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警惕!高颜值文具暗藏高风险

2025-07-12 05:00:57发布    浏览12次    信息编号:11290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警惕!高颜值文具暗藏高风险

新华社报道,位于贵阳,3月29日传来消息:一款看似光鲜亮丽的文具产品,实则暗藏十种有害毒素——提醒大家要警惕那些“高颜值”文具背后潜藏的高风险。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欧甸丘、吴思、郑明鸿

卡通造型的卷笔刀、装饰有挂件的笔、洁白如雪的纸张……这些“颜值爆表”的文具正逐渐成为儿童文具领域里广受欢迎的热门商品。

3月29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来临,新华视点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外观吸引人的文具实际上潜藏着较高的风险,它们很容易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市面上中小学生偏爱的四个品牌香味荧光笔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和部件检测,结果揭示出这些笔的挥发性气味源自内部的墨水。检测过程中共识别出1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0种成分被确认为有毒,其中包括剧毒的丙烯腈。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长期吸入丙烯腈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以及疲倦等不适症状。

“色、香、味”俱全产品引导文具市场新潮流

校园周边的文具店以及文体用品批发市场,商家们纷纷以“高颜值”作为推销儿童文具的卖点。“色彩斑斓、香气四溢、口感诱人”的文具产品正引领着市场的新趋势。

记者在多个地区的超市和文具店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绘画本、练习册、书法本等用品中,普遍存在一个规律,那就是纸张越白,销量就越好。同时,印有各种彩色卡通图案的包书皮和用鲜艳颜料制作的铅笔袋,也成为了中小学生的热门选择。

实际上,纸张的白色程度并非越高越佳。依照相关法规,纸张和作业本的白度上限不应超过85%。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过白的纸张可能对眼睛造成刺激,并且可能含有荧光物质超标,在阳光的反射下,容易对人的视力造成伤害。

书皮和铅笔袋上那些色彩斑斓的低档彩色涂料,可能含有致癌的芳香胺成分,还可能混有铅、汞、镉等重金属。王星,广东某文具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指出,长期接触这些物质,致癌芳香胺可能进入人体,进而引发病变或致癌。

香味浓郁。记者在广州市越秀区的一间文具店内观察到,一款包含12支香氛笔的套装售价为29元,每支笔均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涵盖柠檬果茶、蜜桃果冻、糖心红薯、冰糖乌梅等12种食物的香味。文具店店主表示:“孩子们对这些香气情有独钟,这款荧光笔在一个月内已经卖出了200多盒。”

王星指出,儿童使用的文具上所散发出的各式气味,往往并非自然生成,而是由众多化工原料混合反应所产生。以常见的有毒文具为例,含有中等毒性的乙苯这种合成原料,会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而具有中等毒性的醋酸异辛酯,则散发出类似水果的香味。若长期暴露在这些气味中,对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记者走访了多家文体用品商店以及小学周边的文具店,发现销量颇高的文具大多具有趣味性:橡皮擦被巧妙地塑造成辣椒、花生、玉米、麻将、南瓜以及餐具等各式各样的形状;中性笔和水彩笔的笔帽上还挂有数厘米长的装饰吊坠,吊坠的图案各异,包括五角星、向日葵、卡通人物和蝴蝶结等。

北京的一位小学教师李希指出,那些造型讨人喜欢且结构繁复的文具,往往被孩子们误作玩具,他们在嬉戏时会对这些文具进行拉扯、摆弄,有时甚至将它们放入口中。一旦这些小零件被孩子吸入,可能会引发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的风险,或者被文具上的尖锐部分划伤。目前,已有部分学校的教师报告了类似的安全隐患。

“高颜值”背后为何风险重重?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儿童文具年产量达到数千种款式,该市场技术要求不高,且进入门槛较低,其中大部分企业属于年产值不超过两千万的中小微型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这些企业通常会选择价格低廉且外观装饰性强的材料。

这普通白橡皮的批发成本是0.3元,零售价却要1元;然而,一旦融入其他加工技术,提升其外观,批发价就能升至1.25元,零售价更是可达到3至4元,利润随之大幅增加。这是贵阳市云岩区一家文具店店主所言。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抽检结果显示,“高颜值”文具在众多问题文具中占据了重灾区地位。

为了增强文具的色彩、外观和弹性,部分制造商在包装材料中过量使用了增塑剂。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面上20批次的聚氯乙烯塑料文具盒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发现,有10批次的文具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并未达到规定标准。在去年下半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相关企业召回了超过18万支邻苯二甲酸酯超标笔,这些笔包括铅笔和中性笔等。王星表示,文具若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并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其目的在于提升文具的外观吸引力,使其颜色更加鲜艳,触感更加舒适。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邻苯二甲酸酯作为聚氯乙烯的关键增塑成分,若长期接触,将对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进而影响生殖健康,并对心血管、肝脏以及泌尿系统造成损害。

此外,我国对文具笔类产品的笔帽透气性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普遍要求笔帽上必须存在一条不间断、面积不小于6.8平方毫米的通气通道,这一设计旨在预防儿童因误吞笔帽而发生窒息事故,被誉为“救命之孔”。然而,目前市场上许多笔套外观设计繁复,加入了吊坠装饰、卡通形象或模仿其他形状等元素,“这些额外的装饰往往会导致笔套上的通气孔被遮挡或堵塞,从而埋下了潜在的安全风险。”王星指出。

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笔类文具进行了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发现12批次笔的上帽部分在安全性能上存在问题,这些笔包括圆珠笔、水彩笔、水性勾线笔和水性记号笔等。同时,该局还特别指出,若儿童不慎吞食笔帽,可能会引发窒息的严重风险。

进一步完善生产标准,加强监管和警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表明,到2020年6月15日为止,我国已经对儿童文具进行了51次召回行动,这些召回行动共涉及文具数量达到135.54万件。

专家强调,召回机制作为一种事后的纠正手段,亟需对儿童文具的相关标准进行深入优化,并促使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推进。

学前教育领域的扩展使得众多幼儿园儿童文具使用频率上升。当前,《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07)主要规范的是学龄儿童使用的文具。有专家提出,应将学龄前儿童使用的文具包含在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内,并对安全要求进行修订,以期为监管工作提供依据。

专家提出,在针对儿童文具产品的风险监测活动中,应对文具中的颜料成分、设计款式、气味特征等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同时,需从儿童的认知能力、行为习惯、接触频率、可能导致的残疾或死亡风险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探讨,以确保相关标准的完善与提升。

有专家提出,有必要迅速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文具产品的检测标准。目前,《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在检测某些文具指标时,完全采纳了其他行业产品的检测手段,例如,文具锐利边缘的测试依照《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至于书包和笔袋所用的面料及辅料中甲醛含量的检测,则是参照了普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流程。

王星强调,目前文具检测手段尚不完善,这成为了文具标准化进程中的一个明显短板。若仅照搬其他领域的产品检测方式,可能并不适宜,特别是在化学性能检测方面。鉴于样品间的差异,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环节存在不同,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刘俊海教授提出,有必要强化对文具安全性的监管力度,并指导企业在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过程中彻底根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还需向家长与学生们强调,在选购文具时,安全性应成为首要考量,避免盲目追求外观,应优先选择那些有质量保障的生产商和品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