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希与 hip-hop 的不解之缘:草莓音乐节上的疯狂尖叫与文身艺术

2024-09-19 03:04:27发布    浏览5次    信息编号:8767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陈冠希与 hip-hop 的不解之缘:草莓音乐节上的疯狂尖叫与文身艺术

很难说是嘻哈影响了陈冠希,还是陈冠希选择了嘻哈。

“不要我”

也许很多人并不喜欢陈冠希,但草莓音乐节的粉丝们却对他爱不释手,陈冠希的每句话都能引发粉丝们疯狂的尖叫。站在前排的一位男孩抓住每一个安静的时刻,把陈冠希的英文名分成三部分,一字一句地喊出来。

“感觉很有意思,我以前从没见过他这样的一面。”纹身艺术家吴博士在音乐节上告诉本报记者。这也是他第一次看陈冠希演出。四五年前,吴博士和陈冠希在洛杉矶相识,陈冠希身上的六七个纹身都是吴博士做的。初次见到陈冠希时,吴博士并不知道他是明星。“他第一次带我去香港的时候,我还没去过亚洲。我走在他旁边,人们把手机递给我,我总是要和陈冠希一起拍照。我很惊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总是很冷静,当人们走到他面前时,他不会着急或生气,总是很有耐心。”

吴博士与陈冠希

在洛杉矶,陈冠希有很多像吴医生一样的朋友。他们初次见面时,只认识“陈”,并不知道世上还有个“陈冠希”。“有时候,认识一个新朋友,对方会说,嘿,你干什么?我等你!”陈冠希听了,摆摆手,“不要我!不要我,兄弟!只要认识我就够了!”

如今谈及“归属感”话题,陈冠希会说:“以前香港是我的家,但现在只是我公司存在的地方。现在,我的家在洛杉矶。”相比于被明星光环包围的日子,洛杉矶让陈冠希第一次面对最平凡的生活,但对他来说,这是全新的生活。“我在洛杉矶什么都不是,不是明星。我去餐厅吃饭没人会给我优惠,去商店没人给我打折、送东西。在家洗厕所都是我自己的,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很多人可能会想,哇,你以前的生活一定很幸运吧?一方面我很幸运,但另一方面,那种生活也把我宠坏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小皇帝。”

洛杉矶没有压迫感,给了陈冠希很大的空间,“如果当时去了纽约,我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改变。”陈冠希觉得洛杉矶拯救了他,让他主动去学习新的东西。

陈冠希在采访现场(黄宇 摄)

在洛杉矶,陈冠希把精力投入到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上。这个想法最初的动机发生在2001年。在一次发布会上,身处娱乐圈的陈冠希发现自己的合约发生了变化,而且他比外人知道得晚。那一刻,陈冠希对娱乐圈产生了怀疑:“如果我想在娱乐圈混,我不能这样玩,因为我不会有我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后,陈冠希离开香港前往东京,遇到了服装界的偶像藤原浩,藤原浩建议陈冠希把精力放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再次回到香港后,陈冠希一边拍摄大受好评的《无间道》,一边开设了自己的店铺。

《无间道》剧照

正是做生意让他感觉生活和工作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艺人陈冠希”消失了,他还有自己的事业,还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力。“不管进不进娱乐圈,我都能活得好好的。我进娱乐圈不是为了钱和荣耀,而是因为我想做。很多人有很多梦想,如果我有五个梦想,能实现两三个就已经很成功了。所以,我不用逼着自己去度过一些艰难或不开心的日子。”陈冠希说。

香港导演杨龙成是陈冠希的多年好友,帮他拍摄了30多部MV。在他眼中,陈冠希是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人。“每次见面,他都有新鲜的东西给我看。包括衣服、艺术品、电影、戏曲、音乐,文化领域的东西他都喜欢。看到喜欢的艺人,他就会问问题。有好奇心的人,不断在升级。”杨龙成说。

“除非他们强迫我离开”

很多年前,陈冠希住在香港的山顶上,俯瞰整个香港。那时他的演艺事业正处于巅峰,他觉得整个香港都是他的。有一次,杨龙城去看望他,两人聊了一些事情。陈冠希站在那里,突然对着山下的整座城市大喊:“我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地方,除非他们逼我离开。”

杨龙成记录下了这段话,几年后,这段话仿佛成为了一则预言。2008年,陈冠希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香港娱乐圈的事。后来,那件事有了正式的名字,媒体和民众称之为“艳照门”,但对于陈冠希来说,他更喜欢用“那件事”来形容那段时期相关的一切。

