章一富户借了3000盾,分给各营。13日,刘辅国率领边防营来到腾冲。刘辅国到腾冲后,张文光召集当地元老和文武百官开会,表彰刘辅国的功绩,并推荐刘辅国为都督,但他婉言谢绝,只接受了民政总管一职。 凡有重要事情,张文光都会和刘富国商议。

民国成立后,刘富国辞官归田。张文光遇害当晚,刘富国家也被士兵包围。刘富国跳墙逃走,逃往缅甸多年后才回到家乡。虽然此后他已不屑世事,但在“九·一八”事变后,刘富国曾给时任司法院院长居正写信,建议当局“消除党派之见,和睦共事”。刘富国的品德深受督察李月改的敬重,曾数次到东库看望他。

下棋罗社区居委会

下旗罗社区居委会原名“下旗罗村”、“热海村”,位于腾冲市区南部来峰山南麓、罗胜山西北,是腾越街道办事处辖区城镇社区之一。海拔1640米,东连东坪社区,南连清水镇,西连和顺镇,北隔霞光路(宝腾公路)与上旗罗社区为邻,辖11个社区、20个居民小组。有李、刘、杨、张、尹、段、徐、马、肖、王、村等姓氏居住于此。面积12.13平方公里。土壤类型为积水稻土,适宜种植水稻、蔬菜、花卉等,是腾冲市蔬菜主要产区和供应区。 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三产业。辖区内有文昌宫、水映寺、景澜寺、青崎李氏宗祠、玉湖李氏宗祠、尹氏宗祠、段氏宗祠、天心刘氏宗祠、40余口古吊井、滴影池、杞洛河等景观。1985年,下杞洛社区荣获省级“文明乡镇”称号;2005年,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2006年12月,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2016年9月,下杞洛社区(时名为热海村)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旗罗古称“伊洛”,相传唐朝南诏时期,这里便有人居住。“伊洛”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名字,后来人们把“伊洛”提炼为“旗罗”。“伊洛”在佤语中意为“水边的村落”。《徐霞客游记》记载:“旗罗,史记为‘伊洛’,是个十分繁华的村落……竹林茂盛,田野蜿蜒,亦是一片清静。”《文昌宫碑铭》记载:“秀水东流,绕之如带。”因河水如带,如绸缎般飘洒,故名“旗罗”。 《腾冲县建志》记载:“栖罗源于自然地貌与水,背靠来峰,乡道五里,竹林茂密,层峦叠翠,风卷碧波,绿荫成荫,竹影清鸣,人居花鸟芬芳之中。自古川南仅以竹、梅、滇茶著称,而栖罗人更喜欢竹的豁达与高尚气节,因此竹子种类繁多。”栖罗顺应来峰的形态与地势,沿山脚蜿蜒的水榭建筑,隐隐蔽藏,求自然和谐。虽靠自然条件之美,但更靠智慧的编织。于是,一条春溪被抽出,穿过乡道脚下,如游龙一般,达到动中有静、景中有交融、荷香四溢的优美环境。 流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形成鱼人嬉戏、泉人清净、诗情画意、秀丽幽静的多层次景观体系。”

《下棋罗村志·姓氏源流》记载:“下棋罗各主要姓氏的祖先,多在明朝军旅中服役。”刘:滕氏始祖刘思逸,南京江陵府人。明洪武四年(1371年)随沐英南征,授忠义将军,后奉命赴滕,洪武十五年(1382年)迁居棋罗。”李:滕氏始祖李芳春,南京应天府建康县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沐英、傅友兰入云南平叛,次年分兵平定滕越,后定居下棋罗。”段:滕氏始祖段胤,江南泸州府合肥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奉命平定陆川司之乱,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定居观音塘,其次子段黑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迁居下栖罗。尹氏:始祖尹澜,南京应天府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随军平定司法伦之乱,奉命驻守腾冲,其次子尹海迁居下栖罗。李氏:始祖李孚,南京应天府大石坂人。明洪武初年从军,定居龟甲巷。 李德,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沐英入滇,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其孙李贺定居下齐罗。杨氏:腾冲始祖杨先登,南京上原县人,明洪武年间在滕县任职,定居下齐罗杨家巷。徐氏:腾冲始祖徐斌,南京应天府人,明宣德年间在滕县任职,定居金家园,后其子徐实迁居中齐罗。张氏:腾冲始祖张玉贤,南京上原县人,明代来滕县,居满邑,后其孙张金榜迁居下齐罗。 萧氏:滕氏始祖萧明衡,湖南衡州府衡阳县人,明万历末年迁滕,居下西街。其孙大昂迁居中齐罗。陶先芳,湖北黄冈黄梅县人,清初迁滕,居中齐罗。……”

