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揭示耐克欺诈消费者案例:气垫鞋无气垫,诚信缺失成社会问题

2024-12-17 03:03:20发布    浏览305次    信息编号:10347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3·15晚会揭示耐克欺诈消费者案例:气垫鞋无气垫,诚信缺失成社会问题

昨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陪伴消费者27年。这27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消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经济社会永远不能缺少的就是“诚信”。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动力的今天,诚信远比财富更重要。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运行的标杆,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但很多时候,诚信会被利益诱惑,被财富侵蚀,被金钱冲击。在商品消费中,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现象频发,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昨晚,3.15晚会播出了一起国际知名品牌欺骗消费者的案件。

气垫鞋没有气垫!耐克公然欺骗中国消费者

2016年4月,耐克篮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一双耐克篮球鞋的复刻版将限量发售。来自南京的郎先生成为本次拍卖的幸运儿,以每双1499元的价格买下了两双。

消费者郎先生:相对来说,价格比较高,也被称为耐克最好的一双篮球鞋。

耐克在其中文官网宣布,这款鞋的后跟配备了耐克专利的 Zoom Air 气垫。然而,当郎老师穿上这双鞋走上球场时,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劲。

郎先生:确实很难。当我打球的时候,落地时感觉脚明显酸痛。带有Zoom气垫的鞋子怎么会这么硬呢?一直喜欢穿耐克篮球鞋的郎先生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在鞋后跟处剪了一条小缝。

郎先生:我发现里面没有气垫。

郎先生在网上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甚至有人将刚买的鞋子和之前同型号的复刻鞋拆开进行比较。左边的鞋子后跟处有 Zoom 气垫,而新买的鞋子后跟只有实心橡胶底。

60余名消费者自发组成维权微信群,推选郎先生为代表,与耐克进行交涉。随后,郎先生拨打了耐克官网售后服务电话。客服表示需要与生产部门核实。十天后,耐克客服人员承认该鞋后跟处没有气垫。

郎先生:如果当时不是在官网上写了这款气垫,我就不会买。

耐克售后客服人员:我们已告知您,我们已经承认错误。

耐克中国售后服务人员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并提供全额退款。后来郎先生发现耐克中文官网上关于这款鞋的介绍已经被关闭,无法再打开。郎先生等团员认为,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等信息,这些信息应当真实、有效。全面且不得虚假。或者误导性宣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请求增加对消费者损失的赔偿。增加的补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

2017年2月,郎先生来到了他原来购买这款篮球鞋的地方。接待他的是一名自称是经理的男子。

上海耐克淮海中路体验店店长:这个解释可能是官方给的,但是我们店里不能给解释。

至于为什么没有气垫,经理表示店家不负责解释。至于解决方案,耐克官方给出了明确指示,提供全额退款以及另一种产品25%的折扣。

店长:如果我们店里能收到一条消息,只要有顾客来找这个单品,我们不管你穿没穿,怎么穿,我们都可以给你全额退款。

该经理表示,他们无权解决消费者提出的三倍赔偿要求,郎先生可以直接与耐克中国总部协商。于是,郎先生来到了位于上海江湾的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一位自称张彼得的售后服务经理接待了郎先生。张彼得承认这款鞋没有气垫,但产品描述有错误。

售后服务人员张彼得:我们只是描述上有一些错误,或者是一些严重的错误。

郎咸平:你的意思是,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是虚假宣传。

张彼得:是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句话是谁说的?

张彼得:这是我们法律部门说的。

郎先生认为,虚假宣传应该由工商部门认定。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顾客可以要求三倍赔偿。张彼得表示,现在只能按照耐克的政策来执行。

张彼得:我们没有办法向一些消费者提供额外的补偿。我们只能提供统一的补偿。

记者:就是这样。

张彼得:是的。

张彼得还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对这款鞋发出了公开召回,并在当地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并通知了所有商店。

上海耐克X158直营店工作人员:关于这次召回通知,我们向徐汇区工商局做了这样的备案。

不过,央视财经记者无论是在店内还是在中国官网上都没有看到召回通知。那么,耐克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了吗?记者来到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从未收到过耐克的备案,也没有任何相关解释。