此前,陈冠希在一代年轻人心目中一直是“坏男孩”的形象,他不羁的作风也吸引了一大批想要与众不同的年轻人。而“那件事”发生之后,让他成功的风格和符号,却成为某种不良道德和作风的证据。那些让你成功的东西,最终也能毁了你。陈冠希的经历,再一次验证了娱乐圈的这一规律。

如今,明星的绯闻在网络上出现,热度过几天就会消退。但在2008年,这件事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陈冠希的私生活被曝光,各种谩骂和攻击接踵而至,他再也无法继续在娱乐圈混下去,宣布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

杨龙成向本报记者回忆了“那件事”闹大后,他和陈冠希的一次电话交谈。“没想到一打电话就找到了他,他说没人找他,他的朋友突然都不见了,人家都说找不到他,我问他还好吗?他说,我能行就行。”

如今回想起九年前的事件,陈冠希已经可以站在客观的角度。事件刚发生时,陈冠希道歉过,但九年来,他只为事件本身给其他当事人带来的巨大困扰、为年轻人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而道歉。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向任何人解释。

回想起这段改变人生轨迹的经历,陈冠希觉得这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及时踩刹车自救的机会。其实在“那件事”爆发之前,陈冠希的状态就不是很好,突然爆红让他一下子迷失了自我。陈冠希回忆道:“我被娱乐圈洗脑了,以为自己最帅、最重要,去拍电影连剧本都不看,剧本都要看我的。你懂我的意思吗?这是什么态度?这是不好的态度。所以,在那段时间之前,我就已经是个不好的人了,我必须得改。”

陈冠希所说的“改变”,并非是向娱乐圈屈服,而是重新思考,寻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离开香港,在洛杉矶独立生活的日子里,他除了努力发展服装事业,还做慈善工作,为郁闷的情绪寻找出口。他也尝试寻找一些拍电影的机会,但“那件事”的余波,让拍电影变得困难重重。

有时候,陈冠希觉得自己很尴尬、很丑,就像一个没人愿意玩、被拒之门外的孩子。“就算我站起来微笑假装无所谓,回到家的时候,痛苦还是在。我无法逃避,却不得不面对,不然总会觉得有人觉得我不愿意重回娱乐圈。我告诉自己,要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家人也告诉我,不要因为别人,而放弃自己热爱做的事情。”2015年,VICE为陈冠希拍摄了纪录片《》。在片中,他首次透露了想重回娱乐圈的原因——他打心底里热爱电影,想重新做一名演员。

七年前,陈冠希在专辑《旅程》中表达了自己对整件事的态度,这句话似乎在今天仍然适用。他在说唱作品《旅程》中唱道:“谢谢你让我成长,我向你们致敬。那些无知的人,他们到底在评判什么?你看我,我至少损失了3500万。但现在,我只能更加努力,用尽全力来驳斥你。就这一次,我全力以赴。”

“嘻哈教会了我一切”

两个月前,陈冠希发布了全新嘻哈专辑《孙悟空·三》,专辑里孙悟空出山,又变回孙悟空。“整个故事就像电影一样,我们现在也在拍很多像电影一样的东西,比如用孙悟空的故事来拍我自己的故事。第一部是我疯了,我很顽皮,做了很多坏事。第二部是我受到惩罚,然后被关进山里。第三部是走出来,成为一个新人。”这“三部曲”就像是陈冠希人生前37年的总结。

很难说是嘻哈影响了陈冠希,还是陈冠希选择了嘻哈。

两年前,吴医生在陈冠希的背上纹了一张他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吴医生说:“这对他来说很特别,因为他和妈妈关系很好。”

陈冠希说,自己对待女性的态度很矛盾,他内心柔软的一面来自于母亲和两个姐姐,而男人气概的一面则来自于嘻哈。

陈冠希9岁离开温哥华,来到父亲居住的香港。在香港生活的几年里,陈冠希很孤独,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母亲和姐姐,只有在圣诞节和暑假才能见面。司机龙哥是陪伴他最多的成年人,此外还有一名帮他打扫房子的工人,他经常见到他。

也是在9岁的时候,他迷上了嘻哈音乐。乖乖的陈冠希渐渐变得放任自流。“到了香港,后来到了纽约,我会看嘻哈电影、舞步、涂鸦。嘻哈歌曲会影响我走路的方式、穿衣方式,甚至跟女生做爱的方式。这些好像都藏在歌词里。所以我对女生的态度也受到了嘻哈的影响。嘻哈音乐说‘女人不能做’。我一下子就变了。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开始变得比较疯狂。”

在香港的那些年,陈冠希就读于国际学校。“香港是个大城市,送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家庭应该都比较富裕。这些家长大多工作辛苦,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所以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放心了。”其实,金钱、自由、国际化的香港,让陈冠希和他的朋友们更容易失控。从温哥华到香港的国际学校,再到纽约的生活,陈冠希学会了歌词里的生活方式和叛逆的生活方式。