《腾越镇志·热海社》载:“热海社原为旗罗,古称‘伊罗’,明清时精为旗罗。唐宋时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明代为军事聚居地。天心社原名‘毛军屯’,左所营社原名‘左所营’,清代属旗罗连。” “民国二年(1913年)属腾冲县杞罗连。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腾冲县第一区杞罗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第一区(城关)杞罗乡,辖7个保(上杞罗、中杞罗、下杞罗、李柴坝、屈家营、天心、左所营)。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九月,属腾冲县杞罗乡。” “1949年12月,属腾冲县杞洛公社。1950年10月,属第一区杞洛乡。1952年3月,属第一区杞洛乡。1958年、1960年11月,属东方红公社东山小公社。1961年5月,属东山公社杞洛大队。1964年,属东山公社上杞洛、下杞洛大队。1970年,改为东山公社上杞洛、中杞洛、下杞洛、天心大队。1984年11月,改为东山区上杞洛、中杞洛、下杞洛乡,天心并入下杞洛。1988年2月,改为中杞洛、东山乡下旗罗村。2000年10月,改组为中旗罗、下旗罗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改组为腾越镇中旗罗、下旗罗村民委员会。2003年2月,中旗罗五个小镇合并。5月,为管理方便,将20个居民小组划分为旗罗、官园、文园、云桥、底营、文昌、水营、左所营、天心9个小区。2009年12月,增设博览小区。2010年5月,增设航空花园小区。2013年4月,增设水墨中国小区。2016年4月,热海社区更名为下旗罗社区。

杞罗是云南省著名侨乡,杞罗人何时开始走出国门已无从考证。据李氏家传,明初,其祖先李璟、李炯随副将军沐英从南京到云南腾冲后,李璟承袭土地为军驿,定居下杞罗;李炯则出国谋生,定居缅甸。从此,“穷游蛮夷,奔走织造”成为杞罗人谋生的重要方式,贯穿明清民国。清代文人尹逸在《竹枝诗》中咏道:“上杞罗连下杞罗,耕作不多于出门;行至贡窑十里铺,皆回首娘坡。” 绮罗华侨分布于缅甸、泰国、新加坡、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且不乏富商。

Qiluo村在西部的西部,在村庄的村庄里,村庄的山坡在村庄里,在村庄和清朝的村庄中大部分是“三个庭院和一个屏幕墙”,或者有一个前大厅和一个后花园。中国的早期共和国。 主楼是一个三居室的五架山脉风格,坐在向东,带有三重花门,前面的走廊,一个宽敞的中央大厅走廊,花园,屏幕墙,北翼房间,房屋后面的房子后面是一个乡村旁边的房子代表汉族文化的许多古老的住宅,古老的井,古老的斑块和各种类型的家庭大厅,其中大多数是明王朝和清朝的古董。

位于社区前的一座黄金形山上,面向南方和北部,覆盖了10 MU的区域,由村民Duan Yaoyu启动,建于Wanli的13年,并在Ming (1585年)。 ILT并将其扩展到目前的大小。 From north to south on the main axis are the main gate, , Gate (the front eaves are on the same level as the on the east axis and the on the west axis), Zhuyi , Hall, , back , etc. From north to south on the east axis are Yixue , , , , etc. From north to south on the west axis are the , God of Hall, , Tuzhu Hall, and on the axis are Hall and Nuwa Hall. The has its own and is . it is , , or color , it the level of the time and place, and can be a . In 1984, was as a -level relic unit; in 1998, it was as a -level relic unit; 2013年3月,它被宣布为国家关键文化遗物保护部门。

,以前被称为“ ”,最初是在明朝的时期建造的(1522-1566)。伊宁神庙。 “ Xu Xiake的旅行记录”记录:“从 的东部脚下,六英里到Qiluo,拜访了Li先生的家。...村庄非常繁荣。它得到了西部的 的支持Xu Xiake通过“ ”,这也称为“ ”,当时, 具有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布局,建筑师在的脚下使用了 5,它被宣布为市政级文化遗物保护部门。

Qiluo图书馆在中国共和国(1919年)的第八年,在海外返回中国人,并在村庄中逐渐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一个图书馆图书馆是村民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过去一个世纪Qiluo人民追求文明和进步的见证。

有五个祖先的大厅,即李克(Yuhu li Clan)祖先的祖先大厅,元氏族祖先大厅,二十二氏氏族祖先大厅和最大的祖先祖先。西部和东部,覆盖了约1300平方米的区域。 一个石头雕刻是1922年的“尤恩维将军”和“航空主管”的任命,另一个是“农业和商业部长”的任命信,以及1923年的“农业和商业部长”部长。 AN和标题是“ Qiluo祖先大厅的记录”,由总统办公室的秘书长Ding Foyan写成,昆明的王子在Quluo li 中写下了Qulum li ode ode ,的著作。

在清朝(1796-1820)的贾克(店主带领马上踩着木头的裂缝,越来越多。 在第一个月球的第15天晚上,Yan 大师在 上悬挂了灯笼,并点燃了蜡烛,整个寺庙都以绿色反映了,因此,“ Qiluo Jade”是的六个著名的Jades之一,在中是著名的。

Qiluo是过去的四个村庄之一。 UO培养了许多当地名人,例如Li ,Li ,Li ,Yin ,Li ,Ma Falin,Yin ,Xiong 和Zhang 和Zhang 。 ,Liu ,Li ,Li ,Li 和Li Heren。 Qiluo的人关心国家和人民,他们的眼睛盯着外界。在他们的家乡。