郎先生发现,虽然耐克中文官网上有关这款鞋的介绍打不开,但在美国英文官网上,这款带气垫鞋的介绍依然存在。这并不是耐克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早在2011年,消费者就发现在中国销售的“2011”篮球鞋与美国同型号相比,前掌缺少气垫。消费者据此向工商部门举报耐克涉嫌虚假广告。耐克当时对此的解释也是宣传错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全额退款。但经调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为耐克侵犯了中国消费者权益,并处以487万元罚款。

两天后,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再次来到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售后服务人员拒绝亲自接待。他们将在一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以书面形式回复消费者的请求。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消费者郎先生仍未收到耐克公司任何形式的回复。消费者和耐克之间的沟通只能通过售后客服电话进行,得到的答案都是同样的解决方案。

耐克售后客服人员: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愿意为您提供全额退款。这对我来说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如果稍后再打电话,解决方案还是一样。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何山:你们的内部规定根本无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对抗。你说你有气垫,但事实证明没有。我不在乎你故意的错误。如果出错,消费者就会对读者来说,光看就构成欺诈和虚假宣传。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邱宝昌:并不是说发生了之后再改就不用承担双倍赔偿责任了。我已经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组织举报了,所以我想你们可以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这不是真的。从法律上看,这是消费者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搪塞的行为。

耐克中国始终拒绝对虚假宣传做出正面回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起事件的核心并不是一双运动鞋是否有气垫,而是耐克对消费者的明显欺骗。事实上,耐克绝不是首犯。早在五年前,即2011年6月,耐克就发布了一款篮球鞋。同年8月5日,该鞋进入中国市场。然而中国消费者发现,同型号的鞋在美国销售有两个zoom气垫,但在中国大陆销售的鞋只有一个气垫。

尽管耐克在工商部门立案后立即发表声明,解释该中国产品只有一个气垫,并承诺将货物退还给购买的消费者,但工商部门仍然声称耐克的“双标准”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耐克被处以487万元罚款。我们不知道487万元的罚款对于耐克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还是耐克的管理者们太健忘了。五年后,耐克故技重施,再次上演类似的一幕。耐人寻味的是,这次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时,耐克的回答与五年前如出一辙。他们不肯承认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诈骗,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只是一个小错误。面对央视315的曝光以及政府执法部门的询问,耐克是如何回应的?

315晚会结束后,央视财经频道记者立即赶赴耐克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杨浦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执法检查时,有消费者投诉。我刚刚联系了你们外交部。

底层大厅里,执法人员等了一会后,公共事务部门的人员带着大家来到了会议室,匆匆离开。

央视财经记者艾平:我现在在耐克办公区。这里有很多会议室。我们下午5点30分来到这里。半小时前,有两个自称是公共事务部和媒体部的人。他们接待了所有人,但几分钟后他们说需要相关业务部门联系他们,然后离开了现场。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看到相关业务部门来到现场。工商部门的人员还在这里等候。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你在哪里?也没有人能看到它。

记者:你在耐克哪个部门?

耐克安全:安全部门。

记者:为什么相关人员不能来?

耐克保安人员:相关人员到达后不要外出联系其他业务部门。

记者:我们还要等多久?

耐克保安人员:我就问你要等多久。应该很快了。

记者:因为我们在那里待了一个半小时。

耐克安全:我知道,我知道。

记者:现在是晚上七点。工商部门已经在会议室等了足足一个半小时,依然没有相关人员接待大家。于是大家决定去耐克商务办公区找相关部门给大家一个答复。

当执法人员来到办公室底层时,耐克媒体部及相关人员不允许执法人员上楼。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到企划部、市场部。

耐克媒体部工作人员:也许我需要检查一下他们在哪一层?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哪一层?你来了这么久,连策划部在哪里都不知道?