兰桂坊酒吧林立,云集各族人民,入夜后,人们便会在此释放烦躁,这里也是陈冠希常去的地方,每周五、六,陈冠希都会带上一帮朋友出去玩,他也发现在这里会遇到很多同学。

在温哥华,未成年的陈冠希很多地方都去不了,很多东西都买不到。在美国,19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很难买到酒。90年代的香港给了他完全不同的体验:“没人在乎香港,他们只顾赚钱。这个城市只讲钱、钱、钱、钱……我们有手机,有钱了,就能很方便地找东西、找事情做。我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出去玩……在香港,我16岁的时候,就能去20多岁才能去的地方,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已经像20多岁的人一样了。”

时隔这么多年,陈冠希仿佛在说另一个自己:“这段经历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是我在2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全部经历了,而很多人在中学时期忙着考100分,到了大学就疯了。坏的则是有些人太年轻,还不懂一些事情,不懂得如何掌控那些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冠希对嘻哈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说以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现在的他更容易发声,批评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而这些批评往往招来批评。“凡是直言不讳的人,都很烦人。”杨龙成站在陈冠希一边。

前段时间,一档关于嘻哈音乐的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热播。因为一些争议性言论,陈冠希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我并没有看完,只看了一点点就觉得没必要看了。”陈冠希觉得那只是一档节目而已,拿它来代表整个嘻哈文化很危险。没有人发声,他只好站出来讲真话。就在他准备在微博公开批评这档节目的时候,他给参与节目录制的好友热狗发了一条消息。“我说,哎,我今天可能会批评那档节目,你别生气,我不是在说你。因为他认识我,所以他应该知道我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嘻哈文化。”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时候您会遭受到别人的偏见,您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陈冠希: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好像都摆脱不了那个阴影。我也想过,如果那样的话,我就做个“坏人”给你们看。但我为什么没有真的这么做呢?因为我一直跟粉丝说,要做自己,代表自己。如果我真的做了坏事,那不是真正的我,只是在欺骗他们,对不起我自己。如果你们真的了解我,就会知道我没那么坏。这么久了,大家都应该变了,不知道你们看得出来没有,我也没有刻意让你们看出来,但大家都会成长的。我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这么简单。

三联生活周刊:您在老歌《昔日的爱》里,致敬了陪伴您走过一生的家人、朋友,也致敬了一些“在我遇到困难时都说不认识我”的人,这句歌词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陈冠希:大概是2009年、2010年左右,我从洛杉矶回到亚洲。我以前的一些家人在采访中说,跟我关系不好,或者不认识我,见到我,就假惺惺地说:“嗨,最近怎么样!”我觉得不应该把这些人放在心上。现在,我在娱乐圈的朋友就只有三四个,陈奕迅、舒淇、黄秋生、MC热狗……我们认识很久了,他们一直都很支持我、关心我。我现在的朋友都是真心的朋友,他们没有占我便宜,也没有因为我是明星而接近我。

三联生活周刊:时隔近10年,回忆起那段日子,心情是怎样的?

陈冠希: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陈冠希就不是今天坐在这里的陈冠希了。所以我没有觉得不开心,我觉得很开心,说实话。很多人说如果可以改变什么会怎么样,我从来没想过要改变什么,也没后悔过什么。我觉得这是我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起起伏伏,就看这个人有多坚强,他的故事结局如何。其实这些事情早就放在心里了,不再去想。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微博上说过:“嘻哈不只是一种外表 / 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 / 他们有吗? / 笑着舞着 / 真正热爱嘻哈的人,你同意吗?”

陈冠希:我在微博上说那句话,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没有人说真话,那我就需要说点什么。

在美国,大公司进入嘻哈文化之后,也会用嘻哈来推销产品,比如可口可乐等等。但是嘻哈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初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嘻哈起源于一个很黑暗的地方,在70年代的时候,美国还存在着很多的种族歧视,那时候黑人受到很多限制,很难真正的代表自己,他们就用那种压制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有些歌是黑帮唱的,说我们代表我们自己,你们都是垃圾,我们是最棒的。所以嘻哈不只是我在派对上开心,手舞足蹈,跳个不停。嘻哈需要有一个真正的出发点,告诉大家我们真正相信的是什么。

我只是不喜欢他们以这种方式代表我最喜欢的文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认为我不好,或者我说的话是错的。很多人认为我不开心,因为我没有出现在那个节目上,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并不是想获得任何荣耀。如果我们真的想代表嘻哈音乐并举办一档节目,我们需要找到真正了解嘻哈音乐的人,而不是从 90 年代或 2000 年代开始加入嘻哈音乐的人。