Qiluo是历史上富有的商人“ Nan Liu”的祖先。他在广东,中国,缅甸和其他地方都有企业,他在缅甸孟戈邦附近开设了橡胶种植园,并建立了一家橡胶公司,整合了种植,加工和销售,这使得在的 op open niih apere niy and and aigh in niip of 1875-1908)曼德勒,缅甸,并在云南,广东,富士,江苏,江苏和中国其他地方建立分支机构。 目前,刘凯(Liu Cai)和李(Li )都很富有,人们之间有一个谣言:“即使在中有很多商店,他们也无法与Liu Cai和Li 相处,他的业务繁荣起来。”为了帮助穷人和有需要的人,在皇帝的统治皇帝(1891年)中,坦格尤·霍尔( Hall of Hall of Hall)的黄金伯爵(Huang )刻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爱善待慈善事业”,一个人的善意,又一百又一百又一百又一百又一百又一负,又是一个善良的人,并受到成千上万的人的称赞,并且在村庄的人们中具有仁慈的性格。” 在广志皇帝()统治时期(1898年)24年,他在广东()投资了广东()的中国公司,以建造广州 - 科沃伦铁路公司(- )。

Liu (1883-1936)也被称为,是Liu Cai的第二个儿子。 。江苏购买了其中的5年。 他们被称为“三个罕见的玉”,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博物馆永久展出。

李(1852-1916)是清朝的统治者,他的名字是韦吉()。艰苦的工作,他成为一名富裕的商人,并受到缅甸国王的高度重视,他嫁给了缅甸国王的珠宝贸易。后来,“ ”业务在缅甸的主要城市成立。 他和CAI共同经营“ ”业务,分支机构分布在缅甸和,,,,和其他中国的其他地方。安格斯(Angxu)在1891年的统治时期,他被捐赠了北部的邦特(),在缅甸建立了汤泰()的公司。埃德(Ed)到曼德勒(),英国领事馆发射了一门慰问,曼德勒协会( )为他举行了一个月的葬礼,他被埋葬在鲁伊恩比亚()的寺庙附近。 他的大多数后代都生活在缅甸和美国。

李·汉克(Li)(1828-1919),兰斯()的名字是清朝的众议院的学生,他年轻时就放弃了他的学业。缅甸的部分地区。 OUS和慈善。 He money to build the main hall of , and also money to , , , , and Li's Hall. In 1914, Xu Jiayu, the of , the and asked Zhang , the of Town, to write a to Li to him to . Li 10,000 gold from and asked Zhang to the . Li funds with in Burma to build the Guild Hall and set up a . He money to build , , and , and was by the of China as a "great ." Zhang 向李·汉克(Li )展示了一个对联:“善良的老佛的心,一百万的黄金很容易捐赠;冷漠的儒家,几个after徒和瓷砖的房子是他的家。”

李·(Li )(1827-1887),派桑(),他从童年时代就对武术充满热情,熟练地锻炼拳击和战斗,并在辛格(Qing)的勇气中曾晋升为li 榜首。在“镇压叛乱”中,他被任命为副将军,并在清朝的(1874年)中获得了“ ”的头衔。通过缅甸进入了中国的,并派遣了Bai Lang上校在印度带领武装部队出发。 返回后,他得知通过从中国的去了Bai Lang,并在他窥探军事情报的途中,并在的支持下,li 在li 的支持下,诉诸于Yunan和unnan, UO举行了敬酒和领导人的会议,然后他带领士兵到了木兰部门的师,他得知,拜兰和马·贾里尔(Ma Jiali)到达了该部的第一个月和第一个月的第一个月, Jiali遇到了Ma Jiali。 逃脱事件后,李命令库明进行审判,他被困在监狱里很长时间。

Li (1874年至1930年),Xibai,人物,Qing 扩散,(现在是林肯市的潮汐县),西中国协会的副总统,现在是 and the and the and the and the of 。 An,,陆军州长Cai Yin Yin 的司令,他对戴安·伯玛(Dian -Burma)的专员进行了调查。他在昆明中受到了疾病的态度。 在中国共和国(1916年)的第五年,他担任云南上校,“博物馆第6卷”,“ Yin Cao”记录了他一生的契据,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风景。

黄浦社区村民委员会武村村

Wuyi村与 的社区委员会,位于山的脚下,距离街头办公室有三个村庄。 Hao ,Zhao 。2019年至2021年,Wuyi村被评为“ ”,于2013年8月被包括在2020年8月的第二批中国村庄中;

“ 的名字· 和Wuyi ”记录:“ Wuyi,'萼''的演变,意思是要检查。” “ du teng 派遣部队抵抗敌人。 Yuxi属于团结旅。

在5月19日,在5月19日的圣昌顿(1639年)的十二年中,他在旅行中说:“埃里(Erli),主要寺庙。 Xu(1893)是由Zhao 重建的。霍·杜安利(Hao )曾依次举起。

Zhao (1842年至1909年),《清朝的第五年》(1879年),Zhao 参加了省和乡镇的审判,并采取了主动性,放弃了Dayao和的两个县(现在是 City)的两名县。 Hao纪念碑“他和他的兄弟Zhao 。敌人为他建立了一个坟墓,甚至让孩子和孙子为他写下描述,也没有要求人们为他写墓志铭。

Wuyi村庄在山上建造,村民聚集在一起。一个浓烈的颜色。一种形式:一种形式在左山舱或院子的左侧,另一个是“ Gate”;

加东社区村民委员会

东部社区村民委员会属于 办公室,位于距 办公室8公里的山麓。 在西方和北部的Qiluo社区互相看。 类型是稻米土壤,适合种植大米,小麦,菜籽,蔬菜,鲜花等。村民的收入主要是种植,繁殖,仓库,移民工人和商业。白鹭之“团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技艺有刺绣刺绣有刺绣技艺有技艺遗产有有有有刺绣遗产遗产遗产遗产遗产遗产遗产有洞坪社区洞坪洞坪社区(((时时)被

