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检察官现场监督假包销毁,教群众辨真假名牌
2025-07-18 23:02:45发布 浏览16次 信息编号:11338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检察官现场监督假包销毁,教群众辨真假名牌
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与法官、办案民警一同抵达某垃圾回收站,对被扣押的涉案假冒商品进行了集中销毁,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现场监督,以确保这些假包不会再次流入市场。
你瞧,尽管这个手提包表面印有知名品牌的标志,但仔细触摸便能察觉其质感存在差异……近期,在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一位检察官与市法院的法官、负责案件的警察一同来到垃圾回收站,面对面的、亲手指导周围的居民如何区分真伪名牌手提包。
在这家法院审理的一宗案件里,有人假借某知名品牌皮包的名号,声称所售为该品牌厂家的次品,俗称尾货,价格被压低至数百元。这真的是名牌包吗?当利川市检察院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的调查告一段落,那些所谓“名牌尾货包”的伪装便被彻底揭露。
明知是假货,仍当正品卖
广东省一家皮具公司生产的该品牌包,零售价大约在每千元左右。2019年,在广东长期从事皮具生意的谭某观察到众多皮革厂经营状况不佳,甚至面临破产边缘,于是萌生了收购这些即将倒闭工厂中的皮具进行转售的念头。经过与企业洽谈,谭某以每只40元的价格,大量购入了5030个非品牌皮包。由于大批量转手交易未能如愿,谭某遂将这批皮包运回利川,并将其存放在自己的住处,打算进行分批零售。
在购买过程中,谭某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综合考量了价格、皮具外观等因素,认定这些皮包是侵犯注册商标权的伪劣产品。然而,为了从中谋取高额利润,自2022年起,谭某仍旧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并将售价定为正品的一半。在销售环节中,谭某主要负责接收订单,而他的儿媳杨某则负责商品的发货工作。
为了使假冒商品能够顺利销售,谭某在包装和销售技巧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他首先购置了大量纸箱,并按照正品皮包的外包装内容和设计风格,委托他人进行印刷。接着,当顾客询问皮包是否为正品时,谭某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声称这些商品“源自正规厂家生产,但由于质量不达标,属于次品,因此价格比正品要低”。谭某经过精心包装,成功销售了超过500个假冒皮包,其销售额累计达到了11万元以上。
引导侦查突破取证难题
2023年4月,利川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了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转来的线索,该线索指出利川市某居民住宅内有人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售卖假冒知名品牌的包包。利川市市场监管局和利川市公安局随即联合行动,对这处民宅进行了突击检查。在现场,他们查获了4524个尚未销售的皮包。经过商标权利人的鉴定,这些皮包均被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假冒商品。
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之后,鉴于网络销售假冒产品的作案手法相当隐蔽,证据收集和案件侦破的难度相对较高,依照与利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签署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指导意见》,利川市人民检察院接受了邀请,依法对这起案件进行了介入。
为了精确打击犯罪活动,该机构指导公安部门依据犯罪嫌疑人对于销售状况的陈述,搜集发货明细、网络交易数据、转账证明等相关资料,并在物流渠道、资金流动、信息传递这三个关键环节上紧密相连,彻底查明销售总额。对于嫌疑人所提出的“刷单”辩解,该院依据购入商品的数量、库存情况以及资金流动记录进行了精确评估,同时指导警方对现场查获的皮包进行分类和统计,并依据标价完成了商品价值的认定工作。
2024年5月,利川市检察院接手了此案。负责的检察官在审查过程中,除了已知的销售金额,还发现杨某在某个支付平台上,存在一些金额的收款来源不明确。他们开始怀疑,杨某是否在其他网络平台上也有销售假冒产品的行为?带着这样的疑问,检察官决定自行展开进一步的侦查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审讯,详细解释了认罪伏法可能带来的法律影响,杨某最终坦白承认,他在另一网络平台上售卖了一些假冒的手袋。经过整理和计算,发现其销售额累计达到了一万元以上。
促成和解为企业挽损
2024年12月,利川市检察院对谭某、杨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这种行为,通过低价销售劣质商品抢占市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损害了被侵权企业的声誉及市场竞争力。被告谭某、杨某并无正当职业,家庭条件也较为一般,若非他们自愿进行赔偿,即使企业打赢了官司,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收回赔偿金,最终只能空留一份判决书。承办检察官提出,为了更有效地保障被侵权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促使被告人承认罪行并愿意接受处罚,同时推动双方当事人实现和解,这样才能达到案件办理的最佳效果。
起初,被告方仅能提出6万元赔偿。在此过程中,赔偿金额上双方存在显著分歧。利川市检察院与法院积极介入,多次组织调解,认真听取各方的诉求。他们耐心地向谭某和杨某解释,强调其行为对被侵权企业造成的损害。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谭某和杨某同意一次性赔偿被侵权企业20万元。
根据案件事实、具体情节以及两位被告人的悔罪和接受处罚的态度,今年四月,法院对谭某作出了一项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缓刑两年,并需缴纳罚金十二万元;同时,对杨某也作出了一项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需缴纳罚金三万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