9月24日,陈冠希在天津草莓音乐节演出

在中国,不只是我一个人。很多人做嘻哈已经很久了。台北、北京、成都、上海等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歌手。但现在嘻哈一出来,就已经被包装了。大公司在谈论什么是嘻哈。他们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真正想创造这种文化,不是真正想告诉大家我们在开始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谁能真正代表它。事实上,我现在不知道谁能代表它。

东西的包装可以很精美,但并不代表它是真品。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艺术品、钻石,乍一看很美,但如果你深入观察就会知道那是假的。电视节目只是娱乐,不能代表整个文化。娱乐和真正的嘻哈不一样。嘻哈文化不只是一时流行的、时髦的东西。真正的嘻哈有很多元素。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中国有嘻哈吗?

陈冠希:有,有好几个,比如MC热狗,王博,陈冠希,你可以找到中国嘻哈。

三联生活周刊:你现在对待嘻哈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陈冠希:说实话,我32、33岁的时候,嘻哈对我影响不大。嘻哈已经变了很多,没有以前那种精神了。后来我开始去看很多艺术展,兴趣也成熟了一些。不能说成熟了,就是变了一点,因为现在不只是华语嘻哈,其实美国嘻哈也有同样的问题。那些新歌手就只谈这几个话题:钱、车、女孩。对我来说,很无聊。可能因为我现在成熟了,他们谈的话题我看不懂,也不认同。所以,我经常听很多老歌。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个人形象和品牌使得你在潮流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陈冠希:我是一个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中国人,我想让我们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声音。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旗袍和丝绸的中国风格。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身份,应该反映在我们的设计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尊重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我现在喜欢北京,因为我可以看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可以去博物馆或朋友的艺术展。如果一个地方没有艺术,它就没有生命力和活力,也没有身份。

我的公司 Clot 已经成立 15 年了。15 年前,他们说“中国制造”等于坏东西。我说,不,世界上有好有坏,“美国制造”也可能是坏东西。但他们说,不,中国制造是假货、仿制品或坏东西。10 年前,代表亚洲时尚文化的人来自日本。现在美国人也想买我们 Clot,这是一个中国品牌,我感到非常自豪。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

陈冠希:可能有人觉得我做的每件事都很简单。其实不然。比如我最近设计了一双鞋,和一个大品牌合作,我要坐飞机去他们总部。10年前,他们不签艺人,只签运动员。我当时就跟他说,总有一天你会签我的。最近,他说会签我的。明年,别人看到我的广告,可能觉得很酷,当然是陈冠希。但是,我花了10年才做到这件事。如果我不告诉你,你不会知道这个故事。我不想告诉你,我只是举个例子。我为我的事业、我的音乐付出了很多努力、花了很多时间。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音乐和电影,您还喜欢设计和艺术。您认为自己的创造力是来自于天赋,还是后天的努力?

陈冠希:很多事情都是我努力才有成就的。我刚开始做艺人的时候,一个我非常尊敬的人教我做专辑封面,我发现我对有创意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努力去学。最近在日本遇到他,我很开心。要不是他给我机会,我现在在这方面基本上就很笨了,所以很感谢他。我刚回香港的时候,不会讲粤语,完全不会讲国语,没唱过歌,也没演过戏。这些年,我也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你和插队的人发生了争执,这件事上了新闻。

陈冠希:如果我看到有人做坏事,我不会像和事佬一样说“哦,好,好,好”,我一定会说出来。如果有人插队,那不只是插我的队,也是插了很多人队的队。现在是2017年,中国在世界上变得非常重要,而中国人在国外的影响力往往不好,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一些不好的行为。

我认为我们需要像我这样的人来领导年轻人。如果没有人这样做,我会做得更多。我所做的一切可能只有在我死后才会产生影响,我会很高兴。因为我想代表一种精神和一种面向未来的态度。

三联生活周刊:有了女儿之后,您是否觉得自己的责任变得更多、更重了?

陈冠希:我之前手下有 165 名员工,所以我已经有很多孩子,要照顾很多人。其实我很尊重他们。很多人问我,做老板最难的是什么?就是让我的员工开心。我就像一个心理学家,因为即使我手下最坚强的人,如果他心情不好,他也不会好好工作。所以我觉得这让我对生孩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自己这几年在社交方面更加成熟了吗?

陈冠希:当然这些年我成熟了很多,但我身上还有陈冠希的那股“火”,我觉得我五六十岁的时候还是会有的,这就是我。

(本文刊登于《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46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