东部社区的古老名称“ ”。吴(1384)。 (现在江宁地区,南京)。 “ Bao( )”“ 1949年12月,它属于镇的 (和是一个行政村庄)。1984年11月, , 。到达村民委员会委员会。

东部社区是南部的山和山脉的山麓,向东,西部和北部的农田很方便。用花厅的工程掀背车。

“中国共和国的草案,公共草案(1)”(点)记录:“卢申山位于卢汉的南部,山峰和山脉在城市东南部有十英里,甘托岛起伏不堪,森林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是郁郁葱葱的,山脉在山上很漂亮在这个山上,北山将是一个长时间的佛教寺庙。

位于社区后面的山脚下。 Ming (1534年)。 Hu Xuan曾经写道:“未来,Wanxu是混乱的;嫌疑人,散布和进入地球,他将被挂在 ( )中(丢失了原来的雕刻,现有的人刻有附近的歌曲。 CED是一个县级文化保护部门,于2005年被宣布为市政文化保护部门。

Yubao 位于的 的村, 在右侧200米。 “纪念碑”是主大厅右侧的主要寺庙,它与寺庙相同,但每个山脉都有一个山脉的建筑。 Yiyi人民的Tang Hai,Yang Yan和Yang 还提倡佛陀的精神。

李的祖先大厅位于城市南部的长山( )的南端,覆盖了约880平方米的区域,在东部和西部的两边都有三个开放的建筑物,然后登上了五个建筑物的大楼是横梁的顶部结构,例如硬山顶,有3个房间,李王子的雕像,以及“天旺庙”的斑块。 根据“李的祖先”和李的谣言,李一家人敬拜李王几代人,并认为这是原始的tota寺,也称为“天王堂”。

The in the part of the are round and in . It is that some that " , which is known in the and of Gao , can be found here." Da , known as " ", has the of " bar".

Since the Qing , more than 200 in have their . the Qing (1875 ~ 1908) , the head of the , , the Qing Dao Guang years (1821 ~ 1850), Yang , for the of , and Li Xiu Sheng, Li , Li , Li , and Li . Wen Kui Li , Salt Zhang , Li , the head of Dayao , the of the Dudu House of the Army, Zhang , the head of the , and the major of the of Li . Li , Li , Li , Li , etc. The of the 18 such as Xu , Xu Jize, Xu Jicai, Xu , Xu , and Xu . They in the War of Japan and made due to the of . Cheer.

Inch (1865 ~ 1925), the word , is the heart of the cold . , to , the of (now , City, ). The in of the of the 's 's of the Army. In the sixth year of the of China (1917), he was as the of the . he was weak and sick, he still tried his best to local . "The -one Poems of Plum " and "The Turk" (co -) and so on.

Li (1914-1968), his Li Benyu, the same title of the Qing , and the late Qing , the " Ji" of the " Ji" was in and the . . His , Li , was the of the of the to the the Anti - War, which to the of the China -India . The Army in 1935. Li was to the first phase of the . After the " Seven" Lugou , Li the 58th Army of the Dian Army. the ashes from back to and it in Li's .

The ' to the Sub - and lives the of . The north and are , and it to the of the . , Grass and Coal, Stone, etc. There is a of Stone. The of the stone is a -back money . The soil types are two : soil and rice soil, which is for rice, wheat, corn, , , etc. ' is based on , , , out -of -work and . list. In 2020, the was rated as the " Town" of City.

" Place of Fame, · " : " ", " ( ) has a large cave." ; there are holes in the , and the east and west are ,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big hole '. The of China to towns and towns after the of Qing. After the of the 's of China, it has the (), , , towns, , (small ), , (small ), , ' , and . the town was , the 's of () town was .

" " : "The of the of the of was by the Yuan , Ming, and Qing . The army was for the . this , it was in the of the Ming . Four years (1381), he was to fight in with the army. Sixin Tian is in Da Dong, and the are . On March 15th of the Ming and ten years (1445), Yang Luo Xuan Sun Yang in the of the as a big . the , he died with the Yang and Yang . In times, "Yang , Hewei, in the first of the . He as the head of the of the 's of the West of and the head of the group. In 1908, the old , Yang Lin onion, went to the of and Law to join the China , and in Sun Yat -sen, Huang Xing and to the Qing . On April 27, one year, he in the and . He and one of the 72 in the . and a ". In 1929, Yang , Old , , the Fifth of the . After , the Anti - War broke out. Yang as the head of the third of the third of Sun 's Army. He had in the of , the of Wuhan, and the of . 100,000 to the Post Road, which anti - , hard, with , and died with him. The the from the and sent it to the for ... the war, the Li as the squad in the team of the Field Army and the Fifth Army. In a , the line was . In order to the , Li led the whole team of to rush the rain and tried to the task.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n the , and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lane : one is to build a house the . Among them, the yard (that is, the "patio"), each house is the patio, the roof and wall are ; Walls are neat and . In the , the ones were built in the House of the Cong Dong in the year of the Qing (1876). The hall, stone foot, and gates are .还有张正帮、张正国建于20世纪初的四合院楼房,楼房周围均镶砌10层以上清水石脚,前院30米的围墙石脚高都在14层以上,最高出土有18层(约4米)。腾冲清末民国初著名的四大民居之一“东董古宅”位于洞山社区老街子,现存建筑两栋——新宅和老宅。老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和穿斗式木构梁架,分别为正房、厢房、厅房、天井、花园,房屋以两层木结构为主,全部采用楸木建造,屋面施以部分环花形青筒瓦,梁、枋、柱装饰花卉图案,另有芙蓉雀替、牡丹雀替、龙卷草雀替等木雕图案。新宅坐西朝东,建筑面积2 000余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四合七天井、走马串阁楼、穿斗式木构梁架,全楸木构造,房屋间架高达四五米,廊柱粗大结实,楼上楼下配以精美的方窗、长窗、横风窗、和合窗(中空框形),木格子门上刻有上百个不同写法的“寿”字;一楼的长窗门融进了98个“福”字。

