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楼附近小院改造:探索城市更新的微观样本
2024-08-27 10:05:29发布 浏览139次 信息编号:8416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柿子树与砖砌台 © 李季
设计方:逸和建筑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竣工时间:2022年4月
建筑面积:312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这处位于北京鼓楼附近的小院并非典型的传统四合院,而是缺乏历史风貌的杂院,但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古西街改造后内外巨大的反差,让它独树一帜,在如今城市更新的语境中颇具代表性。我们试图通过小院的改造来刻画城市的演变,建构最小单元与整体结构的关系。
——首席建筑师 Chai Bacon
△古城古溪33号院©李季
△庭院组织咖啡厅和书店入口©Chai Bacon
△通道的视线延伸至街对面的大石碑胡同©柴培根
这个四合院改造项目面积只有300多平米,但在颐和建筑参与的一系列北京旧城保护更新实践中显得尤为特殊,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
首先,作为旧城最小最基本的单元,本次设计对于院落的更新以及旧城的未来状态,既有现实意义,也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其次,33号院位于旧城核心位置,周围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城市的纪念性与街区的日常生活性存在着强烈的张力;第三,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既有的临街立面无法改造,院落内部的空间也基本必须拆除重建,院内空间品质如何改善和提升?
△相邻院落之间的缝隙 © 张光远
△侧院与鼓楼 © 柴培根
△树荫下的屋顶露台与古溪街 © 李季
△庭院与街道的视觉联系 © 李季
01 场地与背景
鼓楼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非常熟悉,其在北京老城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项目位于鼓西街与旧鼓楼街交汇处,距离鼓楼不足200米。
△ 总平面图 © 逸和建筑
2017年,北京西城区提出了对古西街三年振兴规划,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两侧街道界面、城市空间节点进行更新升级,其街道立面也呈现持续的变化。
古溪院33号作为街道更新的工程指挥部已经三年了,随着街道更新工作进入尾声,这片临时办公场地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原本被围栏围起来的绿地在改造过程中被改造成街角花园,受到周边社区小朋友和老人的喜爱,我们每次去现场都要路过这里,感受街道更新工作的意义和城市的进步。
△古溪三十三号院街道界面变化(2018-2020)©颐和建筑
△院墙外的街角花园(2021)©颐和建筑
角园西侧背靠新修的围墙,墙后是33号院,一个被两栋平房围起来的简易物流大院,仅停留在街道上,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并未延伸至院内。
在我们了解了设计任务和条件之后,困惑随之而来。对外,随着街道更新刚刚整修好的街道立面显然不能改变,要积极应对作为基础;对内,现有的平房不能拆除扩建,必须保持现有的轮廓和高度。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呢?
△改造前四合院现状©张宏宇
△古溪33号院及周边社区©逸和建筑
这一切限制让我们意识到,通常以形式和空间为基础的设计思路,可能并不适合院落。这次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和社区的角度去设计:这个院落能给社区带来什么好处?能给这个本来就很不错的小角落花园带来什么新的活力?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好在小院的改造是政府主导的项目,业主也希望小院能够改造。这也给了我们实现社区化愿景的动力。
02基于城市和社区的战略
我们首先想到设置一个社区空间,既能为周边居民提供活动的场所,又能建立外部街角花园与内部庭院的联系,将围合的庭院变成服务社区、融入社区的公共场所。社区书屋变身咖啡馆,改善街角花园的环境,在鼓楼脚下形成生动的城市公共生活场景。同时,设计从旧城、街道、邻里引发的问题逐渐展开。
△ 改造前平面图©逸和建筑
原有室内空间与院子无感性联系,我们忽略原有房间边界,将房间与院子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分析现场城市关系,将整个场地分为三层:第一层毗邻古西街,需要处理与街道的关系;二层需要回应老城历史氛围,同时也暗含与鼓楼的对话关系;三层需要回应邻里关系。