另一位耐克工作人员:你的很多同事已经下班了。您正在寻找相关人士。

上海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我就这么说吧,我找了好久了。

耐克员工阻止记者采访和拍摄,并用手遮住摄像机镜头。在寻找营销和策划部门相关人员未果后,执法人员返回会议室,耐克法务部门人员给出了这一解释。

法务部总监唐亮:我们发现这个事实后,立即与所有我们能联系到的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进行了电话沟通。我们给每个消费者打电话超过3次,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接到我们的电话。到目前为止,在 150 名在线消费者中,我们是我们可以联系到的。其中两人无法拨打他们留下的电话号码。但我们接触过的其他所有人,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接受了我们的解决方案之一。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向他解释说,这个产品现在符合所有国家安全标准和强制性安全标准。其次,我们还告知消费者,这款产品有气垫与描述不符,他可以选择退货。付款后不可退回,当然您可以选择保留此产品。因为是比较有限的产品,所以他可以保留这个产品。

至此,我们认为他们的宣传有误,并向消费者道歉。然而,当消费者要求退款一、三时,他们辩解说要等待工商部门的指导。

2014年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完善了网络购物、霸主条款、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惩罚性赔偿等规定。过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加倍;但从2014年3月15日起,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将加倍。是的,惩罚性赔偿不是双倍,而是三倍。

法务部总监唐亮:对于后跟气垫在国内没有的问题,我们承认是一个错误,并向广大消费者致歉。

面对中国消费者的不满和3.15晚会被曝光的事实,耐克商业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仅用34个字进行了回应。耐克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一个错误,并不是什么有害的事情。有预谋的商业欺诈或虚假广告,市场和消费者对这种言论有何反应?

3月16日上午,央视财经记者在北京街头采访了多名消费者。不少消费者对315晚会上曝光的耐克涉嫌虚假广告行为表示不满。消费者纷纷表示,耐克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品牌的信任度。他们表示,耐克的行为并非所谓的“错误”,而是明显的欺诈行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依法严肃处理此类行为。

央视财经记者来了,想就我们315晚会暴露的问题得到耐克方面的正面回应。在这里,前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需要等待媒体部门的回复。记者在这里等了三个小时。耐克于3月16日中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回应,这也是耐克自315晚会播出以来的首次官方回应。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身后的大楼是耐克北京分公司。等了一上午,耐克没有接受采访,但给我们发了一封邮件回应。电子邮件称:2016年4月,耐克在中国销售了300多双2008年FTB鞋类产品,这些产品错误地描述为含有气垫。发现问题后,我们立即主动联系消费者提供退货、退款等解决方案,并对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和不便深表歉意。耐克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将有权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的调查。这封邮件是耐克针对315晚会暴露问题的首次官方回应。关于我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耐克是否存在虚假广告,第二个是耐克是否会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消费者提供三倍赔偿。对此回复没有正面回应。

半小时观察:耐克,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个气垫

3月15日的派对结束后,媒体和消费者都在密切关注耐克的回应。不过,3月16日中午,记者得到了耐克的这一官方声明。在这份声明中,耐克虽然表示“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麻烦和不便深表歉意”,但它用更多篇幅描述了事件发生后如何“主动联系消费者”,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产品和服务。”整篇文章都是以道歉的名义进行自我推销。它回避事实,拒绝承认耐克欺骗了消费者。

耐克是世界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其气垫技术是耐克的专利技术。然而,五年之内,在同一个国家,在同一问题上,侵犯消费者的事实出现在今天的耐克身上。仍然只是一个小“错误”!中国是耐克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2016年11月30日,耐克公布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中国区销售额同比增长12%。如果排除货币变动的影响,增幅将高达17%。

消费者给了耐克足够的面子,在中国市场,耐克也赚到了金银。但一封不咸不淡的道歉信,消费者看到的却是消费者法中规定的退一赔三的规定。 ,耐克只会退款,不会赔偿。明明是在欺骗消费者,现在却只承认是简单的描述错误。在这些事实面前,中国消费者知道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心里一直被鄙视为无足轻重。如有错误,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纠正。是小错误还是欺骗消费者?法律法规能否治理这些害群之马,我们期待国家主管部门的最终调查结论。

最新!耐克中国涉嫌虚假宣传,已被上海杨浦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今天下午,记者获悉,上海杨浦市场监督管理局12名执法人员今天上午已经调查取证一天。执法人员表示,已对耐克涉嫌违法行为展开调查。耐克已向执法人员提供了涉案商品的文案来源以及购买、销售和存储数据。将进一步核实数据、固定证据并开展调查处理。按照办案程序,调查结果将在一个月左右公布。

你会喜欢的

来源:央视财经(ID:)《经济半小时》注:艾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