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政策推动下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2024-08-15 15:10:46发布    浏览91次    信息编号:8282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政策推动下的市场机遇挑战

更多报告资源请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围绕动力电池回收,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实施,回收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不断完善,电池追溯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正式进入试点示范阶段,随着动力电池的大规模装机,锂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同时碳酸锂价格也将持续波动,再加上欧盟等地区动力电池法规的出台,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价值和环境价值将更加凸显。

基于此背景,本报告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角度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开发状态

1、白名单企业: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发布四批动力蓄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共计80余家企业。 ①从发布时间、数量来看,列入白名单步伐加快,自第二批起每年均发布。 ②从白名单企业分类来看,梯级利用企业占主导地位,回收企业次之,综合利用企业数量最少; ③从白名单企业地域分布来看,上榜企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较好的华东、华南、华中地区,其中广东、湖南、江西三省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数量最多;

2.回收商业模式:目前行业主流回收商业模式有三种,主要回收主体为第三方白名单回收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和整车生产企业,工信部等部委正在推动整车生产企业在政府主导下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示范;

3、梯次利用现状:我国已在多个场景开展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试点,目前梯次利用已显现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仍有自动化拆解、分体集成、成组分组等关键技术需要突破;

4、拆解回收现状: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以湿法为主;国内主流已投产、在建、未来计划回收的锂电池回收企业回收产能已累计达到344万吨以上;电池回收企业产量分布比较广,大部分回收企业以拆解破碎后生产金属产品,以及利用废粉冶炼加工制成的镍、钴、锰及锂化学盐产品为主,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回收企业以此为基础制作前驱体、正极材料等。

发展趋势

1、退役电池预测:预计到2027年累计退役电池将超过34GWh,其中方形电池为主要电池类型,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累计退役电池数量位居全国前三名;

2、海外回收产业链: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加强在电池回收环节的布局,填补国际电池回收业务版图的空白;同时面对广阔的海外需求市场以及不同地区法规的要求,国外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发展当地的电池回收业务;

3、退役动力电池价值评估体系:当前行业急需出台退役动力电池价值评估体系,国家层面已上线电池之家,可在企业端基于多源数据和电池评估模型提供全方位的电池评估分析报告。我们也应加快建立退役动力电池价值评估体系;

4、技术趋势:预计2030-2035年实现精细化拆解、智能化分选,镍、钴、锰、锂、石墨回收率大于99%,实现电解液、隔膜等无害化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具有重大的环境价值,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原因在于,回收的电池材料的碳足迹远低于原生电池材料。具体来说,回收碳酸锂的碳足迹比原生碳酸锂低90%,回收硫酸的碳足迹比原生碳酸锂低90%。回收钴的碳足迹比原生减少62%,回收硫酸镍的碳足迹比原生减少94%,回收铝的碳足迹比原生减少84%。如果钛和铝都采用回收材料,动力电池的碳足迹将减少36%以上。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公布了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名单,包括11家整车企业,标志着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进入试点示范阶段。整车企业是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主要采用产业联盟回收模式和自建回收网络两种模式布局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整车企业可以起带头作用,利用产业链上下游成员企业的分销服务网络和回收网络技术,在回收业务上增效降本,减少市场恶性竞争;也可以通过自建回收企业搭建回收网络,形成良好的纽带,从而提高整体的回收效率和模式运行效率。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动力电池企业、电池材料厂商、有色金属企业及整车厂商,布局方式包括自建、联建、收购等,已投产、在建及未来规划产能合计超过344万吨。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产出比较广泛,涵盖金属产品、化学盐、前驱体以及正极材料等,大部分回收企业经过拆解、破碎后生产铝、铜等金属产品,以及利用废粉冶炼加工制成的氯化物产品,如钴、硫酸镍、硫酸锰、碳酸锂等化学盐产品,整合程度较高的回收企业如邦普回收、格林美、华友钴业、赣锋回收等在此基础上生产镍钴锰/镍钴氢氧化铝、镍钴锰氧化物等正极材料。

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海外拓展的同时,也在加强在电池回收环节的布局,填补国际电池回收业务的空白。同时,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和不同地区的监管要求,如欧盟动力电池法案中规定了废旧电池收集的目标和义务、电池原材料回收的目标以及各类电池的强制性最低回收内容,明确了电池制造商的回收责任。国外电池企业也普遍采取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当地的电池回收业务。

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看,退役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将实现安全、环保、完全回收利用。预计到2030-2035年有望实现精细化拆解、智能化分选,铜、铁、铝回收率>99%,正负极粉末完全分离,正极材料中镍、钴、锰、锂综合回收率大于99%,负极材料中石墨综合回收率大于99%,电解液、隔膜实现无害化处置,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也将实现重大突破。

/ 获取完整报告 /

欢迎扫描二维码订购

盖世汽车研究院年度服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