洞山社区的老街子集市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赶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资料记载:老街子集市曾“有固定商铺37间,设有邮政信箱,经营土布、棉花、棉纱、百货、杂货、蔬菜、粮食、柴炭等”。民国三至二十六年(1914~1937)是洞山工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内外的商号有“洪盛祥”“炳春记”“敬斋记”等。当时,从中国腾冲至缅甸和到中国西藏拉萨的商道上,属洞山号铺的骡马就有几千匹。

“洪盛祥”商号:清光绪十四年(1888),洞山董绍洪独资创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董绍洪去世,其妻李小焕主事。两年后,由三子董朝荣继任总经理。洪盛祥主要经营对外贸易,出口以黄丝、石磺、茶叶、土特产为主, 进口以棉花、棉纱、布匹、玉石为主。在进口商品中, 棉花到缅甸主产区收购,棉纱向印度加尔各答、孟买的纱厂订购,玉石到缅甸产地选购。出口商品,在大理成立洪记石磺有限公司,开采后销往缅甸、印度;在勐海设立洪记茶庄,收购茶叶,并栽种大叶茶500余亩;在下关开办茶厂,加工沱茶、砖茶,销往川藏及南亚等地,又从当地购回药材、皮草等土特产销往内地。此外,洪盛祥还经营金银、汇兑等业务。洪盛祥的鼎盛时期,资本达1 000万银圆左右,年盈利100多万银圆。民国二十一年(1932),总经理董朝荣去世,四子董朝聘继任总经理。洪盛祥以腾冲为总栈,在中国龙陵、保山(今保山市隆阳区)、下关、勐海、昆明、乐山、重庆、广州、上海、拉萨、香港,缅甸仰光、曼德勒、洞己、勐拱、锡卜、腊戍、八莫和印度加尔各答、孟买、哥伦堡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在腾冲和下关置有专业货运马帮,有牲口160余匹。洪盛祥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捐资修建学校、图书馆、桥梁、道路等;捐资3万银圆修筑满邑邸塘至大董公路。民国三十一年(1942),腾冲沦陷,“洪盛祥”商号捐资10万银圆修南北斋公房驿道;和几家大商号竭力打通滇康藏印运输线,使国际援华抗日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昆明,有力地支援了滇西抗战。

“炳春记”商号:清末,洞山人杨炳春在腾冲创办“炳春记”商号,经营土杂、百货。后赴缅甸玉石厂购买新山玉,大量经营中低档玉石,销路极广,盈利颇丰。同时从缅甸、印度购进原料,在洞山开设玉石、琥珀、象牙加工厂,制作工艺品,销往昆明、上海、香港及国外,时人称他为“琥珀大王”。杨炳春之子杨耀东继任总经理后,“炳春记”在腾冲设总号,在中国云南、上海、香港,缅甸曼德勒、仰光、八莫、九谷,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设有分号。

洞山的手工业发展较早,分布面广,行业、品种繁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珠宝玉器、金银首饰、织布、染布、打铁、烧瓦、皮革、缝纫、五金、刺绣、刻章、糕饼、酿酒、酱油、纸扎、牛角器具加工制作等手工作坊。清末民国初,“炳春记”“洪盛祥”“敬斋记”旗下都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作坊和工厂。民间流传一句很广的俗语:“金腾冲银思茅,琥珀牌坊玉石桥。”“琥珀牌坊”由大董琥珀雕琢大师董朝刚用上好的琥珀雕琢而成。因时局动荡, 藏于家中,后失去踪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洞山以织布、染布为主的各项手工业得到发展,70%的成年妇女和部分男人都蹬机织布。1956年,洞山的家庭手工业先后被取缔。属集体所有的“洞山织布厂”“洞山角梳生产合作社”“洞山染布组”“洞山缝纫社”“洞山农具厂”“洞山清水沟酿酒厂”“洞山公社刺绣组”“洞山公社拖拉机站”“洞山公社玉石加工厂”“洞山联办厂”先后成立。改革开放后,洞山村的各种手工专业合作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被淘汰,有的被改制。

洞山社区是著名的侨乡,有华侨华人200多户、1000余人,分布在缅甸、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印度等国家。代表人物有杨炳春、董绍洪、杨泽新、张钟元、杨连锦等。

