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退役动力电池掀“掘金”热潮拆解装配测电压
2024-05-19 15:04:40发布 浏览198次 信息编号:7216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江苏省工信厅最新数据显示,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46.5万辆,动力电池产能达35GWh,重量约30万吨。 到2025年,全省退役电池数量预计将达到“小高潮”:79万吨,到2030年将翻倍,这是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数字。
“退役”的动力电池该去哪儿? 这背后,既要计算回收处理过程中废酸、废碱、废渣排放的“环保账”,又要计算回收的“工业账”。 如何建立完整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材料上涨,废旧动力电池掀起淘金热
拆解、组装、测量电压……工人们戴着口罩赶工,一块块退役电池在他们手中“重获新生”。 在格林美无锡工厂动力电池拆解车间内,有多组废弃汽车动力电池。 工人们用气动工具将电池一颗颗拆开。 在组装车间,工人们将零部件装入新的电池包中。 配置,同时将相关信息输入数据库。
“每一块报废动力电池,从回收到运输、储存、拆解、回收、二次利用,全流程信息都可以‘扫码溯源’,并与国家追溯平台‘一键对接’。总体来说,就是:源头可查,去处可追。” 工厂负责人粗略算了一下,一块动力电池从“退役”到“重生”这里有35个流程。 经过大量的拆解和提取,没有一块“退役”的动力电池是废品:电池组的金属外壳被当作废铝、废铁出售; 塑料和分离器用于无害热解; 电路板用于无害裂解或提取贵金属; 电解液用于无害热解; 负极片用于生产电解铜; 正极材料用于回收电池材料。
行业专家、江苏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杨凯表示,对车企、动力电池厂送来的“废旧电池”和废料进行绿色处理,可以“提取”电池级镍和钴。 、硫酸锰、三元前驱体或正极材料,作为电池生产的原材料再交给电池厂,是理想的“退役”电池回收之路,“真正推动新能源‘从绿色走向绿色’”。
在江苏,类似“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点有1065个,主要由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等79家企业设立。 网点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6%,居全国第二位。 初步测算,去年全省回收量超过2万吨,回收率约75%。
省工信厅调查指出,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的开局之年。 基于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今年首批投放市场的动力电池将迎来“退役潮”。
一方面是“退休潮”在即,另一方面是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大幅上涨。 去年以来,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暴涨近十倍,从去年初的5.3万元/吨涨至4月21日的47.5万元/吨。在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近年来,“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热度持续高涨。 广发证券预计,到2030年,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将占比84%。 一直处于汽车产业链末端的动力电池回收,一直站在行业的聚光灯下。
在江苏,面对动力电池回收千亿级“蛋糕”市场的无限想象,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行业的潜在价值,争相进入市场。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14时,江苏现有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549家,其中一年内新成立的企业多达2311家。
“今年预计投资3200万元,准备‘进军’电池回收市场。” 江苏瑞盛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吴涛告诉记者,公司将以优化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综合利用技术和开发成套设备为目标,积极发展数字化技术。双系统应用于设备设计、生产和运行过程; 此外,投资1.06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试点线,占地20亩。 位于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园区,预计年处理废电池8000个。 吨废旧动力电池。
不少电池制造相关企业也在电池原材料涨价、采购困难的“痛苦”中看到了“电池回收”的产业价值。 “去年,格林美三元电池回收能力1万吨,收入达到9000万元以上,实现盈利;按照9月份电池级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价格计算,一吨正极材料理论上可以回收利润3万元左右。” 业内人士以电池回收龙头创业板为例告诉记者,回收行业仍有巨大的商业潜力需要挖掘。
谁生产谁负责,回收不再是选择题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江苏的动力电池回收率并不低,但仔细分析来源发现,结果并不理想。
“目前,进入‘正规网点’的电池大部分来自运营车辆,比如2015年左右上路的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出租车。” 杨凯坦言,对于私人新能源汽车的处置,目前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做的只是“积极引导”,不能强行规定。
私人新能源汽车的“退役电池”去哪儿了、如何监管是难点和重点。
南京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负责人表示,“店里可以通过以旧换新或购买二手车的方式回收动力电池,但主动要求电池回收的车主很少。”
与个人车主相比,二手车经销商成为电池回收的第一步。 老袁是江苏一位从事新能源二手车业务的汽车经销商。 这两年,他收到的二手车虽然车况不好,但很多电池都可以拆解卖给回收厂家。 他还承认,这些厂家中有很多“回收电池”的小作坊。 他没有询问对方是否有回收动力电池的相关资质,只是询问价格是否合适。
为引导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发展,工信部自2018年起发布了三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正规军”。动力电池回收相继诞生,队伍日益壮大。 不过,截至目前,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总共只有45家。 与“正规军”并存的是规模更为广泛、规模更大的小作坊。 全国市场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多达4.06万家。
记者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等网络平台搜索新能源动力电池、废旧汽车电池等时,可以发现有不少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的帖子。 大多表示大采购、大采购、全国各地采购。 上门回收等
