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爱尔兰比尔城堡:中世纪古堡与中爱文化交融的历史之旅
2024-11-26 16:08:05发布 浏览243次 信息编号:10037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探索爱尔兰比尔城堡:中世纪古堡与中爱文化交融的历史之旅
在爱尔兰中部的奥法利郡,有一座建于中世纪晚期的古老城堡——比尔。这也是爱尔兰最大的私人庄园。帕森家族自1620年起就居住于此,这座城堡已成为家族历史的重要见证。 17世纪,这里种植的方形树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的保持者; 18世纪,形成了美丽的人工湖; 19世纪,吊桥和冬季花园竣工。
150公顷的花园里,点缀着2000种珍稀树木和灌木;其中1,500件是二战前从中国收集的。这座古老的城堡与中国结下了一种奇怪的关系。 1980年,中国首任驻爱尔兰大使龚朴生上任后即到访过这里。 2004年,帕森家族第八代长子迎娶了一位中国新娘。随着2014年城堡的正式对外开放,每位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城堡的传奇历史,还能在曼妙的花朵中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特殊香气。
比尔城堡
城堡的主人和历史
1620年左右,帕森家族正式定居比尔城堡。 1807年,劳伦斯·哈曼·帕森( ,1749-1807)被封为第一任罗斯伯爵;他去世后,他的头衔由他的侄子劳伦斯·帕森( ,1758-1841)继承。第三代罗斯伯爵威廉·帕森斯( ,1800-1861)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后来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数学竞赛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第16任总统。 1845年,他在比尔城堡建造了一架巨型望远镜,被称为利维坦望远镜;截至 1917 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利维坦望远镜
第四代罗斯伯爵劳伦斯·帕森斯( ,1840-1908)继承了父亲的爱好,在天文学方面颇有造诣。他不仅测量了月球的热量,还发现了NGC 2(螺旋星云)。和他的父亲一样,劳伦斯毕业于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他不仅担任三一学院第十八任院长,还担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他的弟弟查尔斯·阿尔戈农·帕森斯( ,1854-1931 年)因发明复合式蒸汽轮机而闻名。让查尔斯感到非常悲伤和愧疚的是,他的发明导致了世界上第一起交通事故,因此他后来转向船舶研究,并创办了许多知名公司和工厂。他的后人说:“如果没有这次车祸,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很有可能就诞生在我们家。”
第五代伯爵威廉·帕森斯(1873-1918)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前往丹麦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方法,但不幸在一战中去世。他的继任者迈克尔·哈维·帕森,第六代伯爵(1906-1979) ,担任都柏林大学学院校长。如今的第七代布伦丹·帕森斯伯爵(生于 1936 年)曾担任爱尔兰卫队军官,随后在联合国服役多年。直到父亲迈克尔去世,他才回到比尔城堡接管家族事务。
帕森家族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爱尔兰的贵族精神。他们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努力耕耘,更把人文关怀作为代代相传的座右铭。 17世纪民族运动期间,比尔城堡带领当地居民抵抗外族入侵; 19世纪中叶爱尔兰大饥荒期间,时任罗斯伯爵的威廉·帕森和他的妻子帮助灾民并为穷人提供就业机会。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帕森家族一直有造福世界的情怀,因此也深受比尔居民的喜爱。甚至比尔小镇有时也被昵称为“帕森”。
一个世纪的植物探索
除了传奇的家族历史之外,比尔城堡还拥有丰富的植物群。这也是这个家族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媒介。 1861年,爱尔兰人哈特(1835-1911)开始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5年,赢得了中英两国政府的高度赞誉。赫德的成功吸引了许多爱尔兰人到中国工作,其中包括奥古斯丁·亨利(Henry,1857-1930)。
1881年夏天,时年24岁的奥古斯丁·亨利(中文名韩二力)离开爱尔兰,只身登上一艘东行的轮船,横渡大西洋来到中国。他的第一个职位是在上海清朝皇家海关担任助理医务官和海关助理。在上海海关工作一年后,亨利被调到湖北宜昌;在此期间,他负责向运输毒品的商人收税。长期与中医打交道的亨利逐渐对植物产生了兴趣。此后,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探索附近山川的本土植物。在中国工作的18年里,亨利对植物的探索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包括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海南、台湾等。他总共采集了158,000份植物标本,发现了1,726个植物新种(包括亚特定水平)。