杨炳春,幼时家境贫寒,利用农耕闲暇割马草挑到县城卖给“马锅头”,做松花糕走街串巷贩卖,以帮补家用。他的松花糕独具特色且价钱公道,因而顾客渐多,生意兴隆。稍有积蓄,杨炳春到保山、施甸等地贩牛到腾冲销售,获利颇丰,便以名为号,开设“炳春记”商号。他看到中缅两地买卖玉石大有可为,便到玉石场试一试。最初是经营垫本不大的“水沫子”“摩之即”“不打庸”等中低档玉石,后趁多数商家对新发掘的新山玉认识较少,难鉴别,不敢做,只经营老山玉的机会,就大批量做“新山玉”,从而获利不少。当生意渐隆,获利日盛之时,他又开始做琥珀、象牙生意,于是从缅甸、印度大量购进琥珀原材料,运回中国腾冲, 在大董开办琥珀象牙雕刻加工厂,生产各种工艺饰品, 销往昆明、上海、广州、香港及国外。杨炳春成了腾冲有名的“琥珀大王”。《民国腾冲县志稿·工业》(点校本)载:“琥珀匠则居城内及大洞二处。”20世纪30年代,驻缅英军家属美特福夫人( )一行来到中国腾冲,到大董“炳春记”琥珀加工厂参观,并购买了大量的琥珀工艺品送给国内亲朋好友。1939年, 她在《中缅之交》一文中写道:“腾越平原有村名大洞,数百年来即以善琢琥珀著称,此类树脂化石块状,多出自上缅矿坑。

运至大洞然后剜刻琢磨。”后她到杨炳春家做客,“其人设肆,遍于滇省诸大城邑,更远及缅甸各都会,而终于印度加尔各答”。她参观主人的琥珀作坊时,看到工人把琥珀加工制作成各种工艺品的整个过程后详细记述:“宿工能雕刻成众仙或人群、飞禽走兽、树木或花卉……其人兼美术家、雕刻家,全凭想象,不借模型,自能成器;工作室旁为陈列杨炳春故居石阶室,橱内悬琥珀串,色自最浅的柠檬黄至最鲜明的橙黄,自橙黄至深红、褐,无不具备;或似糖粒,或似陈葡萄, 冻成球状,内有作焰者,灿灿若流火之球,最为名贵。”陈列架上还有用琥珀雕成的佛像、骏马、神牛、花瓶、杯子、手镯、戒指、耳坠、烟嘴等,形象逼真,玲珑剔透,做工精细。琥珀、象牙加工制作成工艺品后的粉末和边角废料可加工成“牙糆”“珀末”,作为名贵中药材使用。杨炳春家的“牙糆”“珀末”除供应当时县内的数十家中药堂外,还远销外县。他家盖有3间专门堆放琥珀、象牙、玉石原材料的石仓,足见其商号经营的规模。杨炳春崇尚节约简朴,但对乡间公益, 如族间修谱、地方修路、建盖寺庙、兴学赈灾等慷慨捐助。在其长子杨耀东接管商号后,商号有了更大的开拓和发展,对乡间公益更是襄助有加。1938年到1948年,杨耀东与乡里有识士绅共同倡议筹建洞山乡私立中学,并担任建校董事会的副董事会长。建校办学所需经费,除乡人、华侨量力自愿捐集外,由正、副董事会长支付。此外,他单独出资平整学校操场,修建学校围墙及石拱大门,开凿校门外吊井。解决学校师生及周围群众饮水之需。1945年,腾越中学复学开课时,杨耀东向学校捐款20万元,赠送《中学文库》一部。

董绍洪(1830~1905),字子猷,“洪盛祥”商号创始人。其父董怀有,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做点小生意,母亲尹氏在家织土布。董绍洪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由于家庭困难,董绍洪不得不放弃念私塾受教育的机会,挑着母亲织的土布与本寨做小生意的人到附近街子去卖。16岁时遇杜文秀起义,董绍洪离开母亲到缅甸打工,有点积蓄后经营贩牛生意,后与同乡贾文照合伙经营土杂,开设“洪兴照”商号,与杨炳才同设“洪兴福”商号。1888年,董绍洪独资开设“洪盛祥”商号,从事中缅进出口贸易,出口商品以黄丝、茶叶为主,进口商品以棉花、棉纱、棉布、玉石为主。董绍洪向来以勤俭持家、经商理财、薄利、守信而著称,事业发展迅速。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其资金积累已达缅甸卢比二三十万盾。董绍洪生有五子,长子董朝春(字光廷),次子董朝富(字润廷),三子董朝荣(字耀廷),四子董朝聘(字珍廷),五子董朝钦(字亮廷)。五子成年后,跟随父亲从事商业。董绍洪安排次子董朝富主持腾冲业务;三子董朝荣驻下关负责滇、川业务;长子董朝春、四子董朝聘总揽缅、印业务;五子董朝钦驻上海、香港,负责推销珠宝、玉石及开展申、港、滇汇兑业务。董朝富在主持“洪盛祥”腾冲业务中,根据父亲的安排,请剑川师傅精心设计,在老街子建盖了一座用楸木料经过精雕细刻、气势宏大的四合七天井“走马转角楼”,在房子后面筑起两道高4~5米的石挡墙,四周筑起3米多高的围墙。在第二道石挡墙后面的二台坡上建有一座雕梁画壁的一间正房带两边耳房的供读书学习、乘凉赏景的“花厅”,花厅的前后左右栽满了各种花木。在距大院五六百米的地方建有大马厩和菜园。董绍洪为把“洪盛祥”商号办得更好,也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地位,经过努力,由监生加捐同知。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六日,董绍洪在家中逝世。

