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 14 篇:教职工必知的教学设计编写方法及酶的作用与特性

2024-06-16 09:11:36发布    浏览24次    信息编号:7549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通用 14 篇:教职工必知的教学设计编写方法及酶的作用与特性

高中生物酶的特点教学设计(共14篇)

作为教学人员,总是要写教学设计的,有了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酶特色课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1

1. 酶的作用和性质

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少数核酸也有生物催化作用,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

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3、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 酶的特性

酵素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1.酶具有高效的催化能力,其催化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方~10的13次方。

2.酶具有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加各反应后,其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类似催化剂);

4.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1)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2)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温度和pH过高或过低时,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一般来说,动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酶的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酶的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强的酸、碱或高温,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在0℃左右,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是稳定的。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动的可调节性。

6.一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7. 易变性:大部分酶都是蛋白质,因此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2的教学设计

1. 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解了酶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重点讲述了酶的性质和特性。本章及本课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本章通过探究、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钻研精神。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解释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点。

(2)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调查,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并设立控制组、重复实验。

2.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虚拟实验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酶的生物活性与特性的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品格,培养学生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和探索未知世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性质和特点

2.教学困难

探索酶的特性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四、媒体应用

本课程使用的媒介主要是电脑投影和实验室仪器。如何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人类认知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本课程插入了大量实验过程的图片、图表和动画软件。酶的第一个特点是利用动画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第二个特点是应用模拟实验过程的方法,让学生在第一次实验的理论基础上设计实验流程、操作实验软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参与对实验操作的评价等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学以致用。第三个特点是让学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操作实验室实验,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讨论、探究酶的特性,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酶特性探索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系统的知识结构。

(3)模拟实验操作法: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将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计算机呈现,并分析结果。

6.具体教学过程

(1)引导探索: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殊之处?(2分钟)

(2)观看实验动画,回忆实验内容: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的比较(2分钟)

(3)学生小组讨论

a. 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实验中使用新鲜肝脏?

b. 为什么要把肝脏磨碎?

c. 在实验中增加对照组会更好吗?如果是,对照组应该如何设置?(8 分钟)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酶具有生物活性这一概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设计比较实验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实验方法和设计过程的多样性。

(4)提出问题:由于实验方法有多种不同,请思考如何使用下列实验材料和设备来验证酶的特异性(组织学生小组讨论)(3分钟)

(5)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5分钟)

研究目的

b. 做出假设

c.实验过程: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步骤、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结论

d.表达与交流(讨论小组组长上台发言,解答其他小组的提问;修改实验方案,选出代表进行模拟实验操作。)

老师对小组的探究、讨论活动给予了鼓励和点评,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小组代表的操作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酶的特殊性,但对于酶的其他一些特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6)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制定检测酶作用条件的实验方案。实验开始前,各小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最后要求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和药物设计实验,探究酶的作用条件,并用图表展示相应的实验结果。(30分钟)

(7)酶的多媒体演示需要适当的条件:为了弥补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足,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10分钟)

7. 教学反思

1、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笔者在本课中设计了三个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探究性实验,一是实验录像观察,二是课件模拟的酶特异性实验,三是实际实验探究。第二、三实验是在学生掌握实验一的方法后,在进一步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既关注知识的总结,又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 酶的特异性和酶作用所需条件的实验设计比较灵活,需与物质鉴别实验相结合,难度较大,应以课题组形式进行讨论。另外,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不宜对酶催化的原理探究过深。

3、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突出发现和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再现、虚拟的手段模拟生命现象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本课程通过虚拟实验操作,模拟酶的特异性实验验证过程,将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可见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高中生物酶的特点3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单元第一节第二课《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内容。在学习了第一课《酶的作用和性质》和初中阶段人体消化酶的知识后,结合《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探索,进一步了解了酶的三大特性,不仅巩固了第一节探索实验方案设计中变量的控制内容,也为后续学习ATP的合成与分解、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于酶的催化特性,教材先安排了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针对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控制变量等进行实验研究活动。情感目标:培养质疑、独立研究、合作学习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构建酶特性知识体系,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难点:设计和实施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

4.教学过程

【老师介绍】:酶是生物催化剂,它肯定也具有一般无机催化剂的特性。

[学生回答]:酶和无机催化剂的相似之处:

1.酶和无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数量都不发生改变;

2、它只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师:酶和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1. 酶的高效性

老师: 提问:通过对比Fe3+和H2O2酶催化的H2O2分解速度的实验调查,学生构想出酶具有的哪些特性?

