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废水处理不当的危害及污染来源分析

2024-08-23 19:04:05发布    浏览109次    信息编号:8380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氟化工废水处理不当的危害及污染来源分析

氟化工行业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废水中氟含量较高,处理不当不仅严重腐蚀设备,而且加剧水体污染,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氟列为人体吸收后引起重大疾病的第三大污染物,仅次于砷和硝酸盐。自然污染是指氟磷灰石、云母等含氟矿物通过降雨溶解,不断渗入土壤,导致地下水中氟含量升高。人为污染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含氟废水,包括玻璃、电镀、半导体加工、铝制造等,进入生态环境后渗入土壤,氟离子不断积累,导致地下水污染。氟化工行业是高污染、高危险行业,含氟废水会腐蚀设备,加速设备折旧速度,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工业废水中氟化物的二级排放标准需小于10mg/L,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含氟废水问题,实现清洁生产,走绿色环保路线,是氟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

含氟工业废水成分十分复杂,进入水体的氟主要以HF、氟硅酸盐形式存在,还含有多种其它污染物(有机物、无机盐等),给处理工艺带来很大困难。需通过一级处理将COD降至75mg/L以下,再通过二级处理使含氟废水达标排放(氟含量小于10mg/L),主要有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电渗析和反渗透)、吸附法、沉淀法(化学沉淀和混凝沉淀)。

第一名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除氟的原理是利用树脂中含有的某些阴离子来交换相当数量的氟离子,从而吸附、捕获废水中的氟离子,达到去除废水中氟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法的优点是工艺方便、操作简单、可回收利用,但由于树脂生产及再生成本较高,二次污染问题难以解决,处理后的废水中可能出现其它有害离子,其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2号

膜分离

膜分离法是让溶液中的氟离子在不同压差外推力的作用下透过半透膜进行筛液相分离,从而实现废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纳滤膜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因膜孔径达到纳米级而得名,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新型压力驱动型膜分离工艺,此方法特别适合于分离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填补超滤和反渗透留下的空白。它既能截留小分子有机物,又能让盐通过,所需外压比反渗透膜的压力低得多。纳滤膜虽然所需外压低,对膜的污染小,但初期投资成本较高,另外仍会产生一定量的浓水,需要进行后续处理,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实际含氟废水中氟含量一般在几μg/L至几mg/L水平,并有不同量的阴离子共存,如Cl、NO3-、SO42-等。

3号

吸附法

吸附除氟是指利用吸附剂自身基团促使氟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或依靠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使氟离子附着在吸附剂上,从而达到除氟的目的,吸附剂本身具有再生性,可恢复吸附能力,实现循环使用,目前多用于处理饮用水,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较少。

吸附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活性氧化铝是目前最常用的吸附剂),价格实惠,可得到性能优良的吸附材料,脱氟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缺点是为避免成本增加,在处理含氟废水时,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受到限制,再生后的吸附剂容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再生过程繁琐,会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4号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除氟是指在含氟废水中加入沉淀剂,使氟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含氟沉淀物或含氟络合物,再进行液固分离,达到去除的目的。化学沉淀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

5号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除氟是指在含氟废水中加入混凝剂,利用混凝剂络合氟化物产生沉淀,或混凝剂发生水解产生吸附作用使氟化物凝聚或析出,再经沉淀过滤从废水中除去。此法适用于大规模处理,此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耗能少等优点,但占地面积大,药剂投加量的不确定性,易造成水质污染,造成二次污染。含氟废水。

来源:环保培训《含氟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余波

微信名称:氟硅材料

微信号: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