对应这三层空间,我们尝试通过嵌入、移植、掏空三种不同的动作,将原本单一的杂院拆解为边院、合院、静院三种院落类型,并选择了不同的形式与材料,不同的处理方式回应了具体的问题。
△三层空间操作——嵌入、移植、疏散©逸合建筑
△ 改造后平面图©逸和建筑
03 庭院——老城里的现代生活
原有四合院破旧简陋,毫无老城特色。顺应老城平房改坡房的政策,我们移植了一处北京传统四合院的残片,将东侧的平房改成弧形坡顶。远看残片与鼓楼周边的传统城市景观相呼应,近看又与周边院落、邻里、街角花园形成了一种友好的对话。虽然只是残片,但传统的木结构、灰砖青瓦的弧形棚架,让钟老城这个小院充满了生活气息。
△ 庭院轴测图©颐和建筑
△ 庭院剖面透视图©逸和建筑
△移植的传统坡屋顶与远处的钟鼓楼 © 张光远
△ 雪后庭院 © 张光远
△从院子望向街道 © 柴培根
我们本想在院落的一角栽种一棵树,但由于铺设地下管线的问题,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垫土,于是我们在院落的一角用灰砖砌了一个叠砖平台,既解决了覆土深度的问题,也利用高差将围合的院落空间引向了开放式的屋顶平台。最后在这里栽种了一棵柿子树,树荫下的砖砌叠砖平台也成为了休息的一角。
△砖砌叠台©逸和建筑
△柿子树与砖块叠放台 © Chai Bacon
△俯瞰庭院 © 李季
△坐在院子里的树下 © 李季
虽然房屋已经修复成传统片段,但现代生活还是必要的,大家都希望用新的视角去体验城市。如果能利用原有平房的屋顶,在老城区尤其是鼓楼附近还是相当少见的。原西侧平房的平屋顶部分被改造成屋顶平台,沿着院落北侧叠砌的灰砖墙沿平台而上,人们的视线从院落限制的围合空间中解放出来,院落的片段成为协调传统区域的前景。钟鼓楼和老城的轮廓在翻盖的瓦片屋顶的坡屋顶上浮现出来,屋顶平台很快就成为居民打卡、拍照的场所。
△从通往屋顶露台的楼梯上可以看到鼓楼©Chai Bacon
△感受老城新视野 © 李季
西侧的平房增加了一段檐廊,成为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过渡。檐廊下方的木框架被插入到室内,脱离了原有的混凝土梁,形成交错的建造关系。中间既有相邻的墙体,又有一些相邻院落之间的空隙,这些空隙表达了传统地区院落之间的某种紧张状态。我们沿着空隙将原本封闭的墙体打开,将屋檐下的檐口打开,高高的窗户不仅让一缕阳光照进来,相邻的屋檐也让人意识到邻居的存在,成为老城特色的提醒。
△院内回廊空间 © 柴培根
△屋檐下的高窗在引入光线的同时,也体现出老城的特色。© 张光远
在院落与角园的界面处,我们原本希望采用开放的方式,建立院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但受限于当下街道明政策的限制,此处的院墙只能保留。但我们依然坚持保留未来开放的可能性——建筑界面与院墙分离,设置成竹林中的狭长庭院,书室面向狭长庭院设置落地窗,不仅改善了室内的采光,也为将来界面的打开做好了准备。
△图书馆与院墙之间预留的空间©张宏宇
04侧院——街道生活的延伸
我们在临街墙体背后嵌入了一个白色的盒子,将大门对应的区域抽离出来,形成前院、咖啡馆的入口空间和书店。嵌入室内的部分让原本单薄的墙体不再是表皮,而是一个狭长的空间。但深邃的中空让窗户变得更加生动,庭院与街道也拥有了沟通的可能,这也成为了咖啡馆的空间特征。
△侧院轴测图©逸和建筑
△侧院剖面透视图©逸和建筑
△入口侧院 © 李吉
△侧院植入的白色体量©李季
△白色盒子向室内延伸 © 李季
在保留立面的同时,植入的白色体量改变了立面纵深的感知,它被侵蚀、缩减为空间,而其表面则成为原立面的衬托。大面积的窗户原本被厚厚的窗帘遮挡,如今改变了立面的表达,重新定义了庭院与街道的关系。
△夜街风光 © 李季
△改造后,每一扇窗户都有不同的日常©张光源
三个院落被厚重的墙体分割,其中设置了咖啡制作区、餐食准备区、工具储藏室、卫生间等服务空间,空间划分清晰,空间层次更加清晰,这有别于传统院落空间的组织方式。差异化既是现代建筑空间的基本特征,也是功能上的要求,在每一个空间片段的体验上强化了室内与院落的联系,另一方面,储藏服务空间让使用空间更加完整,也更加高效,空间结构的构建方式也为未来使用需求的变化留出了灵活性。
△厚墙内的休闲空间 © 张光远
05哑巴小院——邻里间的“退让”
北侧庭院被周边邻居紧紧包围,没有通风采光,仅作为仓库使用,我们选择牺牲室内面积退让,在末端掏空一段屋顶,靠在邻居院墙,形成一个静谧的庭院,房间被灰色砖墙反射的阳光点亮。因为原本是一间阴暗的房间,所以改造后依然选择了黑色作为空间的基调,希望暗示某种过去的空间状态。色彩也让静谧庭院的光线显得格外珍贵,波纹镜面不锈钢吊顶反射着光线与绿意,幽暗的空间仿佛多了几分禅意。
△ 哑院轴测图©逸和建筑
△空间尽头的静谧庭院 © Chai Bacon
整体平面空间由三层递进的院落构成,由临街的开放逐渐过渡至内部的封闭。入口白色体量的尽头,是一条垂直的通道,贯穿南北三段水平空间,厚重的墙体强化了空间感。
通道一端面对背景庭院,老砖墙掩映,一棵玉兰树屹立其上。另一端面对一扇大落地窗,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对面大石碑胡同的入口。透过窗户看着胡同里进进出出的游客,似乎视线和思绪都能通过这个通道延伸到胡同的生活之中。与街道平行的白色咖啡厅和与之垂直的通道,进一步增强了空间和庭院的深度。
