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从 F1 传奇到吉利旗下的 SUV 之路

2024-09-09 02:05:15发布    浏览170次    信息编号:8568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莲花:从 F1 传奇到吉利旗下的 SUV 之路

对于车迷来说,是莲花,是查普曼,是空气动力学,是地面效应,是克拉克,是菲迪帕尔迪,是安德雷蒂,是塞纳,是49,是72,是F1最成功、最具有开创性的车队之一;是Elise,是Exige,是轻量化、操控性的代名词,是三大跑车制造商之一;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莲花,是吉利不知道从哪里收购来的一个小作坊,是吉利的超级跑车。

Lotus 72 和 Evija

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小厂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阿斯卡里等品牌纷纷破产,甚至保时捷等大厂商也遭遇了经济危机,莲花自然也过得不太好。被吉利收购后,莲花效仿其他豪车、跑车品牌,放低姿态打造SUV,并推出SUV车型。未来,莲花还将推出电动四门轿跑车,进一步进军轿车市场。莲花仿佛迎来了第二春,从昔日的小型跑车厂商转型为产品全面的豪华车厂商,并率先进入电动车领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发布之后立刻遭到了国外网友的否定,他们认为,像莲花这样硬派、纯粹的跑车厂商,不应该做SUV。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和盈利,只做超跑的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保时捷在90年代末就遭遇过危机,如果不是推出卡宴等相对便宜的产品,靠销量盈利,保时捷可能早就破产了。其他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迈巴赫、宾利,甚至最嚣张的法拉利,都致力于进军SUV市场,Urus甚至成为兰博基尼的销量冠军。为了生存,莲花打造SUV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做SUV也要有“原则”,其他豪华运动品牌的SUV至少都是V6起步,添越和库里南都搭载了V12发动机。那呢?电动车。大部分豪车和跑车品牌的客户,对汽油车还是有种恋物癖。抛开电动车质量大、续航差、极速低等不符合高性能的特点不谈,V8或者V12这样的大排量发动机对于高性能或者豪华车来说,就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不追求加速或者极速的豪车,依然会采用V12发动机。所以主流豪华运动品牌对纯电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目前只有保时捷有推出,混动是这些厂商偏爱的技术。莲花以打造纯电SUV起家,浑身充满力量,迈出的这一步,有点太大了。

此外,其他厂商生产的SUV,品牌设计元素明显,外观与跑车有明显相似之处。Urus的边角、DBX的格栅和尾灯、大灯,都有着鲜明的品牌特征。但除了前机盖与Emira或Evija有些相似外,其他部分很难看出关联性,反而与现在的国产SUV颇为相似。

东风风行T5 Evo,比上市早两年

如果我们再深入挖掘一下这些跑车厂商的四门产品,就会发现其中不少都是所谓的换壳车。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保时捷、奥迪、宾利、兰博基尼等品牌的不少SUV车型都共用底盘或动力单元,保时捷和奥迪e-tron也使用同一个平台。路特斯也一样,和Zeekr 001共用SEA平台,除了外观设计由路特斯完成之外,其余部分均由吉利团队完成,完全在武汉组装生产。这倒是符合一些人的吹嘘:路特斯成了吉利的国产车。即将上市的路特斯也将基于这个平台,或许,这款车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极客 001

很多车迷不愿意承认的是,豪车、跑车的品牌力很重要。简单来说,车标很值钱。历史传承、在赛车上的成功,都能提升品牌力,让顾客觉得品牌更有价值、更有能力。情怀有时候比产品更有价值,这也是各大厂商不遗余力参与比赛的主要原因。但莲花的成功是40年前的事了,至少在国内,这个品牌还没有法拉利、迈凯伦、兰博基尼那么出名。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是同济大学一驰赛车队的学生,即使我不是车迷,至少对车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直到莲花赞助我们车队,很多队员才听说过这个品牌。

