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潮玩IP到文创周边,小挂件为何成年轻人‘情绪展板’?

2025-09-08 06:00:53发布    浏览11次    信息编号:11705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从潮玩IP到文创周边,小挂件为何成年轻人‘情绪展板’?

清晨地铁上,26岁职场女性杨女士的背包上,有个毛绒制品随着列车颠簸而轻轻摆动,她特意选了张笑脸造型的款式,目的是让通勤路上增添几分轻松氛围,现在像这样佩戴小挂件的年轻人数量持续增长,从潮流玩偶的衍生品到文化创意产品,这些价格不高的物件,其实已经超越了装饰功能,变成了年轻人表达心情的移动展示平台。

从IP联名到穿搭公式

小挂件掀起大风潮

今年期间,社交平台上关于“包搭档”“包挂钩”的讨论热度不断上升,相关讨论热度累计突破十亿,其中毛绒包挂钩最受青睐。这种流行的包挂钩现象很快扩散到迪士尼、三丽鸥等知名品牌,它们纷纷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包挂钩商品。

潮玩店里包挂样式众多 王小月/摄

年轻人会在社交平台上主动推荐一些不常见的装饰品,并且还发展出了搭配这些装饰品的规则,比如用深色的托特包搭配亮色的挂件能够形成对比效果,或者把帆布包和毛绒玩具组合在一起会显得很随意。

携带不便的神秘盒子,不如挂在包上的小物件更能彰显个人爱好与审美,同时也让包挂的用法变得多种多样。多数价格实惠的IP造型的挂件、小钥匙扣,都是人们方便搭配的“包中伙伴”。

更令人称奇的是,包挂也变成了人际交往的凭证。每逢外出旅游或公务出行,都会选购些带有地域风情的包挂和冰箱贴赠予友人。这些小物件不仅方便携带,而且饱含地方特色,还具备一定的收藏意义,每当凝视它们,就会忆起当初购置时的那份心境和感受。

社交网络上,很多人因为共同欣赏某个作品而很快变得熟悉,有些人还会主动交换彼此的联系方式,借助一个简单的标记就能找到归属的群体。

不止好看

更是年轻人的情绪急救包

麦肯锡公布的《2024年国内顾客偏好分析》表明,超过半数的购买者更注重心灵层面的享受,而且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人群特别渴望获得思想上的快乐和情感上的满足感。

架子上各种蔬菜样式的包挂 王小月/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王彦指出,心理学上讲,包挂可以满足自我表现的需求,一方面涉及社会归属感,涵盖通常所说的随大流现象;另一方面或为年轻人彰显自我的一种途径,借由包挂来抒发个人的一些观念和想法。此外,众多消费者偏爱打造专属款式,既能防止与别人雷同,亦可当作独特的自我抒发途径。

这个挂饰对年轻人来说如同情绪安抚工具,在地铁拥挤被人推搡感到心烦意乱时,轻轻触摸毛绒挂件的柔软质感,心情就能逐渐安稳;当工作熬到深夜心情沮丧时,看到包上那个咧嘴大笑的小摆件,会突然感到莫名的慰藉。王彦表示,这种“接触带来平静”的体验,确实有心理学上的道理支撑。

更现实的做法是,比起经常购买昂贵的包袋,采用通用型包搭配可替换的挂饰,这样更划算。只需花费少量金钱,就能让日常出行增添新意,这也是包挂广受欢迎的关键原因。

小挂件撑起大市场

情绪价值驱动商业革新

根据企查查资料统计,到今年8月尾,国内毛绒玩具行业现有公司数量总计1.74万家,这些公司大多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区域。就新公司登记情况而言,过去三年间每年新增的毛绒玩具相关公司数量维持在1000家至1500家范围之内。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登记了911家同类企业,其中新成立的公司多数位于地级市。

作为毛绒玩具的延伸品

如何让小挂件持续释放吸引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研究员李勇坚谈到,特别之处与革新性是核心要素。首先,知识产权需要有充分的与众不同之处,必须具备个性化的呈现,并且蕴含着某种思想观念或情感传递,要能与购买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其次,包装虽然体积不大,其选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都应当持续更新换代。

欧阳日辉担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他提出,小挂件要发展成为重要产业,关键在于深入探究年轻群体的需求,并且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要掌握Z世代消费者的偏好,将这种喜好与市场的需求融合起来,小挂件就有机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行业,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进步。

小朋友在挑选包挂 王小月/摄

行业专家指出,市面上IP资源并不匮乏,真正缺少的是引发情感共鸣的能力。眼下存在大量模仿性商品,今后必须注重培育“情感互动构思”,企业要协调好独特性与大众化之间的冲突,通过提供个性化方案和采用组件式开发,或许能够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出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