洞山有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建于明朝初期的“三教寺”遗址,有建于清末的戏楼遗址,有建寺时间较早的“洞真寺文昌宫”和各姓氏宗祠,有“抗日县长”张问德先生为庙坡张敬斋亲笔题写的“由秀才出身来,直谅多闻,老气横秋偏傲世;是范蠡归湖后,沧桑饱阅,余年无事只观书”的中堂对联,还有腾永独立营营长(民国时期)杨绍诚赠给吴金润先生“医伤如神” 的横匾和20多块大小不一、高矮各异的石碑。

文昌宫位于腾冲城东南约5千米的洞山洞真寺内,坐西向东,为重檐楼阁式建筑,穿斗式结构,面阔3间,进深3间,呈正方形。梁枋施简单彩绘。由梁记“乾隆壬子”可知,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洞真寺内碑刻较多,其中清乾隆五年(1740)《洞真寺常住碑记》碑,上有“康熙己未年(1679)有处士望瑢尹老先生为之相厥形胜,统率众乡建立禅庵一所,名曰'洞真',是庵也,坐落洞巅”的记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洞山斗会功德原序》碑,上有“康熙壬午年(1702)仗道于龟山塔庙,可知庙在先寺在后”的记载,说明该处先建龟山塔庙,后建洞真寺,因庙、寺所崇拜的对象和性质不同,故至今尚各留有山门。1967年,洞山中学设于洞真寺,至1986年迁出。洞真寺文昌宫为袖珍型建筑,举架矮小,且三面砌墙,所受风雨侵蚀不大,至今保存完好。

大董为腾冲清代环城四首练之一。大董练题名碑立于洞山洞真寺。清光绪十一年(1885)八月立。题名上溯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下延至清末科举制度废除,时间跨度200余年。该碑原在大董三教寺(慈惠寺),共5方,现存4方。第5方原残去下半部,2010年迁移洞真寺时,下余残碑亦不知下落。额下均有4个通栏楷书大字,一至四方分别是“人文猬集”“科甲蝉联”“羽仪乡党”“黼黻皇猷”。第一方碑右部书刻序言,17行,行8~57 字;额下刻“守先待后”4个大字,题名仅录得22人。题名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已故绅士”,因“代远年湮,虽存其姓名,难详其先后”,故按当时大董练所属长洞、大董首单、雷起潜、大董三单、黄坡、沙坝、洞坪、吴邑等八屯顺序开列,不计朝代和考中科名、获职时间。第二部分为“现在绅士”,始自清道光十六年(1836)省学政李嘉瑞丙申科考,至清光绪末期。该部分按时间顺序逐科开列学政岁试或科试取中科名者或获品职者。包括科举在各级考试中取中的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廪生、增生、附生(文生或庠生)以及武科举中的武生,“官绅”(包括科名之外的各级品官、名誉职衔、乡间大小绅士等各种名目)。经统计,得科名539人,官绅108人,加漫漶不认及未刻身份者71人,共计718人。

玉璧社区村民委员会

玉璧社区村民委员会隶属腾越街道,地处巅峻山麓,位于腾冲城区东郊。海拔1 640米。东至芹菜塘国有牧场,南临黄坡社区,西接朝阳社区,北与东山社区尚家寨自然村相接。辖6个村民小组。有黄、番、白、张、王、杨、任等姓。面积10.4平方千米。土壤类型属潴育型水稻土。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花卉等。村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酿酒业为主。景点有古井、古树、古照壁、古民居、文昌宫、龙华寺、《芹菜塘牛场碑记》碑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璧坡古道石板路。2008~2018年,玉璧社区先后3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卫生村”;2016年,被评为“云南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019年6月,玉璧社区(时为玉璧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被列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村”;2020年,被公布为AA级旅游景区。

玉璧社区古名“矣贝”或“矣比”。据考证,玉璧自然村在元代以前就已形成聚落。自明正统年间(1436~1449),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三征麓川”,大量汉族人入驻腾越,落籍玉璧,在此繁衍生息。据《张氏族谱》记载:“住南京总祖张邦杰妣庞氏林玉,共生四子,长张田,次张宝,三张羽、四张汉。明正统年间, ……田、宝、羽三公奉命征调与王尚书骥来腾安边,落籍玉璧。”玉璧因有“六单”“八井”“九古树”远近闻名,军屯、商屯文化浓郁。“矣比”后被雅化为“玉璧”,赋予新的含义,并将村名代指山名,形象生动。