△通道空间透视图©逸和建筑
△贯穿边院、合院、静院的通道 © 柴培根
△通道空间与大石碑胡同的视觉关系©李季
06思考
院落并不大,其使用要求也并不复杂,如何理解场地的历史氛围、如何看待与沉淀的历史基因交织在一起的城市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因素,是描绘院落未来的关键。关键在于在各种约束下确立设计的意义与价值。拼贴、符号与演化,一直是我们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思考的命题,小院儿的作品也让我们对此有了些许新的认识。
拼贴:院落改造并非基于清晰的概念、理性的分析与完整的逻辑而进行的设计过程,而是伴随着施工过程,结合反复的现场经验与发现,逐渐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感受是碎片化的,甚至是偶然的,这些混杂、碎片化的空间感受,消解了某种整体性或刻意的设计意识,在回应环境关系与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用分解的空间与拼贴的语言,将原本功能单一、空间封闭的院落改造为适应新居住形态的开放公共空间,从而回应城市地域的发展、演变与叠合。这个过程能够记录更真实的社区日常生活。
△ 概念草图 © Chai Bacon
符号:从主街上的民国风格院墙,到本次更新的四合院残片,这些建筑元素都具备老城中易于识别和理解的典型符号特征。但让符号变得可理解的关键,在于不能将其脱离场所语境,否则就会失去其丰富复杂的传统内涵。我们希望在三十三号院的更新中,这些符号的应用能够与场地的历史感相结合,让作为历史基因的传统街区院落形成符合场所氛围的状态。作为对古西街和钟鼓楼的回应。以往我们讲到符号,会将其与廉价的装饰物联系起来,但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中,我们对符号的作用有了全新的理解。
长期以来,我们被那些宏伟、新颖的现代建筑形态和空间语言所吸引,努力探索创新之路,但随着近年来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大家逐渐意识到,原有的宏伟、新颖的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优美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更新是基于现有环境的,符号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手段,虽然我们不赞同单一、风格化的风格保护,但我们更愿意积极看待传统符号在旧城保护与更新中的作用,这很有意义。
△空间轴测图©逸和建筑
演化:北京旧城蕴含着生机勃勃的历史结构,在融入当代生活的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混杂的状态,充斥着真实多元的生活,旧城的更新保护必须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最终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城市发展过程,或者说是演化的过程。因此,在旧城更新中,在环境关系的处理上,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回应与尊重;在形式语言上,建筑师应尝试一些“隐”的状态,尊重场地的复杂性与混杂性,不断质疑日常生活场景的价值,理解在地情感,而不是沉浸于一定的专业语境中去追求设计的完美与把控。
古溪三十三号院虽然不是典型的传统四合院,而是缺乏历史风貌的杂院,但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古溪街改造后巨大的内外反差,让它成为如今城市中人气颇高的场所。我们试图通过小院落的改造来刻画城市的演变,强化最小单元与整体结构的关系,只有从院落到街道,从想象到体验,才能真正体会到院落的空间是封闭内敛的,但设计要以开放的城市视野去表达,形成从整体到局部的完整体验。
△雪后楼顶远眺鼓楼 © 张光远
完整的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鼓楼西街33号改造
项目类型:社区服务、商业
项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设计单位:懿合建筑
主创建筑师:柴培根
设计团队
项目建筑师:张宏宇
室内设计团队:韩雯雯、何正宇、丁哲、张超跃
机电设计组:席春阳(电气)、王鲁宣(供热)、杨浩(水利)
景观顾问:顾玉琴
所有者:
设计时间:2021年4月-2021年6月
施工时间:2021年6月-2022年4月
土地面积:418平方米
建筑面积:312平方米
摄影:张光远、柴培根、李吉、张宏宇
视觉/李千亚 校对/李伯超
本文由怡和建设授权发布,欢迎转载,但禁止转载编辑版本。
点击“关注”为好设计点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