“目前,拥有回收资质的包括车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与电池相关的专业投资公司,他们回收的电池将集中到省内有资质的‘网点’进行统一处理。一方面,处理过程一方面是环保、科学,另一方面,电池信息也将被记录在国家数据库中,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 杨凯担心地表示,废旧动力电池如果流向小作坊,相关数据无法录入数据库,电池也无法追踪。 回收的“足迹”,更严重的是,非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电解液等可能随意排放,对土壤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破坏性极大。
“废旧动力电池流向小作坊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我们相信未来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 江苏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技术总监并不担心“流向”问题。 一方面,他认为小作坊“排污”不再是监管盲区,各地环保部门一定会加大查处力度,遏制苗头;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创新目前厂家制造设计的动力电池PACK工艺和结构件更加精密复杂,一般小作坊往往因拆解能力不足或损耗过大而放弃这条艰难的“钱路”。
动力电池回收谁负责? 事实上,工信部2018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规定了动力电池回收的生产者延伸责任(EPR)制度。 新能源汽车企业承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体责任。 相关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也必须承担配合协调的义务。 政策发出的信号很明显——谁生产谁负责。
“动力电池回收不是一个选择题,它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等上下游产业必须回答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如果我们没有回收和回收的能力,处理废旧电池,我们就会退出国内竞争。” 江苏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回收”业务,已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工厂建设和技术研发。 公司正在积极准备申请下一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资质获批。
新一轮行业洗牌来临,唯有渠道和技术才能胜出
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江苏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大省,率先布局回收,努力构建覆盖范围更广的回收体系。
“未来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将覆盖全省13个城市。” 省工信厅节能和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N+X”电池回收行动“路线图”:在部分地区建设“N”个大型电源范围内的电池回收区域综合服务中心站,具有收集、储存、拆解、重组等综合支撑功能; 将全省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作为“X”纳入回收体系,采用“互联网+回收”等方式,将所有锂离子电池及其他锂离子电池纳入回收体系。 全省所有退役电池要就近收集、回收利用,逐步建立规范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体系。
只有算好“环保账”,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才有“产业账”可算。 这是江苏全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网点”的最大动力和动力。 省工信厅节能和综合利用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动力电池产能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制造商必须承担回收责任。如果不能回收或回收不当,那么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 数十万吨退役动力电池为该地区做出了巨大的产业贡献,未来也将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环境负担!”
随着电池更换模式和终身质保的推出,可以预见,国内退役动力电池将越来越集中于整车厂和电池厂,尤其是电池厂。
4月18日,电池龙头宁德时代EVOGO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上线,后续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利用集中充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充电和配送,并在配送站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 这其中就包括最困难的动力电池回收问题。 随着车电分离,电池将成为与整车并列的资产,其全生命周期价值将创造新的万亿市场。
有关专家指出,行业的长期发展不能靠原材料价格的暂时上涨来支撑。 潮水退去后,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必将到来,拥有渠道和技术优势的回收企业将赢得竞争。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是电池回收的重要责任方之一,但以他们为主体的回收模式存在规模局限性。” 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业务经理泰阳建议,回收可以以“产业联盟”模式进行。 各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即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等重要主体联合起来,组成统一的回收组织。 “在这个联盟中,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可以提供电池并提供新电池的销售,汽车制造商可以提供废旧电池的回收渠道,第三方回收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动力电池的高效回收。”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需要在化工用地上建设。 但化工用地项目建设要求投资不少于10亿元,且亩产投资、亩产固定资产投资、亩产税收等都有差异,门槛要求低。”吴涛也谈到。采访中谈到现实问题,目前各地政府对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环保和能耗非常“敏感”,而设置的“高门槛”让技术先进但水平一般的企业举步维艰。 “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制定更加明确的项目环保、能耗指标专项政策和标准,支持更多企业拥抱动力电池回收‘新蓝海’。”
新华社·路口记者 王梦然 顾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