盛:酶的催化作用是高效的。

2. 酶具有特异性

为学生提供分析材料:

① 咀嚼米饭片刻后,感觉有甜味。试分析原因。(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

②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昨晚卡在牙缝里的瘦肉还在,请问是什么原因?(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唾液中没有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所以不能分解。)探索实验:

[老师提问]:如果将H2O2酶催化分解H2O2的实验做如下改变,实验结果会怎样?

①更换酶—用淀粉酶代替猪肝研磨液。

②改变底物——用淀粉溶液代替H2O2。请1、2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①第3、4组学生实验研究

②补充: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变量:实验过程中凡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因素都可以称为变量,例如催化剂的种类及加入的用量,反应物的用量,产生的氧气量,环境的温度,pH值等。

实验变量: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的,在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实验变量。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本次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学生分析得出是催化剂的类型(过氧化氢酶和Fe3+)。

无关变量:指除实验变量之外,对实验现象或结果有影响的因素或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组实验中无关变量有哪些?操作过程中如何保持无关变量不变?学生分析得出:无关变量包括反应环境的温度、pH值、过氧化氢的用量等,在组实验中应保持它们均等、稳定、不变。

反应变量:随实验变量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反应变量。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两者具有因果关系。[学生活动] 小组实验。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实验,若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如量液方法不规范,应予以纠正。同时启发:底物应加多少?淀粉酶或猪肝研磨液应加多少?如何检测淀粉是否分解?……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实验结束后,提问:探索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

第1、2组“换成淀粉酶后没有产生气泡”,第3、4组“换成淀粉后变成蓝色”。

[教师活动] 提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不同的酶不能催化同一种底物反应,同一种酶也不能催化不同的底物反应。 【教师活动】总结: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就是酶的特异性。 【教师活动】提问:关于酶的催化作用,除了刚才探讨的底物种类、酶种类的影响外,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并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将问题写在纸上,然后和大家​​交流。

【学生活动】 互相讨论,列出问题,并请代表交流问题。例如:“会受温度影响吗?”“会受pH影响吗?”“会受底物浓度影响吗?”“会受酶浓度影响吗?”……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取“酶的催化作用会受pH和温度影响吗”作为进一步探究的两大问题。

3.酶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教师提供]:

数据1:实验证明:使用加酶洗衣液时,温水洗涤效果比冷水更好;

信息2:人们感冒发烧的时候,常常会食欲不振,这是什么原因呢?

材料3:阅读文本P8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重要条件)第1至3段落。

教师活动

提出一个假设:

a. 酶的催化效率可能受温度影响

b. 酶的催化效率可能受pH影响。不同的酶需要不同的pH条件。示例:“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计划

[学生活动] 完成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

1. 安排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各小组按照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师生互动,交流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①完成实验后,学生提出问题:

a. 哪个试管的酶活性最高?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b. 实验结果是否符合你的预期?你的假设是否得到证实?

c. 你们小组从这个调查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请尝试利用你对酶化学性质的了解来解释你们小组的结论。

②各组报告实验结果:

温度和pH值的变化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和pH值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都会下降。③结论:酶作用的条件比较温和

老师分析讲解:过强的酸、碱或者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因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这些大分子都有自己特定的空间结构。当环境中的温度过高、pH值过高或者过低时,这些有机物质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从而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其失去活性。0℃左右的低温虽然会明显降低酶的活性,但并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是可以恢复的。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温度、pH值变化与酶活性关系曲线,用语言描述温度、pH值变化与酶活性关系曲线的变化特点,训练学生从函数图形中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1. 酶的特性