玉璧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市区东南玉璧坡(也称“巅峻山”)上,为保腾古道南线进入腾冲市区的主要通行路段。玉璧坡古道也叫“大官道”。现存路径东起玉璧坡山顶接芹菜塘,向西沿斜坡曲折而下,至玉璧村口止。全长7.5千米,是旧时腾冲通往内地的交通枢纽,凡是到腾越任职骑马的武官、坐轿的文官、来往使节、官府文书传递和贾商马帮进出腾冲都必经此道,故称“大官道”。玉璧有“接官汇商之地,商仪文明之村”的美誉。玉璧坡古道在明清时期曾在坡脚设玉璧铺,建塘房、碉堡、官厅、烽火台、兵房、马厩等军事设施。沿古道而上几百米,到达小拐坡,古道旁立有“巅峻山”石刻,隶书。民国二十六年(1937),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回乡路过玉璧小拐坡古驿道时,有感古道优美的风景,就地取材,用玉璧坡所产的粗麻石做碑,留下了“巅峻山”石刻。在距“巅峻山”石刻不远的古道旁建有一座山神庙,里面供奉着山神、猎神、土地神塑像。沿着曲折的古道上至坡顶,古道从大抱坡与倒马坎两山之间穿越而过,在大抱坡脚的一个大青石上,刻有李根源撰书的“玉璧”二字,隶体。芹菜塘至玉璧的“大官道”为“五尺官道”。芹菜塘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驿站,曾设塘、铺、哨、烽火台和公馆(古时公家所建的馆舍,供路过官员休息、住宿)等重要军事设施,常年有铺兵把守,遇到紧急情况时,铺兵在烽火台点燃狼粪(燃烽火)报警。此路开辟于汉晋时期,元明时期曾局部改道,明代中期又局部改线,清嘉庆初年伊里布进行了全面扩修整治。古道用石块铺筑而成,是古代保山至腾冲官营驿道的主要路段,是云南省内现存古驿道最完整的一段。2011年,玉璧坡古道石板路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明时期,由于丝绸古道分水岭古道的重修,玉璧成了接送官员、马帮、商旅和军队出入的必经之地。古道穿村而过,商号店铺林立, 有“德顺祥”商号、近安马店、富顺马店、发昌马店、中意牛店和数十家汤锅铺,玉璧成了南方丝绸之路进入腾冲城的要地,自然形成一条街,叫“塘房街”。街两边形成了数十家专营土杂、百货的商铺,非常热闹。玉璧村最鼎盛的时期有住户2000多户,比现在多1300多户。

玉璧自然村坐东向西,道路全部硬化,整洁干净,环境优美。大路左边是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项目的主体建筑“接官厅中心广场”和农贸市场。接官厅的对联为“千秋丝路,霞客一坐称旨酒;十里翠屏,玉璧六单入画图”。匾题“总铺名村”。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大巨石,上面镌刻着“玉璧”二字。路右边是倡导文明、宣传公益、健康运动、村庄历史和故事的文化墙。每个主巷口设有旅游导视标志牌。

走在玉璧的古巷中,古老的青石板上凹陷的马蹄印早已长满青苔;滑热的鹅卵石路基上,昔日被人走马踏摩挲生成的“包浆”正发出悠悠的青光。村子总体上为“三横六纵”布局,巷道横直交错,相互贯通。“三横”:前面的主大路笔直宽敞,当地人称为“面巷”, 巷子两边是民居和商铺,民居的墙壁全是墙体文化,颇有古镇的韵味;寨子中间有一条古时用来赛马的横路,称为“横巷”,也叫“赛马巷”;村后也有一条横路,叫“后横巷”。“六纵”:即六条直巷,将整个村庄分成六个单元,也叫“六单”。每条直巷口设有总大门,总大门前建有照壁。大门和照壁雕龙画凤,飞阁流丹,印证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照壁下方是月台,月台上有供人们休息闲谈的石桌、石凳和休闲亭。有的月台上还生长着供人们乘凉的古树。

古井是构成村落的历史框架,8口古井曾经滋润着玉璧人的心田,维系着玉璧人的生命。每个单的总巷道内都建有1个方形平面的井亭,亭下是清澈见底的水井,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每口水井用石板镶砌成斋井、吃水井、洗菜井、洗衣井、洗杂物井。这些水井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井旁的石板上,镌刻着题额“掘井蒙恩大涌出;仗力宏通活水来”;“天地生成”表达了人们对天然清泉的赞美之情;“清田龙神尊位”寄托着人们对水的珍惜、爱护和对龙的崇拜;“阁后涌珠泉,祠前流活水”,描述了古井与周围建筑物相映生辉。过去,玉璧“德顺祥” 商号的老板为解决过往行人口渴问题,专门在店门前安放了一个石缸,里面盛满了清泉水。

玉璧古树名木众多,有9棵比较大的古树较为出名。文化中心附近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云南樟,树龄340多年,树干苍劲古朴,虬枝飘髯,绿叶葳蕤。文化中心正前方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高山榕,树龄500多年,树干丰腴厚实,树叶肥大,树冠幅31米×32米,圆周10.3米。三单总大门前的一对高山榕、云南樟古树,树龄均为160余年。

龙华寺位于玉璧头单,背靠青山,面向平坝,交通便利。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原为土主殿,比较窄小,但不在现址。相传,有一日忽遇暴风雨,殿宇上的瓦片被风刮到现址地面上。人们认为是神灵不愿住在那狭窄之地,故重新在瓦片落地之处建盖。现有殿宇建筑9间、院子5个,分别为土主殿、弥勒殿、财神殿、大殿、观音殿、药师殿等。殿宇占地11247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佛像30余尊。1944年抗日战争期间,龙华寺被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第53军临时征用做野战医院,在里面救治过无数攻城受伤的官兵, 为腾冲抗战胜利发挥过重要作用。寺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屋檐下矗立着一方碑文,默默地诉说着寺院的历史。

玉璧文昌宫是志书所载腾冲10处文昌宫之一。玉璧文昌宫占地约4000平方米,为四合院建筑。坐东北向西南。正殿为抬梁式结构,面阔3间,进深3间;左、右两厢和厅房为楼房,两厢均面阔3间,进深3间,其左厢为近年所建;厅房面阔3间,进深4间,明间设大门。正殿处高台,地面到天井高差2.25米,砌台阶10级。天井中植紫薇树1株,树龄有190多年。文昌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有梁记“大清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春正月朔三日吉旦,下凡四、五、六单屯承首士庶人等重建修”,可知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历史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由文宫牵头,地方乡绅及学子、社会名流举行盛大的祭祀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