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中医养生之道,强调食补与药补的性之不同
2024-10-05 19:01:55发布 浏览194次 信息编号:9249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五谷为养:中医养生之道,强调食补与药补的性之不同
为什么要靠谷物来补充营养呢?
“食”指的是我们吃的食物。 《说文解字》对“食”字的解释是:“食,亼(吉)米”“亼”就是聚集的意思。 “亼米野”是指采集稻米来做饭。中医一直强调养生靠吃而不靠吃药。药物补充剂不如食品补充剂。这并不是说食物和药物哪个更好,而是强调两者“性质”的区别。
医学强调偏向性;食物强调和平的本质。中医认为,药物是有偏的,所以没有病的时候不要随便吃药。食物具有平和的性质。烹调得当的食物不仅可以补精养生,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有治病的作用。
“五谷”是指:稷(黍)、麦(面)、米(米)、黍(糯黄米)、豆(豆),都是“种子”。一切种子都有生发之力,人们吃的正是这种生发之物,以滋养元气。
米饭补肺气
中华民族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食用水稻的民族,进而培育出“稻”、“籼”、“粳”(粳稻)(原始文字见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 ,“许”(“许”(“许”))。水稻品种有很多,如“丰年,谷子多,米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籽粒中,有籼稻、粳稻、糯米、糯米等品种,又有短粒、长粒等类型。到了唐代,岭南地区不仅品种增多,而且出现了双季稻。
宋代以后,湛城稻米由福建传入,传遍江淮。民间有“苏湖湖广煮,天下足”、“湖广煮天下足”等谚语。这些民间谚语解释了苏(苏州)、湖(湖州)、两湖和广东的稻米产量。它已获得国家重视。明代,不但籼、粳、糯米分明,而且早、中、晚品种齐全,具体的水稻品种更是数不胜数。还有《合浦》、《道品》等著名作品。长江沿岸形成了无锡、芜湖、九江、安庆四大米市场。
迄今为止,水稻不仅在南方广大地区种植,而且在华北的东北、西北地区也已种植。江西香粳米、常熟鸭血糯米、江西石城贡米、广东增城精米、南方大米、皇米、四川寸谷米、北京京西大米、太原伏羲大米、八宝大米等名优米制品,广西的米兰黑米、环江香米、山东的明水香米、曲阜香米、东北珍珠米等均享有盛名。此外,米、米粉的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成为中国稻米文化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米饭(米饭)性凉,清凉爽口,所以晚上吃比较好。中医不提倡让老人吃新米新面,因为新米新面生发性强,很容易引发体内原本隐藏的旧病。老年人体质较弱,最好吃老米、老面。尤其是陈面。多吃陈面和汤剂,可以治疗虚汗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人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千百年来,人们春耕、夏耕、秋收、冬储,从稻米中获得温饱和满足。
小米缺乏症
小米(糯米)热量高,但也难以消化。如果去爬山,需要走很远的路,多吃点糯米糕,防止饥饿。小米是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时呈金黄色。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剥皮后称为黄米。大米有粘性,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的原料之一。这也是小米磨成面粉后制作油饼的原料。
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成分。具有滋阴、润肺、大肠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多病、面部有疮痈者;阳虚阴虚,夜不寐,胃弱,冻疮,疥疮,热毒,毒肿者。体质燥热的人不宜食用。
孔子说:“粟可以酿酒,谷可以入水。” 《子会》:“黍属,苗如芦苇,高十余尺,穗黑实圆,土宜高而干。” 《尔雅翼》:“黍,大体与黍相似,故古人亦称黍为黍、黍,今人称黍为黍。”
小米是禾本科植物中一种带有小种子的饲料作物和谷物。 4000多年前,它可能已在亚洲或非洲种植。一般株高0.3-1.3米(珍珠粟可达1.5-3米),有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也有圆锥花序。除珍珠粟外,种子脱粒后外皮不脱落,脱皮后常呈乳白色。小米是亚洲许多地区、俄罗斯和西非的重要粮食作物。在美国和西欧,小米主要用作牧场或干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也用作主粮。
小米有很多种,如珍珠小米(印度和非洲的常见食物,适合贫瘠干燥的土壤)、黍米(在美国用作饲料,在亚洲和东欧食用)、黍(也称为小米)小米或黍,在北美洲被栽培为干草,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指小米(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日本小米(生长于日本和美国用来制作干草)等。小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约为6%-11%,脂肪含量约为1.5%-5%。小米的味道很重,不能用来制作蓬松的面包。主要用于干面包和煮粥或米饭。全球年产量约3000万吨,主要生产国为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和俄罗斯。
待续…
本文摘自《古往今来的美食:聊聊吃的东西》
你的移动文学库:小说、散文、诗歌、历史典故、中国传统文化、写作技法和方法。本账号是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小说”网络酷文!
读书是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账号,一起读书,修身养性,学以致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