1. 酶的效率很高

2. 酶具有特异性

3.酶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1)温度影响酶活性

(2)pH影响酶活性

2.探索实验

6.教学印象

高中生物新课程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基本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些理念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来实现。因此,教师是推动新课改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要在课改后协调好课堂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学习:

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些老师从头到尾还在用老方法授课,结果学生和老师一节课下来就身心疲惫。要实施新课程,更新观念是先决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多向书本学习,阅读课程标准、优秀教案、教师书籍、研究报告等,了解新课程理念。

二是多听教育改革专家、特邀教师的讲座。

第三,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第四,我们应该互相学习。

2.研究:

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如可以实行集体备课法,集中集体智慧,通过不断的打磨,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

3、落实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适应高考要求。如何检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否达到,考试依然是重要的检测手段。因此,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同时,仍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明确考试重点,对考试指导中没有而在教材中有的内容,大胆删除。通过对近几年考试题目的研究,明确高考走向,重视书本,把握双基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构建生物模型,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高中生物酶的特点4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解了酶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重点讲述了酶的性质和特性。本章及本课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本章通过探究、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钻研精神。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解释实验研究结果。

概述温度和 pH 值会影响酶活性。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难点:

在控制实验中识别和控制独立变量和不相关变量,并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4.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实验操作的基础,本节课的三个实验都是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学生对实验并不陌生。

5.教学方法

1、实验方法:比较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情况。

2. 学习指南:请参阅下面的学习指南。

3.新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引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详解指导→反思总结、现场测试→分发学习计划、安排预习

6. 课前准备

实验材料及仪器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七、课程安排:

1 类

8.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点

检查验证了学生的准备情况,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2.介绍情况,展示目标。

师:通过复习上一课的内容——酶的效率实验,引入新课。

问:酶的催化作用如此强,它们能催化任何化学反应吗?

(三)协同探索,细化讲解引导。

研究一:酶特异性

老师演示了“淀粉酶水解淀粉和蔗糖”的实验,学生边看边做。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这说明生物体内的某些酶只能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而不能催化所有的物质。例如二肽酶可以水解任意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因此,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特异性。

问题:酶催化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吗?

研究2: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实验分组及实验材料的选择

将学生分成小组,两组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另外两组探索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指导学生选择酶材料。向学生展示α-淀粉酶(工业酶,适用温度60℃)和新鲜的肝研磨液,并问:肝研磨液中主要含有哪种酶?

问: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是否合适?

老师补充:如果实验中设定高温条件,温度不但会影响酶的活性,还会影响化学反应本身的速率。这样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建议使用α-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使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材料对要探讨的问题做出假设。

指出控制变量对于设计严格可行的实验尤为重要。在大屏幕上列出要思考的问题:

(1)你的实验中的独立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它?

(2)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反映因变量的指标是什么?如何检验其指标?

(3)哪些变量是无关变量?如何控制它们?

遵循的原则:比较原则

单变量原理

等权重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

2.实验设计与讨论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互相评价,总结出一个更加合理、完善的实验设计方案如下:

温度组:

(1)取6支干净的试管,分别标记为1、2、3、4、5、6。

(2)在1~3号试管中各加入1 ml α-淀粉酶溶液,在4~6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 淀粉溶液。

(3)将1号、4号试管放入0℃冰水浴中,2号、5号试管放入60℃水浴中,3号、6号试管放入100℃沸水浴中,保温5分钟。

(4)将两只试管中相同温度的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在0℃、60℃、100℃下保温,让混合溶液反应5分钟。

⑸反应后取出三个测试管,向它们添加等量的碘溶液,摇晃,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无论它是蓝色的和蓝度的程度,并记录下来。

pH组:

⑴取六个干净的试管,分别标记1、2、3、4、5和6。

⑵将2 mL的肝脏研磨溶液加到1至3的测试管中,然后将2 mL H2O2溶液加到4至6的测试管中。

⑶添加2滴5%NaOH溶液以测试1号和4号试管,加2滴蒸馏水以测试2号和5,加2滴5%5%盐酸溶液的滴剂,以测试3号和6号测试管,然后静置2分钟。

(4)将溶液分别在第1号和第4号和第5号和第6号和第6号测试管中混合,摇动它们,观察混合后三个测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强度和量,并记录下来。

3.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则指导学生讨论,分析和总结原因:

①是否以标准化方式进行实验步骤,例如试剂测量和混合;

②虽然接一个地服用不同的试剂,但检查是否清洁了测量缸;

③在混合酶和底物后,是否允许它们在与混合之前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足够的时间反应?

4.得出结论

每个酶的活性都具有最佳的温度,当温度太高或太低时,酶的活性将降低,而高温可以永久性地使酶降低。

5.扩展:如果给您未知的酶,如何确定其活性的最佳温度和pH值?

4.反思,摘要和现场测试。

教师组织学生以反思和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课内考试。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并就他们所学的简单反馈和更正(课堂成绩单)。

(v)分发研究计划并安排预先研究。

完成本节的毕后练习和扩展任务。

设计意图:为下一堂课分配预览作业,并改善当前课程。

9.黑板设计

1.酶特异性

2.酶的作用条件相对温和

10.教学反思

1.根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倡导基于询问的学习”的新课程,作者设计了三个询问实验,这是一个课程的观察。实验的目的是关注知识的结论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题。

2.对酶特异性的设计和酶作用所需的条件相对灵活,并且需要与物质识别实验结合使用,这是很困难的,并且由于仪器和设备的限制,因此不建议探索过度深度的 。

3.新课程标准的概念是突出发现和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主观计划提供完整的发挥,并通过复制和虚拟手段来模拟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高中生物学酶特征的教学设计5

在我们学校中的每个科目中的每个主题的骨干班成员都在每个部分中举行了一个名为“酶的特征和实验性探索”的课程。该课程成功的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1.仔细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生,学生的无意关注得到了加强,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摘要和知识回顾。

从教师的整体设计来看,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上课前,精心挑选的主题,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交流中进行了自然的过渡,从知识的知识和所有实验的步骤中提取了受控变量方法的一般要求。

2.学习和教学的变体思维和整合。

从表1中的淀粉和蔗糖的消化,教师指导学生可以使用碘蜜饯试剂来代替本尼迪克的试剂。与学生交谈。

3.一些改进建议。

在课程结束时,她利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释这一课程,这是连贯的,而且在设计上,她将困难的问题划分为减少困难,这使他们动员了热情,使她的范围越来越多,并逐步培养了范围。实现三维目标。

尽管唐老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但我个人认为该课程中仍然有一些方面值得讨论。

1.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介绍学生的概念图上,这些细节的处理时间不够。

2.作为课堂上的示范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问答,而没有书面练习。

3.总结控制变量,实验设计和步骤,在解释实验步骤时,应该关注分组,通用性,变量和结果的分析,并突出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学酶特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细胞代谢中酶的特征。

2.能力目标:进行相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中的变化并设置控制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质疑的科学精神,独立的探索和合作学习;

【教学要点和困难】

1.教学重点:解释酶的特征。

2.困难:探索酶的特征以及在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法】

基于查询的教学方法,讲座方法和演示方法。

【课程表】

1 类

【教学过程】

【进口】

让学生观看视频:“生物酶牙膏”的广告,并在上课前发现了酶的产品。

(i)酶高效

老师:指导学生回想起“在不同条件下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实验。

学生: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Fe3+,这表明该酶高效。

老师:大量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正是由于它们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酶的特征:例如,它们在生产中的使用,例如,增加了0.2%-0.5%的酶以使其逐渐脱落了它的抑制作用 - 逐渐消除了糖果。

问题:酶还具有哪些其他特征?

(ii)酶是特定的

老师提供材料:

例如,通过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相对较宽,例如,酸会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

多元素片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消化酶制剂。

阅读后,学生讨论和回答:

为什么许多酶添加的产品包含多种类型的酶?