近些年,以大众集团几位兄弟为首的一些豪华厂商确实在中国市场搞了不少圈钱行为,比如降低718的配置,把大众的壳换成奥迪等等。但保时捷、奥迪的品牌力摆在那里,很多人买718不是为了高性能,而是为了标志和酷炫的外观。所以谁在乎它是六缸还是四缸,谁在乎它是4.0自然吸气还是2.0T,只要开出去能认出是保时捷就够了,所以还是有那么多“冤种”为专门为中国提供的阉割版718交智商税。而北汽“改”的奔驰GL、BJ90,哪怕是最早完全照搬GL的版本,配置几乎和奔驰一模一样,只换了个logo,价格降到GL的一半也没人买。这就是豪华车品牌的价值,在中国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国外很火爆的品牌,在国内市场遭遇冷遇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莲花呢?真正热爱莲花历史和轻量化精神的客户,可能不会买这款电动SUV。而对于那些不太懂车、只在乎面子的土豪来说,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品牌,外形就是SUV,电动车也没声音,仔细一看,居然是吉利的,长得不酷,名气也不响,还有买的必要吗(烦)?抛开品牌价值不谈,或许这是款好车。但100万的售价,我为什么不买呢?就像福特野马Mach-E一样,你可以做出一款电动SUV,也可能是款好车,但它不应该也不能叫Mach或者Lotus,因为这样的名字代表着最纯粹的跑车,代表着一种跑车文化和历史。

133型间谍照片

不知道吉利或者莲花的高层有没有想过,这辆车要怎么打败竞争对手,怎么赚钱,会有多少客户买。也很好奇它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能取得多少销量。是的,那个称霸F1赛场、发明空气动力学套件和单体式车身的莲花已经死了。莲花现在是三大跑车品牌之一,主要靠的是历史传承,它的产品远不能和法拉利、保时捷相提并论。吉利的入局确实挽救了莲花的经济状况,但电动SUV、电动轿车等产品会逐渐侵蚀莲花的遗产,摧毁莲花仅存的一点品牌价值。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萨尔茨堡的主教给了贫困的莫扎特一份宫廷乐师的工作,但禁止他自由创作,只允许他写宫廷音乐。是的,主教在经济上救了莫扎特,但限制他的表演,让他做他不喜欢的工作,迟早会伤害到这位音乐神童,毁掉他的才华。

历史上大型汽车集团收购高端小企业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大众收购保时捷、兰博基尼,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塔塔收购路虎等等,但大多并未对子品牌的产品类型造成太大的变化,最多只是技术上的交流,因为这些高端品牌的地位是靠与自身形象相匹配的产品来维持的。

吉利收购莲花后,想借助莲花的地位进军高端市场完全可以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莲花本身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自身地位更是岌岌可危。如果吉利主打国内市场,主打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电动SUV,应该考虑到莲花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如果想开拓莲花知名度稍高的国外市场,应该考虑莲花在国外市场的认知和定义:莲花代表的是轻量化跑车。

除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再说点实际的东西。吉利收购了另一家欧洲车企沃尔沃之后,联合创立了全新品牌,其混动GT跑车 1上市时也大受好评,但销量极其惨淡, 2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不过沃尔沃的情况比Lotus好很多,毕竟是新品牌,其经营状况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沃尔沃本身,至少没有人会认为卖得不好是沃尔沃的错。沃尔沃自身的经营状况也好很多,不用担心销量和经济状况。如果Lotus的几款电动车也步的后尘,销量遭遇滑铁卢,口碑一落千丈,吉利可能会放弃这个项目,Lotus随后也将再次没落。

1

吉利确实一直有做跑车的梦想,在做跑车或者豪华车方面走在了国内车企的前列,选择了一条相对正确的路线。但国内车企首先要开拓国内市场,不管技术和设计谁的,至少品牌要是自己的。参考菲亚特或者通用的各种品牌,哪怕是空壳车,也要以本土品牌在各个市场销售。领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摆脱了吉利廉价车的印象,借助沃尔沃和Cyan参加了WTCR,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吉利想要进一步做自己的高性能车,不管是跑车还是SUV,可以借用莲花或者沃尔沃的技术,但也应该用自己的品牌,做中国市场买得起、能接受的产品。

至于莲花,我觉得应该让它自由发挥。莲花可以参与吉利产品的设计研发,用这些产品的利润反哺莲花的业务。目前还不清楚吉利在莲花的产品定位决策上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我觉得莲花的产品应该由他们来决定,毕竟两个品牌的定位和理念差别很大。简单来说,就是让懂跑车的人造跑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