亨利收集整理的这些植物标本至今仍保存在哈佛大学安诺植物园植物标本馆、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和爱尔兰国家植物园植物标本馆中,为西方植物界提供了了解中国植物种类及分布.它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比尔城堡第三代伯爵威廉·帕森有机会了解这些中国植物。当中国时尚风靡欧洲时,这些飘洋过海的中国植物不仅出现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还走进了贵族的庄园。威廉·帕森在比尔城堡开设了一个植物园,种植了一些中国树苗。或许威廉自己也不会想到,随着这些树苗的扎根,帕森家族与中国的关系也随之悄然种下。
比尔城堡第六代罗斯伯爵迈克尔也是植物爱好者。尽管当时的交通条件非常落后,迈克尔和妻子却多次往返于中国和爱尔兰之间。他资助中国植物新品种的探索,并亲自考察西藏。 1935年,迈克尔带着新婚妻子来中国度蜜月。此后,迈克尔多次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名人交上了朋友。例如:清朝爱新觉罗的后裔溥儒(1896-1963)(恭亲王奕欣的孙子,末代皇帝溥仪的表弟)曾送给米迦勒的妻子安娜一把漂亮的画扇,至今仍在使用。收集于比尔城堡。
最令人感动的无疑是迈克尔伯爵与中国植物学家胡先粟(1894-1968)之间的跨国友谊。曾在国外留学的胡先苏和迈克尔因对植物有着相似的热爱而一拍即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45年,胡先苏两次邮寄水杉种子,比尔城堡的土地上终于长出了一棵珍贵的水杉树。这也是爱尔兰的第一棵水杉树。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刚刚发现水杉种子,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胡先苏孙女参观比尔城堡
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罗斯伯爵第七代布伦丹仍然延续着祖先对植物的热爱,多次到访中国采集新的植物种子。他特别珍爱四川、云南地区的植物,多次前往云南少数民族村落寻找植物种子。老伯爵还专门开辟了一块专属领地,名为“小云南”。详细来说,比尔城堡的中国植物背后还隐藏着许多家庭浪漫的故事。例如:以布兰登母亲安娜命名的牡丹、小女儿结婚时手捧的玉兰花、送给儿媳安娜的“爱情树”等。
如今,比尔城堡拥有爱尔兰最多的树木,花园占地150公顷。其中四分之一、约1500种树木来自中国,许多植物已有200多年的树龄。还有50种树木被列为“不列颠群岛冠军树”。自2014年比尔城堡向公众开放以来,中国植物已成为城堡的醒目标志,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
友谊与爱超越国界
帕森家族与中国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美丽的水杉。第六代伯爵迈克尔的弟弟戴斯蒙德(1910-1937)则展现出另一种风格和内容。他不愿意住在城堡里,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先是去了欧洲,然后又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他选择在中国安家,在北京一所学校当外语老师,住中国房子,吃中国菜,交中国朋友,玩中国东西。
戴斯蒙德在北京的家
1935年,这个热爱冒险的年轻人决定前往敦煌,探索中国西部壮丽的虹霓。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戴斯蒙德完成了这次东方古老文明的朝圣之旅,亲身体验了莫高窟的魅力,并拍摄了一组珍贵的莫高窟照片。不幸的是,他在回来的途中被军阀绑架,受了很多苦。尽管他最终在外交压力下被释放,但他却患上了致命的疾病。 1937年,这个年仅27岁的年轻人在瑞士的一家疗养院去世,他短暂却辉煌的一生结束了。他用生命换来的莫高窟照片如今静静地陈列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而他珍爱的藏品也被带回了比尔的家中,纪念他的故事。
第七代伯爵布伦丹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两个儿子受家族影响也陆续来到了中国。小儿子迈克尔(1981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西单小学和百年职校任教英语。长子帕特里克(1969年出生)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度过了16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担任爱尔兰奥委会委员。
2004年,帕特里克与一位名叫林晓静(来自中国天津)的中国女孩结婚。结婚时,他们穿着中西合璧的婚纱在北京和爱尔兰举行婚礼,引起不小的轰动。在北京生活多年后,这对夫妇现已搬回爱尔兰。由于城堡里有很多中国物品,中国新娘感觉更加亲切。这对夫妇有一对可爱的孩子。这也意味着,这座城堡未来的主人,未来的罗斯伯爵,将有一半中国血统。正如帕特里克在采访中所说,“我与中国最重要的联系是我的妻子是中国人,我的孩子有一半中国血统。”
帕特里克和林晓静
中国和爱尔兰实际上相距很远,交往并不频繁。因此,尽管赫德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却很少有人提及他的爱尔兰身份。当著名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被改编并在中国街头传唱时,很多中国人又重新认识了这位爱尔兰诗人。即使是举世闻名的吉尼斯纪录,也很少有人知道它与爱尔兰的吉尼斯啤酒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尔城堡的历史是中爱历史交往不可多得的活见证。城堡本身就记录着一个贵族家族的辉煌历史,城堡的花园里弥漫着来自中国的芳香。这种友谊始于植物,随着多年来的浇水而成长,直到我们迎来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女主人。就像比尔城堡里生长的水杉一样,对于中国和爱尔兰人民来说,它同样珍贵、美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