学生:酶也是具体的。

老师:特异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类型的化学反应。

老师确认了学生的答案,并举例说明了酶的特异性。

知识应用:小牙早上醒来,发现昨晚被卡在他牙齿上的瘦肉还在那里。

学生:……

教师有进一步的疑问:许多无机催化剂可以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是温和的

学生使用酶洗衣粉的说明:用温水浸泡后洗涤效果的效果更好。

老师:通过这种现象,您可以问什么问题?

学生: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吗?

老师:请根据您学到的知识做出假设。

学生:酶的活性可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老师:如何测试假设?

学生:设计实验测试。

老师:让我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使用幻灯片显示实验材料和用具,以便学生是6-8人,他们讨论了详细的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材料和餐具记录讨论的结果。

讨论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对典型错误的实验方案的分析,指导学生讨论,提问和查找错误,并最终改善实验计划。

要求学生尝试基于这个实验结论来构建数学模型:绘制温度 - 自发酶的活动函数曲线,并使用语言来描述温度变化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知识应用:新鲜保存水果和蔬菜在冰箱中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

老师提供了信息:

确定唾液的pH值为6.2-7.4,胃汁的pH值为0.9-1.5,小肠液的pH值为7.6。

口服温度与体温相似,因此,当我们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进入胃中时,唾液淀粉酶仍然具有催化淀粉分解的功能吗?

在学生做出猜想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 pH是否会影响酶的活动”。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的结果,我们知道酶的催化通常需要在轻度条件下进行。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酶的三个特征:高效,特异性和酶同时更温和,我们还设计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方案。

【版式设计】

酶特征

1.效率

2.不同的性质

第三,酶的作用是温和的

【班级练习】

小明一后,他就看到奶奶拿着一袋洗衣粉,在洗衣盆中倒了很多东西,然后倒了一个加热瓶,然后倒入盆地。

您认为小奶酪的方法是对的吗?

高中生物学酶的特征7

教学目标

1.代谢的概念(A:知道)。

2.发现酶的过程(a:知道)和酶的概念(d:应用)。

3.酶的特征(D:应用)。

教学重点

1.酶的概念。

2.酶的特征。

教学困难

探索探索酶的特异性和效率的实验。

教学法

结合自我研究和实验探索。

教辅助

实验5.实验6的餐具和药物(请参阅教科书),光合作用反应,有氧呼吸和氨基酸收缩以形成多肽反应性投影膜。

班级安排

2课。

教学过程

简介:在第二章中,我们在第3章中学习了一些有关细胞的知识。

问题:同学中同学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案:略。)

语言:我们可以使用化学反应来代表上述细胞的生理功能。

(教师发布视频:光合作用的反应类型,有氧呼吸和氨基酸收缩以形成多肽反应公式。)

语言:上述反应是在活细胞中进行的,这些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物体中代谢的过程。

语言:在生物体的轻轻条件下,可以迅速完成这些生物体中的化学反应(正常温度,正常压力)。

这些都是关注本课程的问题。

下面,首先要求学生在教科书中阅读“发现酶”。

阅读后,老师要求学生问他们不了解的问题。

讨论后,学生回答:

1.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在哪里?

2.自193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依次提取了多种酶的蛋白质晶体。

3.在1980年代,科学家还发现,一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4.酶从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到有机物具有催化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略。)

语言:从发现酶到酶的性质,科学实验是密不可分的,可以看到实验对科学的重要性。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语言:在FE3+的催化下,二氧化碳(H2O2)可以分解为H2O和O2,而动物的新鲜肝脏也可以催化FE3+的数量。

(答案:略。)

说话:比较FE3+的催化效率和设计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例如,在两个测试管中的氢氧化氢量也应同时增加。

(在实验步骤中进行了实验。)

问题:

1.您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实验?

(答案:稍微)。

2.您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过氧化物的强催化能力。)

语言:氢化物的催化效率远高于Fe3+。

酶的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